《[红楼]如何逃离破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如何逃离破船-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室内一时陷入沉默;贾琰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说之前有人冒名顶替林家家眷的事情,算是一个震惊;那么比起那个;这件事之于贾琰才叫真的意外;他不去看韩常,求助的目光落在黛玉身上。这个时候,女主人出面是最好不过的。

    “奶公也请起身吧,”黛玉也暗中叹口气,她现在愈发觉得,韩常赌博的事情或者真有内情,“我是新媳妇,还都没见过呢,今日赶巧正好都见见。;”

    韩常却道:“我是个腌臜人,见不到倒好,不脏了大奶奶的眼睛。”

    看着他一副生无可恋、心如死灰的样,黛玉摇摇头:“奶公也要为嬷嬷和长生、凡凡想想,你干了什么都好办,求死也好办,可是求死之后,他们要如何?事情弄不清楚,韩家还能在这家里立足吗?先太太在日对你不薄,连个准话也不给大爷奶公心里真的过得去?”

    她不信,若是真不在乎,要么逼着女儿做小,要么拼死一搏、鱼死网破。何必一定要拖到贾琰回来,还是有话要说不过韩常说的事情,还是超出了黛玉的想象,还令贾琰愧疚不已。

    东海侯管家的外甥,勾搭韩常赌博,等到他欠多了银子的时候,给了他两条路:要么给东海侯卖命,他儿子不是在贾参军身边吗?卖消息;要么将女儿给他做小,他女儿不是自幼被放出来的正经良民么?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装什么!就要她做小。

    韩常也不是什么忠仆,宁可牺牲女儿,也不出卖主家。他是怕了贾琰收拾他,还要收拾他全家,而且儿子长生打小在贾琰身边,女儿凡生一直养在他们夫妻身边,他也是真不舍得。于是就闹腾着要将女儿送给人家,对外又说家里贱内不同意,没办法,混赖着,居然也让他赖到了贾琰回来。

    若是贾琰还不回来,韩常就打算写信给长生,让他请大爷拿个主意。

    黛玉心中暗道:难怪东海侯对他们行踪那么清楚,这个韩常嘴上说不卖消息,可是为了保住自己家估计也卖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朝中倾轧,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吗?不不,想错了,若是给他们机会,最恨的还是楚王,可是东海侯够不着楚王,世子还被带走了,如今,不过是拿贾琰出气罢了。

    贾琰同她想的是一样的,东海侯显然是放长线钓大鱼,先威逼利诱,然后抽冷子给他一下。可黄家狗腿子万万没想到,韩常也是个惫懒无赖,他们也不能跑到贾琰的地方闹事,因为志不在此。这才给了韩家一线生机,让他们拖到了贾琰回来,贾伯衡笑笑,本想带着媳妇回来拜祭父母,休息一下,结果这一趟全耗在解决问题上。

    “你到底欠了人家多少钱?”贾琰笑的很轻松:“告诉我实话。”

    “一千二百两,”韩常畏缩着道:“先前一个多月,有输有赢,赢得还多,然后就开始输钱,一天一夜,输了一千两”

    黛玉哭笑不得,她轻咳一声道:“大爷怎么看?”贾琰叹口气,还能怎么看,这摆明是让人给算计了,他指着韩常:“长生把你爹扶起来,告诉凡凡不用怕,嬷嬷也一起先回家去罢。”他们一家走了,贾琰指着阿原,让他进来。

    “你是不是不愿意出去?”贾琰问他:“我原先想的差了,还是大奶奶提醒我,说阿原在家里这么多年,突然让你离开,我倒是信守承诺,可你重情义,心里多难受啊。”

    田子原站在那里,贾琰所说句句话都打在他的心上,也就是这么回事。不在贾家,天下之大,他也就没有家了,还能去哪呢。二十三岁的阿原看着贾琰,眼圈红的,还是和十多年前他们第一次见面一样。贾琰看着他的形容,也想到了那一天,这么多年了

    “你的事情以后都不会有人追究,我是想让你出去,管着家里的铺子。你不比旁人,读书比长生好多了,识文断字,又是良籍,出去替大奶奶或是我办事也不敢有人小看。你看就这样好不好?”贾琰想了很久,最后这么说道。

    田子原的眼泪都落下来了,可现在却是一滴眼泪到腮边,却满脸激动的笑容。看的贾琰一乐:“行了,这么大的人了哭什么,快回去洗洗脸,然后把心放到肚子里,别乱想,去吧!”

    这件事处理好了,也了解了贾琰一块心病,皆大欢喜。他这才回到榻上,靠在黛玉身上道:“你说东海侯怎么可能不知道,国朝对聚众设局赌博处罚严厉,他怎么还敢让家人算计老韩不怕我捅出去?”

    “所以今日他家就派人来迎咱们了,”黛玉抚着贾琰的脸,笑道:“老韩被算计,从他自己说法看,年初就开始了,我猜是东海侯恨极了你和楚王将黄世子带走。他们够不着楚王,只好拿你出气,却没想到老韩看着老实,又是你的奶公,可他也够狡猾的。居然就一天天拖到你回来,而东海侯无论知不知道底下人如何办事的,在得知你回来之后,替他办这事的人,都得实话实说。”

    贾琰闭着眼睛点头,是的,因为和他翻脸,直接伤害的是东海侯的名声。这事只要传出去,稍微有脑子的人,一想就明白了,他是替楚王背了黑锅。

    “你呀,现在就该给楚王写封信。”黛玉笑笑:“写信告诉楚王这件事,日期要隔开,然后说你会承担此事,只是请殿下务必小心。”

    诶贾琰睁开眼睛,和黛玉含笑的眼神相对,他明白了,这样反而是踩着东海侯增加自己在司徒阔跟前的砝码:七爷瞧瞧,我因为对你尽心尽力,险些被坑害了。而哪怕遇上如此危机,我还是会挡在殿下前面!

    忠臣啊,大大的忠臣!

    小夫妻抱着笑成一团,贾琰笑得发抖,说话断断续续:“我这就写信,后儿咱们请秉志吃饭,其他亲戚,若是来就客客气气,不来正好。姐姐那边我让人打声招呼吧,顺其自然。这些事都办完了,咱们才去东海侯那里,我倒想看看,黄侯爷打算怎么提这事。”

    贾琰当初考上进士回来祭祖,当时还有梁寂陪着他,等闲人也不敢在公主子跟前造次。而他这次回来,已经是皇子亲王跟前的红人,陪着亲王出去侯爵府邸,正正经经的五品官,连年轻媳妇都有诰命。世人就是这样了,捧高踩低,此刻自然都忘记当年是如何想方设法,想从贾琰母子手里抠钱的时候了。

    而贾芬娘和王东鸣送上礼物,在宴请头一日过来拜访,也带着孩子。算是客客气气吧,黛玉送给了两个小外甥文房、小金如意、刻着金榜夺魁字样的小银锞子。客气而来,客气而去,这也算是这对姐弟之间,最好的结果了。

    和十二房亲眷见面当日,黛玉招待女眷,好听话听了一箩筐,说不上是好东西,然而贵重的金银玉石首饰也收了不少。只是她从来不带不知来路的东西,都暂时收起来,有些就直接散给了丫鬟们。金陵四大家族,贾家这边怎么这样了?不是黛玉小看自己,说到底她是五品宜人,贾琰是五品官。

    已经能让他们如此低气的讨好了吗?

    “嗐,这么多年来,贾家除了政老爷还有文官吗?正经文官?”贾琰晚间喝着醒酒汤,对黛玉道:“政老爷也不是考出来的,还是恩荫。京里能有瞧出荣府有败象的人,金陵自然也有;所谓四大家,薛蟠还不是被判了个流放,不知死活。如今,哪里还敢造次。”

    黛玉若有所思,要是从这个角度思考,那么金陵十二房的同族们,虽然眼界小些,可眼光也不差。“所以都想着扒上你幸亏出了五服,只是同族罢了。嗯,当初,娘带着你一定很不容易,我听父母提过,他们都惦记着父亲积攒下来的钱财。”

    也是嫁过来之后,黛玉才知道,贾琰的家底,和几代列侯之家虽然没法比。但是,在金陵十二房远亲里,怕是头一份。交到黛玉手上的家产,她大略算了一下,现银常备数千辆,票号里存着的、放着利钱的,投资铺子的,都算在一起,起码有五、六十万两银子。

    五、六十万,这还不算家里有的古董字画,虽然不多,还有房产黛玉虽然鄙薄,但是她知道了当年为什么那么多人算计这份家财,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言不虚。而从没见过面的公爹,黛玉才明白为何父亲当年会主动提出让亲堂妹续弦。

    这本敛财的本事,真是,不服不行。

    他们回来的第六日,贾琰命人递送拜帖,携妻拜见寿昌公主及东海侯。

第 73 章() 
寿昌公主当黛玉的娘都够了;黛玉自然要带着小心面对这位国朝的大公主;免得落於下风。可虽然寿昌公主极力掩饰;但黛玉还是在她的神情上看出了疲惫和烦躁。一个女人连会客的时候都无法遮掩那种烦躁感;只能证明一件事;她遇上了相当大的麻烦。

    黛玉与寿昌公主说笑着;两个人都在试探对方的深浅;最初寿昌公主没将这个能当自己女儿的年轻人放在眼里,可是黛玉与她说话滴水不漏。寿昌在她这里居然没占到一点便宜,她这才正视起了这位年轻的宜人;真是奇怪,丈夫精明强干,能将她的儿子说动同返京城;难道媳妇也这么能干吗?

    这种运气;怎么她就没有呢一个儿子脑子不清楚也就罢了,儿媳也稀里糊涂;而她所钟爱的第三个儿子身子骨一般;媳妇也聪明不到正地方。寿昌公主看着黛玉;想起了从前东海侯黄波对她说的;曾经想为老三求娶林尚书的姑娘。

    可是寿昌当时觉得林家人口太少;将来孙子岂不是没有舅家帮衬;还是为三子选择了江南甄家的姑娘。结果看着挺聪明的姑娘;专长完全是针对大嫂,整日里在家里搞得鸡飞狗跳,到了自己跟前又和鸡崽子似的;连句正经话都说不明白。

    唉;时也命也。

    “贤侄家中可好啊,”东海侯一脸笑容:“你总不在金陵,听说只有看守家主人坟茔的老仆?唉,要好生管好,譬如我这府里。论起来也是侯爵府邸,又是受皇恩几代的,可谁知道我们这样的人家还是有恶奴啊。唉,有辱先人呐!”

    贾琰原以为他想说赌博的时候,却没想到切入点同他想的不一样,贾琰没说话,为东海侯倒了一杯酒,道:“侯爷坐镇江南,世子在京也无不妥,陛下很喜欢,何出此言呢?难道还有人胆敢冒犯您?”

    东海侯叹道:“贤侄有所不知啊,如今这起子家奴居然敢背着主家设局聚赌,很是弄了不少人,那个起头的已经被我给家法处置了。你说说,就连我这种常年在此的都免不了这一遭,何况贤侄这种在京做官的呢?”

    贾琰笑笑与东海侯碰杯,一饮而尽,感慨不已。

    “你说我是不是太软弱了?”贾琰躺在床上,黛玉正在佳鹇的帮助下卸妆更衣,闻言奇道:好端端的怎么说起这个话了?

    贾琰翻身叹道:“同样的事情,我是如何办的,陈璂和东海侯又是如何办的,我一向觉着自己已经够果断了。可现在看来,人家比我心志坚定多了。”

    黛玉挥手让丫鬟们退出去,她有时候觉得贾琰和小孩子差不多,想什么就和她说出来。“东海侯今日到底和你说了些什么,你还没告诉我呢。”她听完贾琰的复述和抱怨,结果按着贾琰的肩膀笑了,而且笑的要覆在贾琰身上。

    贾琰不高兴,我都这么难过了你还笑!他哼的一声翻身,黛玉笑的更开心了。

    她笑道:“你怎么和他们比起那个来!轻易就害人性命,君子不取,你忘了?再说,陈白楼也好,东海侯也好,这样的不折手段又如何,前者难道只有咱们明白内情?后者,不过是想找麻烦,可是底下人做的太过分,又犯了国法,东海侯先处置以免殃及自身。伯衡,楚王可也要来了。”

    楚王司徒阔,将在北边河口结冰之前启程,腊月前将抵达金陵,东海侯有所忌惮,于此不无关系。不过,“看来,将世子弄到京城去,真是给东海侯气坏了。”黛玉笑道:“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去京城的或许是三公子。”

    “三公子有什么用,”贾琰笑道:“世子就是将来的东海侯,只要他在京一日,东海侯夫妇就不能找借口上表废黜他的世子位。而东海侯家族内部,永远不能忽略掉这位在京的世子,若是将三公子弄到京城,那么万一世子和东海侯夫妇和好就全白费了,名分啊,多么重要。”

    楚王在腊八之前来到金陵,说句良心话,贾琰纵然是支持他越来越受到皇帝的扶持看重,此刻也难免觉得,当皇帝,想当个好皇帝,的确不是件容易事。这大冷天的,从北往南,除非有特别要紧事情的商贾,否则一般人都要在家准备过年了。

    他和黛玉好歹算是回到祖居之地,楚王就真的是大过年背井离乡,有点惨。不过,贾琰没想多久,就被皇帝的圣旨“勾引”到了注意力,圣旨中说,皇帝派楚王来江南—这些老生常谈之外,居然提到了苏贵妃,要知道,苏贵妃已经多年不出现在任何官方文书中了—除了做皇后,位分升无可升,而皇帝也避嫌。

    圣旨中说,苏贵妃是如何如何的深明大义,跪求皇帝让楚王为国效力办差,皇帝还犹豫不让楚王在要过年的时候出京,而苏贵妃“泣血”上奏:皇子亲王为国家藩屏、朝廷栋梁,岂可因私废公!

    写的催人泪下,一个胸怀大义的母亲跃然纸上,贾琰心道听听这用词用典实在可观。文章写的极好,就是假了点,不,是太假了。贾琰憋着笑,这件事要把苏贵妃写成孟母、岳母一样的人物,这难道是皇帝终于开始为苏贵妃造势了?

    端平皇帝的心理很简单:当年你们不是说我爱妃是奸妃吗?朕现在,要让大儒为爱妃造势,我要让你们把说过的话,诋毁过的事,一句一句的吃回去!

    司徒阔带着石光珠,这不奇怪,而新任的巡查御史郭昂也跟着,这就很意外了!几人见面,司徒阔刚调笑两句“伯衡好像是发福了?难道是家乡水、家乡菜,又能同妻子忙里偷闲,过得舒服极了!”话音还没落下,郭昂就接道:“殿下此来乃是奉旨,当先与诸地方官相见,再叙别情。”

    被他说得面无表情的司徒阔给了贾琰一个“你懂得”眼神,带着太监高亭见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