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死士就派出死士,能用药物控制人就用药物控制,最不济的也可以用粮食卷等财物控制一批人,然后让他们进夷方后为自己办事。
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他们这些被年庆和常青腾选中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确保他们被抓之后,都不会说什么,不会把自己牵连进去,他们都是一些宁死不屈的人。
当然,为了保密,派进夷方,参与这事的人越少越好,人越少就越容易控制住,所以就有了一个问题,要想靠他们自己凭运气找到原石,这是不现实的,他们人太少,就算在里面挖到老死,都不会有太多的收获。
因此,派进夷方的人,他们都是精挑细选的,武力高强的,本领不凡的家伙。
他们进入夷方后,也不是靠运气去挖原石的,而是靠自己的嗅觉,靠自己的眼力,找到那些挖到原石回来的。
接着就靠自己的武力,去半路劫杀,杀人夺宝,然后在特定地方,通过隐藏在某地的配重式投石机扔出来。
而常青腾和年庆呢,他们每天在外面去捡被自己手下扔出来的原石就行了。
同时,他们也把在夷方里面抢劫的手下需要的物资、补给品扔进去,让他们在里面保持超强的战斗力。
就这样,靠着偷渡原石,常青腾和年庆开启了他们的走私之路。
开始,他们还有些害怕,还整天提心吊胆的,害怕万一事情败露,自己就完了。
不过在过了几天之后,在司马的指点之下,他们切出了一块灵石。
过了这么多天,度过了只出不进的这些日子后,今天重新得到了一块灵石,这让他们兴奋不已,有了这块灵石,他们这几天的冒险也是值得的。
于是,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担心,继续坚持了下去,同时他们还到处物色了不少符合条件的人,控制住他们之后,派他们进夷方替自己办事。
就这样,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派进去的手下越来越多,同时他们的收入也开始增多,得到的原石越多,就开始让他们忘却了害怕,陷入了贪欲之中,无法收手,欲罢不能。
开始,为了让冒着极大风险,好不容易得到的原石,让它们的利益最大化,他们还找司马鉴定一下,有几率切出灵石的就切了,切出灵石概率不大的,他们就直接把它们卖了。
为了处理手里的原石,常青腾和年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踏着飞剑,跑去其他城市,然后以稍微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把这些积攒下来的原石卖掉。
常青腾和年庆,因为找到了一个走私的办法,有了偷渡的条件,所以他们开启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旅程。
而司马,他还在为能自学成才而努力着,不过他没有丹药和阵法的辅助,没有其他修真者的帮助,他一直无法感应到周围的灵气,无法进入感应期。
在司马为着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修真者奋斗,而常青腾和年庆在忙于走私发财的时候,一封公文到了瓦城。
这封公文来自司马的家乡武英县,那里的县太爷在听到了司马在夷方中挖到了一块露肉原石,得到了五十六两记名灵石劵的报酬后,就需要司马衣锦还乡。
不过左等右等,都不见司马回来,司马不回来现身宣传的话,怎么能忽悠更多的人去夷方挖灵石呢?
由于最近这几年来,成千上万的武英县派去夷方的人中,大多数都死在了那里,就算有人出来,那也是极少数的,而且他们还只挖到了一两块小原石,只得到了几百斤几千斤的灵石劵,根本没有宣传的价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一夜暴富的例子,引起大家去夷方奋斗的兴趣和激情,吸引大家自告奋勇去夷方,连暂时的冲动都没有。
由于没有去夷方挖灵石挖成功的幸运人氏,最近这几年来,在武英县里,越来越难招到人手送去夷方了。
而且由于武英县出了一个武毅公,强行抓壮丁有点困难,可能会引起武毅公的不满,所以这武英县县令难啊。
半年前,还不容易得到了一个消息,听说司虎带着一块露肉原石出来了,能得到不少灵石劵,可以作为最近几年来大书特书的宣传内容。
不过,还不容易等到一个武英县本地人氏登上人生巅峰,可以作为宣传材料,让他回来现身说法,大为宣传的时候,就收到了司虎赌石失败,欠下大笔灵石的消息。
听到这么激动人心的一次宣传机会,竟然被年庆忽悠着去赌石破产了,武英县县令以及上上下下有官身的修真者,他们对年庆恨之入骨,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毕竟他们是修真者,想要修炼下去,再进一步,那就需要灵石。
而灵石哪里来,除了为别人干活获得报酬之外,但原石灵石只有在修真者无法进去的夷方出产,别人也没有一手来源,而大家灵石最根本的来源,那就是当官享受朝廷发下的俸禄了。
灵石由朝廷以俸禄的形式发下来,他们控制了灵石,控制了修炼的源泉,也就控制住了大部分修真者。
而俸禄当然是按品级和官职的高低来决定发放灵石的数量的,品级越高,官职越重要的,那俸禄也就越优厚,能得到的灵石也越多。
而品级和官职的升迁,除了实力和背景靠山之外,政绩也能影响到一小部分,所以武英县的县令和其他官员,他们也想多做出一些政绩啊。
第255章()
之前好不容易出了个幸运儿,可以把司虎在夷方找到了露肉原石的事迹,在全县上下大力宣传,可以提升士气,动员出大量妄图改变命运的人了。
结果,还没等高兴一下,没等到司虎回来,他们在看完公文的下半部分之后,他们的心就哇凉哇凉的了。
他们没想到公文的前半部分是好消息,后面是坏消息,上面写着司虎刚出北大门,还没到瓦城呢,他就用那些应得的报酬,买了原石,然后一切就完垮了。
哪一次,司虎不仅把自己刚到手的报酬全部都赔了进去,而且还欠下了大笔灵石,麻烦缠身。
这让看到公文的武英县官员,那个气啊,好好的宣传材料,先进个人事迹都没了,这让他们怎么把司虎作为一个榜样在县里宣传啊。
看了司虎的事情,他们真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白瞎了他在夷方能挖到灵石的好运气。
本来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这榜样堕落了,也没了,武英县的官员叹一口气,这样也就过去了。
至于最后司虎能不能还上欠年庆的灵石,这次事件之后,他能不能活着回到家乡,他们也不关心了,没有宣传用处的人,回不回来都一样。
当然,从这件事中,他们也吸取了教训,那就是赌石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不过,过了半年多时间,武英县的掌权者们,在他们早已忘了之前有个好赌的幸运儿司虎的时候,他们又收到了一封公文飞信,说他们这里一个叫司马的幸运儿,他也从夷方带出了一块露肉原石。
仔细一看上面的信息,这个叫司马的家伙,他还是司虎的弟弟呢,看这一家子,运气就是好,前后两次带着露肉原石出来,看来老天爷不送他们一场富贵,它是不会善罢甘休啊。
而且这司马,他比司虎靠谱多了,他赌性没他兄弟那么大,一出来就不知天高地厚,还不明白是什么情况,就去赌石。
司马不是这样的,公文上写他这次不仅拿到了五十六两记名灵石劵作为报酬,还老老实实的领到报酬了,没有贪心不足的去赌石。
五十六两记名灵石劵啊,数量不少了,等他回来后就可以让他改变家族命运了,能从家里挑出十几二十几个人,把他们送进县学修真。
他们这么多人中,总有几个人,就算他们都是乡下人,天赋不高,但至少也能有一两个人修炼成功,成为修真者的吧。
只要他家里出一个修真者,他家就完全改变命运了,从此在武英县里,也有成为土豪乡绅的资格了。
可惜,还没等他们感叹一下这司马家祖上是积了什么功德,运气竟然好到了这个地步,过了不久,很快就有第二封公文以飞信的形式发过来了。
公文上说,司马把这五十六两记名灵石劵都买原石了,购买地点写的是南厂里。
这下,武英县的官员们炸锅了,原来这司马家的赌性是有遗传的,他们手里一有灵石就去买原石,这真是嗜赌如命啊。
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也,这司马一家人算是没救了。
他们就这一普通人,以前也没赌石经验,更不了解原石的各种知识,他们的胆子怎么就这么大,赌性怎么就这么强,灵石一到手,就不顾三七二十一的全去买了原石,没想到这世上还有他们这种人。
瓦城离武英县实在太远了,他们这种水平的修真者,踏剑飞去也得花上一两天,对这事完全没办法。
而且现在司马已经把记名灵石劵都花了,他们还能做什么,最多就是把他手里的原石低价收购,让他回点本,还有个进入县学修真的学费。
不过他就一个凡人,没有什么自保的能力,身上还有价值五十六两记名灵石劵的原石,它们这些东西可是对修真者有致命的吸引力的啊。
还好司马现在还在瓦城,留在瓦城里稍微好点,瓦城里有官府,有法律,一般不会被人杀人夺宝,他的安全暂时有保障。
但他要是一出来,一离开瓦城,离开了官府的执法范围,他身上带着这么多原石,他就危险了。
现在,御剑飞去那里是有点来不及了,武英县这些年来好不容易又遇到一个宣传好材料,一个模范榜样了,他可不能像上次的司虎一样,虽然遇到了那么好的运气,却没那么好的命。
同时,大家也商量好了,虽然司马把记名灵石劵买了原石,他们也吃点亏吧,要是司马还没切,他们就把他这堆原石买下,然后给司马家一个进入县学修真的名额,这样也算给他一条活路了。
否则司马要是像他兄弟司虎一样,一冲动就把原石切了,那可就什么都没了,把原石交给他们,他们好歹还能给司马家一个县学入学名额。
现在御剑飞行去瓦城是来不及了,于是他们立刻拿出小石板,给自己在瓦城的朋友写飞信,让他们留意一下,照顾一下司马,不要让他贪心之下找人把原石给切了。
只要照顾司马几天,他们就派人过去把司马这个榜样接回来。
发出这条信息后,他们心中忽然想到司马把灵石劵换成原石,这也不错啊,只要他还没切,自己这也许还能发点小财。
武英县的几个官员把消息发给瓦城的朋友不久,还没等他们选出人员出发去接司马,他们就收到了瓦城朋友的消息。
这消息一来,可就让武英县的官员们恨得牙痒痒的,他们现在对那个司虎和年庆非常不满,要不是他们两个出来捣乱,尤其是年庆出来截胡,司虎这个贪心不足的家伙,司马这最近几年第二个榜样就不会这么消失了。
原来,他们的瓦城朋友在得到了他们的请求后,稍微打听了一下,就打听到了司马这个人,同时也听到了他把买下的原石,折成灵石还债了。
这下,司马刚刚买下的原石都落进了年庆的口袋,他现在已经和他兄弟司虎一样,一贫如洗了,哪里还有进县学的学费啊。
第256章()
一看到司马的原石都被折成灵石还债了,都给了年庆,收到这个消息后,武英县的人那真是气啊。
欠债的是司虎,又不是司马,让司马替他兄弟还债,这是个什么道理?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武英县的人刚给他们瓦城那边的朋友发了几句牢骚,那边的人就说这些原石折价五十六两灵石,年庆并没有因为原石质量不行而压价,没有欺负司马,强买强卖,年庆这人还是不错的,没有持强凌弱,你们就不要多说什么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武英县的这群小地方官僚,心中那个不舒服啊,这不是欺负人么。
他们这几年来,好不容易出了两个能宣传一下的模范,结果连瓦城都没出来,就折在里面了。
瓦城那边的人也太欺负人了,武英县能出两个模范当榜样也太不容易了,结果还没回家风光一下,成为全县上上下下羡慕的榜样,他们就变成了一个穷光蛋。
更加可怕的是,要是这种事情传出去,官府连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辛辛苦苦挖到露肉灵石后,答应给他们的报酬都没办法给他们,这消息要是传出去,谁还会去夷方挖原石啊。
上次司虎挖到了露肉原石,结果被年庆骗了,一点都没剩下,还差点被年庆灭口,这件事情在武英县这里,在武英县周围,对官府的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啊。
上次毁坏官府声誉的,第一责任人是骗先灵石,后要杀人灭口的年庆,他做了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
要是他只做了这些,并把它们做好了,这也就罢了,这样事情就不会泄露出去,败坏官府声誉,造成不好的影响了。
但偏偏这年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竟然连一个凡人都没能灭口,最后还是让司虎司徒回来了,回到了家里。
他们一回来,他们就开始怨天尤人,这下他们的事情可就泄露出去了,在他们住着的那一代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虽然司虎司徒回来了,等他们收到消息后,还是有消除流言源头,并把流言控制在小范围里,挽回声誉的机会的,但事实是有点复杂,他们并没有做到。
原来在年庆准备杀司虎司徒灭口的时候(说到这,年庆有话说,这可就冤枉他了,他想杀司虎司徒其实并没有杀人灭口的意思,当时他只是念头不通达,只是想杀人泄愤罢了,要是说杀人灭口可就过分了。),司虎司徒两人被人救了。
而救司虎司徒这两个普通人的是一个修为比年庆,比武英县上上下下的修真者都厉害的一个修士。
正是他撞到了年庆正要杀人灭口,于是多管闲事把司徒司虎救下来了,这个修为高强的奇葩修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