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魂一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魂一笑-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说,从始至终,他一直在冷眼旁观,甚至还推波助澜,故意为其制造机会,最终促成了这件事情的发生。

    然而,完全出乎他意料的是,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其实并不像他所想象中的那么浅薄愚蠢。

    事实上,这一次,济王可以说是骗过了所有的人。

    无论是精于算计的浩星明睿,还是阴险狡诈的郑庸,同时也包括这位多疑善忌的皇帝陛下,竟是谁都没有料想到,济王居然会使出了邢成彪这一步致命杀招!

    如此一来,事情便完全脱离了所有人的掌控。

    京城中的郑庸临阵脱逃,而皇陵里的皇帝陛下也只能坐困愁城,死守待援。

    在追悔莫及的同时,浩星潇启的心中实是已感到了一丝绝望。

    然而就在这时,奇迹居然出现了!

    本以为必将经历一番空前惨烈的浴血厮杀,才能决定最终鹿死谁手的局面,忽然间几乎是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这一仗,虽然赢了,可是浩星潇启却感到赢得莫名其妙,甚至是有些诡异。

    禁军大统领宋青锋力挑东平侯严继武,降服了凶悍的十万东海军。此举确是英勇不凡,豪哉,壮哉!

    但是包围了京城和皇陵,最具威胁性的那十万西路军,又是如何降的呢?

    而那位西路军主帅,抚远大将军邢成彪,又是怎么死的呢?

    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却是没有人告诉过他这位皇帝陛下。

    在宋氏父子所呈上来的那封简短的捷报中没有提到,在朱墨所派去打探消息的探子口中,也没能问出个所以然来。

    而最令浩星潇启感到不安的是,整个这场平叛,从开始到结束,竟然谁也没有来向他请过旨,领过命。

    因此这场突如其来的胜利,看上去也仿佛与他这位皇帝陛下毫无关系。

    发动叛乱的济王、皇后及严氏一族已被拘押,叛军也都已被缴械圈禁,京城秩序渐复……

    这一切,都在没有他这位皇上允准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地发生了。

    浩星潇启觉得自己已成了一个局外人,没有人来向他请旨问安,更没有人来迎他回宫。

    如今在这偌大的行宫之中,除了那些一问三不知的内监奴才,便再也看不到旁人。

    他,这位大裕的皇帝陛下,似乎被人彻底遗忘了!

    这时,他忽然想念起了郑庸,那个终日跟在自己身边的老奴才。如果此刻郑庸在,说什么也不会让他这位皇帝陛下落到这般无人理睬的境地!

    就在浩星潇启越想越不对,越想越恼火之际,那位已许久不见人影的侍卫统领朱墨,突然出现了。

    “禀陛下,定亲王回来了,还带来了三万庆州军!”

    浩星潇启愣了半晌,方颤抖着声音问道:“他怎么会……会回来……得这么快?”

    朱墨抬头看了一眼皇上已有些变色的脸,沉声回道:“陛下,率领那三万庆州军之人,是定亲王浩星潇宇!”

    “你说什么?!”

    这下浩星潇启已是大惊失色!

    他颤颤巍巍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正看到四个人从殿门外鱼贯而入,从容不迫地向他走了过来。

    当先的那人一身戎装,虽已是满头华发,但却昂首阔步,肩背挺拔,浑身散发出一股英武之气。

    只见他来到浩星潇启的面前,朗声笑道:“一别二十多年,皇兄可还无恙?”

    浩星潇启的目光在那人的脸上停留了许久,似是在努力地寻找一些往日的痕迹,可最终找到的,唯有历经岁月沧桑之后所留下的一个模糊的轮廓。

    “浩星潇宇?”他有些不确定地问了一句。

    那人却是摇头道:“这世上早已没有浩星潇宇这个人,唯有我这个江湖布衣萧天绝!”

    浩星潇启顿时沉下脸来,斥问道:“在先皇陵寝之前,你这忤逆不孝之徒,便连祖宗的姓氏都不要了吗?”

    萧天绝闻言,只是鄙夷地一笑,“最该在先皇陵寝之前忏悔的那人,便是你浩星潇启!正是因为有你这种让祖宗姓氏蒙羞之人,我才不愿与浩星氏再沾上半点关系!”

    浩星潇启的心中虽是恼怒之极,但他此刻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便决定暂时忍下这口气,先把自己所面临的局面弄清楚再说。

    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站在萧天绝右后方的那个人。

    只见那人三十许的年纪,修眉凤目,相貌极是清秀俊朗。

    细看了这张似曾相识的面容半晌,浩星潇启的双眼忽然微微一眯,冷声道:“你不是浩星潇宇,更不是李进,你到底是谁?”

    已恢复了本来面目的浩星明睿只是微微一笑,却没有答他这位皇帝陛下的问话。

    浩星潇启不禁更是恼火,转头看向默然肃立一旁的朱墨,嘿然冷笑了一声,道:“朱墨,莫非连你也要背叛朕?”

    朱墨忙躬身答道:“臣不敢!此刻五千侍卫亲军均已守护在大殿外面,绝不会让任何一个想犯上作乱之人闯入殿内。”

    浩星潇启不禁又冷笑了一声,抬手指着站在殿前的这四个人,“那这些乱臣贼子,又是如何跑到朕的面前来的?”

    “回陛下,臣已确认,定亲王他们此番非是要犯上作乱,更不是欲对陛下有任何不利之举。他们来此,只是要向陛下您求证三十多年前永王一案的真相。”

    “永王?”

    浩星潇启的气势顿时一弱,随即便恼怒地喝问道:“真相?什么真相?永王闯宫谋逆,被先皇谕令射杀,这便是真相!”

    他又突然用手指向萧天绝,“就是他,浩星潇宇,奉了先皇口谕,亲自带领禁军,将永王射杀于东华门内——”

    “但那道口谕——”

    萧天绝瞪着浩星潇启,咬着牙一字一句地道:“却是由你这位一直守在先皇身边的皇长子转达的!我根本就未见到先皇的面,更是从未亲耳听到他所颁下的这道口谕!”

    “那又如何?难道你还要诬指朕假传先皇口谕不成?”

    萧天绝顿时冷然一笑,朗声道:“你不但假传了先皇的口谕,更篡改了先皇的遗诏,因为你浩星潇启——,根本就不是先皇所指定的大裕储君!”

    “你胡说!朕从未——”

    浩星潇启色厉内荏地狂叫了一声,可当他的目光不期然地在萧天绝身侧另一人的面上扫过之后,便突然哑了声音。

第三百零八章 执迷不悟() 
这时,那位原本站在萧天绝左后侧的人上前一步,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老衲济世寺方丈慧念,见过陛下!”

    “慧念大师免礼。”浩星潇启干巴巴地说了一句,随后便无力地缓缓坐回到了龙椅之上。

    萧天绝肃然向慧念大师行了一礼,道:“慧念大师来得正好!萧某在此恳请大师,将护国神柱上的预言,向在场诸位说个分明。只因这根护国神柱不仅关系到大裕的兴衰,同时也关系到三十四年前那件血案的真相!”

    “阿弥陀佛,萧施主所言不错。老衲今日前来,便是受了寒冰施主所托,向诸位诉说一段一直被沉埋于地下的真相。”

    慧念大师向萧天绝点了点头,随即又缓缓地开口道:“当年,家师心悔大师穷尽毕生心血,在济世寺内的地府之中,建了一根护国神柱。

    这根神柱内已灌注了家师的精气,唯有与大裕三代开国帝君的鲜血融合在一起,方能产生神力,将最下面的三节柱基沉入地底,令神柱从此屹立不倒,保大裕江山永固。

    那作为柱基的第一节柱身之上,自然留下了先太祖皇帝的名讳。而第二节柱身之上,却留下了大裕两位君主的名字——浩星潇隐和浩星潇启。”

    说到这里,慧念大师看了一眼正双目无神地呆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皇帝陛下,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又继续言道:“这其中的原因老衲当时也是不解,后来听到寒冰施主的一席话,才终于茅塞顿开。

    永定二十四年,先太祖皇帝曾带永王浩星潇隐来到地府,并命他用血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神柱之上。

    永王的名字不但在神柱上留了下来,而且他的血还与家师的精气相合,将第一节留有先太祖名讳的柱身沉入了地底。这便足以证明,永王是大裕的第二代帝君。

    然而,一年之后,永王却因谋逆被杀。皇长子浩星潇启登基,成为了大裕的皇上。他随后也来到地府,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神柱上。

    在同一节柱身之上,同时留下了两个名字,说明大裕的第二代帝君居然是两个人。这本是一件不可能发生之事,却真真切切地被神柱记录了下来。

    其唯一的解释便是,永王在被杀之前,已是大裕实际上的帝君。他从未登基,却成为了帝君,只因先太祖在遗诏中,已将皇位传给了他。故而在先太祖驾崩的那一刻,永王便已是真正的大裕之主。”

    “这也就是说——”

    萧天绝突然激动地插口道:“在六哥遇害之前,先皇便已经驾崩了!”

    “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浩星潇启近乎歇斯底里地大喊了起来,同时慌乱地向四周看去,似在找寻一条可以逃开这一切的出路。

    就在他的目光渐渐变得绝望之时,却突然间看清了那个一直站在萧天绝身后的人。

    他立时感到眼前一亮,便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地活了过来,竟有些口不择言地喊道:“幽幽,幽幽!太好了,你也在这里!当时你亲眼目睹了一切,是浩星潇宇亲自下令放箭,射杀了永王。你快替朕告诉他们,此事与我毫无关系……”

    从进来之后便一直沉默不语的雪幽幽,侧头看了一眼这位已形同疯魔的皇帝陛下,目光中尽是鄙夷不屑。

    “曾经有人对我说过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当时我并不理解,更不相信他的这句话。可是今日,我终于知道,他是对的!”

    随即,她又转头看向萧天绝,道:“虽然我仍不完全明白当时究竟发生了何事,但我相信,你从未想过要杀害潇隐大哥!”

    “你——”

    萧天绝的声音不禁颤抖了一下,“你为何又愿意信我?”

    “因为萧玉。今日再次见到慧念大师,听了他的这一番话,我忽然间想明白了当初萧玉所做的那一切事情。”

    雪幽幽苦涩地笑了笑,“虽然对于他来说,可能是太晚了,但是对于你,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一旁的慧念大师忽然对她含笑点头道:“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雪盟主今日能够放下心中的执念,便是没有辜负萧玉当年所做出的牺牲。”

    雪幽幽一时间黯然无语,却见慧念大师仍是用一种带有悯然笑意的目光看着自己,她的神色不由微微一动,也慢慢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

    见她如此,慧念大师再次对她含笑点了点头。

    然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那位似已完全失去了生气,正瘫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

    “阿弥陀佛,如今沉埋的真相已被揭出,而陛下深藏多年的秘密也已大白于天下,难道你还是放不下心中的那个执念吗?”

    听到慧念大师这犹如当头棒喝的几句话,浩星潇启动了动略有些僵滞的身子,慢慢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将目光从面前这几人的脸上一一掠过,突然冷笑了一声,道:“执念?不错,朕的心中确是始终有一个执念,那便是要让大裕江山永固!”

    他抬手指向萧天绝,语带不屑地道:“在你的眼中,只有那些隐族邪人,又何曾真正将先皇历经千难万险所打下的这个江山放在心上?

    你一直恨我杀了你的六哥浩星潇隐,却根本未去体谅过我这么做的一片苦心!

    这天下,只能是浩星氏的天下,而这天下的子民,也只能是浩星氏的子民。

    那些隐族邪人以一番奇谈怪论,便要让我们浩星氏将自己的江山拱手让人,当真是痴心妄想!

    他们趁先皇年老智昏之机,怂恿他将皇位传给浩星潇隐。所打的主意便是,要通过这个拥有隐族血脉之人的手,最终篡夺浩星氏的天下。

    作为先皇的长子,浩星氏的后裔,我将这天下又从隐族人的手中夺了回来,到底何错之有?”

    “这天下,本就不是浩星氏一家的天下!这天下,是全天下人的天下!”

    萧天绝看着这个犹自执迷不悟的皇长兄,继续语带激愤地道:“从前,这天下便不姓浩星,而以后,这天下仍不会姓浩星!

    历朝历代的帝王,哪一个不是都跟你一样,做着江山永固的黄粱梦?可最终,又有哪一朝哪一代能够守住了这个江山?

    你一向自诩为圣主明君,可你扪心自问,究竟做下了哪一件足以让千秋万代传颂的功德?

    为了保住那个用卑鄙手段得来的皇位,你除了下旨屠杀残害隐族人之外,便是重用像郑庸那样的奸宦佞臣,替你铲除异己,诛杀每一个威胁到你的皇权帝位之人。

    然而最终,反对你的人却是越来越多。

    隐族人被你逼得奋起反抗,才有了那位令你也闻之丧胆的离别箭。

    而你自己的两个儿子,竟也先后起兵造反,不但要夺你的皇位,看起来还要夺你这位父皇的性命!

    浩星潇启,你为何不睁开眼来好好看一看,如今的大裕在你的治下,已变成了怎样一副民不聊生、风雨飘摇之状?

    如此下去,根本不用等到你的另一个儿子再起来造你的反,北戎人的铁蹄便已经踏碎了浩星氏的江山!”

第三百零九章 血案真相() 
一时间,浩星潇启竟是被萧天绝说得无言以对。

    想起自己那两个儿子的谋逆之举,他着实也是羞愤难言,更感到无比的痛心。

    而对于北戎的威胁,他虽是平日不愿提起,其实却一直心存畏惧。

    只不过,毕竟那些敌人离京城,离他所居住的那座豪华宫殿还十分遥远,他便也宁愿装作视而不见。甚至于,他还暗自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也许有朝一日,这一威胁会自行消失。

    而如今,这些痛处都被自己的这位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