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巅牧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巅牧场-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离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站在面前的尼克。

    今晚的尼克,一身白色衬衫搭配黑色西装,最后还系上了黑色领结,正式而绅士,与酒庄时的慵懒性/感形成了鲜明对比,就连那一头凌乱的头发也梳成了二八分的背头,复古气息带着法国人特有的韵味。

    果然,人靠衣装,整个气质都发生了改变。

    “有什么推荐吗?”陆离也没有客套,跟着弗雷德的脚步,朝着自主餐桌走了过去,尼克也并肩而行。

    “虽然这些食物比不上我们家乡的手艺,但……这都是经过审核的,我相信它们都很不错。”尼克在言语之间流露出来的高傲,带有法国人特有的排他性,更多是嘲讽,而不是攻击,让了解的人不由莞尔。

    陆离抿了们最叫,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我没有办法反驳,毕竟米其林餐厅可是起源于法国的。”明明是一句称赞的话语,陆离却带上了戏谑的讽刺,对尼克进行了还击。

    尼克摊开双手,“法国人的高傲在全世界人尽皆知,你没有必要再继续添柴加火。”那坦然的模样让陆离哑然失笑,“对了,’纽约观察者报’给我打电话了,听说你遇到了一点麻烦。”

    陆离张了张嘴,眼底留过了一丝讶异,“他们直接征询了你的意见?”但随即就了然地点了点头,根本不意外他们的选择,“我之前就拒绝了他们,但看来,他们依旧不死心。”

    不需要提问,陆离就知道尼克给出的答案。

    果然,尼克微笑地耸了耸肩,“我拒绝了他们。”尼克没有说的是,其实“纽约观察者报”还给他寄了另外两份稿子,希望他过目,然后授权给报社,继续以罗曼尼…康帝系列的名义发布。

    但尼克阅读了之后,却发现感觉不太舒服。不是说文笔不好,也不是说不够幽默,而是少了陆离笔下的那种韵味。

    在陆离的文章里,有一种东方的诗意,淡然而随性,点到为止,却总是轻松写意,不仅如此,陆离自身的文化属性,也可以在字里行间里阅读得出来。可能只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小段话,却然后让阅读的感官发生了巨大的不同。

    尼克还是喜欢陆离的文章。法国人喜欢阅读,甚至是狂热于阅读,文字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准确来说,欧洲人都是如此。

    “你遇到了麻烦吗?”尼克礼貌地询问到,“如果需要帮忙的话,我可以打几通电话。”

    “纽约观察者报”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按照要求,进行扩写;要么完成库摩马场的系列之后,就暂时中止合作。

    经过了解,陆离得知这是主编的意思,茱莉亚也无能为力。

    老实说,陆离有些慌张,事情似乎才走上正轨,突然之间就遇到了困难,他和“纽约观察者报”的合作一直都很顺利——又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他和茱莉亚的合作。现在在专栏得到更多发展机会的时候,反而是遇到了问题。

    这着实是没有预料到的。

    陆离拒绝了“纽约观察者报”的邀约,他决定撰写完罗曼尼…康帝酒庄系列,就中止合作。之所以把该系列刊登完毕,那是因为罗曼尼…康帝酒庄的碰面机会,茱莉亚着实帮了不少忙,没有“纽约观察者报”,采访也就无法成行。

    但是库摩马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茱莉亚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表达了对陆离的支持。

    “出现在这里,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忙。”陆离却是没有求助的打算。

    错过“纽约观察者报”的专栏合作机会,确实是措手不及,短短几天之内,事情的起承转合就经历了大起大落,原本还在喜悦着,专栏写作终于有了巨大的突破,却没有想到转眼之间就成为了无业游民。

    陆离需要一点时间整理一些思绪。更何况,今晚确实是绝佳良机,即使无法寻觅到工作机会,至少也可以结交更多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离的心态还是十分放松的。

    尼克也没有过多的询问,只是轻轻点点头,“我们是朋友,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随时都在。”

    “我现在就需要一点帮助,眼前的食物,我应该挑选哪一样呢?给我一点建议。”陆离半开玩笑地说道。

    “十四,这个汉堡还不错,你可以试试看。”弗雷德转过头来,压低声音说道,眉宇之间的紧张情绪逐渐缓解了下来,变得明朗起来。

    “弗雷德,尼克;尼克,弗雷德。”陆离主动为两个人做起了介绍。

    弗雷德看了看自己左手的盘子、右手的香槟,愣了愣,然后抬起了双手,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需要一点汉堡吗?”

306 打破坚冰() 
陆离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在人群之中翩翩飞舞的娇艳女郎,那犹如黑珍珠的皮肤在灯光之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健康而性/感,一头微卷的长发披在肩头,带着猫咪的慵懒和狡黠,一袭大红色的晚礼服更显张扬,犹如一道火焰在雍容华贵的礼堂之中熊熊燃烧。

    不经意间,视线就投射了过去,刹那惊艳。

    女郎脚步微微一顿,然后就看到了陆离,嘴角勾勒起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友好之中带着些许惊讶,迈开脚步走了过来,那双金色的露趾高跟鞋将脚背弓起了一个美妙的弧度,纷飞翻舞的裙摆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十四,对吧?”女郎歪了歪头,带着不确定的声音,疑惑地说道,但眼神却闪烁着坚定的光彩,可以看得出来,她很确定,自己没有认错人。

    “珍妮弗,好久不见。”陆离微笑地打起了招呼,“你今晚看起来有些不同。”

    上一次在苏富比拍卖行碰面时,珍妮弗一头个性十足的脏辫给陆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晚,她却将脏辫松了开来,少了一些干练,多了一些妩/媚。如果不是五官依旧,陆离几乎以为自己认错人了。

    珍妮弗微微眯起了眼睛,流露出了讶异。她记得陆离,那是因为这是她的工作,某些特色鲜明的客人,她总是会留下印象;但陆离居然记得她,这着实是一个意外。

    随即,珍妮弗就想起了最近的新闻,陆离显然是一位出色的记者——记者对于记忆陌生脸孔有着天生的直觉,敏感而深刻。

    这让珍妮弗有些意外,她以为陆离是一位千万富翁,至少拍卖了那幅德加之后,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看来,显然他的记者身份不是徒有虚名。

    “场合不同,自然需要展现不同的面貌。”珍妮弗也露出了笑容,促狭地说道,“你今晚看起来也格外帅气。”

    为了出席拍卖会,陆离今晚也穿上了正式的西装,海军蓝的西装搭配象牙白的衬衫,一丝不苟的剪裁和伏贴紧实的线条,让整个身姿都挺拔了起来。英国萨维尔街的定制西装,三千美元一套,果然名不虚传。

    “你们不打算为我做一下介绍吗?”尼克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这却让陆离和珍妮弗同时笑了起来。

    尼克和珍妮弗自然是认识彼此的,拍卖会就是由他们来完成沟通的;尼克当然也知道陆离和珍妮弗是认识的,当初陆离能够进入罗曼尼…康帝酒庄,就是在苏富比拍卖行和“纽约观察者报”的双重推荐之下,这才得以成行。

    但尼克此时故意这样说,就是为了切入话题,开了一个小玩笑。

    陆离却恍若未知,一本正经地做起了介绍,“尼克,珍妮弗;珍妮弗,尼克。”

    这下,尼克反而是略显尴尬,然后就看到了珍妮弗脸上不由莞尔的神情,他轻轻咳嗽了一声,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珍妮弗,晚上好。”就仿佛他们真的是初次见面一般,那僵硬生涩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气氛顿时就变得轻松欢乐起来。

    随后弗雷德也加入了进来,在陆离的介绍下,结识了珍妮弗和尼克。

    可是,他们没有来得及聊上几句话,就有人结伴走了过来,“珍妮弗,尼克。”主动打完招呼之后,微笑地看着陆离和弗雷德,“请问,这两位是?”

    今天虽然是一个拍卖会,那些新晋富豪们也可以没有阻挡地进入,但整体而言,这里云集的依旧是纽约的上流阶层和精英阶层,在这样的场合里,任何一个陌生脸孔都可能引起注意。更何况,陆离还是一个亚裔面孔。

    “伊丽莎白。”

    “爱德华。”

    尼克和珍妮弗同时都开口发出了声音,看来是争先恐后地准备介绍陆离,两个人迫不及待的主动姿态,让站在旁边的伊丽莎白和爱德华双双愣了愣,快速交换了一个视线——看来,眼前这个亚裔面孔已经赢得了尼克和珍妮弗的友谊。

    尼克和珍妮弗互相点点头示意,然后尼克主动做出了礼让,由珍妮弗做起了介绍,“这位是十四,一位绅士,一位艺术爱好者,还是一位出色的记者。”

    珍妮弗的介绍简洁明了,却足够真诚,陆离不由笑了起来,“谢谢你赋予了我如此多头衔。我从来不知道,我是一位绅士。”说完,陆离还礼貌地点点头示意,表示了感谢。

    这诙谐的语气,让大家都轻笑了起来。

    可是,伊丽莎白和爱德华的表情却显得十分客套,仿佛带着一层疏离的面具。然后珍妮弗继续介绍到,“这是爱德华,一位新晋的纽约客,一位葡萄酒爱好者,同时还是一位技术公司的所有者;这是伊丽莎白,一位欧洲贵族,一名古典乐研究者,还是一位艺术画廊的经营者。”

    爱德华和伊丽莎白保持了自己的礼仪,微笑地点头示意,却没有说话,没有展现出多余的亲昵。

    虽然说,在现代社会里,血统延续的贵族制度已经被淡化了许多,但精英阶层还是自诩独特,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对于任何新加入的血液都会经受严峻的考验。不是一场两场派对就可以改变的,即使只是敲门砖的第一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更何况,陆离还是一个亚裔面孔。

    从爱德华和伊丽莎白的神态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正在审视陆离。

    “所以,硅谷和法国的结合?”陆离的调侃让大家都微微愣了愣,随后尼克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你怎么知道的?”

    显然,陆离的猜测是正确的。爱德华出身硅谷,而伊丽莎白则出身法国。

    就连爱德华和伊丽莎白也有些讶异,视线不由再次落在了陆离身上。

    陆离耸了耸肩,轻描淡写地说道,“记者的直觉?作为一名记者,总是要有一些特别的才能,这才能在行业i立足。所以,我也许应该继续保持神秘感。”

    这句话又一次让尼克轻笑了起来,他转过头看向了伊丽莎白和爱德华,“十四是一名出色的记者,这一次,他撰写了一个系列的专栏,关于罗曼尼…康帝的精神。精彩,着实精彩。有机会的话,你们应该阅读一下。”

    这一次,爱德华和伊丽莎白终于有了些许兴趣。

    在纽约,记者也算是精英阶层的一部分,当然只限于小部分顶级记者。在信息大爆炸的时候,顶尖记者们不仅可以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可以拥有自己的专栏和节目,甚至还可以依靠自己的笔杆子呼风唤雨、改变舆论走向,绝对非同小可。

    在人脉至上的年代里,任何一位精英阶层的成员都不会拒绝认识一两名顶级记者。就好像律师一样。

    “当然。”爱德华露出了感兴趣的笑容,视线转移向了陆离,“请问是什么报社?”

    “‘纽约观察者报’。”陆离微笑地回答到,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直接迎向了爱德华的视线。

    爱德华顿了顿,稍稍抬起了下巴,意味深长地发出了感叹声,“哦。”那拖长的尾音很快就消失在了喉咙里,礼貌而克制,但点到为止的声响却已经表达了足够的情绪。

    不屑,轻视,鄙夷,戏谑,调侃,奚落,疏离。

    陆离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作为记者,他对于这种简洁却丰富的语气着实是再了解不过了,他也知道爱德华的意思。

    “纽约观察者报”只是一个三线的小报纸。

    纽约是世界上最繁华、最集中、最热闹的媒体集中地,当之无愧的世界媒体之都,在这里,单单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每日新闻”、“时代周刊”、“人物周刊”这样世界顶尖的媒体就已经超过了两只手之数,即使是“纽约邮报”这样销量轻松过百万的报纸也仅仅只能算是二线而已。

    “纽约观察者报”?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说过,甚至会因为销量迈过了四十万门槛而欣喜若狂、得意忘形。

    在精英阶层的眼中,自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他们的桌面上,每天早晨都会有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但“纽约观察者报”绝对不在其中。

    简而言之,陆离就是无名小卒,没有任何结交的价值。

    爱德华和伊丽莎白掩饰得很好,至少没有直接出言嘲讽,更没有低级廉价地甩脸色,他们依旧维持了社交场合的客套和礼貌,但那种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漠然和嘲讽,却轻而易举地将他们隔离开来。

    原本就不亲密的距离,完完全全被拉开,就好像是东非大峡谷一般。

    陆离却仿佛没有理解一般,继续微笑地说道,“那是一份颇为有趣的报纸。不过,想要在报刊亭购买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欢迎登陆官方网站浏览。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所有一切都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不是吗?”

    “就好像……”陆离的视线落在了爱德华身上,“电脑技术。”然后是伊丽莎白,“贵族礼仪。”紧接着是珍妮弗,“拍卖信息。”最后则是尼克。

    尼克微微抬起了下巴,脸上浮现出了兴趣盎然的笑容,十分期待着陆离最后的话语。

    陆离也露出了一个笑容,“但罗曼尼…康帝却是找不到的。”这是一语双关,不仅暗指葡萄酒,还暗指罗曼尼…康帝代表的匠人精神。

    尼克、弗雷德和珍妮弗一下就明白了过来,齐齐露出了笑容;而伊丽莎白和爱德华则是一头雾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