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满载而归()
东尼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陆离,但这还是不够,干脆围绕着陆离开始转圈起来,一圈接着一圈,满脸写满了好奇地探究。
陆离无可奈何,摊开了双手,“刚才在安检的时候,你应该站到海关的身后,仔仔细细地看一下X光线的扫描结果,这样一来就简单多了。”
“啧啧。啧啧。”东尼忍不住就砸吧砸吧嘴,发出了惊叹的声音,“你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发生了什么,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在伦敦的这段时间里,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人?老实交代?”说完,他还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再次证实了自己的想法,“不正常,绝对不正常。”
东尼往后退了小半步,站在布兰登的身边,“你说,会不会是那间酒吧里遇到的?十四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会前往酒吧的人,但他却主动带我们到那间酒吧去,这就说明,在过去这段时间里,肯定发生了一些什么。”
布兰登无可奈何地瞥了东尼一眼,没有说话,不过眼神最后还是落在了陆离身上,似乎和东尼站在了同一阵线。
得到了支持之后,东尼越发亢奋起来,笑呵呵地看着陆离,“是吧?是吧?”仿佛已经确认了自己的猜测一般。
看着幼稚灿烂的东尼,就连布兰登的眼神也多了一抹孩子气。
陆离哑然失笑。
明白了隐藏在戒指背后的故事,终于解答了内心的疑惑。虽然说,汉斯和阿尔伯特的故事已经湮没在时光之中,他和伊芙琳的猜测,终究只是猜测,真相已经跟随着两个人长眠地下;但陆离却更加愿意相信,那幅克莱斯勒大厦终究是具有意义的,从德国来到了中/国,现在又借由他的手,回到了原主人的手中。
冥冥之中,命运的红线将他们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衔接在了一起。
现在,陆离的心情的确十分愉快,甚至可以说是轻松,犹如卸下一块大石,也犹如拥抱了幸福的温暖。没有想到,东尼却想偏了。
“是,我是遇到了一个人。”陆离坦然地说道,眼神里闪过恶作剧的光芒。
如此直接的态度,让东尼愣了愣,随即就瞪圆了眼睛,开始“吼吼吼”地起哄起来,用力地用肩膀撞了撞旁边的布兰登,不断地挤眉弄眼,眼神里充满了各种暗示。
布兰登那僵硬的脸部线条也稍稍柔化了一些,呵呵地轻笑了起来。
“所以呢?”陆离直挺挺地迎向了东尼和布兰登的视线,坦坦荡荡。
东尼原本还想要调侃起哄一番的,但看到陆离的如此眼神,话语不由就噎了噎,然后就听陆离说道,“你们也刚刚经历了一段美妙时光,不是吗?”
东尼那满面红光,难以掩饰,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兴奋的情绪因子。
在葡萄酒圣地停留了三周时间,其实并不漫长,甚至可以说是短暂的,对于葡萄酒那漫长的发酵和沉淀期限来说。但东尼却可以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归属感,深深地融入到这片土地里,感受着这里人们对葡萄酒的真心喜爱。
这就是东尼喜爱葡萄酒的原因,同时也是他成为了酿酒师的原因。
布兰登也是如此,眼神里有着无法压抑的激动和喜悦,脸部线条都染上了光晕。
在库摩马场潜心学习的三周时间,着实太过短暂了,他仅仅只能算是将将入门而已。跟随在丹尼尔身边学习的时光,繁忙、疲惫,就连喝一杯水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但却无比充实。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天也都是幸福的。
对于布兰登来说,和马匹相处的时光总是美好的。而纯血马,更是极品中的极品。
离开了云巅牧场的一亩三分田,他们进入了自己行业的最高领域,深造学习。三周时间虽然短暂,却真正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就此窥见一个全新的世界。
可以想象,东尼和布兰登此时是何等的开心,就连面容都在发光。
即使是陆离也不例外。
这一次欧洲之行,他也收获颇丰。花费了一百一十五万,购买了六匹最顶级的马;拜访了罗曼尼…康帝,品尝了真正的顶级黑皮诺,同时还把东尼送去了酒庄深造,为牧场的葡萄园未来投资;更重要的是,那一幅克莱斯勒大厦的画作顺利回家了,戒指的来历也已经真相大白。
短短五周时间,他的收获甚至不今年此前的七个月还要更多。更何况,回去之后,牧场还有两万五千美元的好酒在等待着他。
可谓是真正的满载而归。
“与其在这里关心我经历了什么,不如好好享受这最后的美好时光。接下来,你们可就要回去了,回到云巅牧场那个偏远山村。”陆离逗趣的话语,让东尼有些窘迫,不由挠了挠头,布兰登却是轻笑了起来,“你们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准备大展身手了。”
东尼回去之后,距离葡萄园收获的日子也没有剩下多少了,此前半年的酝酿终于等到了收获的时候,接下来就要进入葡萄酒的酿造工序,估计今年剩下的时光都将无比忙碌。
布兰登也是如此,茉莉花、白十字以及其他马匹也都将运到云巅牧场,接下来就轮到牧场马匹的配种时间,布兰登不仅要重新建立一个马厩,方便照顾纯血马,还将真正地开始马场建设。
听到这句话,东尼很快就打起精神来,再次开始变得亢奋,原地跳跃了好几次,“对啊,对啊,回去就要忙碌起来了。好期待呢。”东尼在原地转着圈,“十四,你真的不和我们一起回去吗?这次回去,牧场可是要大变样了!”
这一次,陆离和东尼、布兰登兵分两路,他们会在纽约转机,直接飞回去奥斯汀;而陆离则会留在纽约,参加罗曼尼…康帝的拍卖会。
“我会尽快赶上葡萄丰收季的。”陆离笑呵呵地说道,“我可不想要错过那难得的盛况。”
“最好尽快,否则就要错过精彩了。”东尼一脸得意洋洋地说道,不断摩擦着双手,已经完全按耐不住了。“我已经做好大展身手的准备了!”
“你最好祈祷,在过去这一个多月里,葡萄园没有受到影响。”布兰登一脸冰冷地在旁边吐槽。
东尼的表情顿时就僵硬住了,不敢置信地说道,“不会吧?兰迪……兰迪应该会好好照顾的吧?兰迪是一个真正的专业好手,对吧?”可是,说着说着,东尼就开始担忧起来,“黑皮诺真的太娇嫩了,而且我们这一次的播种时机也不太准确,稍微一点天气灾害,又或者是虫害,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怎么办?”东尼抬起头看向了陆离和布兰登,“早知道,我就聘请一名助手了,留在牧场,照顾葡萄园。等等,十四,牧场的资金足够吗?我可以聘请一名助手吗?”
看着紧张局促的东尼,陆离不由笑了起来,却没有将东尼解救出来的打算,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准备等级了,十几个小时之后,你就知道结果了。”
说完,陆离就径直朝着登机口方向走了过去,布兰登也沉默不语地走了过去。
东尼被留在了原地,看着两个人的背影,“嘿!你们怎么说走就走了,等等我啊。”然后他也跟了上去,不过才走了两步,随即就发现自己的随身背包以及刚刚在机场内部购买的一小瓶红酒没有带上,于是又匆匆忙忙地绕了回去,手忙脚乱地收拾起自己的东西,嘴里还喊着,“等等,等等。”顾不上收拾,只是把东西抱在怀里,一溜烟就追了上去。
从伦敦飞往纽约,横跨了整个大西洋,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看了两部电影,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许久,醒过来时,飞机依旧没有落地,无奈之下只能点开第三部电影,才看了一半,飞机就在肯尼迪国际机场降落了。
陆离猜测,这部“银河护卫队”剩下的一半,只能下一次找机会再看了。
机场落地之后,东尼和布兰登直接转机,而陆离则离开了机场,熟练地提取了自己的行李,在租车还是地铁之中犹豫了半秒钟,他还是选择了地铁。现在正是塞车高峰期,自驾的话,可能需要三倍的时间才能进入岛内,还不如地铁来得方便。
再次回到纽约,感受着秋天的飒爽和浪漫,这座世界之都展现出了别样的风貌,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上一次过来的时候,是为了参加毕业典礼,当时陆离就做好了决定,准备租赁一间公寓,方便自己时常回来,不过当时陆离一直在陪伴着父母,抽不出时间来,所以始终没有能够成行。
这一次过来,陆离不仅是为了参加拍卖会,同时还打算租赁一间公寓。
裤子口袋里的手机开始震动起来,陆离正在思考着,公寓租在哪里比较合适,继续住在格林威治村附近,还是到上/城区去,他掏出了手机,没有看来电显示,直接就接了起来,“下午好,这里是十四。”
“好家伙,不过几个月没见,我就从’老伙计’变成了’下午好’?”手机另一端,传来了那欢快而雀跃的熟悉声音,犹如夏日里的一道阳光,穿过层层树梢,洒落下来,初秋的一抹凉意顿时消散不见。
陆离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就上扬了起来,“嘿,伙计,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我还以为你正在浪迹天涯呢,弗雷德…卡特先生。”
299 自由职业()
电话另一端的,赫然是消失了好一段时间的弗雷德。
离开牧场之后,弗雷德就销声匿迹了。之前陆离回来纽约参加毕业典礼,却也没有看到弗雷德,电话联系他,也没有人接听,只能在语音邮箱里留言;可留言之后,弗雷德也没有回音,几乎让人以为,他进入哪个荒山野岭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了。
今天居然接到了弗雷德的来电,着实是一个意外惊喜。
“你的脸书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了,难道你的牧场倒闭了?”弗雷德那打趣的话语让陆离笑了起来。
然后陆离毫不示弱地调侃了回去,“我之前还在猜测,你是不是被抓去表演拉斯维加斯的猛/男/秀了。现在看来,我们两个都猜错了。”
弗雷德哧哧地笑了起来,“你现在在哪里?”
“这句话难道不应该是我来问你吗?”陆离离开了地铁站,却发现,自己依旧身处于格林威治村的范围,毕竟在这里读书读了四年,身体的记忆十分清晰,无意识的行走,也总是会重新回到这里。“你现在在哪里流浪?”
“纽约,上个星期刚刚回来。”弗雷德没有再继续兜圈子,直接说道,“我见了一些杂志的编辑,还有一些网站的主编,他们对我的照片颇有兴趣,希望邀请我为他们拍照。”
“恭喜!”陆离真心为弗雷德感到开心,“那么你现在就是自由摄像师了?”
“嗯,我还打算开设一个自己的网站,把作品贴上去,记录不同的旅程。”毕业之后,经历过短暂的迷茫时期,弗雷德现在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整个人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就好像那个’人在纽约’的博主一样?”因为弗雷德的关系,陆离的声音也轻快了起来,旅途的疲惫消除了不少。
“人在纽约”是2010年开设的一个博客。博主是一个叫做布兰登…斯坦顿的年轻人,因为做期货生活失败,从芝加哥搬到了纽约。当时穷困潦倒的他,决定用自己的照相机记录下这个城市的一些缩影。
“你好,介意我为你拍几张照片吗?我在经营一个个人博客,叫做’人在纽约’。”布兰登就是这样开始自己的摄影项目的。
这一拍,就是三年。他拍摄了超过六千个人。作品一开始只是单纯的照片,后来他又将与人们聊天过程中有意思的片段记录下来,与照片一起张贴上去,形成一个简短的人物故事。
在他的镜头之下,纽约街头形形色色的人们面带微笑、舒适而放松、美好而自由,乐于分享自己的故事。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敞开心胸展现自己,将纽约这座城市浓缩在他们身上的片段展示出来。
纽约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它不仅是世界第一都,而且也是世界上文化最为复杂、人口最为密集、贫富差距最为明显的城市之一。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都带有自己的强烈特色。布兰登的这个项目,就捕捉下了这美妙的瞬间。
2013年十月,他从中选取了四百张照片,出版了画册“人在纽约”,短短半年时间之内就卖出了二十五万册,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布兰登也因为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13年“三十岁以下三十位世界变革者”之一。
原本频临破产的年轻人,却在生活的拐弯处捕捉到了曙光,成为身家百万的富翁。这就是纽约,也是生活。
现在,陆离就把弗雷德比喻成为布兰登。
“哈,算是吧。”弗雷德点点头,“不过现在跟风者很多,我不想要标榜什么布兰登第二。我只是想要记录下我眼中的世界。”
“‘我眼中的世界’,我喜欢这个标题,我觉得可以作为你的网站域名。”陆离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支持。
“嘿,看,记者和摄影师的合作。怎么样,有机会的话,为我的网站写一点文字?”弗雷德笑呵呵地发出了邀请。
陆离耸了耸肩,“当然没有问题。不过,你应该知道,我的文字是按照行数来收钱的吧?”
弗雷德哭笑不得,“放心,少不了你的稿费。不过,有没有打折?”两个人打趣了一番,弗雷德几乎就要忘记自己打电话的目的了。
毕业之后,大家都各奔东西,天南地北,散落天涯。且不说重聚是否容易,单说每个人都渐渐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生活,共同语言逐渐变少,情感自然也就变淡了。弗雷德和陆离却是比较特别,机缘巧合之下都成为了自由职业者,两人之间的友谊才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延续了下来。
“我给你打电话是想问问你,’纽约观察者报’的加文…格兰,你认识吗?”弗雷德总算是把话题重新带了回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