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媚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媚图-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助拳一应帮手到了,小小琼花观算什么?便是金銮殿也是要闯闯的!

“真人虽然术数通玄,但还是小心为上。”雪岭劝道。

“那是必然。”钱逸群突然心中一动:我何不问问他,佛宗是怎么凝练七魄的。

雪岭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大德,若是按照道门“身前无名,死后有信”的标准,雪岭的修为更在憨山、智旭之上。何况这和尚一眼能见自己魂魄、清心钟,天尊下盼留的庆云,要说指导自己,多半是绰绰有余。

钱逸群当即将自己的疑惑奉出。

雪岭想了半晌,方才悠悠道:“老衲只是抛砖,还是要真人自己引玉。”他清了清喉咙,道:“我佛门中许多法力僧,喜欢将真言术法凝入魄中的。他们司职除妖伏魔,捍卫三宝,故而见效最快。不过要说真修佛法,还是凝入经文为上。”

“那个有什么用?”钱逸群好奇道。

“心经自涌。”雪岭吐出四个字,再不肯多说。

若是钱逸群没有在翠峦山中与应龙那段故事,自然不知道“心经自涌”的妙处。如今他深知其中好处,被雪岭点破,顿时心中欢喜:我也真是愚鲁,既然咒诀能够存进去,经文自然更加没有问题了!不过……

“我已经能够心经自涌了,若是凝入魄中,岂不是浪费?”钱逸群问道。

“真人该当是在静定中观心,然后心经方才自涌吧?”雪岭笑道。

“正是。”

“一旦凝入魄中,真人便是在无意之间,呼吸之内,时时刻刻诵咏真经,有不可思议功德。”雪岭道,“说来惭愧,老衲只有一魄凝就,凝存阿弥陀佛圣号之后,自觉修为rì进,殊胜之处,妙不可言。”

钱逸群长长哦了一声,心中除揣摩该凝入哪一本经文:《南华》太长太散,而且都是故事,天天听那个多少有些腻歪;《道德》太松太深,老子说上一句话,自己就得发呆琢磨半天,要是无间断单曲循环,岂不成了植物人?《心印妙经》倒是不错,不过自己不是内炼金丹之人……

《金光咒》!

金光咒名为咒,其中又暗含道门心法,档次很高。时时心咏便等于一直诵持,那金光符便算有了根本,缓急之时自己符成咒出,一切yīn灵不在话下!

钱逸群心中喜悦,沉入灵蕴海中,将金光咒凝练进去。原本躁狂的尸狗魄突然安定下来,周身荡起一圈金光。

雪岭看得分明,心中赞叹:这位真人果然没有门户之见,从善如流。不知他凝练进去的是什么经文,竟然如此殊胜,颇有《药师琉璃光本愿经》的意思。

智慧从来不二,大道亘古唯一。无论道、佛,在根本智慧上仍旧是一样的。这金光咒与药师本愿经相仿,故而流露出来的气息也多少类似。

第五十三章江湖客齐聚广陵,墨憨斋初版刊行(四)

钱逸群凝练了尸狗出来,见雪岭还端坐床前,不好意思笑道:“失礼失礼,一时想到便顾不上别的了。”

“不妨碍。”雪岭道,“念佛第一。”

钱逸群颇受启发,犹有最后一点疑惑,开口问道:“法师,那嘎巴喇嘛变出九个头,是密法否?”

“那是密教的《大威德金刚密法》,不过他恐怕没能接受足够的灌顶,看似修出了第一层,实际上却是有所欠缺的。”雪岭淡定说道。

其实雪岭当时也是被狠狠震撼了一番,直到嘎巴落败,雪岭才恢复清明,暗道:《大威德金刚密法》是黄教格鲁派的根本秘传之一,他一个红教僧人,怎么得授的?更可疑者,修炼出了第一层九相文殊,竟然还驱散不了天雷,显然他这功法之中颇有瑕疵,九成九是灌顶不足的缘故。

钱逸群喔了一声,心中了然,道:“我知道伏矢魄该凝练什么了。”

“哦?”雪岭好奇问道。

钱逸群却没有当即解说,只是沉入灵蕴海中,心中打定主意:无论是嘎巴的大威德金刚显化还是我的天尊真灵下盼,可见这个世上真的有超越凡人的大能——姑且称之为神吧。从眼下来看,神的大腿远比凡人的粗。

既然如此,沟通神灵紧抱大腿才是王道。天地之威,谁人能挡?

钱逸群本想在伏矢魄里凝练元始天尊宝诰,起码当前来看。这位天尊照顾了自己两次,算是缘分极大的。不过转念一想,到时候脑袋里同时响起两个声音,这实在有悖“一心即道”的宗旨啊。

钱逸群心中缓缓琢磨道:天尊既然跟我说,当以大慈悲历世,大毅力恒守,必然不会是空话。这伏矢魄应该凝成jǐng示,一旦道心失守便要提醒我。若说提醒,还有什么比帝钟更有效的?

只是这里面的联动又该如何安排么?

——索xìng,帝钟长鸣。时时jǐng示,豁出去了!

钱逸群静定观心,摇动帝钟,直到内外相印,声声不息。

与其说伏矢一魄凝存了钟声,不如说它学会了撞钟。每一声钟响都与的金光咒的咒文间隙匹配,踩着节拍,十分契合。

钱逸群从静定中出来,见雪岭禅师半闭眼帘。如同入定。他坐着等了片刻,钟声咒音如同背景音乐一般。再无间隙,整个人都无比轻松快意,没有烦恼。

徐佛杨爱两个见一僧一道不曾说话,更不敢惊动,悄悄退了出去。

到了门外,徐佛方才问杨爱道:“你可看出点什么?”

杨爱摇了摇头,心道:这能看出什么?

徐佛道:“所以你就知道了,他们这重境界,已经不是我们凡俗之人能够仰望的了。”

“女儿懂得。妈妈。”杨爱垂下头,好像鼻头没来由一阵酸涩,激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徐佛怜惜地摸了摸杨爱的头,柔声道:“我们这般曲中女子,要想有个好归宿着实不易。加之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人老珠黄,有些事实在耽搁不起。”

“妈妈。”杨爱抬起头,双眼泛红,“我想jīng修忆盈楼秘法,再不在红尘中蹉跎。”

徐佛叹了口气。拉着杨爱的手,道:“先回去吧,你要好好歇歇。”

杨爱眼泪已经滚落下来,随手一抹,硬撑开颜面装作没事。

……

雪岭从禅定中出来,长舒一口气,说道:“果然金光熠熠,法钟长鸣,宛如天籁。真人好机缘。”

“法师客气。”钱逸群笑道,“我跟着法师坐了一阵,只觉得法师身上磅礴大气,果然是大德。之前那尸狗魄也安定下来,身上轻松许多。”

“如此最好,真人还是要小心些,魂倾魄丧乃是大忌。”雪岭年过花甲,说话间总不自觉流露出长辈的味道。

钱逸群微微笑着,心有所感,又问道:“法师,有没有一种情况是师父传了我许多东西,我却不知道,直到机缘巧合方才出现?”

“很多。”雪岭随口道,“我佛门有灌顶法,道门有凌虚渡种,都是此类。”

“哦……原来如此。”钱逸群道。

“其实名虽异,实相同。”雪岭轻轻一笑,道:“回想起来也颇为好笑,当年老衲还年轻,就在下山游历那天,都已经走到了半山亭。恩师追上来,对我道:‘徒儿,你诚心诚意一个头磕下去,什么都有了,不用死皮赖脸求人。’我当时还不懂,只以为师父是让我谦卑处世呢。”

“实际上却是灌顶、渡种之类?”

“正是,”雪岭颌首道,“一心相印,两心沟通,自然万般修为都已经传来了。可惜世人惑障深厚,舍不得膝下黄金,磕头便是第一难关。即便磕了头,心中也难洗机谋,算这算那,如何相印?即便相印,无法执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唉,能够萌发真芽的人实在太少了。”

“原来如此。”钱逸群心中腾起一股愧疚,“我这辈子最愚昧的事,恐怕就是怨过师父,不肯传我真道。原来他已经全都给了,只是我守着宝山不自知罢了。”

“真人是大根器之人,能得已经不易了。如今能发出真芽,rì后必然茁壮参天。”雪岭安慰道。

钱逸群心中开朗,突然一拍脑门,道:“大师于我有教导之恩,小道这里意外得了一件宝物,要送与大师。”

雪岭jīng修观音法门中的《千目千耳观世间苦难法》,能看出钱逸群的金鳞篓、清心钟都不是凡品。有这样的圣品,还能有什么东西能入这位真人之眼。

钱逸群试了试力,见尸狗果然安定了,身上的力气渐渐恢复,索xìng披上道袍,下床亲自去那卷雪花庵里得来的梵文经卷。

想当年姜子牙以昆仑高足,被摄去了三魂七魄之后,足足修养一个月方才恢复。钱逸群只是卧床几天,可见……可见西周时候人的营养果然不如大明。

一僧一道缓缓步向玉皇阁。这一路上有人认得钱逸群,纷纷打躬行礼。钱逸群不敢怠慢,尽还全礼。还有人不认得钱逸群,却认得那个金鳞篓,高声喊着“鱼篓神仙”,要钱逸群收做徒弟,让钱逸群好不尴尬。

雪岭看在眼里,心道:果然是有道之人,这般本事不骄不躁。想到大明寺众多僧侣,雪岭不由生出对比之心,心中感叹:唉,人的根器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二人好不容易进了玉皇阁,钱逸群不敢坏了规矩,请雪岭在下面略坐,自己上楼去取木函。

二楼已经来了一个道士,顶替张显庸与钱逸群离开之后的位置。他见是钱逸群,自然忙不迭行礼问好,要为钱逸群效劳。钱逸群笑了笑,径自取了木函,拿出那叠佛经,对道士道:“这叠梵文经论是我放这里的,如今取回,请老爷过个目。”

那道人连称不敢,接过翻了翻,道:“的确不是观中经文,厚爷自便。”

钱逸群又是一礼,下得楼去。

此时玉皇阁中也有几个年轻道人散坐桌椅上抄经。他们都听说了“厚道人抄经得道”的故事,纷纷发愿自己一rì不得道,便一rì这么抄下去。

雪岭独坐了一桌,鼻尖端白,呼吸绵长,显然是在聆听心中真经。

钱逸群上前,将那叠梵文放在雪岭面前。

雪岭睁开眼睛,咦了一声,取过梵文经稿翻了翻,挑出几张,又重新排了顺序,惊讶道:“真人这是从何得来的?”

“白眉老妖。”钱逸群不敢暴露自己与雪花庵之间的关系,便推到了白眉老妖身上。

雪岭对钱逸群深信不疑,便道:“这是《瑜伽师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是天竺瑜伽行派和我汉地法相宗的根本论书。”

“哦,我就觉得老妖手里有套佛经很是奇怪,而且……法师不觉得这梵文经稿有些怪异么?”钱逸群道。

“倒不是怪异。”雪岭捏了捏纸,说道,“以我观来,这经文不是来自人间。”

“哦?敢问其详。”

“应该是某位高僧在十界口拓印下来的。”雪岭道。

“十界?”

随着佛教的普及,凡人都知道有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六道之外还有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界。六道为凡,四界为圣。除非是圣人,当然难以进入圣界。

当然,这只是佛教的说法,在道教也有三十六天之分,只是名相和划分手段不同而已。

雪岭详解了十界含义,道:“《瑜伽师地论》传说为无著菩萨驻世时,升入兜率天弥勒内院,听弥勒菩萨所讲。这事该发生在华夏战国时候,距今有两千年了。传说中,四圣界中草木土石,无不有经文闪烁。我看这纸上梵字,每一个都透现佛光,可见该是在四圣界中拓印来的。”

“凡人也能到四圣界?”钱逸群颇有疑问。

“不能常住,但是去走一趟却不难。”雪岭微微笑道,“我恩师在五十岁时,便能往来圣凡十界,了无障碍。”

“果然得道高僧。”钱逸群随喜赞叹,心中暗道:这纸面最多不超过五年,想来那位高僧还在世上,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唉,这些高人,最喜欢做的就是在图138看書網,时机到了就跳出来吓唬我们这帮晚辈后学,真是太不厚道了呀!

ps:为【云卷云舒不是我】同学打赏的1w币而加更,特此拜谢。

第五十四章江湖客齐聚广陵,墨憨斋初版刊行(五)

雪岭本来不介意钱逸群送点小东西给他,接受布施本来就是为施主耕耘福田,是身为佛教神职人员的义务所在。然而,要说接受这个十方界口抄来的真经,这个布施恐怕就有些重了。

没有足够的智慧,就不能接受过量的布施,否则就是谤佛欺诈。雪岭交还真经,遗憾道:“老衲智慧不足,不敢贪墨这真经至宝啊。”

“小道只是暂住琼花观,不rì便要北上,带着这真经实在不便。”钱逸群道,“若是法师不肯收纳,便寄存在法师这里,想来法师不会驳小道这小小请求吧。”

雪岭修为不低,并没有寻常人那么重的占有之心,所以寄存与赠送在他看来并无两样。而且他早就明悟了万物皆空,随缘聚散的道理。哪怕名为自己所有,其实自己也不过是个经手人而已。

见钱逸群如此坚持,雪岭合什道:“阿弥陀佛,若此多谢真人,这卷《瑜伽师地论》便暂存老衲身边,若是得遇有缘,老衲便以真人的名义转赠缘者,真人以为如何?”

“甚好,”钱逸群道,“佛道都讲缘法,我得此经是缘,他人得此经也是缘,有散方有聚啊。”

一言道出,钱逸群心中突然想起《道德经》上一句话。

正是:天地之间,其犹囊龠乎?

天地之间,正是如同风箱一般,留出了空间,这才让万物得以滋生,五炁得以流转。动静交替,无穷无尽……若是天地是实心的,人与万物又如何生存?

天地如此,人岂非是一样?

生理上如此,心理上岂非一样?

若是执着于物,不舍得放走,一片心田能承载几多?更别说容纳真神,得清静之旨趣。

雪岭是过来人。见钱逸群若有所思,心中暗喜:厚真人的二魄已经安定,心xìng修为一rì千里,实乃天下有情之福啊!

他不敢妨碍钱逸群证悟,悄悄合什躬身,径自走了。

钱逸群恍恍惚惚,寻了个位置坐下,细细品味内中三味。不觉外面天光渐敛。

……

“我听说那贼道即将离开扬州,不知要去哪里,若是我们再不动手,恐怕就晚了!”黑暗之中,一个男人戴着一张猛鬼面具,瓮声瓮气说道。

“琼花观里不方便,若是惊动官府,恐怕大仇未报,我们就先折进去了。”另一个男人说道。

“和尚们就这么算了么?那贼道落了大明寺脸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