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山倒也不介意,想着马上开春了要农忙,地里的活也要开始做了,真要一心做这个,靠镇里的购买能力是不行。
这天林文山他们卖完货回到家,俩个人商量着要不要等钱赚得差不多了,自己家能不能先买辆小三轮车,等到了农忙季节,谭丽云又要开始做以前的吃食,一个人要带上这么重的东西去街上也不方便了,再说儿子也不能老让婶婶看着。
“五哥,五嫂你们回来啦?”刚进院子,就听到一个略带讨好的声音,来者就是林梓晴的小叔林文军。
他来干什么?谭丽云心里一突,准没好事,这个小叔可是很会闹腾事的,在村里也是游手好闲,只不过因为他最小,小时候生病留下了后遗症,林梓晴的奶奶对他很是愧疚,所以一直很偏疼他。
谭丽云拉了下林文山没让他先开口。
“哎呀文军,你怎么来了?我正想去公公家一趟呢!你这是来找文山有什么事?”
“是这样~~这几天我听说你们做炒干货赚了不少钱了,哥,有这么好做的买卖,怎么不带上弟弟我啊?连三哥家的建明那半大小孩你都带上,他能干的,我都能干啊,我怎么说也是大人不是?哪,建明那小孩给你干两月活,给了八百,我给你干活,不算两倍,一个月只要五百怎么样?”林文军搓着两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哟!把狐狸尾巴给露出来了!
谭丽云又恨又气,一双漂亮的大圆眼睛简直要喷出火来,五百,想抢劫还是咋的,那是单独给侄子八百吗?那不是还有三嫂吗?半晌,才收拾好情绪的谭丽云微微笑着,不好意思地抬着头说
“那怎么好麻烦文军呢!现在我们也都没有到市里去卖货了,这不就是随便炒了点拿去街上卖卖而已。”
林文山认真看着林文军说:“文军,你要是为了这个事,那我告诉你,我们现在没打算只做这个,家里还有五亩田要种呢,马上开春了,就要播种,育秧。地里的活都忙不完了,你也别惦记这个事了,在家帮着老头老太种好地就行!”
“这样啊,那我这就回去了啊!以后要再做什么生意,叫上我啊!”一听见说没有给他活做,这好处半点没有了,林文军忙不迭地就走了。
“你这个弟弟啊,他又从哪里打听了这些事,有点便宜就想占,啊!你说说,我们刚结婚的时候,你妈才给我家两百块聘金,给的一辆自行车,他看上,他就闹着要自行车,不给就满地打滚啊!”谭丽云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睛。
林文山略带羞愧的看着自己老婆没吭声,谭丽云还再想说点什么。这时,林梓晴放学回来了,谭丽云就没有再做声。
林梓晴一回来就看到自己爸妈脸上不快,连忙问道:“怎么了?你们俩人不会是吵架了吧!”
谭丽云没好气地瞪了自家老公一眼,“没事,我们没吵架,晴晴放学回来了,先去做作业吧,我等下收拾下就做饭!林文山你去把你儿子抱回家!”说完就噔噔跑进厨房去了。
剩下一脸狐疑的看着自己家老爸的林梓晴……
第二十二章 生意()
清晨的太阳冉冉升起,古镇的村民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就已经下地干活了,林文山家里有五亩水田,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地上的活很多,所以早上一吃完早饭的时候林文山就准备下田地了。
“爸!你等下。”林梓晴叫住了刚要出门的林文山。
“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怎么不多睡一会?”
“我不睡了,已经天亮了,噢!对了,爸爸我昨天在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上有广告卖的一些吃的都是一包一包的,我们家的干货也可以都一小包一小包的包装好,隔壁谢老师的弟弟正在用压制机压制薄膜袋子,你可以去问问他帮着做薄膜袋子多少钱,我们要给我们家做的干货起个名称了,然后我们把炒好的干货包装袋里面写上我们做的干货的名称,还有联系人。”
林梓晴昨天晚上听到妈妈跟爸爸抱怨现在干货生意不怎么好,也有人开始跟她们家竞争了。
现在卖吃的商品除了要做的好吃,包装跟广告也是很重要的,而且现在开始做效果还很好,但是这个主意只能推脱说是电视上看到的。
“嗯,这样啊,等中午回来的时候我去问下有没有,你多睡一会。”林文山应了一声就走出家门。
下午的时候,林文山就都跟谢家的谢鸣宣谈好了,做一千个能装1斤重量的袋子,2千个半斤装的袋子,等干货都装好后,再来封口,林文山打算先用这些,去市里试试水。
林文山他们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做好这些事,给自己家干货起了个“好又香”的名称,现在还没有什么联系电话,只里面写上林文山家的地址。一斤装的干货比平时散装的贵上五毛钱,半斤装的贵三毛。
这几天地里的活也要忙,林文山还没把货运去市里卖。
这天是星期天,妈妈没有出门卖货,家里家外需要收拾一下,林文山去了田地里,今天要育秧苗,先选一块地,需要水分充足的地,进行平整,然后撒上已经出芽的稻谷,在上面盖上一层细土,是搀和了肥料的细土,再用竹篾撑起塑料薄膜,四周用鹅软石压上,以保持育苗地里面的温度。
时间还早,林梓晴挺无聊的,正想出门去找谁玩一下,这时前院子里响起一个男人的喊声
“请问这是林文山家吗?”
林梓晴打量了一眼,这个男人穿着一身有点皱巴的灰色西服,身上还背了个“上海牌“黑色牛皮包,耳朵上夹着一根烟。
谭丽云听见了,从屋里走出来疑惑的问”你是谁?找我家文山有事吗?“
“你是林文山的爱人吧,我是从市里来的,这不,找林文山商量点事。他在家吗?“男人呵呵笑着,没有继续走上前
“他去地里了,有什么事你跟我说也一样,这家我也做的了主,回头我转告他。“
“是这样的,你们家不是在做炒干货吗?这段时间怎么没有到市里卖了呢?我过年的时候呢去了趟白鹭市,带了一些干货走亲戚,觉得你们家这个干货炒的不错,想再买一些你们家炒的带走,这不要的量多些,你们又没在市里,我打听了下才找上门来的。“
“呃,这样啊,那你快请坐,我去给你倒杯茶水!“她一听有生意上门马上热情的把人带到大厅的椅子那里坐下。
“您好,您好!还没请教您贵姓!”谭丽云把茶水放在客人桌面上,客气的问
“哎,你叫我廖三丁就行,不用那么客套。”
“那我就叫你廖老板,你这次来打算收购多少干货,需要收什么品种。”
“就瓜子花生各来个三百斤,葵花籽跟榛子来二百斤。”廖三丁想了一会马上说,他其实这次买去,是想让自家妹夫在白鹭市开的小卖铺拿货去卖。
那边周边有几个学校,销路不是问题,这个生意肯定做的起来。林文山家的炒干货味道很好,他也买过别的人做的,比不上林文山的好磕,味道正。
“刚好,我们家这个星期炒制了2千斤干货,而且还都包装好了,我去拿几包给你看!”谭丽云马上回屋里面拿出几包,包装好的干货递给廖三丁过目。
廖三丁拿在手上反复看了下,觉得还行,这样子拿出去卖,不但方便,还上个档次。
“你这包装好的货,跟散装的质量上是一样的吧?”
“绝对一样,货要不好,你可以拿来退,要不你拆开来尝尝。”谭丽云马上就拿起一包瓜子拆开来。
廖三定尝尝味道确实没变,放了心“你这包装好了,价格上?”
“包装好的价格比散装的一斤贵五毛,半斤贵三毛,不过你要的量大,也不是零卖给你,这样,你就拿个包装成本费就行,价格上还比我们散装零卖的便宜三毛怎么样?”
一千斤干货便宜三毛,就是三百,这生意可以做,不过商人逐利,无奸不商,廖三丁还想在价格上再优惠点“一斤便宜四毛怎么样?你要是同意,我这次就把你炒制的2千斤货都包圆了。”
“三毛五吧,四毛我们就没有得赚了,我也是看你诚心找上门,才这么便宜给你,你看,做这个赚的也就几分钱,都是辛苦钱。”
“行,那就先这样,要是这次卖的好,下次我来拿货,你要再多给我些优惠。”廖三丁满意的点点头,这个生意做成了,拿去白鹭市销售,肯定一包能赚上一块。
“这货今天就找个车运出去吧,你要等你爱人林文山回来商量下吗?”
“不需要了,中午在我们家吃个饭,我家文山也要回来了。”谭丽云生意做成了,心情老好了,客客气气的招呼廖三丁。
“不用了,我赶着回去,你这就找人帮我把货运出去吧,我跟你一起去,来得及的话,中午我就可以回到市里。”廖三丁想着事情宜早不宜迟,急急忙忙就要装货走。
“好,你跟我一起去找师傅,把干货装好。”谭丽云带着廖三丁先去付家问了下,付师傅今天开车出去了,又到城门外的徐家,找了徐师傅的拖来机回来。
谭丽云把林建明叫上,几个人一起把两千斤干货都装运好,廖三丁从皮包里掏出一大叠钱付清了货款,就跟徐师傅一起回市里了。
等林文山从田地里回来,知道自己家的干货都卖光了。
“怎么?干货都卖出去了?”
“哈哈~~这回可真是多亏了咱们家晴晴,干货都包装好了!人家一看就全都要了,你猜卖了多少钱?”
“多少?”
“六千多!”谭丽云得意地拿出一大把票子。
“这么多?!”林文山也惊呆了。
这是瞌睡遇见枕头了啊,这人一但要有财运起来,挡都挡不住,林文山乐呵呵的,决定下午去街里买点好菜回来,晚上大显身手给家里加加餐。
第二十三章 清明()
晚上,吃着林文山做的好菜,一家有说有笑的,林梓晴觉得今天的菜味道特别的下饭,她一个人吃了两大碗米饭,小肚子都有点撑。她拿着林梓田的小碗,开始用汤勺喂林梓田。
“没想到啊,这一批干货居然能一下就卖掉,收获这么大!“林文山感慨的喝了一口酒,红着脸兴奋的说
“是啊!咱们以前起早贪黑,一天也顶多赚个二十来块,人还累得半死!早知道咱们干脆就不种田了,看来做生意还是要做量大的,以前摆摊卖几个小吃食,哪有这样来钱快……这次真的是靠了晴晴出的主意,晴晴上次脑袋受伤后,我还一直担惊受怕来着。”
谭丽云想想自己的女儿,再想自己以前每天都要辛苦的带着儿子出摊,真是一把酸辛泪,说着说着眼泪还就流出来了。
“哎!哭什么?老话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晴晴这是后福开始来了,我看啊,咱们家两个小孩子都是聪明的,往后咱福气还在后面呢!”林文山赶紧安慰自家老婆,“以后啊,我就去市里卖货,你就在家里照顾两个小的好好念书,你一个女人家老是在外面也很辛苦啊,咱家要是能供出两个大学生,这以后好日子多的是啊!”
“啊!你一个人去市里卖货,能行吗?再说家里刚育秧下去,地里的活,你想过了吗?以后田给谁帮着种呢。?你想的这么好,就你心宽!”谭丽云被老公一通安慰,心情舒爽了点,但是新的问题也来了。
“嗯,我看我还是跟三嫂合作,然后叫上建明那小子。这小子,读书是没指望了,但是叫他做活,真是老实听话。至于,田地嘛,要不就给租出去,每年收些口粮够给我们吃就行了,再说家里现在也没养猪。不过你要是真在家里带孩子,改明我在去集上抓只小猪仔来。“
“爸爸妈妈,我有事情跟你说。”照顾弟弟吃完饭后,林梓晴朝他们开口说到。
“晴晴你又有什么事了,是不是有什么新想法?”谭丽云急着赚钱,连忙问。
“妈,你别急啊!我要说的是你们收干货的事情!我觉得,咱们还是先别都在镇里收得好。”
“那都去市里收?镇上收的还便宜一些呢?为什么不在镇上收了。”
“你们既然要把生意做去市里了,早晚是要大量收购了,光收镇里的,有心人就会给你们涨价,生意做起来的话,镇上也就这么点大,给有些人看到,难免引起别人的妒忌。”
“这样啊!“
林文山听了也点点头,这人心难测,大家都过苦日子过惯了,冷不丁有个人过好了,是有点那什么……
“还有,爸爸妈妈,你们以后可以在周末,叫上几个堂姐帮着把干货都先装袋,人手多,不用一天就干的完了,不需要再花好几天的时间。到时候给几个堂姐一些零花钱,在家里吃吃饭就行。
“这样可以吗?会不会几个哥哥家有意见?”谭丽云有些不放心,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女儿说得还真有道理。
他们一家毕竟是人少,一下需要帮手,还真不知道上哪里找可靠的。而且现在也快到农忙了,家里大人地里的活都忙不完,哪有那个闲工夫来帮忙包装。
这样一说,反倒是女儿的主意好,一来几个侄女现在还是小学四五年级,周末作业也不太多,都没事做,闲着也是闲着。能来帮忙换零花钱,肯定愿意,哪怕给家里添上几十块钱,大人也不会怪罪的。
“爸爸妈妈,你们说这个主意到底好不好嘛!”
“好好好!那明天我就去问问。”谭丽云捏了捏女儿挺翘的小鼻子打趣道。
第二天,林文山把事情跟三哥家一商量,林文南很快就同意了。至于林文山家的五亩田,就跟院里李家商量好,租给他们家种。
一年给八百斤粮食就行,林文山家的田地基本都是山脚下的良田,靠近河边还有一亩菜地。都是好种的地,李家当即就拍板定了下来。
转眼就清明节了,古镇上的风俗是清明扫墓只准家里的男丁跟媳妇一起去,女儿跟孙女是不让去的。一大早,林文山就跟着林德森去山上扫墓去了,谭丽蓉跟几个妯娌忙着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