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扩张之路- 第9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嗑谋ι踔林挥幸桓鼍笥摇!�

    “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是在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直接征召预备役来完成对兵力的补充,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么做尽管可以补充兵力,可是却没有办法保障战斗力。而且如果敌人真的对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登陆的话,那么这部分的兵力是否能够保障沿海的安全恐怕很难确认…”

    这么说着,蒋百里看了萨镇冰一眼。敌军能够在中国沿海登陆。那么首先一点就是海军已经溃败了。虽然萨镇冰一直强调海军可以保护中国的海岸线,但是无论是谁都不敢担保海军就一定没问题。

    毕竟以目前中国的野望。不要说是日本人了,就算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将来也都是中国最大的对头。

    真要弄不好的话,上述三个国家一起上手和中国较量也不是没有可能。

    和陆军不同,海军是一个对于兵力还有军舰性能和指挥能力依赖程度都很高的兵种——————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幸运值了。

    毕竟当年的日本雪风舰,之所以会被称之为祥瑞就是因为他的幸运值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才会有人觉得,是雪风舰吧周围其他军舰的幸运值全部给吸纳过来了。所以才会使得每次海战结束之后,雪风舰都几乎毫发无伤,而他的友军却全部都是损失惨重的模样…

    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当时的日本海军才会如此的讨厌雪风,不过在雪风舰山任职的人却是幸运的。毕竟上了雪风舰的话,小命也就是等于得到了保障。

    而当初国社政府赠送给英国海军的那几艘驱逐舰中,就有着这么一艘雪风舰存在。尽管这艘雪风舰并没有立下历史上那艘那么辉煌的业绩出来,可是也一样祸害的英国人不轻。

    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日德兰海战当中英国人的损失虽然较大,但是也仅仅只是略微要比德国人大上那么一些而已。可是在这次的日德兰海战当中。或许就是因为雪风舰的存在,结果导致英国海军的损失几乎要比原来的历史高出了一截来…

    只能说,祥瑞就是祥瑞…

    不过也这更是因为雪风舰所创下的骄人战绩。所以严绍一直觉得,过段时间是不是要再赠送英国人一艘雪风巡洋舰啊或者是重巡洋舰之类的东西出来。

    既然只是一搜驱逐舰的时候,就已经发挥出了这般的威力,那么如果还能在提升一些的话,岂不是可以提升更为庞大的威力了?如果说将来有一天,严绍赠送给英国人的那艘雪风舰,把整个英国海军舰队都给克死了的话,那么…

    那么,或许也就不需要在担心什么英国海军的威胁了。

    ——————————————————————————

    在听说过了蒋百里的解释之后。恐怕没有人会否认扩大陆军规模的必要性,其实这种呼声很早就有了。只是因为军费的问题还有财政的问题,所以才会一直被忽视。不过现在有了科威特的油田,那么这个问题也就可以重新拿出来了。

    从某种角度上讲,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那么从油田上的到的利润,恐怕有相当一部分都会被投入到扩军上。

    毕竟这次扩军的话陆军至少也要增加个七八十万兵力,弄不好甚至有可能会增加差不多一百万的样子。目前每个国防军士兵的军饷是12元,如果这么算的话,那么等到扩军结束之后,整个国防军每年光是军人的工资问题都会高达五亿多华元。

    再加上这多出来部分士兵所需的武器装备,还有日常所需的一切开销,可想而知,这会是多么巨大的一笔巨款。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因为有油田的关系,就算是严绍再怎么想扩军,恐怕也不会这么做的…

    毕竟多出来的这部分士兵,花出去的可都是钱啊…

    最后在经过了严绍等人的一系列讨论之后,扩军的数额总算是得到了确认。在会议结束之后,现有的二百多万国防军,将会被扩充到三百二十五万人的地步。

    其中的三百万人为陆军,十五万万人为海军,而十万人则为空军。

    全部相加,三百二十五万。

    整个扩军过程当中,扩充最大的自然就是陆军了,从原有的不到二百万,扩充到了三百万整,总算是可以说勉勉强强够用了。海军也得到了略微的扩充。只是不大,这也不奇怪,毕竟在华盛顿条约已经签订的情况下。海军已经不怎么需要太多的兵力了。

    事实上十五万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毕竟后世的中国海军全部兵力加在一块也不过才二十多万而已。

    至于空军?

    原本陆航的兵力就不是很多。如今扩充到十万多人,到是一个不小的提升。原本的陆航规模虽然也不算小了,但是毕竟是一个刚成立没多久的兵种,兵力不可能会太多,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便是后世的空军也不过才四十万人的样子,而凭着目前刚刚成立的空军,想要达到四十万人的地步,至少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行…

    甚至就算是想要把这十万人。全部从刚刚征召的新兵变成标准的空军战力,恐怕也需要相当一段的时间才行。因此十万人已经足够了,即便是将来真的发生了些什么变化,到时候在进行扩充也就够了。

    ————————————————————————

    除了扩军的事情之外,还有就是职务调换的事情。

    首先,蒋百里将会从现在的位置上调到空军部长的位置上,同时蔡锷也将会从总参谋长的位置上,被调到陆军部长的位置上。至于原本担任陆军部长的冯国璋…

    有些令人吃惊,那就是冯国璋并没有被直接退役,也没有别的什么。而是成为了总参谋部的总参谋长。这多少有些令众人赶到吃惊,毕竟原本众人还以为总参谋长的位置会留给吴佩孚,毕竟许多人都清楚一点。那就是吴佩孚是严绍的心腹。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算吴佩孚再怎么有能力,恐怕也没办法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上校团长,晋升为现如今的上将吧…

    至于吴佩孚本人,则是从现在的位置上被晋升为副总参谋长。

    其实也不奇怪,尽管严绍很想把冯国璋给换下去,但是冯国璋虽然年纪大了,却还没有到想要退休的地方。而如果他不退休的话。国防军内也没有什么适合安排他的位置,所以没有办法。只有先让他担任这个总参谋长的职务,剩下的等之后再说。

    对此吴佩孚虽然有些不满。但是却也没有怎么在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因为吴佩孚自己很清楚,凭着冯国璋现在的精力,就算是坐在总参谋长的位置上面,实际上整个总参谋部依然要他来掌舵。

    换句话说,他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总参谋长名份的副总参谋长罢了。

    既然如此,他还能有什么不满的?毕竟他所欠缺的仅仅只是一个名份而已。

    ——————————————————————————

    会议的成果很快就被公布了出去,关于人事上的调动,尽管各国非常的感兴趣,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恐怕还是扩军的事情。

    毕竟这次可不是随便轻易的扩充一些部队,而是直接扩充了差不多一百万兵力。几乎只是一瞬间,国防军就成为了在兵力上仅次于苏俄的第二大武装集团——————当然,这还需要等到扩充结束之后。

    不过即便是这样,三百多万的兵力,也可以傲视绝大部分的敌人了。

    何况国防军和苏俄不同,苏俄那边的五百多万部队,尽管已经全部有了步枪之类的装备。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军队,除了一些俄制步枪之外,也就只有手榴弹这样的武器而已,许多部队甚至就连军服都还没有统一,至于钢盔啊或者是装具之类的东西更是不用多想。

    而与此同时呢,国防军却是已经开始考虑摩托化的问题。

    至少除了东南边的一些山地步兵师外,绝大部分的国防军都已经开始了摩托化,也就是用汽车轮子来代替自己的两条腿。

    自然,这么做无疑是很困难的,但是对于国防军来说,却有这么做的必要…

    毕竟和原来的两条腿相比,摩托化的推进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自然,国防军到也没有放弃两条腿走路的训练,过去的五公里越野跑之类的事情依然在继续着。毕竟有很多地区,并不适合摩托化部队进行作战,这个时候恐怕就需要两条腿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二章() 
关于这套国防军的人事变动和改革方案,很快便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股很大的舆论。

    人事变动暂且不提,对于寻常的百姓来说这类变动他们通常都只能说是看看热闹而已。真正的焦点还是关注在空军和国防军的扩军问题上。

    空军自不用说,自从陆航的轰炸轻易消灭了苏俄的一个骑兵师,同时又在朝鲜战争当中获得了极大的荣耀之后,几乎所有国人都懂得了这些空中力量的重要性。

    因此空军的成立并没有引来太多人的反对,毕竟一支强大的空军,同样也是许多人乐于见到的。

    何况之前英国人已经有了将陆航从空军当中独立出来的先例,那么如果国防军这么做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有些人对于空军的规模多少有些吃惊,毕竟那可是整整十万人啊…

    至于陆军的扩军,更是得到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赞同。在过去本来就已经有很多人提议应该扩充陆军的规模了,毕竟差不多两百万的陆军,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实在是有些太少了些,许多地方更是捉襟见肘。唯一让人感到高兴的恐怕就是现如今的中国国内,像是山贼一类的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就算是有,也都是不怎么成气候的乌合之众,而且位于偏远地区,压根就没有多少危害,不然的话,单凭现如今国防军的兵力,还真有那么一些头疼来着。

    不过最让人头疼的恐怕还是新占领去,毕竟那里的抵抗运动可以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也是因为这个关系,国防军在上述地区部署的兵力,从来都需要分出相当一部分的兵力来集中清剿这部分人…

    没办法…

    虽说国防军已经想尽办法的来确保铁路线的安全。尤其是中亚那边的铁路,更是别出心裁的在铁路线的两侧埋藏了大量的地雷,用于确保铁路线的安全。可是实际上呢?

    早期的时候,铁路线的确是挺安全的。毕竟单凭那些抵抗组织,还很难越过雷区来破坏铁路。即便是这些抵抗组织尝试着进行扫雷工作,也很难成功,毕竟在这些铁路线的周围还存在着国防军的岗哨。

    何况除了外面那一层雷区之外,里面还有工兵部队当中的高手所设置的一些陷阱。如果那些抵抗组织仅仅把眼前的雷区用普通对付雷区的方法来进行扫除的话,那么在他们碰上那些陷阱的时候,一定会后悔为什么没有多提点神。

    但是现在却不同了,或许是因为在这些雷区上面吃的亏太多了。这些抵抗分子开始使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对铁路线来进行破坏。这种方式就是炮击!

    当然。他们所使用的,肯定不会是那些大口径的重炮了,事实上他们也拿不出来这样的火炮,实际上他们所使用的仅仅只是普通的迫击炮而已。

    ——————————————————————————

    在长时间的作战当中,国防军曾经流失过一部分的武器装备。这不奇怪,毕竟国防军也不是百战百胜的,有些时候万一是遭遇了苦战,那么丢下一些沉重的武器装备撤出去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而这个时候只要抵抗组织还没有瞎掉,自然也就会对这些武器装备下手了。

    再加上其他一些渠道,抵抗组织所获得的武器装备一类的。事实上这些人手中的武器装备数量是很大的。其中也包括了迫击炮一类的武器,当然,到不全都是从国防军手里进口的。也有从国外走私的还有自造的。

    毕竟迫击炮本身并不是很难制造,尤其是那些较为简易的,真正难的仅仅只是炮弹罢了…

    而在发现很难越过铁路线两侧的雷区之后,抵抗组织用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来对铁路线进行摧毁。那就是炮击!

    通过迫击炮,抵抗组织可以较为容易的摧毁面前的铁路线。而不需要越过面前的雷区,这无疑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只不过这么做的话,也同样会有较大的危险,那就是炮击尽管不会传出太大的声音,但是等到爆炸发生的时候。周围的那些驻军肯定会发现,这个时候如果驻军赶到了。万一那些抵抗分子撤离的不是很快。那么很容易就会被驻军给抓住——————这些抵抗分子在当地能够与国防军纠缠了这么长的时间,可不是因为他们的实力够强。而是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那就是他们跑的快。

    实际上如果发生战斗的话,在成规模的情况下,国防军的战斗力甚至能够达到抵抗组织的五倍到八倍。这并不是夸大,而是在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同时手中才持有非常先进的武器装备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合理战斗力。

    毕竟那些抵抗组织,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一些普通的乌合之众而已,或许他们在许多方面会比较闲的比较厉害,可是如果是正面攻坚战的话,缺陷就会暴露出来,尤其是阵地战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抵抗组织的成员,很多过去其实都仅仅只是一些普通人家,只是因为爱国的感召或者是一些其他特殊的原因才会出现(比如说苏俄亦或者是原来的沙皇俄国遗留下来的遗老遗少之类的)。这类人基本上没有经受过太多的正规训练,根本无法与正规军相比,自然也就…

    在一个就是武器装备,任何一个普通的步兵班,都至少装备着一挺轻机枪,一挺冲锋枪和其他一系列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手榴弹一类的东西更是到了随便用的地步。

    也是因为这个关系,如果真的遭遇起来的话,国防军一个打十个或许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