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中值钱的东西都还债了,葬了祝老爷子后,遣散了家中的奴仆,一家子三口搬出了大宅子挤在小房子。

    巨大的落差让祝砚秋很不适应,有种茫然无措的感觉,最后稳定了心神,告诉祝母自己要去上海求学。

    这个时候正是新旧思想碰撞的时候,女子走进了学堂,穿着改良的旗袍,露出细瘦的胳膊,新新学子接受着洋派的思想,祝砚秋想要通过求学来振兴祝家。

    祝母将家中大半部分的钱都给了祝砚秋,让祝砚秋到上海去求学。

第479章 媳妇2() 
祝砚秋提着皮箱,身上揣着祝母给的钱,踏上了去往上海的轮船。

    祝砚秋走了没过多久,祝素娘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是家中的情况艰苦,祝素娘交了一点拜师费跟人学了做豆腐,怀着孕起早贪黑地做豆腐。

    做豆腐是非常幸苦的活计,泡黄豆,还要磨浆,用那种大磨盘磨浆,又要过滤又要煮浆,点卤,压榨成型,这些都是靠祝素娘做,祝素娘一天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半夜就要起来做豆腐,第二天一早又要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卖完了回家又马不停蹄地磨浆,九个月之后祝素娘生了一个儿子,也算是让祝家后继有人了。

    祝素娘幸苦操持家务,还要靠卖豆腐供祝砚秋读书,祝砚秋会时常家里寄信要么就是发电报,让祝素娘给他寄钱,理由不是要买书就是买钢笔。

    从祝家落魄依赖,祝砚秋根本就没有受苦,什么都是用最好的,就是穿袜子也是最新潮的洋人做的尼龙袜,洋人的玩意,那个时候就是奢侈品。

    每次祝砚秋要钱,祝素都会给她寄钱,家里省吃俭用,嘞紧了裤腰带,过得非常幸苦,尤其是祝素娘,生了孩子五天就下床干活了。

    祝素娘不知道的是,祝砚秋有女朋友了,是同校的女生,学堂里的学生接收着新潮的思想,崇尚自由恋爱,学校里志同道合的男女很容易走到一起。

    要知道谈恋爱耍朋友就是高消费的娱乐方式,祝砚秋就只能频繁朝家里要钱,祝素娘都咬牙给了。

    祝砚秋自然和他的女朋友方菲菲在一起了,九一八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后,这对恋人毅然奔赴了战场,成就了一段传奇,祝砚秋成了高级军官,方菲菲成了战地记者,被人称为巾帼英雄。

    而祝素娘郁郁而亡,加上这么多年的操劳,身体已经吃不消了,四十岁不到就死了。

    祝素娘到死都想不通,祝砚秋说自己是文明开化的新派人物,要一夫一妻,她为祝砚秋生了孩子,从小一起长大,不是夫妻是什么?

    祝砚秋说没办法跟她沟通,但是祝砚秋很少跟她说话,每次只是要钱要钱。

    祝素娘的心愿:不再为祝家所累,带着儿子过自己的生活。

    祝素娘没有办法像方菲菲一样进入学校读书,不能穿上黑皮鞋百褶裙,不能并不是她的错,但是祝砚秋就是嫌弃祝素娘。

    怎么说呢,祝素娘就是封建思想和先进思想碰撞下的炮灰,但是还是祝砚秋这个男人没有担当,对祝素娘尽到一点责任。

    宁舒接受完剧情,摇了摇头,所以说祝素娘善良啊,连心愿都这么卑微,祝砚秋这样忘恩负义的渣男不弄死难道留着过年?

    宁舒能感觉到祝素娘心中对祝砚秋的愤恨,但是从小生活的环境,让她有些不敢说出太过分的要求来。

    祝素娘就是封建社会下的女子,善良,为了家庭付出一切,用自己的力量成全家庭,甚至有些卑微,而方菲菲接受新思想的人,果敢爽利,勇敢追求理想,穿上洋装走在街上昂首挺胸的,带着别样的魅力,鲜明无比。

    一个穿着灰衣黑裤,一个穿着短袖旗袍,手中抱着诗歌书,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该选择谁。

    宁舒对此只能呵呵哒一声。

    宁舒揉了揉发困的眼睛,往灶孔里添了一点柴火,一边用勺子将豆浆浮沫舀出来,她根本就不会做豆腐啊,全靠原主脑子中的记忆,估计以后她会把三百六十五行都做一遍。

    宁舒手忙脚乱地做豆腐,搞到天亮,宁舒都没有做好。

    “素娘,你还在家呢,今天豆腐还没有做好?”祝母走进厨房,朝宁舒问道。

    宁舒正在努力让豆腐成型,听到祝母的话,说道:“马上就好。”

    平时天不亮祝素娘就挑着担子走了,今天太阳都出来了,祝母起床之后看到宁舒还在厨房,走过来看看,替宁舒打打下手。

    祝母偶尔会帮忙,但是祝母到底是富家太太,就算是现在落魄了,有些习惯是改变不了的。

    但是祝母是聪明人,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大宅院里奴仆不少,很会御下,时常对祝素娘说一些窝心的话,说祝素娘是贤惠的儿媳妇,能娶到素娘是祝家祖上积福了。

    祝素娘之前在祝家的身份本来就不高,吃饭都没有资格上桌子,现在祝母承认她,祝素娘心里挺高兴的,祝素娘本就是心底善良的人,再说了,她已经是祝家的人,没有地方去。

    “素娘,砚秋最近有来信吗?”祝母朝宁舒问道。

    宁舒随口说了一句,“没呢,估计快了。”谈恋爱的祝砚秋永远缺钱。

    好不容易将豆腐做好了,将豆腐放在担子里,宁舒肩扛着扁担,宁舒一使劲还没能将担子挑起来,只能气沉丹田,又来一次。

    这次倒是挑起来了,不过宁舒身体往前踉跄了两步才稳定了身体,扁担压在肩膀上很疼。

    从祝砚秋离开这个家到上海求学,祝素娘就天天做这样的事情,祝砚秋却没有对祝素娘起到一点责任,反而竭尽压榨着祝素娘。

    祝砚秋接受的新思想,自由、平等、博爱,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他的内心深处是瞧不起祝素娘,瞧不起祝素娘目不识丁,土里土气的。

    “娘,思远醒了照顾一下他。”宁舒转过头来朝祝母说道,祝思远是祝砚秋和祝素娘的儿子,马上快三岁了。

    祝母点点头,让宁舒小心一点。

    宁舒挑着担子走了,沿着祝素娘的路线走,会有一些熟人买她的豆腐。

    卖豆腐都不是难事,就是挑胆子让宁舒感觉好幸苦,豆腐差不多都是水,挑着两个箩筐的水到处走,简直累死。

    也不知道祝砚秋是怎么坚持下来,而且一天坚持下来好的话也就也就赚到一些钱,各种纸币钱加起来能有五分之一个大洋,这个时候五个大洋能够买一头耕牛,两块大洋能够让一家三口过一年了。

    虽然幸苦,但是能挣到一些钱才能祝砚秋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让祝砚秋富裕地生活。

    尼玛,宁舒好想撂摊子不干,不过想到祝素娘的儿子,只能接着卖豆腐。

第480章 媳妇3() 
早上出门的时候没有吃饭,宁舒在小摊上买了一个烧饼啃着,啃完了之后,挑着担子接着卖豆腐。

    宁舒对自己今天做的豆腐非常不自信,还剩下了一些豆腐,宁舒想了想拿回去把水分压干了做成豆干给祝思远吃,磨牙挺好的。

    宁舒先是到邮局去看看有没有祝砚秋的信或者是电报,邮局的人都认识祝祝素娘了,看到宁舒直接说道:“素娘,今天有你的电报。”

    宁舒:

    又是要钱的,祝砚秋就是催债的大爷,他大爷的。

    宁舒拿了电报,给了电报钱,然后看着电报的内容,祝砚秋说天气凉了,上海的天气潮湿阴冷,要买大衣了。

    就是要钱。

    出了邮局,宁舒直接将祝砚秋发来的电报撕得粉碎,冻死你活该,用老娘的血汗钱讨好其他女人,在其他人面前充大少爷,滚蛋。

    宁舒拿着今天卖豆腐的钱,到酒楼去买了一只烤鸭,然后又到肉摊上买了两斤肉和一斤大骨头。

    家里人半个月不见荤腥,人家祝砚秋出入高级西餐厅,吃烛光西餐呢。

    宁舒挑着担子回家了,看到两三岁的祝思远正在院子里玩耍,祝母坐在廊檐下,一边看着孩子,一边纳鞋底。

    看到宁舒回来了,祝思远朝宁舒跑过来,宁舒放下担子,抱了一下祝思远,这可是祝素娘的宝贝蛋。

    祝思远有点瘦,而且头发有些发黄,看着有点营养不良,还是祝素娘偶尔给这个孩子煮个鸡蛋,要不做豆腐的时候给他弄点豆浆喝喝。

    可以说一家子都在供养祝砚秋,被祝砚秋敲骨吸髓。

    祝母放下手中的鞋底,过来看到豆腐并没有卖完,还买了肉,还有用油纸包起来的烤鸭,皱了皱眉头说道:“豆腐怎么没有卖完?”

    宁舒说道:“我想做点豆干给思远吃。”

    “咋这么浪费买这么多东西。”祝母说道,“砚秋的学费那么贵。”

    “娘,我心里有数。”宁舒将担子挑到厨房。

    祝母也没有说什么,亲自下厨做了饭菜,两斤肉跟梅干菜一起烧,油汪汪看着非常诱人,宁舒咕噜一声咽了一口口唾沫,好想吃。

    祝母还将烤鸭削成片,用薄饼裹着吃,到底是大户人家的夫人,会吃。

    宁舒给祝思远喂骨头汤,弄点红烧肉给孩子吃。

    宁舒吃得满嘴油,就是祝母吃起来都有些不顾形象了。

    当着是美味无比,桌子上的菜都被两个大人一个孩子吃完了,太久不沾荤腥,馋得很。

    吃完饭了,祝母坐在椅子上没有动,宁舒动手收拾碗筷。

    祝母朝宁舒问道:“砚秋来信了吗?”

    宁舒一边洗碗,一边淡然地说道:“没有,估计快了。”

    祝母又说道:“天气凉了,我给砚秋做了两双鞋子,到时候你拿到邮局去寄给砚秋。”

    宁舒扫了一眼祝母做的棉鞋,做得还算是精致,线头什么都收得很好,宁舒觉得就算是寄过去,祝砚秋也不会穿。

    宁舒说了一声好,看了一眼小思远身上穿的衣服,破旧无比,宁舒想着到时候买点棉花扯点布给孩子做衣服,不然冬天冻死人。

    宁舒才不会像祝素娘一样,自己吃糠也要钱省着给祝砚秋,把孩子养好就行了。

    说起里祝素娘也是蛮苦逼的,孩子她生,孩子她养,男人也是她养,一个家都靠她养,草,那祝砚秋这个男人有什么卵用。

    后来祝砚秋发达了,祝素娘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沾到,反而被抛弃了,人家才是志同道合的同志。

    祝母的嘴里念叨着祝砚秋什么时候来信,其实祝母出门到邮局去问问就知道了,但是祝母很少走出院子,祝母和祝砚秋都是一样的,有些害怕面对外面的世界,而祝砚秋就用一身的洋玩意来支撑自己心中的信念。

    要出门办事,祝母都是让祝素娘做。

    宁舒将豆腐压在木板下,木板上压着重物,把豆腐中水压出来,做完了这些事情,宁舒走进祝素娘的房间,从简陋的柜子里拿出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纸币和大洋,总共加起来有二十多块大洋。

    这都是祝素娘幸苦卖豆腐,节衣缩食节省下来的,二十块大洋已经算是巨款了,用这些钱能够让一家人过得很好了。

    距离上次祝素娘汇钱也就半个月的时间,现在的祝砚秋要钱要得越来越勤了,估计是跟方菲菲有进展了。

    文艺青年谈恋爱比较烧钱,享受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宁舒将这些钱都收了起来,今天卖豆腐可是把她累得够呛,要是把这些钱给祝砚秋,宁舒光是想想就觉得心疼得无法呼吸了。

    现在她要快点存钱,让她们母子能够过好一点的生活,要做什么事情,先吃饱了再说。

    这个时候宁舒又该去磨豆子了,推着大磨盘简直累成狗,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宁舒困顿得不行,推磨的时候都在打瞌睡。

    这具身体有些差,不到四十岁就积劳成疾了,有空的时候还是要修炼绝世武功。

    早知道是乱世的时候,她就该事先兑换一把抢,必须要有自保的能力。

    “娘,奶奶奶奶倒了,在地上睡着了。”祝思远走过来,跨过门槛的时候跌倒了,有些着急地朝推磨的宁舒喊道。

    现在的祝思远说话还不是很清爽,但是宁舒听清楚了,祝母摔倒了。

    宁舒出了厨房,到了堂屋,就看到祝母倒在地上,眼睛紧闭,脸色苍白,看情况不是很好。

    宁舒本想把祝母弄到床上,但是自己一个人弄不动,对旁边的小思远说道:“思远乖,娘去找人,你看着你奶,不要到处乱跑。”

    宁舒匆忙出去了,找了隔壁邻居几个中年女人,让他们帮忙把祝母搬到床上。

    之所以只女人是为了避嫌,祝母是守寡的女人,家里没有一个男人,有男人来家里对名声不好。

    这个时候虽然有人人平等的洋派思想,但是封建思想深根蒂固,对女人很苛刻。

    在几个大婶的帮助下,把晕倒的祝母弄到了床上,宁舒让大婶帮忙照顾一下祝母和孩子,自己到药堂请大夫。

第481章 童养媳4() 
宁舒到药堂找大夫,带着大夫匆忙赶回来了,躺在床上的祝母还没有醒过来,大夫替祝母把脉。

    宁舒站在床边,牵着小思远的手,如果剧情没有改变的话,祝母应该活不过这个冬天。

    “大夫,我婆母怎么样了?”宁舒朝大夫问道。

    大夫收回了搭在祝母手腕上的话,摇了摇头说道:“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心思郁结,惊恐忧虑,慢慢调养。”

    宁舒跟大夫道了谢,给了诊金。

    说白了,祝母这病就是自个想太多了,祝母就是大宅院的女人,从祝老爷子死了之后,祝母就处在一种比较惊惶的状态,儿子也不在身边,没有男人可以依靠了。

    宁舒摇了摇头,祝母太脆弱了。

    祝素娘可是把祝母照顾得很好,没有让祝母做一点重活,结果祝母一闲下来就多想。

    宁舒给来帮忙的几个大婶一人划了一块豆腐表示感谢,几个大婶笑呵呵收了豆腐,让宁舒有什么事情叫她们一声,宁舒连声表示感谢。

    宁舒坐在床边,替祝母把了把脉,把脉结果跟大夫说得差不多,宁舒有些无语了,祝母还得忧郁症了。

    祝母幽幽醒过来,看到床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