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庭-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庭给慕一宽撑腰,除了慕一宽是他的人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其实慕一宽的那番话,并没有说错。

    商会的‘会费’,不仅仅是维持商会和商事监的办公开销,人员俸禄,的确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赚钱。不光是为萧家赚钱,更多的是为商事监赚钱,商事监一旦财政和人事独立,就具备了飞快发展的政策前提,但仅仅有政策前提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钱。

    这个钱的来源是‘会费’,但仅仅凭着那点会费肯定远远不够,又不能直接从商人头上过多的盘剥,所以必须让这个会费,钱生钱。说白了,就是商事监自己投资,自己也做生意。

    但这话现在还不能明说,等到会费收上来之后,再一步步徐徐图之。

    “财事司暂时就这么定下来。咱们看下一个司,这个司,和右使你之前提的定章程,大有关系。”

    “左使说的是?”魏华有些不解,问。

    萧庭冲魏华点点头,笑道:“右使今日跑我这里来,原本不就是要定章程嘛。咱们之前也说了,商事监也好,商会也罢,章程又多又繁杂,而且那些个章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有些不适合的,要删改,有些不到位的,要加强,有些个没有的,还得随时发现随时增加;今天是对的章程,过些日子说不定形式有变化,又不太合适了,也要改……总而言之,立章程这个事嘛,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总的有个专门的司,不断的根据朝廷政令,和商户们的实际情况,增删修改各种章程才是。”

    “左使所言有理,制定章程的确是重中之重。那么,这个司,便叫做‘法令司’,如何?”魏华提着笔问。

    “法令司自然是好的,都是法嘛。”萧庭笑了笑,接着道:“不过这个法,涵盖的实在太多了,为了免得引起朝廷其他各部和民间的误会,若是直接就叫‘商令司’,去制定修改针对商会、商会的法令,同时也负责制定咱们商事监自己的章程,即管外,也管内,右使以为如何?”

    魏华想了想,提笔落字,边写边道:“还是右使考虑的周全,就叫商令司。”

    “这商令司中,不仅要有懂商的,还得有精通唐律熟知礼法的,免得闹出咱们的商令和礼法唐律不和的乱子。右使兼着礼部侍郎,到时候还要烦劳右使从礼部中,挑选几个这样的人才,直接加入咱们商事监也好,或者依旧当着原本的差事,咱们商事监临时借调也罢。”萧庭道。

    “这是自然。”魏华点点头。

    下面慕一宽听萧庭这话,却忍不住想的多了一点,已经确立了三个司,只有这个商令司,爵爷才开口,让右使派一部分人进来,而前面两个对于商事监最重要的人事、财事司,却根本没有提及。

    这岂不是说,这人事、财事司,全是爵爷的人?就算是商令司,也只是一部分人是魏右使安排的。

    慕一宽的想法,其实也正是萧庭的心思。还是那句话,商事监里,魏华该管的,萧庭不会刻意给他制造阻碍掣肘,甚至还会主动帮着他去管,但不该他插手的,绝不允许染指。

    “总共四个主薄,四个司,还剩最后一个司,想必左使心中已经有数了。”魏华写完了商令司的职责之后,问萧庭。

    萧庭也不跟他太客气,点点头,道:“有令必遵,违令必罚,这最后一个司,自然是监管执法的,监督商会、商户,有没有按照法令规范来做事,有违法的,或纠正,或查处。这个司,我看就叫‘纠察司’好了。右使意下如何?”

    “这么说来,商人便不属于各地官府管辖了?商人犯罪,一概由咱们的纠察司处置,而不经过地方官府,这未免……”魏华微微皱眉。

    “自然不是。”萧庭笑着摆摆手:“怪我没有说清楚,纠察司管的,只是商令,违反的商令的,由咱们来处置。至于其他,如盗窃、杀人等等这些个案子,自然还是地方官府来管。纠察司的执法标准,就是商令司制定的商令,这商令是个新玩意,即符合唐律疏议,更是唐律疏议中没有的,所以二者倒是不会有冲突。”

    现在自然是没有冲突,那唐律疏议,萧庭也看过,在这个时代是比较完备先进的,在历史上也影响了好几个世纪甚至是几个法系,但毕竟还有众多的不足之处。

    这些唐律疏议没有涉及的不足空白处,凡事和商业沾上那么一点点关系的,商令司完全可以抢先一步制定法令,抢到管辖权。

    “这就说得过去了。”魏华停笔,吹了吹面前写满字的纸张上尚未干涸的墨字,望着上面念道:“人事司、财事司、商令司、纠察司,这四个司分由主薄掌管,算是定下来了。我回去整理后便上奏陛下。剩下,还有两个监丞,又该如何化分权责?按照管理,四个司,一分为二,一名监丞,提领两个司。”

    “这惯例,我也想改一改。”萧庭笑道。

    改一改的事今天发生的太多了,魏华也习惯了,况且对于组建商事监的种种门道知识,他实在是懂得不多,只能由萧庭来主导,于是笑道:“恭听左使高论。”

    “恭听是不敢当的,高论谈不上。”萧庭连忙摆摆手,才道:“咱们商事监本就是个小衙门,人手不足,事情却多的很,非要按照朝廷的惯例,再划分成几层,将来办起事来,难免拖沓繁杂。依我看,这两个监丞,就不要和四个司有直接上下从属关系了,另外各管一摊子事。”(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开衙() 
剩下的两个监丞的名额,和四个司没有直接上下从属,但并不是毫无关系的。頂點小說,

    “商事监管着商,虽说朝廷不拨钱,可谁都能瞧得出来,将来商事监只要能做的下去,必然是朝廷最肥的衙门口。这商事监里的官儿,左手是权,右手是钱,时间久了,难免有硕鼠蠹虫。”

    萧庭冲不断点头的魏华微微一笑,继续正色道:“何况没了户部和吏部的制约,咱们自成一个衙门,说白了,除了陛下,谁也管不了咱们。可总不能让陛下时时刻刻盯着咱们的每一桩事,每一个人吧。这权力大了,太自由了可不成,总得有个有效的制约。纠察司是对外纠察,对内的,也该有个纠察的。依我看,两个监丞之中,再拨出一个专门来做对内监督审查的事情,上到左右使,下到将来四个司当中的每一个人,包括纠察司的人在内,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监察范围。这个监丞,就叫做监察监丞。监察范围,是商事监的官员属吏,不涉及商会。”

    “左使所言不错,我来商事监,也正是要做这件事。”魏华正色道。

    “正要烦劳右使,这名监察监丞,还将来他属下众人,就直属右使。”萧庭冲魏华道。

    魏华倒是没料到萧庭会讲出这样一番话,这么一来,就等于萧庭自己给自己套上了一个看不见的枷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就算想有什么过分的举动,也是不能。

    从理论上来说,监察监丞是连商事监的主官商事左使。也就是萧庭也能去监督审查的,这份权力,那可就大的很了。监察监丞隶属商事右使,商事右使在名义上,虽然是左使的副手,可有了这柄监察利剑在手。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住商事左使。二者之间的关系,隐隐就是分庭抗礼。

    “左使深明大义,在下佩服。”魏华站起来,理了理官服,正色朝萧庭一躬倒地。魏华是当官的,自然明白主动放权,甚至主动做一个‘囚笼’钻进去,限制自己的权力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萧庭这么做。绝对当得起‘大公无私’这四个字。

    “右使过誉了,你我深受皇恩,自然要以身作则,陛下把商事监交给你我,我这么做是分内之事。”萧庭道。

    自从得知皇帝魏华来做这个商事右使,萧庭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在商事监里正儿八经的,给魏华一份权力。监察的权力。皇帝派他来就是干这个事的,说白了。不能让商事监完全掌握在自己一个人,萧家一家手里。

    与其说,建立一个监察部门,是萧庭的意思,还不如说,是萧庭领会了皇帝的意思之后。做出一副坦诚表态。

    以目前和李治陛下的关系,和萧家对于朝廷的重要性而言,萧庭如果假装不明白圣心,草草应付,甚至直接架空魏华。让他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商事右使,自然是没什么难度的,李治也不至于就因此对萧庭怎么样。但这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会在李治的心底里,隐隐约约的埋下一根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君臣关系,就是被这些大大小小的刺一点点破坏的,早晚有一天要爆发出来。

    不如干脆坦荡一些,你不是要监督我嘛,我就专门成立一个大部门,让你踏踏实实名正言顺的监督。君臣两个都安心。

    因此,这个监察监丞,其实就是一种表态。至于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监察监丞,或者说魏华,到底能起到大多的作用,那就是两说了,萧庭有太多的办法可以让这个位子,变成一个摆设,至少不至于给自己带来太大的麻烦。同时,在有了自己表态的情况下,李治想必也会安心领情,反而会对商事监放心,只要不是太过分,八成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两厢对比之下,设立这个监察监丞,萧庭和商事监的自由度,反而可能会比没有监察监丞要高。

    当然,监察监丞也有它实际的作用,就是表面上说的那样,防止商事监内部的**堕落,萧庭可不想亲手养出大唐将来最大的祸害。以目前朝廷上普遍的风气和道德水准,加上魏华坐镇,这个监察监丞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内,应该是可以对商事监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的。

    至于更远的将来,也许会把监察部门单独分开,也许有其他的办法,腐化堕落这种事永远不会被消灭,因此和腐化堕落做争斗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那就还剩下最后一个监丞。”萧庭指指慕一宽,笑道:“我看就你来当吧。”

    慕一宽还以为最多捞一个主薄之类的官,管着一司,却没想到萧庭直接点将,让他做监丞。

    “左使也该先说说,他这个监丞,到底是做什么的,也好让他有个准备。”魏华道。

    “这个监丞嘛,说起来,是个‘不管监丞’,没什么具体的职责,也不管某一项具体事务,可他又是个‘什么都管’的角色,帮衬着我这个左使,协调各司之间的协作,处置各项事务。”萧庭道。

    “有些类似中书门下……”魏华琢磨了一下,紧跟着就笑了:“呵呵,这个比方不妥当,不妥当。”

    “意思是一样的。不说别的,最近建衙门,组建各司,选拔人才,都是大事,不是哪一个司能独立办的;紧跟着要捐款参加明经,更是朝廷第一要务,同样不是哪一个司能独立去做的,我这个左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总得有个人帮衬着。”萧庭道。

    这么一来,慕一宽就成了萧庭在商事监的秘书之类的角色,甚至可以说,就是萧庭的副手。表面上,萧庭的副手是右使魏华,可实际上,他们两职责完全分开,慕一宽才是真正的副手,只要不是监察的事,萧庭在,拿主意的就是萧庭,慕一宽辅助,萧庭不在,也轮不到魏华来插手商事监政务,而是慕一宽。

    刚给了魏华一个监察的权力,紧跟着就彻底断绝他任何参与商事监具体事务的可能性。

    按理说,监丞是一个监里的‘高级干部’了,就是参加明经考试出身,或者家里有不弱背景的二代,都不容易一下子做到这个位子,更不用提慕一宽这个商户出身的家伙了,贸然提拔至此,难免引起震动。也算是慕一宽捡了个便宜,同样是监丞,可朝廷给商事监的编制里,监丞的官品级太小,论起来跟一个外地的县令差不多,算是‘芝麻绿豆的小官’,也不会太招眼。

    “不过嘛……”

    萧庭拉了一个长音,目光从魏华身上,缓缓转移到还有点被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砸的有点晕头转向的慕一宽身上,道:“老慕,咱们商事监百废待兴,你要是当了这个官,将来有的你忙的,恐怕打理生意的时间就要大大减少,你可愿意?”

    慕一宽的生意早就已经‘上了轨道’,家里会做生意的能拿主意的,也不光是他一个人,有了个在商事监的实际二把手靠山,慕家将来的生意只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这有什么不愿意的,他毫不犹豫,到头就拜:“下官全听爵爷吩咐。”

    上次道谢还假模假式的拉上了魏华,这次倒好直接就只提‘爵爷’二字,不说右使了。

    “右使以为如何?”萧庭又问魏华。

    魏华点点头:“早说了,具体政务人员,由你来定,我自是没有异议的,你我联名上奏。”

    “如此甚好。慕监丞,你回去后,速办三件事,一是将朝廷组建商事监,商事监要成立商会的消息放出去,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长安附近,关内道的商户们晓得此事,知道商事监和商会是做什么的;二是联络和你熟悉的中大商户,尽量游说他们率先加入商会;第三,商事监的架子已经搭起来了,你可以帮着我物色物色,可有各司可有合适人选,主薄是不要指望的,陛下说不定会亲点,但属吏从员却要我们自行任用干练忠诚之辈。”

    话说到这里,就是送客的意思了, 魏华率先站起来:“也好,我回去之后,也尽快留心监察监丞和商令司的合适人选。待陛下批复商事监的组织架构和衙门建立起来之后,咱们便能着手办公。”

    所谓的办公,现在最重要的公务,就是捐款,也是商事监成立之后的,第一桩大事。甚至比落实各司的人选,组建商会还要重要。

    涉及到钱的事,朝廷动作到是快的很,第二天魏华就把昨天三人商议的事情落实成文,来找萧庭联名。送到宫里去之后,没过三天就批复了下来。

    四个字,一应照准。

    不知道是不是魏华还把萧庭之前的几句牢骚话也同样转达了上去,随着一应照准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