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家!恕高枫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牵着战马,高枫从黄月英身旁路过,面带微笑抱拳淡淡一礼。
“大家”这个词不是一般人能用的,非得是在某一方面的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才可以称之为大家,比如东汉末年的蔡邕,人称蔡大家。
黄月英微微躬身还礼,看着军列如蛇,好奇道:“高将军这是要出征?”
“正是!周瑜小儿大败刘公子,刘公子退守广济,等待救援。末将则奉命前往广济,主公随后便到。”
高枫言道。
黄月英似有所想,沉默须臾,道:“是这样啊!?广济是个小县,周瑜能征善战,用兵如神,难道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广济!?”
高枫一愣,不禁回头瞥一眼魏延:“对啊!广济是个小县。。。。。。难不成这里有诈?”
魏延同样是一个以统兵善战著称的将领,在听到黄月英这个分析之后,同样有所怀疑,但是他内心更担心的是公子刘琦的安危。
魏延顿了顿。坚定地道:“即使是刀山火海,我魏延也要闯一闯!”
高枫对魏延的这一份忠心很是感动,翻身上马,嗯的一声点点头:“文长兄!就让咱们一起去会会这个周大都督!”
魏延内心颇有些感动,抱拳道:“多谢高校尉成全!”
“诶!”高枫一摆手。眼神中露出一抹不屑:“文长兄,唤我枫弟便可。”
魏延淡淡一笑,表示会意。
“文长兄!咱们走!”高枫意志高昂。
说罢,策马狂奔出城。
魏延大笑一声,打马扬鞭,紧随其后。
**************
“枫弟。既然周瑜在广济设下埋伏,那么咱们何不来个围魏救赵,打他浔阳城!”
风驰电掣中,魏延打马赶上高枫,向其谏言。
高枫抓紧缰绳。瞥一眼魏延,淡笑道:“按常理周瑜在广济设下埋伏,浔阳兵力必然空虚,但是浔阳城城防坚实,我等兵力又不足,且以战骑为主,擅长野战而非攻坚。浔阳城若有三百兵力,必能重创我等。此为不智之举,切不可为之。围魏救赵看似合乎兵法,却不合乎实际!”
“枫弟言之有理!延受教矣。那不知枫弟可有何妙计?”
魏延是真心佩服高枫对兵法和实际状况的把握。虽然自己的战术被否定了,但是他一点都不反感,干脆虚心向其请教。
高枫双眼盯着前方,继续狂奔:“文长兄,咱们就去闯闯周瑜设下的大阵,我陷阵营将士皆为百战精兵。以一当十,周瑜便是再能用兵。我也不惧!”
“陷阵营!?枫弟,你是。。。。。。”
魏延一愣。有些不敢相信,陷阵营的威名他又怎能不知,曾几何时陷阵营高顺还是他崇拜的偶像,七百陷阵营儿郎大破万数大军的事情,时常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高枫风轻云淡道:“我是他儿子。”
他!赫然便是陷阵营高顺。
魏延更加愣怔,但是内心却多了一份笃定,说不定周瑜真的拿他不下,甚至很有可能高枫会反败为胜。
大军急速前行,马蹄阵阵,看似散漫,实则暗合布阵秘法。
前方两侧密林森森,冷风席卷,蒿草如波浪裂,随风摇摆,隐约之间似有杀气弥漫。
“枫弟!要小心。”魏延只觉得后背发凉,一股不安的躁动立时涌上心头。
高枫双目如鹰,时刻警觉着周围的变化,右手高举为大军做个手势,紧跟着陷阵营所有将士立时进入了警备状态。
大军行进速度稍稍变缓,紧跟着一点点停将下来,最后慢慢开始撤退。
透过蒿草,一将紧按佩剑,嘴角一阵抽搐,暗叫不妙,高枫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埋伏,但是却没有完全进入伏击圈,前方百丈处正是事先准备好的陷马坑阵,难不成就此作废?吕蒙自然不会甘心。
“吕将军!动手吧!再不动手,贼人就跑了!”
一小吏手挽硬弓,时刻准备着。
杀?还是不杀?即便是突然袭击,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对方是骑兵,一波箭雨之后,便可以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若是就此放过,便一点作用都起不到了。
沉默须臾,啷当一声,利剑出鞘,吕蒙下定决心道:“杀!”
噗!噗!噗!
两侧密林中忽然闪出千余兵将,架起千张硬弓,拈弓搭箭便是一阵攒射。
高枫嘴角绽出一抹吝笑,一摆手,后队变前队,在最短的时间朝后撤退,一波强劲攒射之后,陷阵营竟然无一人伤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身上的精铁战甲,此时的陷阵营俨然一支重装骑兵,防御力极强。
就在高枫精骑后队变前队撤退之时,从密林之中杀出一彪人马,手持利剑直冲精骑杀来,似乎要利用白刃战缠住高枫精骑。
而高枫精骑似乎特别配合的放慢了一点速度,但仍旧始终和吕蒙精兵拉开一点的距离,这一点距离恰到好处,总是令吕蒙精兵不顾一切的追赶,似乎近在眼前,可却总是遥不可及。
“连弩准备!”
高枫从配囊中摸出一支弩,这一支弩和往日的弩略有不同,弓弦是时刻紧绷的,但是箭槽里却没有一支箭,那赫然是有一个小机关将弓弦紧绷,魏延不觉绽出一抹讥笑,这样的弓弩也能射箭?
可就在魏延讥笑的那一刻,却见高枫又从配囊中摸出一扁长方盒,令魏延没有想到的是,那扁长方盒中竟然装满了箭矢,足有十支,只听砰的一声,扁形长条竟然卡在了弩机之上。
高枫双腿紧家马腹,猛然回身,心到,眼到,手到,只听嗖、嗖、嗖几声,在一瞬间强弩连发三支箭矢,例无虚发。身形一转,嗖、嗖、嗖又是一阵攒射,由于距离把握极其精准,东吴追兵根本来不及闪躲,所有人全部都是正脸中箭。
魏延不禁愕然!这。。。。。。尼玛!什么武器!?
十发急速射,全部精准命中,可怜那东吴追兵竟然连高枫本人的一根毛都没有接触到,就这样惨死在连弩的神威之下。
十发急速射完毕,高枫毫不犹豫拔出扁长方盒,又放回配囊中,而当手再一次拿出来的时候,手上赫然又多了一个满箭矢的扁长方盒。
魏延更是一愣!这简直就是神兵利器,有木有!!!
陷阵营共有一千精兵,如果人手一把这样的神兵利器,那么一瞬间便可以射出一万支箭,而且没有拈弓搭箭的繁琐过程,省力又省时间,威力更大!每个人如果配两支扁长方盒,那么赫然便是两万支箭,若是这两万支箭在三分钟之内全部射光,那该是一场怎样的场景!?简直难以想象啊!
“撤退!赶紧撤!”
追击的东吴大军中忽然喊出了一个声音。
这个声音对东吴大军来说赫然是撤退的信号,可是对于高枫而言却是反击的号角。
就在东吴大军慌张撤退的时候,高枫厉声喊道:“兄弟们,猎杀!”
前队变后队,后队转前队,这个时候只认衣服不认识人,见人便是一箭,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失散而去,落荒而逃的吴东兵士被陷阵营三五成群的队列集中绞杀。
乱军之中,吕蒙清楚地看到了那个神兵利器,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阻止这一场失败,含恨嚼碎一声,策马遁逃离去。
高枫没有深追,因为他知道真正的伏兵就在前面,只要起到打击东吴大军的作用,让他们知道刘备引军前来救援即可。
大战毕,魏延策马来到高枫面前,好奇道:“枫弟!能否。。。。。。让为兄一观此连弩。”
高枫嬉笑一声,魏延眸中分明充满了惊诧之色,但高枫仍旧坚决道:“文长兄!莫怪老弟,此乃主公将令,不得足外人道也!”
魏延颇有些遗憾,灵机一动,一手搂住高枫肩膀:“枫弟!哥哥是外人吗?你我可是兄弟,兄弟如手足啊!便给为兄瞧上一眼,不算是违反皇叔将令。”
套近乎!!!
魏延竟然来一招。
高枫赫然,轻轻将魏延胳膊挪开,道:“文长兄!即便是我的母亲要一观,我仍旧不许。还请文长兄休要为难弟弟。”
“这样啊。。。。。。”
魏延不免有些失落,暗叹一声:“皇叔真乃神人也!竟有如此神器,怪不得周瑜数万大军不得拿下柴桑。”
高枫耸了耸肩,淡笑一声,他没有解释,这连弩实际上是在柴桑之战以后才从江夏运送过来的,这一场战斗实际上是连弩第一次亮相,甚至连高枫自己都没有想到,这连弩竟有如此威力!
第七十二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ps:月末!又一次到了月末!秋风求票票月票,推荐票
军帐中,上首周瑜威严而肃穆,像是一樽神像,眉头紧蹙,双手托于案上,眸中似有怒火丛生,一动不动地杵在那里,恶狠狠地盯着帐中负荆请罪得吕蒙。
吕蒙单膝跪地,虎头微垂,双手抱拳,背腹荆条,正一点点将整个战场上发生的事情详加叙述给周瑜:“。。。。。。事情就是这个样子,蒙愿接受任何处罚。”
原本恼羞成怒的周瑜在听完吕蒙的叙述之后,颜色渐转,紧蹙的眉头逐渐松弛,一手托肘,一手轻抚下颔,眸中满是狐疑之色。
“子明!果真有十发连射的强弩?”
周瑜似乎仍旧不敢相信。
“蒙若有半句谎言,愿天打五雷轰,溃逃而回的所有将士皆可为证。”
吕蒙铿锵道,这样的毒誓之下,又怎会有假话。
“诶”周瑜一摆手,站起身来,转入帐中,亲手将吕蒙搀起,执其手:“子明,我相信你的话,但不可因其有强弩,便逃脱败军之罪,赏罚分明素来是我立军之根本,想必子明很是清楚。”
没有丝毫犹豫,吕蒙当即允诺:“大都督,蒙愿受任何处罚。”
“好!不愧是子明。”周瑜不禁称赞,转而上首复坐,喝道:“左右!给我将吕蒙重责二十大板。”
登时便有力士上前,压着吕蒙走出军帐,紧跟着杖责之声肃然响起。
军帐中,鲁肃侧立于一旁。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摇头唏嘘,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待吕蒙被押出军帐杖责之时,鲁肃欠身上前一礼:“大都督。这十发连弩之事。。。。。。”
周瑜一摆手,嘴角绽出一抹狞笑:“按子明的叙述,这支部队不过千人,派凌统去打个伏击,不必歼而灭之,搞到一支连弩问题应该不大。”
“不仅如此。公瑾须知,若要战马之上射箭,由于起伏颠簸甚至连瞄准都是问题,又何谈精确无误,而适才子明口中贼寇则不尽然。虽不是百发百中,但十中七八,肃猜想那大耳贼战马亦有不同凡响之处。”
周瑜微怔,倒吸一口凉气,沉默须臾,不禁道:“此马定有蹊跷!此前柴桑大战之时,我便有所怀疑,缘何那张三黑子能在战马上连续发力?张三黑子素以神力著称。能接起一矛者便堪称神将,子义素来勇猛号称江东第一勇将,可是面对那张三黑子竟然素手无策。问题想必就出在那战马之上。”
鲁肃背着手,于帐中左右来回踱步,略有所思:“公瑾!刘备大军素以骁骑著称,其甚至可比曹贼之虎豹骑,而今更是有神兵相助,若要拿下这支部队可着实不易啊!”
“嗯!这的确是个问题。可同样也不是问题!”
周瑜眼角微翘,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哦?”鲁肃有些好奇:“难不成公瑾有克敌制胜之道?”
“江东之地素有自保有余而进取不足之称。何也?盖因北地乃骁骑之天下,而江东极其匮乏战马。更无精通骑术之将,从而也没有一支能够横行天下的骑兵。但同理,缘何自保有余?不正是因为江东水陆纵横,北方骁骑难以纵横江东之地乎?江东乃是舟楫之天下,无舟楫则不能纵横江东。水战便是刘备之软肋也!”
“妙哉!妙哉!”
鲁肃兴奋地手舞足蹈,一拱手:“听君一席话,令肃茅塞顿开。”
“只要大耳贼水军一日不成,江东便一日不死!”
周瑜咬牙切齿,颇有些怒不可揭的味道。
“水战之法非一日之功,便是有精通水战之人相助,没有半年绝不可能练就一支精兵。换言之,我等有半年的时间与之周旋,只要在半年之内打倒刘军,则江东勿忧矣。”
鲁肃自顾自地分析着:“荆州倒是有蔡瑁、张允之徒,可这两者与刘备有隙绝不可能倾囊相授,这一点可以从中利用。”
“子敬说的没错!”周瑜断言道:“此时刘军虽然精诚合作,但时间拖的越久,间隙便会越大,一旦大耳贼失去了刘表这个靠山,必死无疑!”
“水战!水战!”
鲁肃不停地嚼扯着这两个字眼,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愉悦之色。
************
军列如蛇,蜿蜒向前。
刘备放眼瞭望,由远及近一骑绝尘而至,抱拳道:“主公!此去三十里向东浔阳城,向西百二十里便是广济县。”
“浔阳城可曾探寻?”
刘备询问道。
“浔阳城旌旗遮天蔽日,城头之上五步一岗,四门紧闭,防守极为严密!”
小吏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旌旗遮天蔽日!?五步一岗!?”
刘备哼了一声:“周瑜竖子,故弄玄虚!真是多此一举!走,大军去浔阳城。”
一旁关羽手抚长髯,策马上前:“大哥!这一招围魏救赵着实高明,可高校尉独斗周瑜岂不更加凶险?依弟弟之见,不如先救高校尉,再破浔阳,如何?”
“不必!”刘备一摆手:“全军精锐皆在其手,若是高枫连个小小的伏击都拿不下来,又何谈报仇雪恨,回家抱孩子享受天伦之乐得了。”
关羽嗯的一声点点头:“那倒也是!我等便先拿下浔阳,再救高枫未为晚矣。”
张飞同样策马赶上前来,唏嘘一声:“唉!何必这么麻烦,哥哥给我五千精兵,浔阳、周瑜俺张飞一锅全端了!”
“翼德!周瑜若是这么容易对付,蔡瑁也不会败于其手,至今不知所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