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门-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等夜深人静周围人都睡着了,朵琳偷偷摸摸靠近过来,偎着坐在地上不时往火堆加柴火的刘愈坐下。见刘愈没什么表示,她鼓起勇气把头靠过来,这次把头倚在刘愈的单手抱着的膝盖上。

“朵琳,你是不是打定主意要跟我走?”刘愈静默了半晌之后才低声问道。

“嗯。”朵琳稍稍抬头看着刘愈,小脸蛋被火光映的通红,“朵琳无家可归,希望跟在阿哥身边当个小马驹,只求阿哥莫扔下……”

刘愈叹口气,问道:“那你不准备帮白越族人赶走地魁了?”

“阿哥,本来我想,能帮还是帮的。但现在想,阿哥的人不多,去帮的话会有危险。我……不想看到阿哥有危险。”

面对这么体贴的“阿妹”,刘愈还能说什么。出来走一趟,白捡一个娇滴滴心净无瑕的小阿妹,人家当个小马驹都不在乎了,刘愈又不缺养小马驹那口草料。

刘愈笑道:“跟着阿哥走,这一路会很辛苦。”

“阿妹不怕……”朵琳看着刘愈的目光中带着坚定。

“这么好的阿妹,阿哥怎舍得丢下。”刘愈大手一揽,便将朵琳揽在怀中,朵琳没想到刘愈会突然这么主动,在刘愈怀里她还有些不适应,象征性挣扎了几下,也没了动静。很快,刘愈怀中传来微微的鼾声,经历过痛失亲人的朵琳,终于好像是找到了依靠。

第二天一清早,刘愈把人召集起来,商议的第一件事就是援助白越。

听到刘愈执意要援救白越,不但连乎生和朵琳这样关心他的人不解,连黄越的人和米耳等白越的人也大感意外,因为刘愈的人不多,能上战场的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多人。而会使用火枪的只有刘愈那一众士兵。

刘愈解释道:“我们不是要直接援救,是传信,找别人援救。”

米耳走过来,用质疑的目光打量着刘愈。

刘愈没多说什么,让连乎生把马队的信鸽取出来。连乎生马上明白刘愈的意思,刘愈是要搬救兵,也就是军队。

“你找人来援救,恐怕要很长时间,我们白越怕是顶不住。”米耳面带焦虑道。

“我找的人不会过来,而是直接去亢生。”

“亢生是哪里?”

刘愈让人把纸笔准备好,拿着干枯的毛笔,刘愈对朵琳说声“水”,朵琳似乎还沉浸在恋爱的幸福中,傻乎乎地去找水壶,刘愈无奈一笑,直接用舌头舔了舔毛笔,把舌头都舔黑。

“啊?”见到刘愈的举动,朵琳和米耳同时惊呼一声。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吃点墨水而已,死不了人。读书人把这个当成雅事。”刘愈在纸上写了一些奇怪像是符号一样的字迹,朵琳和米耳都是认得汉字的,但她们也基本不识,刘愈这些都是用的字偏旁部首所定出来的暗语,只有军队的少数随军长史级别的人才能明白,这也是刘愈为防止情报落在敌人手上所发明出来的。刘愈写的东西,不但有以暗语所写成的调兵命令,还有几个特别的印记,以证明命令是他所下。

“亢生又不是徐元方这个地魁的地界,你找人去打,有用吗?”

“这叫围魏救赵,跟你这小丫头说了也不懂。你就等消息便好了,信鸽大概一天多就能飞回去,加上派人行动,前后三四天,围攻你们白越的地魁就会撤兵,就看你的族人能不能坚持过这几天了。”

“三四天?”米耳低下头,开始细细盘算起来。她大概在估计族人能坚持几日。

一旁的朵琳像个小拥趸一样,很肯定说道:“米耳,相信阿哥,他说行就一定行的。”

第五百四十二章不听好人言

刘愈让侍卫将信鸽放出去,为了防止有差错,一次放了两只。刘愈也不知道这些梅关所养的信鸽是否像中原鸽子那么认路,放走鸽子,刘愈还是觉得有些不妥,这么干等下去也不是办法。之后米耳要带几个族人回去,刘愈坚持也要同行。

“大当家的,我们去,似乎不合适。南下宜州之事更着紧。”连乎生特地找刘愈提出自己的看法。

连乎生说的问题,对刘愈来说不能称之为问题。刘愈出来的主要目的便是联络岭南的少数民族,而越族也算是这些少数民族当中的一系,如果能联络上白越,多了这一方人的支持,再慢慢笼络到其他的部族,就等于是实现了刘愈南北联合讨伐地方军事势力的宏观战略。

刘愈拍拍连乎生的肩膀,淡淡一笑,并未过多的解释,只是让他准备好一起往白越的方向挺近。这次刘愈没打算只身去救白越,因为这次面对的不是人心涣散的山匪,而是地方的军队,而商队中带的两门土炮又在之前救黄越时用完,刘愈是要观察清楚形式,以确定是静候情况,还是一走了之。

刘愈的心思白越和黄越的人不懂,在他们看来,刘愈这是准备要跟越族人并肩作战。朵琳虽然担心刘愈的安危,但此时也将刘愈的高尚情操崇拜的五体投地难以言表,而米耳对刘愈的态度也有改观,甚至还礼貌地对刘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华夏本为一家,小丫头你太客气了。”刘愈嘴上说着客气的话,但那“小丫头”的称呼。还是令米耳有些恼火。但不管怎么说。她年龄的确比刘愈要小。刘愈以一个年长者的身份称呼她为小丫头本也无不可。

一行收拾了行装,往白越的聚集地,也就是被当地人称之为“野头山”的地方行进。因为队伍中妇孺居多,在大约距离野头山十多里的地方,刘愈便留下妇孺不让他们同行,因为按照军队围攻的套路来说,十多里的地方已经接近于包围圈的外围。

“看来,你们这里还很平静。”

刘愈爬上树。在树杈间用望远镜观察野头山上面的情况,因为周围林木众多,刘愈用望远镜也只能看到野头山诸多连山中一边的小山坡,从这面小山坡上看不到有人影活动的迹象,倒是在林木当中隐约能看到一些红红绿绿像是挂起来的布。刘愈并不知道这些布代表什么。

“那是我们白越族的田地,用一些清楚的标志,是向那些迁徙的部族说明,这里是我们白越人的地界。”

“哦。”刘愈领会意思,点点头,“界标。”

刘愈看了整整一个时辰。从临近中午一直看到午后,阳光开始强烈起来。刘愈也没觉得如何,毕竟已经临近六月天,这么一个炎热的午后,不适合赶路也不适合去搞情报工作,他还是宁愿躺在树杈上美美地睡个午觉。刘愈趴在那,不自觉变开始打瞌睡,一边一直在等待刘愈观察结果的米耳不禁有些着急道:“喂,你看了这么久,发现什么了?”

刘愈眯着眼睛看了看米耳,一笑道:“看到你们白越的姑娘在洗澡。”

即便以朵琳的不谙世事,也知道刘愈是在开玩笑,脸上不由一红,而米耳那边的脸色也有些不太好看。

“你何时准备带人去山上援救我的族人?”米耳续问。

“现在你们的村寨被地魁包围,草率行事只是自取灭亡,要从长计议。”

听到从长计议之类的推诿的话,米耳又有些不满,不过这支商队本来就跟他们白越没任何关系,人家肯来帮忙已经是要冒极大的风险,她知道自己再苛求也是无用。想到这,她便准备趁着白越还没灭族,赶紧回去跟族人一起并肩作战。

刘愈突然又在树上说道:“小丫头,我说从长计议,你也别犯傻,白天里做任何事都可能暴露目标,到时你救不了你的族人,反而送了自己的性命,徒劳无益!”

米耳道:“既然阁下不肯帮忙,那我们日落后就寻法上山。”

刘愈没再勉强,在树杈上很快睡着。刘愈正睡的迷迷糊糊,便被一阵爆炸声所惊醒,刘愈一个骨碌险些从树上掉下去,等他定神拿起望远镜往山上看清楚,才知道原来是徐元方的军队在午后展开新一轮对山寨的围攻。

在以前,军队对火器的使用并不重视,但在刘愈的新军威吓南北之后,就连岭南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军事武装,也开始发展火器的使用。但这些火器都很落后,就拿今天徐元方进攻白越村寨所用的来说,基本就是火药锁引起的爆炸,效果可能很震慑,但达不到远程袭击的目的,也基本无法做到定位定向的攻击,山上的爆炸声倒是不小,但也基本是升起一阵烟雾之后便停歇,没有开山劈石的效力。

刘愈觉得很不屑,可在没见识过强大火器的白越族人米耳来说,这爆炸声就好像催命符一样令她焦急。

“急也没用。”刘愈道,“刚才的声音都是从山体的外围传出,很可能是徐元方佯攻的举动,要相信你的族人能顶过这一轮攻击。”

米耳焦急地便要跟刘愈讨要武器,回山上援救族人,可刘愈却铁了心不趁她心意。刘愈去援救白越,还阻止米耳去援救,米耳很恼怒,可刘愈不听她的,朵琳在旁边不断劝说着米耳要冷静,一直在说刘愈会有办法。

“他有办法,就是看白越族人遭难?他说的什么围魏救赵,一定会来吗?”

这时刘愈才知道,原来米耳把“围魏救赵”当成了一个领兵的将军。

刘愈没再与她辩驳什么,很快到了黄昏。刘愈没让人生火,因为身处敌境,刘愈不想暴露目标。

到了晚上,米耳再不听朵琳的劝说,执意连武器也不带就要上山去。刘愈把从米耳身上缴获的短刺扔回去,道:“你们拿着这个,早点上山去送死。”

朵琳很着急,她不明白为何刘愈会改变心意让她的姐妹去送死。但在之后,刘愈补充了一句:“若是遇到危险,可以回到这里来,我们在这德者你们。”

米耳冷哼一声,叫其四名族人便一头往山上扎了去。朵琳看着他们的背影很难过,刘愈淡淡一笑道:“放心,他们会回来的。”

刘愈派了连乎生跟踪他们,保护他们的同时,顺带摸清楚上山的路。

过了两个多时辰,接近夜半的时候,脚步声往这面临近过来,刘愈一直在等候,闻声让人盯着那边,很快传来了连乎生的信号。刘愈这才知道是自己人。

连乎生探查完地形回来,还带来了朵儿和她的两名族人。米耳带人回去,结果遇上徐元方军队的哨探,五个人只剩下三个,如果不是连乎生及时相救,米耳早就当了野头山下的孤魂。

第五百四十三章袭扰

出发回去时,米耳一副急切思归的模样,精神抖擞。回来是被人扶回来的,身上带着箭伤和鲜血,很多血并不属于她,而属于与她同行死去的两个同伴,而之前那个被刘愈认为像徐菜花一样的彪悍女人便没能回来。

“米耳,米耳……”见到有人,米耳昏迷过去,朵琳关切地上去查探米耳的伤势,不断轻唤她的名字。

而在这面,连乎生则在向刘愈回报。因为徐元方军队外哨的紧密,连乎生也没法带人太靠近敌营,且因为米耳所带的人不小心被徐元方军队的外哨发现,连乎生未免打草惊蛇,救下米耳等人后便马上撤离。

“动枪了?”刘愈问。

连乎生点头道:“大当家的放心,我们处理了尸体,是把尸体背下山以后才掩埋的,地处树丛之中轻易不被发现。”

刘愈点头表示会意,本来连乎生不想泄露周围有朝廷军军人做的是对的,但刘愈却觉得连乎生做的不够。如果换做是他自己,他肯定会假意掩藏了尸体,却又露出一些端倪被徐元方的人察觉,如此徐元方的人才会怀疑朝廷军在周围有军事行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样可以限制徐元方对白越的进一步行动。如此也有助于徐元方在得知朝廷军对亢生的军事行动后,马上撤兵。

“处理了就好。”刘愈没做强求,道,“不过我们马上要撤离此处,到安全的地方再做详议。”

趁着夜刚半,徐元方的人暂时还没察觉到异样。刘愈选择了撤退。刘愈是为安全考虑。他们所处的位置距离野头山外围不过五六里模样。徐元方的哨探可能会巡查过来,而米耳等三个白越人的伤势又比较重,刘愈也是为他们的性命着想,只有在远离野头山的地方他们才敢生火烧水,在这年头和环境下,处理伤口火和热水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有士兵在外查探消息尚未回来,刘愈在原地留下记号表明撤退的方向,然后让人抬着米耳等伤号撤退。走了大约两个时辰。快天明时,刘愈估摸距离野头山有二十多里路,到了一片树木环绕的山谷里,刘愈才决定停下。但刘愈没着急让人生火,而是让连乎生带人去跟处在后方的黄越族人联系。

“阿哥,我也去。”听到刘愈要去联系黄越人,朵琳自告奋勇。本来她就很担心族里那些妇孺的情况,作为黄越的“准达求”,她没在族人身边隐约有些不安。

“没事,你先留下。”刘愈道。“米耳还需要你照顾。”

米耳毕竟是女子,身上又有伤。需要人清理伤口及包扎止血,本来这些曲宁可以胜任,但米耳明显对身为汉人的曲宁不信任,刘愈只好让朵琳去帮忙。

刘愈让连乎生去联系黄越族人还有个目的,就是把留在那边的药材和人手暂时带过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事里,刘愈也准备暂时将这片小树丛作为大本营。进可攻,退可逃。

到了白天,刘愈让士兵准备早饭,终于稍微远离了战场的最前线,士兵们也终于可以放下心生火煮热饭吃,士兵们脸上还是很轻松的,在山谷的溪水前打水清洗身体也有说有笑的。而此时的米耳心情就很糟糕,因为她的一意孤行,四个同伴转眼就少了两个,而她自己也受了伤没法再去跟自己的族人并肩作战。米耳一边为山上的情况而担忧,一边又自怨自艾不肯吃喝,朵琳没办法,只好在一边劝说着。

“阿妹,你说多了也没用,这丫头顽固的很。”刘愈走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虽然他听不懂朵琳的越家语,但大致也能猜出是什么,刘愈看着正瞪着他的米耳道,“小丫头,想保全你的族人,你就要乖乖吃饭养伤,我说过地魁三天会撤兵,这时间就不会错。”

朵琳干净搭腔道:“是啊,米耳,只有吃饱饭有力气,才能跟那些地魁拼到底。”

被刘愈三天的期限所鼓舞,米耳的郁结也开解了许多,终于不再像是自寻短见一样拿身体受罪。之后朵琳帮她处理伤口也容易了许多。

刘愈等连乎生回来,也见连乎生有些心烦的模样,不禁有些诧异。本来刘愈安排的是让连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