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兵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杂兵天下-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宋家成一慢下来,赵云也慢下来了,并不过分紧逼。这样宋家成觉得这个张殷琪真是一个有用的智囊型人物,对自己又很忠心。

由于赵云并没有干扰宋家成收拢贼兵,也没有在天黑时宋家成扎营的时候,去打击他,而是任由他收拢贼兵。所以宋家成一夜之间,收拢到一万五千多贼兵。再一次恢复了元气。

第二天一早,宋家成带领队伍向清河国挺进。至于为什么要向清河国挺进,那自然是张殷琪的功劳。

张殷琪分析了猛虎营的不可战胜性,认为凡是猛虎营驻守的地方都不能去碰,而现在在冀州只有清河国和赵国刘峰没有派猛虎营把守。而贼兵这么多人,刚刚丢了南皮,急需补给,否则饿也饿死了。

对于张殷琪的分析,宋家成认为很正确。他对猛虎营怕到了骨髓里,准备抢了清河国,就马上南下渡过黄河去兖州或者豫州了。在冀州恐怕是没有贼兵立足之地了。

至于为什么不去青州,张殷琪又分析了,刘峰曾经当过青州别驾,训练了青州的郡兵府兵,青州兵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刘峰的猛虎营的老底子虽然是扬州兵,但是在青州补充了最多。而且刘峰在青州还留了一只精锐部队。加上青州刺史孙登是刘峰的岳父,如果贼兵去了青州,刘峰能不派兵相救吗?到时候还不是要狼狈逃窜!

冀州的北面是幽州,西面是并州,这两州人口稀少,气候恶劣,幽州和并州的官军战斗力也是超群的,所以犯不着北上找不自在,所以南下兖州和豫州是宋家成唯一的选择了。

结果清河国被宋家成一鼓而下,清河王刘维被刘峰派遣的前去报信的斥候部徐海所救,但是国内所有的士族门阀势力都被贼兵一扫而空。

接着宋家成如同蝗虫过境一般,裹挟了十几万贼兵,渡过黄河进入了兖州,成为了兖州一支强大的贼兵势力。

刘峰把清河王刘维接到邺城居住,借口清河国被贼兵劫掠一空,需要时间整固,代替刘维来进行治理。

然后刘峰马不停蹄在冀州四处扑灭黄巾军的余孽,花了大约二个月时间,冀州全境黄巾军势力被刘峰一扫而空。那些安插间谍的黄巾军,全部按照刘峰的意志,在扫荡了一些士族门阀势力之后被赶出冀州。要么去了兖州,要么去了豫州。

冀州的战火终于平静下来。

而经过黄巾军这一乱,冀州的士族门阀势力大减,而刘峰的势力大涨。冀州的各家族在尝到了黄巾军的苦头,又被刘峰的军队所救之后,基本上都倒向了刘峰。那些没有倒向刘峰的家族,黄巾军就帮刘峰把他们解决掉了。

而由于刘峰被赋予了任命几个被撤销的王国的郡守的权力,所以冀州除了赵国仍然在赵王刘熙手里以外,其他绝大多数地方,刘峰都实现了直接统治。

刘峰抓紧时间开始了他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动乱的根源问题,几千年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中华大地一直都是延续着这样一个循环:新朝建立,土地兼并,农民活不下去,造反,建立新朝,继续土地兼并,农民活不下去,造反……

刘峰没办法立刻解决封建社会这一痼疾。只能通过缓和的办法来减缓社会矛盾,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机。具体的办法就是减租减息。

然而减租减息却需要地主阶级的配合,不是刘峰说一声就能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刘峰好好了利用了黄巾军一把,把冀州的士族门阀势力大大打击了一下,造成了冀州许多无主土地。

而这些土地都由冀州州府收起来,然后准备放给无地农民耕种,州府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帮助无地农民迅速自力更生。到了收获的时候,归还州府一定的租子。这个租子比大汉朝普遍的租子便宜得多。

一般大汉朝地主的租子是六成甚至更高,而刘峰预备定下来的只有三成。

当然州府是没有钱的,这些都必须要刘峰用手中的资金垫付。经过计算,全部实施起来也不过只要五百万钱,好处却是大大的,能迅速把冀州在黄巾军动乱之后安定下来。

当然刘峰在实施无主土地放给无地农民的政策之前,和冀州的大家族郭家、常家和逄家进行了商议。把自己想要迅速稳定冀州的想法和几位通了气,并且把自己地租只有三成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他们第一反应是大惊失色。因为这个地租低于他们的地租一半还不止。连忙说不可不可。理由是这些土地虽然是无主的,但是由于刘峰要拿出钱来帮助农民,这样的地租恐怕连本钱都不一定能收回来。他们极力劝说刘峰收回成命,把地租抬高到六成。

刘峰则说自己宁可亏钱,也只收这么多租子。而且由于土地是无主的,现在收归州府,虽然自己出钱垫付初期的启动资金,但是自己收回垫付资金之后,不收任何利息,所收的租子全部归州府所有,作为灾年赈济之用。

郭琳、常沣、逄仲互相望望,都显出了钦佩之色。因为刘峰这样做自己得不到任何好处。这样的举动在现在的大汉朝就像圣人一样。三人觉得刘峰说得不是假话之后,立刻开始了对刘峰的吹捧。差点把刘峰捧为刘圣人了。

刘峰笑着打断他们道:“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把我们冀州的地租降下来,让农民有口饭吃。这样黄巾贼子就不能再挑动我们冀州的农民造反。而冀州稳定了,对各位大家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希望三位响应我的减租减息的号召,率先把地租和借贷利息降下来。让农民活得下去!”

第一百六十二章 坚决执行

听了刘峰的话,三人的脸色立刻垮了下来。这些家族都拥有着大片的土地,每年依靠地租能够收入大量的粮食,以供应这些家族在各州郡的粮店销售。在这个动乱的年代,粮食就是一切,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主动。

刘峰让他们降低地租,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不说话。

刘峰笑道:“三位家族的田地占了冀州总田地的一半吧,如果你们把田地地租降下来,农民有了余粮,还是必须卖给你们,那么粮食仍然在你们手中。各位家族在冀州开了许多店铺,农民有了余粮,卖了钱,自然要来你们的店铺消费,最后粮食上损失的那一点,会在商业中大大赚回来。商业的利润,各位自然知道要大大高于农业。”

三人还是互相望望,谁也不说话。刘峰的这个经济理论是现代经济理论,以消费拉动经济,对汉代的人来说太过超前,三人当然不懂。降低地租,损失是眼前的,以后能不能从商业里赚回来,谁也没有把握。所以仨人都不说话。

刘峰接着说道:“我们的低地租将吸引大量的人口前来冀州,现在各地黄巾贼乱频繁,各地民不聊生,而我冀州最早消除贼乱,加上很低的地租,这将吸引大量的人口前来定居。各位知道,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这些人要吃饭,要住,要穿,要生活,这一切都是要向各位的店铺购买的。各位觉得能不能赚钱?”

三人又互相望望,脸上显出了向往之色。

刘峰继续忽悠:“我们冀州人口由于黄巾之乱,已经减少了,当初刘某来到冀州,冀州有户一百三十万户,人口四百二十余万。现在只有一百万户,人口三百一十万。减少了一百万啊!各位难道不觉得人不够用吗?很多田地都是荒芜了没人耕种!难道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维持那么高的地租吗?难道不能吸引人来居住吗?”

郭琳有些动心了,犹犹豫豫地说:“可是大汉朝是禁止人口流动啊!”

刘峰道:“黄巾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留,那些百姓难道留下来等死吗?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反正是个死,那些百姓难道不会逃难?既然人家百姓逃难到我们冀州了,我们能眼看着这些大汉朝的子民饿死?我们这些父母官能够这样做吗?当然不能!”

刘峰端起茶来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光给他们救济是不行的,要尽快让他们在我们冀州生活下来。成为我们冀州的子民!这就是我准备用自己的钱垫付那些公田前期投入的原因,希望能够多救一些大汉朝的百姓,希望让我们冀州尽快摆脱黄巾之乱的影响,发展起来!”

说到这里,三人已经有些感动了,这刘峰还真是大汉朝难得的好官,完全是为了救济百姓啊。三人对刘峰更加敬佩。在他们看来,投入了那么多钱,不取一个钱的利益,只要百姓三成地租作为还款,这不是活圣人是什么?

“我们的政策,对上,我们是为了让百姓能活下去,而不会跟着黄巾贼造反,这样能够尽快稳定大汉朝的动乱局面;对下,我们解救了无数大汉朝的子民,让更多的子民能够活下去;对你们,能让更多的人口移居冀州居住,自然对你们的商业利益有利;而对刘某,自然稳定了冀州就是刘某的政绩,对刘某也是有利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政策。”刘峰看到三人貌似有点意动,连忙继续说道。

常沣问道:“刘大人为国为民之心让我等钦佩,不知此政策实施之后,能吸引多少人口前来冀州?”

这个问题是三人都关心的问题。三个家族都受到了黄巾之乱不小的影响,人口锐减,很多良田都没有人耕种。而商业由于人口锐减,利润大大降低,手工业也萎缩了。所以人口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很大的问题。

刘峰道:“这个政策一旦实施,少说将吸引一百万人口,甚至更多。各位的利益会恢复,甚至高于黄巾之乱之前。”

逄仲问道:“这个政策的持续性有多久?”

刘峰道:“保持低地租必须一致持续下去,这样才能保证冀州发展起来。而各位占了冀州良田的一半,加上州府手中的公田,我们就占了冀州田地的六成以上,剩下的四成我们可以采取限期执行三成地租的政策。假如有人胆敢蓄意破坏我们冀州发展的前景,拒不执行州府的政策,那么州府是不会对他们客气的。将对他们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促使他们执行三成地租。”

刘峰这话说得已经很重了,三人互相望望,这说明这位刘大人已经铁了心要实施该政策了。三人家族的族兵都在刘峰手里握着,想要反抗连点可能性也没有。而且刘峰在让他们派遣族兵时曾经说过,这些族兵会保护他们的财产。当黄巾军乱起之后,刘峰确实派遣了经过刘峰加强训练的族兵前来保护他们的财产,使得他们的损失很小。这说明刘峰是说话算数的。

而那些没有派遣族兵的家族,刘峰根本就没有去管他们,很多家族就在黄巾大乱中,灰飞烟灭。现在土地都落在了州府手上了。

“对那些冥顽不灵的,州府会派遣郡兵前往强行执行,如果胆敢反抗,以谋反论处!田地一半没收为公田,一半归派去执行任务的族兵家族。”刘峰恶狠狠地说。

“嘶……”三人听得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刘峰真狠啊!但是整个政策对他们三个家族很显然是有利的,因为他们三个家族都有族兵在刘峰手上,只要某些傻瓜胆敢反抗,他们就发财了!这不就是执行抄家灭族吗!这里面的好处是个人都知道,这事岂能不干?

三人在很短的错愕之后,立刻拱手抱拳道:“我等愿听刘大人调遣,坚决执行三成地租政策!”

第一百六十三章 减租减息工作队

三成地租的政策在冀州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当然事先,刘峰在上奏文书中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小皇帝,防止他认为自己在胡搞瞎搞。上奏文书写得情真意切,把农民悲惨生活写得活灵活现,最后刘峰大义凌然地说,为了大汉朝的安定,为了百姓能够活下去,不会跟着黄巾贼兵造反,所以冀州实行三成地租。虽然知道该政策实施难度很大,但是为了大汉朝,刘某人决定不管是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陷阱阵,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为大汉朝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刘峰的文书把小皇帝感动得无以复加,连忙把刘峰的文书给群臣看一遍,说道:“这就是你们一直想要赶走的冀州刺史!刘峰有拥立之功,冀州又是第一个消除黄巾之乱的州,现在为了冀州能够迅速平息黄巾之乱的影响,不惜自己掏钱垫付公田的前期投入,事后不收一个钱的利钱。这样的品格,这样的人才,真乃大汉朝的栋梁啊!你们看看大汉朝其他州郡能否实施这样的政策?”

群臣把刘峰的文书传阅了一遍,都默不作声。

大将军尚封、大司农张褒、司徒刘骧看了文书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家族的地租都是六成,假如刘峰在冀州试点搞成功了,那么皇帝陛下岂不是会下诏进行全国推广?那自己家族的利益岂不是要受到巨大损失?这还得了!

但是刘峰此举站着大义,他们想不出怎么去反对刘峰的文书。上次没有扳倒刘峰,现在刘峰又有了平定冀州之功,要想扳倒刘峰是越来越难了。

小皇帝一看下面群臣居然都不说话,略微想了想就知道群臣的想法,他内心大怒!这些人,高官厚禄,家有良田千万顷,居然在此事情上还只想着自己家族的利益,完全不为大汉朝考虑。简直是岂有此理。还是刘峰好啊!朕怎么当年受不住压力,把这么一个忠心能干的臣子贬黜了呢!

小皇帝越想越觉得对不住刘峰,越想越想念刘峰。

大司农张褒看到小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只得出列道:“刘冀州此举确实有利于稳定冀州,然而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有可能形成新的民乱!可命刘冀州在冀州一地试点,假如能够成功,实施情况不错,再行向全国推广为好!”

大将军尚封现在兼任司空之职,因为自己的侄子之死,对刘峰恨之入骨,可惜尚芳死在兖州,尚封挑不出刘峰的错来。一直怀恨在心。现在自然不能支持刘峰,出列道:“刘大人的政策还未实施,实在不敢想效果如何。不如等刘大人实施之后再定夺。”

司徒刘骧这是也明白过来了,道:“大司农和司空大人说言极是,是老城持重之策,臣附议。”

三位重臣都这样说了,其他官员立刻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

小皇帝只好下诏,允许刘峰在冀州实施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