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开封城。”
“其余方国安和杨德政总兵等兵将听说不多,总归是争路逃跑,全军之中,无一个还留下作战的……”
“其他的,额就不知道了……额运气好,找了一条船,还救了几个兄弟知晓了其他军中的事情。最后,朱仙镇里是怎么个景象,额就都不知道了……”
朱慈烺听完,身子微微地颤抖着。
“本官知道了……”朱慈烺止住颤抖的身子,点点头:“老十七,赏银
银十两。问他要不要参军,若是还愿意当大明的官兵,那就留下来。若是不愿意,再给点盘缠,放走吧。”
朱慈烺说完,老十七躬身应是。
那逃兵听完,顿时忙不迭地叩首:“叩谢大人。额愿意从军,当兵吃粮!”
若是平时,朱慈烺恐怕还有兴致做一下思想运动,告诉这些人朱慈烺麾下的兵不仅是当兵吃粮,更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好男儿。
可现在,骤然得知了河南朱仙镇的大败,朱慈烺却是一点心情都没有。只是挥手让人退下。
此刻,无数消息在朱慈烺的脑海之中徘徊。
闭着眼睛,一个个人名地名出现在脑海之中,不断出现。
一个个情景在朱慈烺的脑海里设想,推演,让朱慈烺感觉分外疲倦。
良久,老十七在朱慈烺身边说了一句。朱慈烺睁开眼,看到了张镇。
见此,朱慈烺点了点头:“汇报吧,河南的战局,如何了。”
“是!”张镇闻言,稍稍沉吟了一下,便开始将打听到的信息汇报了起来。
只是,越听,朱慈烺的脸色就越发沉郁。
这场大败比想象的更糟糕。
。。。
第二十一章:司礼监的军报()
【六更第四,求收藏!~~~若是认可微言,支持下微言,万万点击一下加入书架哦】
【蔷薇若汐和悲愤的元首书友,感谢两位打赏~】
左良玉违抗军令,抢掠营寨逃跑后,李自成反应极其迅速。
天色刚刚放亮,李自成就派出精锐绕道截击。最先遭殃的是左良玉,撤退之后依旧有兵马数万的左良玉虽然抢了所有能抢的骡马,但因为人数太多,目标太大,还是被李自成一阵进攻之后,阵势大乱。
见此,左良玉果决放弃了被追击到的兵马,继续南撤。
只不过,刚刚绕路跑开的左良玉却因为慌不择路,反而进了闯军预先埋伏下的壕沟之中。
顿时,左良玉所部官军相互践踏,死伤惨重。
见势不可为,左良玉依旧是十分果决,只带着最心腹的数千兵士,再度抛开麾下数万兵卒,带着军中全部骡马,南向狂奔。
这一次,或许是轻装跑路后左良玉速度大增,或许是得了数万降兵的闯军消化不下。
总之,左良玉终于得以成功朝着襄阳跑路,看情况显然可以顺利逃回襄阳了。
与此同时,丁启睿却并未如历史上所言跟着杨文岳一起跑路到了汝宁,反而带着兵马进了开封城。
据说,原本这是封堵西北路闯军人手不够的原因。
而人手不够,便是李岩忽然被李自成调拨到了东北东明县去拦截明军的缘故……
朱慈烺自然是不知道这历史上细微变化的。
此刻的他心情沉重,消化着这震惊的战报。
很快,朱慈烺的思路渐渐清晰了起来。作为一个政治动物,心情沉重归沉重,但朱慈烺还是很敏锐地抓住了一些机会。
“此刻……更该上奏捷报。这般大胜闯军上万,唔……得浮夸一些,就说大胜闯军四万好了!”朱慈烺想着,忽然又道:“不过,得在密奏之中将这斩获说清楚。还有……侯恂也快来河南了吧……”
“如此一来……我更要将这捷报上奏的时间,再琢磨琢磨……安排一下了……”
司礼监里,秉笔太监王承恩望着桌案上的奏章,久久无言。
若是私底下里,王承恩定是会重重怒骂一声:“河南上下,都是些怎样的废物?”
但一干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在屋内,王承恩忍住了这小小腹诽的冲动。有时候,知晓的东西多了,就连王承恩都未免要冒出一个念头。
“这大明……真的气数已尽了么?”
气数这样的东西,一开始大多数人都是不信的。如袁崇焕,如卢象升,如朱由检……
曾经王承恩也是这般,对于所谓大明气数已尽的说法,是嗤之以鼻的。这样说的人,要么就是打算造反的,要么就是已经在造反的。反贼说的话,屁股天然就是歪的。能指望几分真意?
可而今……
看着大明两个督师,四个总兵,十八万大军竟是连一仗多没打就自己乱了。王承恩的心中却不由真真升起了几分……大明气数已尽的心思。
人之寿元有尽时,剑若出鞘终会朽……这天下,亦是没有万古不变的天下。
许是王承恩出神的时间有点旧,不多时就有太监将目光望了过来,似乎是在探查着什么。
见此,王承恩神色淡淡地道:“河南来了军报,谁要替咱家去交给圣上批阅吗?”
其他几个秉笔太监闻言,顿时纷纷将目光收了起来,各个都一副细心体贴的模样道:“王公公简在帝心,奴婢岂敢去凑这份热闹。”
河南来的军报是好是坏,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去拆开奏章看,只需要看看送奏章的小吏是什么表情就知道了。
若是捷报,纵然收信的大太监城府再深,但得了赏银的小吏总会忍不住喜悦,欢笑着离开。
而今,王承恩一脸晦气,众人自然不想接过这番晦气。
王承恩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声,忽然就见干儿子冯信脚步匆匆跑了过来,顿时眉头一挑。
果然,冯信低声说了几句,就让王承恩神情犹疑了起来。
稍稍一思虑,王承恩轻声道:“既然如此……你去将那个人的奏章立刻扣下来……”
说完,王承恩就出了司礼监,见到了一个走廊之中,含笑以待的太监……司恩。
乾清宫里。
朱由检长长呼出一口气,伸了个懒腰。
天气渐热,建奴也终于消化完了战果显然并不打算继续扩大战事,于是撤兵东去,暂时没有继续进犯的打算了。
而中原,朱由检亦是将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再三严令丁启睿出城围剿反贼,又让侯恂带着自己特地拨出去的二十万两军费南下犒赏大军。
这些布置在朱由检看来,可谓是使尽全力……或者说再也没有什么牌可以打了。
如此一来,接下来还能做的也就只剩下静听快马奏报,将河南军情传入京师了。
没了河南与辽东两大战事的纠缠,朱由检竟是难得感觉轻快了几分。这些时日以来,朱由检原本面色青白发虚的身子竟是多了一点红润之色。
&nbs
p; 当朱由检将一封奏章丢下的时候,屏风外站立颇久的周皇后见此,顿时温笑着缓缓走来,手中则是端着一碗清心莲子羹:“圣上,臣妾备了些清心莲子羹,尝尝清清心火吧。”
朱由检闻言,顿时面上轻笑了起来:“辛苦皇后了,批阅了一早的奏章,的确是有些乏了。唔,朕来尝尝。”
周皇后见崇祯皇帝这么买账,脸上的笑容顿时多了几分。
但很快,周皇后就见崇祯皇帝只是吃了一口半就停了下来。
“王承恩,你在门后鬼鬼祟祟站着做什么?”朱由检皱着眉头,眼尖地看到的门外露出一截衣袖,晃悠晃悠时不时出现的王承恩。
“臣妾再去给圣上盛一碗。”周皇后脸上依旧是笑容浅浅,显然习惯了这一幕。
朱由检的话刚刚说完,就见门外的王承恩笑容勉强,连滚带爬地走进了乾清宫,拜在殿上,道:“陛下……河南来了军报,颇为紧要……”
“喔?”朱由检听了,只是目光微微一动,继续吃起了清心莲子羹:“既然是紧要军报,那你还呆傻着做什么?”
“念!”
。。。
第二十二章:捷报入殿()
【六更第五,求收藏!~~~若是认可微言,支持下微言,万万点击一下加入书架哦】
听此,王承恩顿时深呼吸一口气,道:“河南巡抚高名衡……奏报朱仙镇战事……”
王承恩念着,朱由检依旧表情平静地吃着清心莲子羹。し而屏风外,周皇后却是罕见地呆了下来并没有走开。此刻听了河南战局,周皇后的心中却满是另外一人。
“督师丁启睿命麾下大将左良玉及保定总督杨文岳、总兵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等四镇兵驻朱仙镇。军议纷扰,丁启睿主战,而左良玉见敌势盛乃拔营而逃,襄阳诸军皆溃。左良玉军逃至半路又遇李自成伏军,左良玉军大乱,弃马骡万匹,监军佥事任栋死于阵,左良玉则逃至襄阳……杨文岳溃师汝宁,丁启睿败兵归开封……”
终于,当王承恩记忆力不凡地将奏报之中的要点念完后,朱由检终于将一碗清心莲子羹都吃得差不多了。
王承恩念完,就将脑袋死死地扣在地上,一声不吭,只是余光撇到了朱由检平静的脸上,心中一阵七上八下。
终于,碗里的清心莲子羹也差不多只剩下最后一勺了。
朱由检慢条斯理地将这些莲子羹都搅到一起,一起勺着,轻声道:“所以……朕的两个好督师,四个好总兵,十八万偌大军队……就这么一箭不发,都溃了?”
说完,朱由检手微微颤抖着拿起了勺子,放入了嘴巴里,全部吃完,吞咽下去。
只是,当朱由检吃完这一口的时候,脑海之中却猛地全部都是中原战局之中的景象。
大明朝廷,上下寄予厚望于一身的平贼将军左良玉,竟是趁夜抢夺友军骡马……连夜出逃!
手握十万强军的所谓猛将,竟是畏战到了如此地步!
“朕……朕……”忽然,崇祯的手猛地颤抖了起来,狠狠吞咽下去,却感觉胸中堵塞得仿佛全都是顽石一样:“咳……朕……的好臣子啊!咳咳……”
忽然,崇祯猛地一阵咳嗽,方才吃下的东西统统都反胃得咳了出来。
“陛下!”
“圣上!”
“万岁爷……”
见此,屏风外的周皇后再也坐不出了,连忙跑了出来过去扶住朱由检,接连轻轻拍起了朱由检的背:“圣上,请慢着些呀。王承恩,还不快去寻御医来!”
王承恩迅速找了清水,毛巾,又找了一味温和润喉的饮子端了过来,送给朱由检服下。
“朕,无碍!咳咳……”朱由检猛地又是一阵咳嗽,摆摆手,看着几人摇头道:“朕说了,朕无碍!”
说着,朱由检又是咳嗽着,伸手止住周皇后要去叫御医的举动,更是也不看王承恩端来的饮子,只是一边咳嗽着,一边望着大殿外,一片晴朗的天空。
仿佛……这晴空万里的夏日送给他的是一阵全身浇透的暴风雨。
“圣上……若是坏了身子,那可如何是好?这大明的天下呐,可都得圣上去撑着呢。”周皇后接过王承恩的饮子,温声柔语。
似乎是周皇后的声音让朱由检重燃起了几分心火,或许是这大明天下肩负一身的使命让朱由检无法抛弃。
终于,听着周皇后这般声音,朱由检目光多了几分神采,道:“好。好……朕的皇后说得对。这天下,朕得担起来,担起来!”
“王承恩,传旨吧……朕要召见群臣!九卿内阁,都喊过来!”
“奴婢接旨。”王承恩心中猛地一松,无限感激地朝着周皇后投去一个目光,随后轻声朝着朱由检道:“万岁爷……奴婢有一事,是太子爷大伴司恩求见圣上,道是有太子爷的密奏。”
听此,朱由检的眉头顿时拧了起来。
就是一旁的周皇后亦是紧张万分。
“快宣!”朱由检深呼吸一口气,心中已然做好了万分糟糕的准备。
但当他见到了司恩的时候,心中顿时升起了一点希冀。
无他,司恩一脸眉开眼笑的表情,显然不像是来报丧的啊!
一念及此,朱由检顿时期许地看着司恩道:“快说吧,太子带了密旨过来,竟是要你亲自来一趟?还有,太子难道没有明文上奏吗?”
“啊……万岁爷,奴婢想起来了!今天的确是记得太子爷上奏了一封奏章,老奴还想着这就拿过来,却不料……不料河南的战报就来了。老奴也是没想到……心念着从前万岁爷说的,河南战报第一时间送来这才……这才……”王承恩说着,顿时有些惶急了起来。
此刻的朱由检满心牵挂着朱慈烺在河南的境况,哪里有心思听王承恩碎嘴子,连连摆手:“群臣暂且缓着,你也别发傻了,快去将太子的奏章带上来!”
待王承恩走了,朱由检这才盯着司恩。
只见司恩微微深呼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就朗声开口,一脸喜色:“陛下!大捷,大捷啊!”
“太子爷与开封城东百里外东明县与闯军大将李岩、红娘子相遇决战。此战,军中战士坚韧不退,鏖战赢敌,击溃李岩、红娘子于东明武胜镇,斩首闯贼八百七十六级,俘贼两千!溃贼军上万,现已复东明县,打通开封城黄河水道!”
“朕的太子胜了?”朱由检轻声着,有些不可置信。
这个关头,就见喘着粗气的
的王承恩捧着朱慈烺的奏章冲进了乾清宫,大声道:“陛下,是捷报。是山东镇临清营的捷报,是太子殿下大胜了闯军!”
“好,好,好!”朱由检迅速接过奏章,将上面的内容一目十行扫了过来,顿时大胜笑道:“朕的麒麟儿,胜了,朕的胜了。烺哥儿又给朕带来了好消息!”
“奴婢恭贺万岁爷!”
“奴婢恭贺万岁爷!”
“臣妾恭贺万岁爷!”
……
场上,周皇后、王承恩与司恩纷纷拜下恭贺。
“免礼免礼!”朱由检胸中阴霾一扫而空,神情振奋,心情前所未有的欢畅。
一念及此,朱由检看着司恩道:“司恩。你的捷报朕知道了。朕决定,命你兵仗局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