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灵台上,那尊八道宝禁的须弥塔轻盈旋转,不断牵引附近数千里海脉、地脉和天脉灵气,滋养洞天里的灵草灵树,蕴化万药精气,弥补他的损耗。
这尊须弥塔在天门大阵中汲取的万道先天太古之气,融炼五色神石和五色灵髓,甚至还曾融炼过十二道数的混沌之气,让它的底蕴一跃激增,如今已经有资格加持为九禁无上洞天。
数月后,玄冥灵龟终于在一个北海最深邃的海底峡谷前停了下来,没有继续沿着海脉深入。
这是北海修真界最大的海渊,一万四千丈深,三千里长,即便镇守北方的九大妖族圣裔之一的巨鲲一族,也唯有妖王境界才能踏足这里。
这是人道禁区,被称作北极神渊的妖族五大圣地之一。
巨鲲神脉的源头就在这里,一共有三条巨鲲神脉,在此孕育而出,一条通往万祖山,被九大道祖的大阵束缚,成为通天神河的力量之源,一条穿过北海、西海,其实也有一道支流涌入青海,最终汇入南海,另一条则途径北海、东海,最汇入南海。
故而,这里也被称作鲲海。
青海齐王的巨鲲剑,传说就是从此地出现,被一位太古洪荒时代的真神炼为神器,流传至今,从未有过任何损伤。
此时此刻,秦玄仗着神识俯览此地,看到的却是数以万计的魔族,甚至有五位魔王坐镇。
数十位巨鲲妖王镇守在此,无意撤离,它们依旧沉寂蛰伏在最深处的海渊里,那里有它们的巨型洞府,每一座都有数十里长,对它们而言,却显得异常狭小。
这些洞府相互连成一体,结成一座玄冥大阵,抵御魔族的进攻。
它们就像是一座座不动之城。
魔族则像是在攻打一座座空城。
蛟脉威灵第一,鲲脉厚重第一。
这些巨鲲妖王的法力极度厚重,宛若一层层的混沌之气,又无比的浩瀚,毕竟,连它们的身躯都有几千丈长,几百丈高,宛若延绵庞大的山岭。
北海修真界的几位妖尊,都有一股法力穿越十万里之遥,借助巨鲲神脉传递至此,万祖山的那位人道至尊的灵霄尊者也不例外。
此地太重要,仅次于万祖山。
秦玄并非是前来参战,暂时还没有到那种程度,他来到这个最重要的战场,只是想看清楚,魔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种族。
这个问题很重要,一直以来,都没有非常明确的答案,众说纷纭。
秦玄身后,那尊随着他和阴虚一路走过百年生涯的阴阳镜无声浮现,轻盈转动,镜身弥漫出浑厚的太古气息,更有一缕缕混沌之气,外层闪耀着八层空间宝禁。
百年修行,玄不离虚,虚不离玄,阴阳合璧,困境求生。
秦玄的须弥塔和补天盘,阴虚的阴阳镜,这是他们一人一鬼的常伴之物,三种洞天法宝布局精妙,天生就有合璧之威。
须弥塔源自星宿宗传承,属于星宿之法;补天盘源自周天宗,属于五行之法;阴阳镜源自阴阳宗,属阴阳九宫之法。
三座洞天叠加,即是小周天,再加上玄冥灵龟的龟蛇镜,融入星宿炼魔之法,即可布置一座小天门阵。
这倒是机缘巧合,还是早在星域一脉,三大古宗门创立时就存在的一种联合之法?
秦玄更相信是后者,甚至是星宿尊者、周天尊者、阴阳尊者未飞升之前,三位上古尊者就曾经以这种方式联手。
他和阴虚的这三尊洞天法宝,一路走来,进过天门大阵,进过阴神洞境,随着他们联手渡劫,不断补足残缺,炼入宙域神石、五色神石和宙域灵光,融合过混沌之气。
如今,终于都加持到八禁的大洞天层次,底蕴和根基之深,几乎是仅次于那些洪荒时代遗传至今的宝物。
八禁阴阳镜的浮现,流出数千道阴阳宝光,将秦玄隐匿在虚空边缘,让他能够心无旁骛的观察局势。
数万魔族正在四位魔王的驱使下,层层上涌,攻击北极神渊的玄冥大阵。
镇守在北极神渊的数十位巨鲲妖王并没有反击,只凭借大阵磨耗那些魔族,而魔族就形同在和墙壁作战,还是一层层不断修复的铁壁。
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
秦玄没有在意其中的原委,或许是没有到反击的时刻,或许是巨鲲一族不愿意扩大战争,或许是魔族杀之不尽,不如死守,等待魔劫之期过去。
他并不关注这些原因,只是静静的洞察战局,搜集魔族的情报。
魔族?
何为魔族?
答案似乎就在秦玄眼前,这是四支完整的魔部,每一部,皆有一位魔王统帅。
星道人的两大灵仆,上古玄蛇尊者开辟的阴阳玄蛇功,可以说是极大的借鉴了魔道法门,只要是修行此功的青海王蛇,皆能连成一体,法力相通,血脉相通。
魔族自然也是如此。
第两百七十五章 魔心()
人、妖、魔。
宙域之中的三大种族,代表三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人道的特点是高度一致,绝大多数的凡人都差不多,繁衍生息颇为容易;妖族的特点是千变万化,各有不同,高者立于世界之巅,寿元无穷,低者卑劣,微如虫豸,一年生,一年死。
魔族呢?
这是一个天然存在等级的种族,至高阶的圣魔族裔,高阶的天魔族裔,中阶的灵魔族裔,低阶的邪魔族裔,等级森严。
它们世界里,有统治宙域的至高神,有开辟宙域的至高神之母、至高神之父。
至高神的直系子孙,正是代替至高神统治魔族的圣魔族裔。
至高神用自身的本命神血创造的天魔族裔,正是魔族中的统帅,率领魔族毁灭那些并非至高神开辟的世界。
至高神吐出的气息里,诞生的灵魔族裔,则是魔族中的魔将、魔罗,而那些从人族和妖族中投奔而来,转化为魔的邪魔、妖魔,都是最低阶的存在。
星海荒洲的玄门道统与魔族征战了三万年,对于魔族的了解,也仅限于此,哪怕是青玄魔尊、噬灵魔尊这等邪魔至尊,对魔族的了解也很有限。
北极神渊的边缘。
秦玄藏匿在虚空中,悄无声息,暗中观察此地的四部魔族,皆属于鲲脉的鲨系,又各有不同,四位魔王的血脉应该就是天魔族裔出身。
它们的体内流动着那种极其古老的血脉传承,与秦玄所知晓的神血传承截然不同,这是另一种血脉,既高贵,又恐怖,蕴藏着无穷的杀威和贪欲。
这就是魔血。
凡人不知历经多少年修行,才能点燃神火,开启神性。
魔族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修行之路,它们只要有魔血,就有机会凝聚魔心,有了魔心就有魔性。
这意味着魔族只要证丹,就能拥有匹敌神火的魔心。
魔心最初并不强,直到渡过第一次天劫,魔将、邪魔老祖才会拥有完整的魔心和魔性,魔道神通法术的威力便能陡增数倍。
这就是魔将比玄门法相老祖强大数倍的原因。
这种强大是阶段性的,到了玄门和妖族的灵神境界,人尊、妖尊已经能和魔尊抗衡。
一旦突破到真神境界,开始比道境,人皇真神通常占据绝对优势,甚至是碾压性的优势。
只不过,人道的优势来的太晚。
妖族还有麒麟、真龙、凤凰这等存在,还有九大圣脉后裔,数量虽少,在法相、纯阳、灵神三大境界的中期阶段,至少能与魔族中的圣魔族裔、天魔族裔抗衡。
人道,则是真的要等到人皇真神出现的那个阶段,才能与魔族全面决战。
秦玄在北极神渊的虚空边缘,无声无息的观察魔族,洞察那些魔将、魔王体内的魔血,在战局中,观察它们的强弱与优势。
他也在评估,魔族的肉身到底有多强,比妖族强,还是比妖族弱。
答案是比大部分的妖族强,比少数巅峰妖族弱,和巨鲲一族,以及玄冥灵龟、魔龙相比,差距则是很明显。
魔族肉身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恢复极快,无论是什么伤势,只要魔心尚在,即可快速复原。
秦玄一直在寻找答案,他想要让肉身突破人道的屏障,提前炼入混沌之气。
他当初从鼍州的天门大阵中获取了一百三十道数的混沌之气,如今还有二十余道存在须弥塔中,迟迟未用,就是想要炼入肉身。
其实,也没有其他的用途。
鸿蒙之气,妙而不可得;混沌之气,玄而不可用。
秦玄体内一直有四道混沌之气,无论是用小周天神功,还是历经雷劫,都未能将这四道混沌之气完全炼化入体。
他体内也一直拥有噬灵魔血,这是噬灵魔尊遗留的魔血,属灵魔阶,而且是颇为圆满的中阶魔血,只是未能很好的利用。
北极神渊的这场鏖战匪夷所思,魔族就像是在攻打一层层永远无法打破的阵壁,它们却毫无退意,不知疲惫,反复攻打。
镇守神渊的数十位巨鲲妖王也不反击。
这场鏖战已经持续数年之久,看样子,可能还要维持几十年。
这倒是正好给秦玄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他近距离的洞察魔族,观察魔族体内魔血的流转法则,观察魔道神通法术的种种奥秘。
从他凝聚血种,踏入炼血境的那一天起,他就是一名邪魔小修。
他之所以能拥有药灵、噬灵两种天道特长,也因为他是一名邪魔修士。
只不过,这个进程曾被涅槃神血压制。
直到这一刻。
秦玄隐秘的观察数十日后,确信魔血能够极大的提升肉身,甚至有可能融炼混沌之气,他才终于重启这个进程,在阴阳镜开辟的虚空边缘,悄无声息的凝聚魔心。
每一个凡人都拥有心脏。
修行者在凝聚血种的那一刻,就将它升华为心宫,魔族相比人道、妖族更进一步,它们还能继续将心宫提升为魔心。
尘封数十载。
秦玄体内的噬灵魔血终于解开封印,缓缓流动,他的小周天神功一功七诀,其中的化血诀就是专门用于修行魔血魔功,源自噬灵魔尊的化血魔功,总计六层心诀。
他的心宫随之晶化,仿佛是赤红色的灵晶,璀璨晶莹,闪耀出纯净的血色魔光。
北海修真界的四位妖尊,还有万祖山的那位灵霄尊者,都顺着巨鲲神脉,用自身的神力支援此地的数十位巨鲲妖王。
诸位似乎在小心翼翼的维持一种平衡,并不想让这四支魔部大败,以至于引来更强更多的魔部。
秦玄也出手了,同样是沿着巨鲲神脉,施展出一道道噬灵神通,凝聚在北极神渊的玄冥大阵里,透过阵壁,悄无声息的吞噬数万魔罗的法力。
这种玄冥大阵,他了若指掌。
他无需控制大阵,即可精妙的悉数利用阵威,将噬灵之力延伸到大阵的每一处。
只要有魔罗、魔将、魔王之处,便有他的噬灵之力,便有一道道噬灵神通,总计四万道,消失一道,他便补充一道。
这四支魔部中有一位天魔出身的魔王,一直没有直接参与作战,其他四位灵魔出身的魔王,负责统帅四部,在前方征战不休。
天魔和灵魔的差别很明显。
灵魔一脉,无论血脉如何圆满,仍然是三千天道血脉中的一种,天魔则是超脱三千天道血脉的存在,很难说,它们属于哪一系的血脉。
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所以,哪怕是青玄魔尊、噬灵魔尊,只要它们投身魔族,最高也仅能与灵魔等同。
如果说,灵魔族是天魔族的家奴,它们连家奴都不如,充其量只是外奴。
秦玄很想汲取天魔的魔血,看看能否炼入自身的魔心,只是那位天魔族的魔王统帅,一直没有出手。
幸好,四部魔军中还有七位魔将是天魔族裔,大概是天魔族裔中的晚辈,正在魔军中历练。
秦玄很有耐心,对七位天魔法外开恩,每一次只吞噬它们的法力,每隔数日,才会忽然吞噬它们的魔血,并且,控制的异常精妙,令其几乎无法觉察。
他的耐心好到让人惊叹。
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他终于在对手毫无觉察的状况下,汲取了三百余道数的天魔血,仔细研究,揣摩其中的奥妙。
结果令他意外,天魔血中蕴藏着一种奇妙的紫气,甚至比先天太古之气更为神奇,除了传说中的鸿蒙之气,他实在想不出还有哪种可能。
众人皆说鸿蒙之气,妙而不可得。
谁能想到,天魔族裔竟然蕴藏着鸿蒙之气。
七位天魔族裔的魔将,相当于七位法相老祖,即便是这等境界,它们体内蕴藏的鸿蒙之气也很有限。
如此又过半年,它们终于觉察到不妙,悄然退离魔军,不再出手。
很可惜,但也无所谓。
秦玄已经从它们身上盗取了六百道数的天魔血,相当于两位魔将的全部魔血,何况,这还是难得一遇的天魔血,至于其他魔血,他所得更多,大多用来蕴养化血神葫。
他将这些蕴藏一丝丝鸿蒙之气的天魔血,融炼到自身的魔心,逐渐产生一些奇特的变化,。
终于,他封印在体内的混沌之气开始缓缓融合,因为他将天魔血限制在魔心中,混沌之气也主要融入魔心,此前四道混沌之气,轻易融入。
因为身边还积存着三十余道混沌之气,并无别的用途,他就将这些混沌之气的封印解开,一道道的融入魔心,最后又炼化八道。
总计十二道数的混沌之气,蕴藏在他的魔心中,使得魔心异常玄重。
秦玄推算一番,六百道数的天魔血中,大致能凝聚出二十四道数的鸿蒙之气,数量极少,正好能融炼十二道数的混沌之气。
道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大致而言,一道数混沌之气,可衍生二道数的鸿蒙之气,而鸿蒙之气可衍生出三种先天之气,起初是先天太古之气,然后是先天本源之气,最后是先天灵胎之气。
至于紫气雾竹、降魔紫莲、蕲草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