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英雄-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小林秀赖有两个选择:一是向西渡过淡水河,对五十四军进行战术包抄,顺带把盘踞在基隆市与淡水港的两栖部队围起来;二是向东迂回,保卫基隆市,然后集中兵力打下基隆港。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小林秀赖肯定会选择前者。

问题是,他不能不考虑其他因素。

让顶在中路的部队率先撤退,明显是个大破绽。如果是前线指挥官擅做主张,小林秀赖不会觉得奇怪。重要的是,五十四军撤退的时候组织得非常到位,根本不像是前线指挥官擅自下令撤退。既然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撤退,这个明显破绽就是故意留下来的,目的是让敌人上当!

以小林秀赖手里那点兵力,也吃不下整个五十四军与两个两栖旅!

得知上野龙一的部队在一零七二高地遭到空降兵阻击,夜晚将留在高义村,说不定再过两天也到不了桃园,小林秀赖更不敢有任何奢望。

也就在这个时候,小林秀赖收到了服部留名下达命令:进军基隆。

不用多说,服部留名的命令与帕特里奇有关,因为这个时候,帕特里奇乘坐的要员专机在途经关岛之后,正飞往冲绳岛。既然美国总统已经批准参与地面战争,帕特里奇就得为美军登台做准备。

能在美军上岸之前占领基隆港,肯定能省去很多麻烦事。

问题是,基隆市是台北“五都”之一,不但是台北市门户与主要军港,还是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日军第七师刚刚在台北市与五十四军鏖战,又要去基隆市与两栖部队鏖战。

会舒坦吗?

更重要的是,受地形限制,日军进军基隆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即沿着基隆河南岸的主干道,经汐止镇攻入基隆市西南的七堵区,然后从暖暖区渡过基隆河,攻入位于中山区、仁爱区与基隆市区的基隆港。

在这条单一进攻路线上,日军装甲部队很难展开。

对防御一方来说,即便丢掉了台北县的汐止镇,也能在沿途的保长溪与拔西溪等地设防阻击日军。更重要的是,因为台岛北部的沿海公路经安乐区通往基隆港,所以日军攻入基隆港之前,两栖部队不用考虑撤退,可以放心大胆的利用基隆市的有利条件阻击日军,杀伤日军有生力量。

这肯定是一场恶仗!

冷静下来就能发现,打到这个时候,陈必时已经在对战役行动进行全面调整。

五十四军全面退守阳明山,不是要在两栖部队之前撤退,而是钉在台北市北面,让突飞猛进的日军投鼠忌器。不管怎么说,日军能在两天之内迫使五十四军放弃基隆河防线,即便损失并不小,进展也算得上神速。

陈必时这一招最妙的地方就是迫使对手从一座城市奔赴下一座城市。

看得再深入一点就能发现,陈必时还让日军“背道而驰”。

虽然台岛北部战场的核心是台北市,但是一个拥有上千辆各式坦克战车与一万多名官兵的装甲师肯定不止这么点能耐。要是让日军打顺手,不但能拿下台北市,还能一举攻占包括桃园县与新竹县在内的大台北地区!

如果不能避免失败,就得把失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小林秀赖的装甲部队杀向基隆市,正是陈必时求之不得的。

问题是,如果就这点能耐的话,陈必时最多当个军长,因为这种层面的战术指挥,罗耀武做得不会比他差。

整个部署中,实际上有两个重点。

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让台北市区内的五十四军退守阳明山,把基隆河北岸的环北区与内湖区让给日军,使切入五十四军与两栖部队结合处日军形成真正的突出部,让日军为了侧翼安全不敢轻易北上,给了五十四军喘息机会。

另外就是让两栖部队死守基隆市。从整个战局来看,随着五十四军撤到阳明山,两栖部队留在基隆市的意义已经不大。不管怎么说,陈必时会让这支部队在五十四军离开阳明山之前撤走,需要盯住基隆市的肯定不止日军。

这才是关键所在。

陈必时此举针对的不是日军,而是蠢蠢欲动的美军!

只要两栖部队能像五十四军那样拼命,让小林秀赖的部队无法顺利拿下基隆市,正准备登台作战的美军就别想放开手脚,也就不能发起突击。

把美军拖住,陈必时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大半。

问题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在15日夜间到达冲绳的帕特里奇。

虽然台岛北部战场的地面战斗由服部留名指挥,但是帕特里奇是联军总司令,有权向命令服部留名。再说了,服部留名也不是傻蛋,经帕特里奇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明白了迅速拿下基隆港的重要性。

当天晚上,上野龙一的部队还在高义村睡大觉,小林秀赖的装甲部队攻入了基隆市。

从一开始,战斗就打得异常激烈。

因为这与登台后的作战行动有关,所以美军提供空中支援时简直是不遗余力。轰炸从日军进攻前开始,从未间断过。除了按日军呼叫进行战场支援之外,美军还调动大批侦察情报力量,对战线后方的两栖部队进行火力遮断。

凶猛的空中打击,不但把基隆市变成了血与火的炼狱,还炸垮了某些人的斗志。

连续三次请求支援未果之后,在天黑前就去了淡水港的两栖部队指挥官吴兴凡向前线指战员下达了突围命令。虽然吴兴凡后来坚持认为此举是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但是在他下达突围命令的时候基隆市的两栖部队未被日军包围。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命令。

虽然基隆市的两栖部队在突围的时候没有惊慌失措,不少部队到达金山镇之后没有去淡水港,而是南下与五十四军会合,加强了阳明山的防御,但是两栖部队提前撤退,让日军在天亮后占领了基隆港,使得陈必时的战役计划全盘落空。

此时,距离美军登陆台岛不到三十个小时。

如果两栖部队能在基隆市再坚持一天,帕特里奇就得以最不情愿的方式把第一批陆战队派往基隆港,使美军陆战队失去突击机会。

遗憾的是,战场上没有如果!

要说什么的话,到8月16日白天,战场局势稍微松缓了一点,只不过这也是暴风雨到来前的平静!

卷一时势英雄第一百一十六章主动退却

第一百一十六章主动退却(新书求月票)

(新书上架,恳求月票)

因为两栖部队丢掉了基隆市,所以16日上午,陈必时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不是美军参与地面战争的影响,而是要不要五十四军坚守阳明山。

在淡水河东岸,阳明山与基隆市互为犄角,丢了哪一个,另外一个都守不住!

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流经台北市的淡水河实际上由大汉溪、新店溪与基隆河等多条河流会聚而成,是台岛水流量最大、河面最宽的“大河”之一,河口宽达数公里。因为五十四军撤出台北市,淡水河上的大桥早被炸毁,只能在淡水镇的竹围村渡河,所以五十四军要想全身而退,就得在日军杀过来前动身。

要是被日军缠住,五十四军必然死得非常难看。

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肯定让陈必时头痛不已。

阳明山北面是台北县淡水镇,也就是淡水港所在地。如果让五十四军放弃刚刚构筑好的阵地向西突围,等于撤掉了淡水港的防御屏障。两栖部队守不住基隆港,也就守不住更加平坦的淡水港。

虽然从军事上讲,淡水港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日军占领基隆港之后,美军没有必要攻打淡水港,作战部队可以在基隆港上岸,作战物资则可以运往苏澳港。

丢掉制空权后,大陆军队后勤保障的重任落到了快艇身上,台中港与一些不起眼的渔港都能胜任,大型船只也到不了淡水港。

但是把五十四军与两个两栖旅的近两万名官兵撤到淡水河西岸,肯定需要不少时间!

对陈必时来说,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早在15日傍晚,陈必时就接到李一帆的警告,白宫已经批准登陆台岛的军事行动,美军陆战队将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发动进攻。

因为李一帆亲自打来电话,所以陈必时没有丝毫怀疑。

虽然这份情报没有影响陈必时的战术部署,因为他在15日下午、接到李一帆的电话之前给两栖部队下达的死守命令,但是从事后的角度来看,更能明白两栖部队在基隆市多守一天的重要性!

16日凌晨,接到基隆市失守的消息,陈必时只用了几分钟调整情绪。

天亮前,他下达了一条新的命令:驻守淡水港的两栖部队提前炸毁港口设施,在当日二十点之前渡过淡水河,到达西岸的八里镇,在竹围村对岸的乌头山村部署防御,掩护后继过河部队。

这次,陈必时亲自给前线指挥官打的电话,等于撇开了吴兴凡。

在大白天渡河,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陈必时没有停下来,亲自给前线指挥官下达命令之后,他与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司令进行紧急视频电话会议。用了十五分钟说明情况之后,陈必时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在天黑之前让美国海军无法威胁到渡河部队。

因为上面没有批准对日本本土进行军事打击的作战计划,所以陈必时只能盯着在公海上活动的美国海军。

不管怎么说,嘉手纳空军基地与普天间机场的容纳能力有限,美国空军战术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夺取与掌握制空权,对地打击任务主要由海军舰载航空兵负责,只要能够让美国海军疲于奔命,大部队就能顺利过河。

实际上,不用陈必时提醒,空军与海军航空兵早就在寻找打击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对策。

经过前几次不太成功的常规攻击之后,空军与海军航空兵意识到,美军航母战斗群绝对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么脆弱。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战争机器,集制海与制空于一身的强大攻击平台,航空母舰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加上以其为平台的数十架战斗机、以及为其掩护护航的数艘大型战舰,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早已超出了海洋范畴。

在此之前,空军与海军做了好几次尝试。

8月8日,海军集中三个岸防导弹师,经过周密组织与协调,用数百枚经过改进、射程达到一千八百公里的超远程岸基反舰导弹对最靠近大陆的“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发起饱和攻击。

非常可惜,这次攻击以彻底失败告终。

这样的攻击,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收获。

对于任何一种射程超过四百五十公里的反舰导弹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导航技术,即如何确保导弹在茫茫大海上准确飞向目的地。

因为海洋上没有参照物,所以不可能采用对地巡航导弹那样的地形匹配制导技术。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军“战斧”巡航导弹,反舰型的最大射程只有四百五十公里,对地攻击型至少都有一千三百公里。

这里不仅仅是导航系统的问题,还与攻击目标有关。

仍然以“战斧”为例,作为亚音速巡航导弹,飞行四百五十公里大约需要四十分钟,而航速为三十节的战舰能在此期间航行二十海里,也就是大约三十七公里。因为受地球表面曲率限制,超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弹很难发现与锁定四十公里外的战舰,所以即便不考虑导航误差,“战斧”飞行四百五十公里之后也很难击中目标。

由此可见,情报比导航更加重要。

没有准确的情报,就无法将导弹导向目标。

暂且不说“北斗”导航系统会不会再次受到干扰,美军航母战斗群一直在冲绳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活动,在没有海洋监视卫星网、没有制空权、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仅凭几艘前出的潜艇,能否准确掌握战术信息都是个问题。

如果没有办法把导弹导向目标,发射再多的导弹都没有用!

受此影响,由第二炮兵部队提出的,动用几百枚战术弹道导弹携带子母弹头与制导弹头打击航母的战术也被否决了。

早在十年前,“导弹打航母”就成了热门话题。

闹了几年之后,弹道导弹仿佛成了航母的克星,并且注定要想几十年前航母取代战列舰那样取代航母。

从理论上讲,弹道导弹确实很有发展潜力,只是还有许多路要走。

好比飞机问世后三十多年,航母才真正登上海战舞台,并且成为海上霸主。

即便不考虑侦察与情报问题,假设准确掌握了目标的活动情况,也得解决弹道导弹末段制导问题,才能让导弹击中航母。

虽然射程在二千五百公里左右的中程弹道导弹从发射到落下,也就十五分钟左右,但是航母是移动目标,而且速度不慢,最快的能到三十三节,相当于每小时六十公里,十五分钟能跑出十五公里。

如果没有末制导系统,除非装上核弹头,不然任何一种弹头别想砸中航母。

哪怕集束子弹头!

因为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之后的飞行时间仅有十多秒,所以还得考虑采用中段弹道修正技术,不然仅靠末段制导系统,导弹弹头的攻击范围非常有限。

不管是中段弹道修正技术还是末段制导系统,都不是“低科技”,甚至比“高科技”还要高科技!

拿中段弹道修正技术中至关重要的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来说,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做不小,无法装到中程弹道导弹上去。末段制导技术的具体手段上,卫星导航肯定不成,易受干扰不说,精度与灵敏度也不够,可用的只有毫米波雷达与红外成像,而这两种制导手段都需要观测窗口,比如制造红外成像透镜的材料必须能够承受数千摄氏度的高温,而且不会丧失工作机能。

这些真正的“高科技”,正是大陆的短板!

虽然没有多大的把握,但是在8月12日,第二炮兵还是做了尝试,利用海军提供的战术情报,向在台湾岛东部海域活动的“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发射了十二枚DF导弹,结果可想而知。

这次攻击,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迫使美军将航母战斗群撤退到冲绳群岛以东海域。

大概受此鼓舞,接下来两三天,二炮多次提出用弹道导弹攻击美军航母,但是均遭到高层否决。原因只有一个:弹道导弹必须飞越冲绳群岛,有可能因此造成恶劣影响,导致战争规模扩大。

因为用弹道导弹攻击航母的意义与外交部官员到联合国大会上去抗议差不多,所以陆海空军与总参都不支持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