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入沙县之后,元起就把县衙暂时征用了,把孙尚香安置到了其中。安顿好之后,元起随军的军医们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几名医术相对精湛的医官开始为孙尚香止血、疗伤。其余的医官则是分散到军中,为受伤的将士们治疗。这一战下来,元起所部的两营精锐几乎人人带伤,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恐怕也会留下终身残疾。

    县衙主房内,孙尚香面色惨白,没有一丝的血色。只有她那微微起伏着的胸膛,证明着她还没有完全踏入鬼门关中。元起站在床边,默默地看着放在孙尚香胸口上的。心中祈祷着她能够挺过这一关。

    对孙尚香的伤势进行初步的诊断之后,一名医官皱着眉头对元起说道:“君侯,凡此箭疮,必须要拔出箭矢才能对伤口进行弥合处理以及敷药。可是此箭在心口附近,若是贸然拔出,恐怕会导致伤者大量失血而死啊。”

    医官说的道理,元起两世为人,自然心中明白。这也正是元起的担忧之处。不过元起毕竟是穿越之人,无论是思路还是知识面,都要远高于这个时代的人们。叹了一口气之后。元起向医官们吩咐道:“去准备一些纤细的竹竿,越细越好。再准备一些纱布,都要用沸水烧煮一刻钟,冷却之后立刻拿来。再拿一个烧旺的炭火盘来。”

    几名医官不明白元起的用意,但也不敢多问,匆匆走出房间去准备了。医官前脚刚刚走出房间,孙坚后脚就快步走进了房中,脸上满是担忧的神色,先是看了孙尚香一眼,然后急促的问向元起:“怎么样?医官怎么说?”

    元起缓缓摇了摇头,有些迟疑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孙太守,孙仁兄弟被箭矢射中胸口,你我都清楚,若是把箭矢拔出来,就等于是立刻要了他的命。元华先生也不知道何时可以找到,再等下去,我怕他会失血过多而亡。现在,某有一个冒险的办法,或许可以保住孙仁兄弟的性命,不过,这个办法,某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这件事,还要太守定夺。”

    “那还有什么可商量的,你尽管放手去做,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某绝不怪你。”孙坚没有一点迟疑,直接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元起点了点头,然后缓缓闭起了眼睛,不再开口说话了。

    一刻多钟之后,几名医官抬着两个大托盘重新走回了房中。大托盘上放着几根和小指差不多粗细的竹竿,还有一大捆白色的绷带,另外一个医官还端着一个热气蒸腾的碳火盆。元起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中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否则,孙仁的性命就真的保不住了。

    铮——

    元起抬手抽出一柄匕首,放在旺盛的炭火盆上细心的翻转着,让匕首上每一寸地方,都充分的经过高温的灼烧。直到把匕首烧的微微发红,元起才收回了匕首,对着医官们说道:“扯开他的上衣,把伤口显露出来。”

    孙坚闻言大怒:“元起!你要做什么?!”元起被孙坚的怒吼喊蒙了,下意识的回答:“给孙仁兄弟拔箭治伤啊。”元起的这一声孙仁兄弟,让孙坚猛然醒悟过来,元起并不知道孙尚香其实是女儿之身。

    张了张嘴,孙坚本想驳斥,可最后却无奈的说道:“好,今天这事就依你的意思来办,日后也定须为此负责。”元起没听懂孙坚话里的意思,以为孙坚是要求自己保证能让孙尚香活下来。脸上的神色一正,元起认真地说道:“这件事,某会负责的!”

    听到元起的回答和自己的要求风牛马不相及,孙坚再次无奈的摇了摇头,长叹着说道:“闲杂人等全部随我出去,你,留下来帮元君侯给仁儿疗伤。”被孙坚指定留下来协助元起的,是一名年纪不大的女医官,观其容貌,大概只有二十岁出头。

    缓缓吸了一口气,元起拿起一根竹竿在自己身上比了比,然后极为严肃的对军医说道:“稍后。某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记住,动作要快、要准。”

    “脱掉他的上衣,把伤口露出来。”元起低沉的吩咐着。小宇立刻行动了起来。小心翼翼的脱掉了孙尚香的铠甲,然后又解开了孙尚香内衣的衣带,将她胸前已经被鲜血染红的衣襟,慢慢的拉向了两边。在整个过程中。女军医的动作既缓慢又沉稳,没有碰到孙尚香胸前插着的箭矢,也没有让移动分毫。

    见到小宇手法熟练。元起的心刚要放松了一下,可是当他看到孙尚香的胸前,那两点艳丽的粉红色,点缀在因初具规模而微微隆起的两团雪白肌肤上时,元起的心却陡然间剧烈的跳动起来。

    “她……孙仁……竟然是……女人?难道她就是……孙尚香?”直到这一刻,元起才算是彻底醒悟了过来,为何一直以来,看似豪迈的孙仁,却总是给他一种伪娘的感觉;为何刚才孙坚在听到要脱掉孙仁衣物的时候,反应会那么剧烈,并且把女军医除外的所有人都叫出了房间;为何孙坚在临走之前,会对自己说起那样的一番话,要求自己对孙仁负责了。这一切都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孙仁原本就是个女儿身!因为,孙仁就是孙尚香!

    “君侯,下一步,怎么做?”军医的询问打断了元起纷乱的思绪。元起心中一阵汗颜。连忙压制下心中的杂乱,收摄起了心神,指着孙尚香裸露在外的雪白玉臂说道:“寻找到她的血管,记住,要找肤表静脉血管,切莫伤到肉下动脉。”女军医答应了一声,然后低下头认真的寻找了起来。仅仅在几个眨眼之后,小宇指着孙尚香手臂上的一处,说道:“找到了。”

    “用纱布沾着烈酒,把血管附近擦拭干净。”元起继续指点着下一步的动作。小宇依言站起身来,拿起白色的绷带,沾满了烈酒之后,把孙尚香的手臂上擦拭的干干净净。

    噗嗤——元起忽然举刀刺进了自己的左臂,然后把匕首拔了出来,右手拿起纤细的竹管,把竹管的一段插进了自己的手臂内,转头对着小宇说道:“把竹管的另一头,插进她的血管内。”

    小宇脸上带着惊诧的神色,手下的动作却不慢,拿起一根更为纤细的竹签,刺破了孙尚香手臂上的血管,然后把连接在元起身上的竹竿的另一端,迅速的穿进了孙尚香的血管中。

第一百八十章 泰山的计谋() 
徐州与豫州交界之处,泰山三兄弟带着千余名士兵,正彷徨不知所措,为明天的去向发愁。就在此时,一条和宇宫照烈收到的战报相差无几的信息,传递到了泰山的面前。

    “这个消息可确实?”泰山惊愕的问着孙乾。孙乾是泰山麾下仅有的两名谋士之一,负责各处信息的收集。另一位,名为简雍,因简雍略通阴阳数理之说,偶尔能做到趋吉避凶,泰山任命他为行军参谋。

    孙乾回答道:“我已经核查过了,应该属实。”

    泰山皱着眉头,心中没来由的一阵烦闷。这个元起怎么命就这么硬呢,十二路诸侯,近二十万联军,竟然没能杀死他?如果元起身死,泰山虽然得不到什么切实的利益,但至少可以出一口胸中恶气啊,谁让元起处处抢他的风头呢。。

    当然,泰山的想法,完全是自己猜测出来的,元起根本就没有抢他风头的心思,是泰山的嫉妒心让他的心理已经有些扭曲。

    “这个杀千刀的袁丁,竟然如此阴毒!他日撞见,俺老张一矛刺死他,给元起老弟报这个仇!”张武瞪大着环眼,怒气冲天的吼道。

    关威因为心中气愤,红脸都快被气成紫色了:“还好元君侯福大命大,若真出了什么意外,国家将骤失一擎天巨柱。”

    关、张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把个泰山烦躁的差点呕吐。如果是其他人现在说出这样的话来,说不定泰山立刻就要拔剑把他斩了。满心愤懑之时,孙乾的一句话,让泰山心中的愤懑消失殆尽。

    “主公,听闻是徐州刺史陶谦和北海太守孔融给元君侯报的信。”孙乾无意的说道。

    泰山立刻抓住了这句话中的关键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孙乾有些犹豫的说道:“其实,我也不太能肯定。听说当时在战场上,有一人曾给元君侯报信,这个人,我认识。是陶使君帐下的副将孟魁,但是天下重名重姓之人甚多,因此我也不能断定。”

    泰山低下头在心中思索着:“在诸侯联军中,唯有陶使君、孔北海和某未曾参与围剿元起之事,某不曾将此事说出,连二弟三弟某都没有告之他们。那么泄露消息之人。就只有陶谦和孔融了。”

    想到这里,泰山忽然感到眼前出现了一个天大的良机,起身走开十几步之后,招手叫过简雍。泰山低声向他吩咐道:“宪和,你安排几名涿郡的老兵,到冀州境内去散布消息,就说给元起通风报信之人。是徐州牧陶谦。切记,不能让他们暴漏自己的身份,暗中散播即可。另外。此事切不可让二弟三弟知晓。”

    简雍诧异的低声问道:“主公,你这是何意?”泰山神秘的一笑,轻轻地说道:“徐州,可是一个好地方啊,你说若是咱们能取了徐州做根基,何愁大业不成?”简雍伸手摸了摸后脑,不甚明了的又问道:“可是这和去冀州散播消息有何关联?”

    泰山转过头,看着简雍,低声说道:“宪和,你是做学问的人。这权术之道,你不学也罢。”泰山身为一代枭雄,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有其独到之处。简雍看不出来,泰山却是看的很清楚。袁丁此次联合各路诸侯伏击元起,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的下场,为了堵住天下众人悠悠之口,或者是为了能在一片谴责声中,拥有足以自保的力量,袁丁一定会拿下冀州作为根基,进而以陶谦给元起通风报信为借口,出兵讨伐陶谦,从而再把徐州也攥在手里。冀州、徐州都到手之后,青州就成了被包夹的局势,唾手可得。当袁丁坐拥三州之地后,天下间谁还敢再议论今日之事?

    所以,泰山才会让简雍派人去冀州境内散布消息,让袁丁知道给元起通风报信的人,就是陶谦。泰山给袁丁规划好了一个宏伟的雄图,不由得袁丁不动心,当袁丁拿下了冀州之后,一定会按照泰山此刻的设想,攻打徐州。泰山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袁丁起兵之前,赶到徐州,仗着自己的仁义之名,先一步取得陶谦的信任,然后坐等袁丁率军前来,自己在趁机从中取利,把徐州的兵权攥在自己的手里。

    想到以后自己将坐拥整个徐州,麾下带甲控弦之士十数万之众的美好前景,泰山的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上表自封徐州牧,与天下英雄一较长短了。

    京城,德阳殿中。大殿内的地上七零八落的散落着各种珍贵玉器的碎片。

    砰——碰撞声响起,又一件名贵的玉器被元协用力扔到了地上,摔得支离破碎。“狗贼子,这就是所谓的四世三公?这就是所谓的赤胆忠心?”元协喘着粗气,怒不可遏的对着文武百官咆哮着。

    连宇宫照烈和泰山都得到的消息,元协没有理由不知道。经过元起对京城的整顿之后,元协手中直接掌握着一万多名军士,说话的底气也就随之粗壮了许多,此时的元协,已经恢复了几分天子所应有的威严。

    暗中勾结袁丁的王诺,此刻后背上已经是一片冷汗,把朝服都打湿了。他万万没想到袁丁等十二路诸侯,竟然联手都拿不下一个元起!还好最后事情的收场还不算坏,否则的话,一旦把自己是内应的消息传出去。恐怕盛怒中的元协,会毫不犹豫的斩下自己的这颗白头了。暗中向着心腹大臣们使了个颜色,王诺示意他们出班劝奏元协平息怒火。

    当下,两名大臣站了出来,向元协诉说袁丁等人均是名门望族出身,是朝廷的基石所在,偶尔做错了事情,但也罪不至死,请求元协网开一面饶过袁丁等人。他们的话,让元协心中的怒火燃烧的更加剧烈了。自己身为天子,竟然连处罚一个人的权力都没有了么?可是,元协并不傻,心中虽然愤怒,气恼袁丁等人胆大包天,竟敢半路伏击元起,但元协也明白,自己虽然在元起的帮助下,重新掌握了朝政。甚至还亲手掌握了一支万人的军队,但是,这些并不能彻底改变,自己这个天子势弱的一面。

    长久以来,皇室的威严几乎已经丧失殆尽,若不是元起适时出现,恐怕元协这个天子早就做亡国之君了。在和元起的相处中。元协的思想和性格,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已经更趋成熟了。元协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弊端并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他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就轻易决定一些人的生死。更不会轻易的把兵权,从那些长久以来割据一方的诸侯手中收回来。

    可是,元协视元起为亲生兄长一般,元起又屡屡救元协于危难之际,若是不能就此事维护一下元起的利益,元协的心中实在难以安定。心中为难之际,元协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元鹰。因为元起的关系,元协对元鹰也是极为信任,遇到难解之事,总是要询问一下了元鹰。

    元鹰明白元协的心思,于是出班奏道:“启奏圣上。袁丁等人公然举兵围攻朝廷亲封的冠军侯,理应凌迟处死。但念在袁丁等人乃是初犯,先前又有讨董、救驾之功,因此可免死罪。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圣上可罚去他们一年的俸禄,以儆效尤。”

    钟繇走出来补充道:“圣上,袁丁等人胆大妄为,触怒天威,应削去爵位,贬官一级,以显圣上之威严。”

    听着元鹰和钟繇的话,王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只要元协和元鹰肯松口,这件事就好办了。什么罚俸禄、削爵位的,那都不叫事。现在有几个诸侯还靠朝廷的俸禄活着?甚至朝廷在历经战乱之后,早已发不出俸禄来了,要不是元起、王匡等诸侯还按时向朝廷贡纳赋税,元协这个天子恐怕连肉都吃不上了。至于贬官,那也只是名义上的惩罚而已,难道袁丁被贬一级之后,就掌控不了手中的兵马了么?事后随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