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能的军事训练告一段落后,张正书加大了对这些军官职业技能的训练。
这都要归功于系统,因为攒了好久经验,也攒了十次的抽奖次数,总算是抽到了“兵法精通”这个技能,让张正书对战争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从大局判断,到局部战争的掌控;从制作地图,到探子训练;从后勤保障,到行军驻扎;从临阵指挥,到训练士卒……
这些军官们服了,他们就没见过这么一个人,从未上过战场,却对兵法了如指掌,用兵如神。
怎么体现的呢?
他们三百六十个人,组队在开封府到大名府周遭开展军事演习,对抗只有两百人的皇城司亲从官,居然屡战屡败。不管是守还是攻,都无法打得过张正书的指挥。好几次明明能拔了对方的帅旗,却总是倒在了临门一脚上。
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元正前夕。
这一天,是皇家军校揭牌,也是第一批学员毕业的日子。
历时三月,皇家军校的建设也稍稍有了个样子。抢在大雪来临,汴河封冻前建好的一排平房,总算是不用住营帐了。操场也有了边界,甚至还做了个蹴鞠场。当然了,日常训练场也有,包括各种障碍,攀高训练场地等等。
原本,赵煦是不想到场的,因为他身子有点不舒服。
不舒服的原因也很简单,冬天来了,赵煦那孱弱的身子哪里经受得住突然变冷?很不幸运的,赵煦感染了风寒。这不才刚刚好转,就被张正书一句话怂恿来了现场。“皇家军校你是山长,你不来,不能服众。”
就这样,赵煦被张正书怂恿到了台前。同行的,还有一干文武百官。
:。:
wxi7
第八百七十八章:汇报表演()
这些文官们一路过来,极尽嘲讽这皇家军校,甚至把皇家军校说得一文不值,浪费钱银。张正书在一旁,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有些时候,是用实力说话的。口舌之争,完全没有必要。赵煦也向张正书投来询问的眼神,张正书回敬他一个放心的神色。于是,赵煦也就放心了。
揭牌仪式很简单,赵煦对着那群禁军军官勉励了几句话,就匆匆把山门牌坊上的匾额蒙着的红布拉了下来。
说句实话,这也是禁军军官们第一次“得见天颜”,激动得不能自已。
赵煦亲手揭牌之后,再说了几句场面话,接着就是汇报表演了。
随着这些禁军军官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昂头挺胸地走了出来,把赵煦等一干大臣都吓得不轻。这些禁军军官们一边齐步走着,一边齐声喊道:“保家卫国,匹夫有责!”、“忠君爱国,奋勇杀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怎生做到的?”
“若是这成了战阵,岂不是无敌天下?”
“瞧不出张大夫还真有两下子……”
……
当然了,也有人酸溜溜地说道:“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这等阵型,碰到敌人,全都乱套!”
……
赵煦皱眉问一旁的张正书道:“这有何用?”
张正书义正言辞地说道:“没啥作用,就是看着有气势!”
赵煦:“……”
当然了,赵煦也不是三岁小孩子,能被张正书三言两语就蒙混过去了。果不其然,这些配着长枪、弓弩的禁军军官们,在看到旗手挥动旗帜之后,他们立即开始变阵,变成了两列,长枪如林。随着一声猛吼——“杀”!!!
长枪如同蛟龙出水一样,猛地向前戳去,一戳,一搅,收回,动作干净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一列刺上面,一列刺下面,分工明确,动作宛如一人。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专门对付骑兵的阵列。第一列长枪手,专门刺马上的骑兵;第二列长枪手,专门杀马。
然后,鼓点开始变急促了,这些长枪手开始稳步向前,来到了靶子前面。
旗手又是挥动旗帜,队列立即变成了三列,飞快地放下了长枪,拿出了背在背后的弓弩。
上弦,瞄准!
鼓点变重了,第一列弓弩手射出了弩箭,立即退后装填,第二列弓弩手上前射击,射完之后又立马退后,待第三列向前……如此循环往复,不到半刻钟,每人十支弩箭都射了出去,前方八十步到一百步之内的范围,全都密密麻麻插满了弩箭。这还不算,弓弩手再次把弓弩背好,捡起地上的长枪,排成一字长蛇阵,奋力地投掷了出去。长枪很重,只能掷出十余步。但因为长枪很重,却可以深深插入黄泥地里。
赵煦都惊呆了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把武器丢出去,刚想询问的时候,那些禁军军官们从腰间掣出了陌刀。
没错,就是陌刀,李家村冶炼作坊用模具生产出来的陌刀。
只见这些禁军军官们只有三招,劈砍,直捅,上挑。虽然简单,但是这三式却用得虎虎生风,配合一声声喊杀声,威势十足!
嗯,事情到了这里,已经算完了。待得金锣敲响后,这些禁军军官们面不改色,陌刀护在身前,唱着《精忠报国》,然后缓缓后撤。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百余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好!”
赵煦眼睛都开始热了,虽然他不明白怎么练兵,可他看得出,这绝对是一支强军!而且,这种经验可以推广至全军,只要假以时日,强军不再是梦想!
此刻的赵煦,有太多话想要问张正书,可碍于周遭文武百官太多,也不好问出口。
只能是赞赏几句,赵煦又象征性地赏了点钱,就回去了。但张正书知道,明天他就要回汴京城,入皇宫去见赵煦了。以赵煦的性子,想必很想知道,是如何在三个月之内就把一群懒散的军官,训练成这样的。
其实,这真的没啥。因为封闭式的训练,断绝了外界一切诱惑,所以能专心致志去搞训练。因为张正书太过魔鬼,设定的地狱式训练课程,让这些军官们根本没有任何精力去想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这些军官们的伙食也不差,完全是按照保安队的来。这不,赵煦给的一万贯钱,已经花得一干二净了。要是再多两天,说不定张正书都要倒贴钱了。
玩军队,那就是在烧钱啊,不盖房子不干别的事,一万贯钱也只能够让一千个学员玩半年而已,也就是说,如果像张正书这样粗略的培养,也只能培养两批学员,也就是两千余人。按照张正书的设想,军校应该是培养中低层军官的,而大宋的中低层军官有多少呢?
少了说,起码有几万人。
没钱,还说个鬼啊!
所以明天要是赵煦召见张正书,张正书肯定第一件事就是伸手要钱,第二件事就是把自己摘出来。开玩笑,封闭式教学的军校,已经让张正书三个月没回家了。这是宋朝还好一点,要是在后世,老王分分钟给你种植一片草地!
夜晚,张正书宣布了这些军官们已经毕业了,并且召开了一次聚餐,也正式把赵煦给的一万贯钱全都用完了。这些钱用到哪里去了呢?建筑是一部分,军械又是一部分,伙食也是一部分,剩下的都是生活用品支出。反正张正书有账本记着账,也不怕赵煦查账。
“今天,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聚餐上,张正书端坐在主位上,显得春风满面:“说实话,我也不想再见到你们,你们太蠢了,我就没见过像你们这么蠢的人。学地图制作,你们能学个十几天,才刚刚入门。学兵法,你们连最基本的都没入门。如果再给你们上多两个月的课,我怕是会被气死。现在好了,官家对你们很满意,我也解脱了。”
:。:
wxi7
第八百七十九章:不想干了()
“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对你们说,你们已经从地狱逃脱了,但未来怎么样,我不敢保证。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只有你们继续忠君爱国,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那么官家必然不会亏待你们。或许未来你们会踏上战场,或许会作为一场战役的指挥官,或许在后方做着情报、后勤工作……但不管怎么样都好,从皇家军校出去的学员,官家必然会给予大用。这是一定肯定以及确定的事。莫要辜负这个出身,你们并不比文官们差。
希望在未来,皇家军校以你们为荣。”
张正书说得很平淡,但下面的学员却怔怔地听着,不知为何突然流下了热泪。
“喝酒喝酒,最后敬你们一杯,祝你们前程似锦。对了,如果以后打输了仗,别说我是你们的老师,我丢不起这个人!”
说完,张正书敬了他们一杯“仙醁”果酒。然后,快速地吃起菜来。
他知道,一旦底下那些兔崽子们反应过来的话,一定会把他灌醉的。赶紧吃完,溜乎者也!
果不其然,有人很快反应过来了。只见最前排的董成虎猛地站了起来:“报告,教官!”这一声,大概用了他生平最大的气力,差点没把张正书给吓着了。
“说!”
张正书还没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呢,含糊其辞地说道。
“教官,我们越是跟你学习,就越是知道自己的之前太过狂妄自大。我还想跟着你,继续学习兵法!”这是董成虎心里的大实话,他早就领悟到了,张正书以区区两百皇城司亲从官,每次都能把他们揍得满地找牙,这绝对不是侥幸,而是实力的碾压。要知道,皇城司亲从官们比起他们来,已经不能算是弱旅了,甚至可以说是正面相抗,绝无胜算那种。不管是从训练,还是精气神上,都有老大一截差距。可张正书就是用这区区两百人的皇城司亲从官,把三百六十人的禁军军官们羞辱了一遍又一遍。
哪怕是在蹴鞠场上,也是张正书赢多输少。
这些禁军军官们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佩服,再到崇拜,不过用了三个月时间而已。
董成虎甚至有种错觉,哪怕他再跟张正书学习一辈子,都无法把本事学个十足十。
“免了,我怕我会被气死。”
张正书勉强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说道:“你们有你们的前程,官家早已定下,我是无法左右的。当然了,如果想留下来的,可以写个书面申请,我拿给官家看一看。至于我,可能不会在皇家军校出现了。”
“为甚么!”
董成虎觉得很惊讶,“难道官家……”
“嘘,甚么话,国家需要你,你还问为什么吗?”张正书虎着脸教训道,“我自然是另有调任。对了,记住,你们即便回到禁军当中,怕也是要自己担任教官的。我编写了一本《步兵操典》,你们按着上面的来学习,来训练手下的士卒就行了。”
还没说完,底下那些军官们就已经一涌而上,把张正书团团围住了。“你们想干嘛?”张正书声音都点发颤了,“你们不要乱来啊……”
……
很不幸,张正书最后还是没逃过被灌醉的命运。
当然,张正书也很鸡贼,没有真的醉倒,都是在演戏而已。不演戏不行啊,那些丘八打仗不玩命,喝起酒来却是不要命的。他们不要命,张正书却很惜命,跟他们玩不过。这不,连在果酒里掺水的把戏都要使出来了,才避免醉得不省人事。
要不是天色已晚,张正书不能进入汴梁城,说不定张正书现在就已经溜了。
待得翌日,公鸡都还没司晨,张正书就已经偷偷带着皇城司亲从官们,从官道回到了汴京城,直奔皇宫大内而去。
这一天是双号,也就是常参官不用上朝的日子。毕竟常参官不是每天都要上朝的,按照宋朝这会的规定,上朝得按单双号,单号上朝,双号休息。比如今天,常参官们可以偷懒睡睡懒觉,不耽误早饭后去衙门点名就行。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宋朝比明清好太多了。
张正书来到皇宫前,验明了身份,再遣人进去禀告,折腾好一番,才总算是见到了赵煦。
“臣参见陛下,恭请圣安。”
张正书总算是懂了点规矩,让赵煦有点惊讶。
放下手中的毛笔,赵煦抬起头来看了看张正书:“朕躬安。回来了?”
“嗯,天未亮就回来了。”
“吃了没?”
“沿路过来的时候吃了。”
像老朋友在聊天一样,赵煦和张正书的对话很轻松写意。这也是赵煦心情好,因为他总算是看到希望了。不是禁军扶不起,而是之前的军制太垃圾。知道这一点,还有张正书早前呈上来的《步兵操典》,只要照单抓药,培养几支强军,那跟玩似的。当然了,前提是要有钱才行,没钱一切都是空谈。
“军校一事,你做得不错!”
赵煦赞了张正书一句,这绝对是他的真心话。
但很快,赵煦就乐不起来了。只听张正书说道:“架子我搭起来了,今天我是来递交辞呈的。”
“嗯?!”
赵煦有点措手不及,“你甚么意思?”
“就是不想干了的意思。”张正书摊了摊手,很理所当然地说道:“在那里三个月,连个雌性生物都没看到,我现在看一头母猪都觉得眉清目秀了。”
赵煦一脸黑线:“朕准你沐休,这总该行了吧!”
“不是这个问题,问题是你给的钱,用完了。”张正书淡淡地说道,“《步兵操典》也给你了,兵法进阶也给你了,我在不在军校,一点影响都没有。只要按部就班的,军校批量培养军官那是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
“但为何你要用这般多钱?”
赵煦有点心疼了,那可是一万贯钱啊,堆起来都像座小山了,就这么被挥霍掉了?要知道,万贯家财已经是一方富贾了。可张正书倒好,三个月就挥霍一空,怎么能叫赵煦不心疼?特别是现在宋夏大战正在对峙中,每日消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