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了这里,李自成的话语稍稍停顿,迟疑了一下,随之转而说道:“当然,你们要是想继续入仕当官,为我大顺朝做事,只需通过大顺朝的考试,将会予以重用,优先录取,绝不会因为你们曾经是前朝之臣,而有所差别对待,都将是一视同仁。”
闻听此言,魏国公徐文爵等这些勋臣后裔反应很是平静,隐隐有一些失望之意,钱谦益这些大臣却是心中一动,不禁喜上眉梢,对于学富五车的他们而言,区区考试又算的了什么?
“好了,党将军,派出一部分士兵出来,护送他们回府,如今的南京城内,实在太过于混乱,很不平静。”
“是,皇上,末将遵令!”
党守素答应一声,随之就点指几名士兵,分派任务。
此时此刻,听到李自成与党守素两人的对话,徐文爵和钱谦益这些人的心才稍稍一安,额头出现了一层薄薄的细汗,后背的衣衫却已经湿透了。
此夜的举动,可谓是冒险之极,稍有闪失与疏漏,就会丢掉身家性命。
不过,他们现在还真是心急如焚,迫切地想要返回府中,如此混乱的局面,到处都是呼啸而过的大顺军士兵,厮杀之声时有响起,出现在南京城的各个地方,恐怕家里人早已担心死了,如果自己再不回去,家人非得急疯不可!
看着钱谦益等人离去的背影,渐渐消失于夜色之中,李来亨面露疑惑之色,不解的问道:“皇上,您真得要继续录用这些人?他们可都是一些有奶便是娘的真小人,属于墙头草类型的,根本就靠不住,更没有什么忠心可言。”
“为什么不呢?”
李自成反问了一句,同时也收回了目光,看向了李来亨与党守素,像自言自语,又似在解释,进而又说道:“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咱们攻占了大半个天下,如此多的州府县城,上万个职位,如果只靠根据地储备的那些人才,根本就不能全部填补上去。”
说到这里,李自成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说道:“何况,咱们大顺朝的考试又不是历代的科举,考得又不是八股文,而是大顺朝的律法、各种政策内容以及基本的术数,他们要想通过考试,短时间之内,可没有那么容易。”
两人都在根据地生活过很长时间,尤其是李来亨,作为李锦的义子,算是李自成的义孙,当然知道那些考试的情况,分门别类,按照所在地、官职属性等等的不同,试卷的内容完全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大顺朝的律法对于官员的处罚力度有多么的大!条条框框,有多么的多!
就在李来亨与党守素正在愣愣的发呆之际,李自成的声音再次响起,充满严厉。
“李将军,党将军,传朕的口谕,立即组建巡逻小队,维护南京城的正常秩序,防止有士兵浑水摸鱼,掠夺百姓的家产。朕再强调一次,就算是睡大街,也不可骚扰城里的百姓。否则,违者,定斩不饶!”
“是,皇上!”
两人早就习以为然,知道李自成会这样说,再次强调军规军纪,大顺军进城之后的操守,异口同声的回了一句之后,紧接着就开始布置任务。
这一刻的李来亨,早已换上了大顺朝的军服。
第二天一早,灰蒙蒙亮之时,南京城内一片安静,似乎昨晚什么都没有发生,到处都是和往日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街上却没有一个行人,冷冷清清的,安静地很是诡异,让人心里发毛。
有的百姓从自家二楼偷偷探出了头,窗户打开一条细缝,紧张而忐忑的打量着大街上的情形,一看之下,顿时傻眼了,任凭身后的家人如何呼唤和拉扯,都是纹丝不动,愣愣的看着外面。
“老爷,你是怎么了?发什么呆呢?快快告诉贱妾,外面的情形怎么样了?大顺军是不是真的像宣传单上写得那般,对百姓秋毫无犯?”
一个没有二楼的农家小院,大门“嘎吱吱”一阵轻微的响动,两扇大门几乎是纹丝未动,大门的间隙之处,却有一个眼睛在闪动,转个不停,小心翼翼的偷瞄着大街之上,屏息凝神,一坑不坑,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最终,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胆子就大了一些,大门被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人,愣愣的站在门口,呆呆地张望着四周,嘴里喃喃道:“这怎么可能?”
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或者站于二楼的窗户口,愣愣的看着大街之上,整个人有一些犯傻,发出相似或相同的声音,嘴唇轻轻颤动,喃喃自语着什么。
渐渐地,几乎所有的居民走出了家门,都站在家门口,虽未商谈,却极为默契的达成了一个潜在共识,没有一个人发出丝毫的声响,全都在看着大街上的一幕,平静的表情之下,透着浓浓的感动,更多的是敬重,发自内心的敬重。
第四百五十八章 仁义之师啊!()
一时间,南京城的老百姓全都出动了,不再害怕与不安的躲在屋里瑟瑟发抖,但还是畏畏缩缩,宛若老鼠,探头探脑的走出家门,或是一家老小站于门口,或是站于二楼,全都在安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打量着街上的一切。
更确切地说,众人看得是那地上躺着的一排排人!
只见,南京城的大街上满是大顺军的士兵,他们全部都躺在街道的两侧,就那么以天为盖、地为席的睡在那里,整整齐齐的,纵横交错,就像一根根木棍横在街道的两侧。
亘古至今,这些老百姓不要说见过,就是听也没有听说过,有那个朝代的军队,或是仁义之师会像现在这般,不仅不扰民,对城里的百姓秋毫无犯,更是直接睡在大街上,还留出了空路,以便行人行走。
在这一刻,属于夏天的蝉鸣鸟叫仿佛全都消失了一般,南京城静悄悄的,所有的百姓都是面露肃穆之色,没有一个人动,就那么的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有的人双眼发涩,心中更是涌现一股莫名的情绪。
霎时,南京城的老百姓想到了许多,脑海里浮现关于大顺朝的种种信息,坏的,自动屏蔽;好的,全都相信了,大顺军不仅是仁义之师,还是仁义之师中的仁义之师,旷古烁今,古来未有。
“哗啦啦。。。”
忽然间,大顺军动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所有的士兵全都醒了过来,动作一致地收起头下的背囊,整齐划一背好之后,干净利落的分别向各个方向走去。
啪啪啪。。。。
“大顺军万岁。。。。大顺军仁义之师。。。。大顺军万岁。。。。大顺军仁义之师。。。。”
伴随着雷鸣般的鼓掌之音,全城的百姓都沸腾了,山呼了起来,一遍遍的重复,目送着大顺军的离去,目含殷切般的光芒,兴奋不已。
不久之后,南京城恢复了正常,唯一不同的是,一队队的大顺军正在巡逻,游走于各处,维持着城里的秩序,各个显眼之地,更是张贴了告示,引得百姓议论纷纷,驻足围观,指指点点。
“你们看,大顺军果然是仁义之师,皇上更是古来含有的明君,专为我们这些多灾多难的老百姓做主,此次居然是御驾亲征,永昌皇帝就在这南京城里。”
“看看,你们快看,上面还有,一旦清除应天府的所有明军,他们就会分给咱们老百姓土地,还会在新的衙门备案,任何人都侵占不得。”
“哎。。。这和传言有一点不实啊?分给土地,居然还要出劳力,或是修河道,或是架桥铺路,不是白给啊?”
“得了吧,你就满足吧!虽然是要出劳力,但人家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无论是挖河道,清理淤泥,还是架桥铺路,都不是白干,不仅管吃管住,还有银子拿。虽然少了一点,但相对于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
南京城的老百姓们不仅沸腾了,还躁动了起来,格外期望大顺军迅速占领整个应天府,乃至于整个江南,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安居乐业的生活,还可以分得几亩良田。
与百姓们的反应恰恰相反,南京城的那些富商巨贾、权贵以及乡绅,却是惴惴不安,心中就好像有许多的吊桶,七上八下的,害怕,畏惧,不甘,忐忑。。。。。。
然而,即便如此,心里畏惧如虎,他们也是没有办法,想走也离不开,整个南京城都被大顺军控制了,对出城控制的更是极严,他们根本就没有逃跑的可能。
皇宫之中,武英殿之内,李自成一身戎装的站于正上方,李来亨位于大殿之上,身后还分别站着张三、杨生员、孙三等人,李来亨双手一抱拳,躬身道:“启禀皇上,朱慈烺已经关押了起来,按照您的吩咐,将其安置在了一处宅院之中,由士兵严密监视。”
“嗯,好,办得不错!”
李自成赞许了一句,满意的轻轻点头,抬头看向李来亨的身后,朗声说道:“张三,孙三,你们这次办得不错,可以归队了,功劳簿上有你们一笔,战争结束之后,论功行赏!”
“谢皇上!”
田见秀站了出来,双手插拳道:“启禀皇上,士兵全城搜查了一夜,并未寻到马士英、阮大铖这等奸佞之臣,根据各方面的消息汇总分析来看,他们应该是在昨天下午就潜逃出去了,他们府邸也是空空如也,只有一些下人与婢女。”
“这些人果然有一些门道和手段,在咱们的情报人员的监视之下,不仅将家产转移的没有丝毫痕迹,更是将家人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出南京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李自成一脸的若有所思之色,说完之后,田见秀附和地说道:“看来,马士英等人早就有了图谋,知道南京城守不住,恐怕咱们的大军还未行动之时,这些人就已经做好了撤离准备,纷纷转移家产。否则,就算是他们有着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瞒得过咱们的情报系统。”
这时,就在李自成还要说什么之际,高一功快步闯了进来,满脸的激动之色,边走边说道:“皇上,皇上,好消息,朱由崧和他的母后以及两个妃子被抓住了,正在向南京城这边押送,大概下午就到了。”
绝对是一个震动人心的消息,李来亨忍不住地抢先问道:“高元帅,这可是天大的功劳,是谁、是哪个部队抓住的朱由崧啊?”
闻听此言,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之中,高一功却是一阵苦笑,连连的摇头,反而卖起了关子:“不是咱们大顺军的哪个人?也不是大顺军的哪个部队?”
“高元帅,这是怎么回事儿?”田见秀也情不自禁地问了一句,满脸的好奇之色。
“皇上,各位元帅、将军,事情是这样的,朱由崧想从水上逃走,反而被他自己的部队给活捉了,来了一个瓮中捉鳖,被总兵田雄、马得功、邱铖、张杰、黄名、陈献策劫持于御舟之上,看他们那意思,是想献给皇上你,讨一个封赏,予以优待。”
高一功刚一说完,刘芳亮却是愤愤的说道:“哼~这等背信弃主之辈,都是一群活脱脱的小人,喂不熟的白眼狼,都该杀,留之何用?”
然而,李锦却是不同的看法,反驳道:“刘元帅,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朱由崧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大家都知道,即便是时逢国难之际,也不忘个人的享乐,更是重用马士英这等奸佞之臣,打压忠臣良将,有今天的下场,一点都不奇怪,一点都不值得人同情。”
刘芳亮还想反驳,却被李自成给挥手制止了。
“好了,没有必要谈论这些,也没有意义。”
李自成总结性的说了这么一句,对于田雄等人的行为定性,谈不上嫌恶,进而又补充道:“而且,他们不仅不能斩杀,还要予以优待,委以重用。否则,继续南下征战的话,还有谁愿意主动投降咱们?”
第四百五十九章 水到渠成()
湖广之地,东南区域,蓟州一带的江面之上,大型战船近百艘,小舟不计其数,穿梭其中,沿着长江一路东下,浩浩荡荡的场面极为壮阔,这数万的明军正是左良玉所部。
此刻,指挥战船之中,左良玉一脸病容的坐在卧榻之上,老态龙钟,不时地就会剧烈的咳嗽几声,尽显苍老之态,颇有英雄迟暮的味道。
“左侯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还是赶紧下决定了吧~!”
监军御史黄澍蛊惑的劝说着左良玉,看到左良玉的态度依旧暧昧不已,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进而义愤填膺地说道:“侯爷,你是不知道,马士英这些人有多么的张狂,尤其是诚意伯刘孔昭,大殿之上,当着皇上的面,就敢持刀行凶,威胁朝廷命官,实乃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左良玉还是无动于衷,苍老而不满褶子的面孔之上,看不出丝毫的神情变化,黄澍的心里却是暗暗着急,更有一丝怨恨夹杂其中,但一想到在南京城的种种遭遇,被马士英挤兑,冷嘲热讽,就不得不耐着性子,心中一动,话题一转,试探性的问道:“侯爷,那件事情如何?你老觉得是否可行?”
一语落罢,黄澍还拿眼瞟了一下旁边的左梦庚,不断地递眼色。
“父亲,这没有什么好迟疑的,不管是为了家国天下,还是为了咱们自己的利益,未来的仕途,都不能坐视不管。”
左良玉强行压住了胸中的那股咳嗽的冲动,侧头看向了左梦庚,只是幽幽地反问道:“我儿啊,你就这么有把握,南京城的那位,他的身份就是真的?”
“父亲。。。。。”
左梦庚牛脾气一上来,固执地就要争辩,却被黄澍给打断了,后者暗暗做出小动作安抚左梦庚的同时,恭敬的声音再次回荡在船舱之内。
“侯爷,这个简单,暂且不论那位的身份真假,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把持朝政,为祸朝纲,肆无忌惮地卖官鬻爵,乃是事实,天下公知,侯爷你亲率大军,清君侧,除奸佞,绝对是师出有名,为百姓所拥戴。”
很显然,左良玉明显意动了,眸子里闪过一抹亮光,但还是端着架子,一副沉思的样子,似有顾忌一般。
同时,黄澍敏锐的扑捉到左良玉的这一变化,心里顿时汹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