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导致全军溃散,而最新的一个案例,就是明军之前被刘惠的骑兵击溃。
说白了,所谓的以少胜多,本质上是依靠将领的战术,在局部上造成以多胜少,倚强凌弱的优势,然后积累胜势取得战斗的胜利。
可是在这样一个平原环境中,又如何能够创造在局部上以少胜多的局面呢?张阳摆出一副很萌的样子,等待着崔燕子接下来的话。看见张阳恶意卖萌,崔燕子哭笑不得,只好接着说道:“如果说杨虎的人马现在是8两,那么官军的实力就只有4两,如何以4两胜8两,那自然就要增我减敌。而手段,不外乎恐吓,示弱,偷袭,攻心,缓柔,离间,设陷,诈降,分敌,迷惑,激人,疲敌“
… 为您精选
371章 献计()
“我说军师大人,这兵书一时半会儿也讲不完,等之后您回去跟张先生可以单独的慢慢讲,这会儿您只告诉我们怎么办,如何能退了敌兵就可以了。”一旁的唐小乙打断了崔燕子的话。
崔燕子被唐小乙打断,也不嗔恼唐小乙,反而看了张阳一眼。
“小乙!该干嘛干嘛去,军师说话,有你插嘴的份儿吗?!”张阳立刻领会崔燕子的意思,瞪了唐小乙一眼,低声骂了一句。
“呿!重色轻友”唐小乙喃喃抱怨了一句,惹来张阳又瞪了一眼,便骑着马跑到马车的另一边,却仍然竖着耳朵听着崔燕子接下来要说的话。
“现在的好消息是,我们起码知道了敌人的动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敌,这里我们加一两。其次,既然知敌,我们就可以谋定而后动,既然一味逃跑行不通,那么我们可以以逸待劳,等待敌人来袭,只要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我军的体力便会占很大优势,这里便又加一两。”崔燕子在一瞬间便已经想好了对付杨虎追兵的对策,毕竟,对于杨虎手下的士兵,崔燕子真是再了解不过,更何况,杨虎手下的士兵,还有一部分原本就是崔燕子麾下。
看着崔燕子脸上自信的光芒,张阳深信自己那心血来潮拜军师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杨虎的手下看起来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可是归根结底,他们不过是一群饥民而已,特别是现在杨虎营中粮食将尽,他们的骑兵奇袭不成,大明军营中的粮食被焚烧殆尽,料想他们其中已经有很多人饥肠辘辘,饿的眼睛都发绿了,如今的攻势也不过是强弩之末,狗急跳墙罢了。若是明军能够稳守大营一两日,估计杨虎已经不战自溃。”说到这儿,崔燕子还不忘鄙视了明军将领一句,不过好在,这句话对于张阳和唐小乙都完全够不上杀伤力,顿了顿,崔燕子继续说道,“不过,这会儿在这样四面空旷的所在,我们却是没法死守了,只能采取设陷的办法。”
“嗯?正如崔军师你说的,这里四面开阔,连个遮挡都没有,又如何设陷?”唐小乙不解地问道。
“傻瓜,谁说陷阱一定不能地型开阔了?你小时候没有在雪地里抓过麻雀吗?”崔燕子鄙视地看了唐小乙一眼。
“啊,你是说弄些粮食来引诱敌军上钩?”唐小乙也算聪明伶俐,马上就理解了崔燕子的意思。
“没错,对杨虎手下的饥民最有吸引力的自然是粮食,只要有了粮食,就是明知道粮食里有毒,他们也能咽下去。”崔燕子笑着说,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杨虎军中一员。
“可是,我们的粮食早就在大营里烧掉了,士兵们身上也没有多少粮食了啊,满打满算,每个人也不过两三日口粮罢了,如何能够当做诱敌之用?”唐小乙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笨蛋!谁让你全用真粮食引诱他们了?”这么一会儿,唐小乙在崔燕子口中已经先傻瓜,后笨蛋了,张阳在一旁庆幸自己没有多嘴问出口。
“对啊,我们可以在外面用真粮食,里面用稻草和砂石蒙混可是,即便如此,又什么用处呢?顶多是拖延一下敌军行军的时间。”唐小乙继续“无知无畏”。
这会儿,崔燕子倒是没有再对唐小乙进行讥讽,而是缓缓地说道:“不仅仅用稻草,我记得撤退的时候,还拉出了一车火药没错吧?对了,张大人,你的那种威力巨大的炸药还有吗?”
“呃没了,都留在大营里了”张阳一说起炸药,就想起了刘六,心情一阵黯然。
崔燕子摆了摆手,并不遗憾,“没有也无妨,火药便足够。到时候,将粮食散落在大路两旁,追兵必然会四散开来,收集粮食,之后,敌军的将领必然会去查看粮食真伪,到时候,只要在左近埋伏一个神箭手,一支火箭,十有***便能炸死敌军将领,到时候,我们假装丢盔卸甲逃离的大部队再转身杀回”
“厉害啊!如此一来,杨虎的追兵,就是再多上三五千,那也是白搭,我们稳操胜券啊!崔军师,你太厉害了!”张阳在一旁拍着大腿赞叹道。
“先不忙说这些,知敌之后还要知己,眼下这些官军,奴家我看来各个士气低迷,根本拧不成一股绳,就算是敌人因奴家的计策阵脚大乱,可是官军可还有余勇反攻?再说这会儿那位姓韩的将军也不在军中,官军原本的将领又都还在,谁又会听张大人你指挥呢?”崔燕子一盘冷水浇下来。
“这个好办。”张阳倒似是很有办法,“没看到前面那位吗?没错,骑在马上那位,有他在,还愁那些官军不听话?只要我们把现在的情况和崔姑娘你所说的计策跟那位一说,想必他自然是会同意的。”
张阳指着的,自然是在前面的徐鹏举,以这位徐小公爷的身份和他老祖宗的名声,就算是甯杲在这里,都不敢对他的话打折扣,更何况余下那些真定将领呢。
“如此,甚好,只是,张大人您可不要跟那位徐小公爷说了这是小奴家的计策,只说是张大人您想出来的主意便好了。”崔燕子点了点头说道。
“啊?那不是抢了崔姑娘你的功劳?”张阳有些不解地问道。
“呵呵,张大人,您可说笑了,小奴家如今尚且还是戴罪之身,即便是真的入了锦衣卫,我一个妇道人家,又何来功劳?难道皇帝还能封我一个将军做做不成?如今,奴家我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为好,以免到时落了别人口实。”崔燕子掩嘴而笑。
崔燕子这么一说,张阳倒是明白她的意思了,枪打出头鸟,更何况崔燕子身份敏感,能不引起别人注意,就一定不能太过招摇。“而且,到时候,若真能依计成事,张大人不妨直接把那功劳给了那徐鹏举,张大人您如今是工部侍郎,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名不正言不顺,倒不如顺水推舟,成全了那徐鹏举,让他欠下个人情,自然会有实际的好处。”崔燕子再次献计道。“军师英明!”张阳装模作样地一揖到地。
372章 难民()
太阳初升,将三个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脚步踏在龟裂的土地上,带起一片仿佛白面般细碎的细土,不时的一阵风吹过,卷起这些细土,不一会儿便让人显得灰扑扑的。
随着太阳的升高,天气很快便热了起来,这片有些空落落的大地上,似乎连昆虫都远离了,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
往远处看去,地平线在阳光的炙烤下,扭曲变形,仿佛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却格外的让人难受。
这前后走着,缓缓前进的身影,正是张阳、崔燕子和乔铃儿。
虽然制订好了作战计划,但是张阳和崔燕子却并没有留在明军阵中。
而是走上了一条向西的岔路,往运河的方向走去。
张阳离开,是因为即便他留在明军之中,除了能够在战斗之后帮忙处理伤员,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用处,而且即便这样的作用,因为明军阵中缺医少药,张阳能发挥的作用也有限的很,之前如何给伤员消毒、包扎之类的手段,也大都教授给了几个随军的郎中,如今,大明军队中有他没他其实区别并不大,索性便任由徐鹏举领着那新败的明军折腾。
崔燕子更是无所谓,明军胜也罢败也罢,都跟她无甚太大关系了。
后面跟着的乔铃儿,自然张阳去哪,她便跟着去哪――虽然离开明军队伍之前被崔燕子挤兑了几句,可是乔铃儿的性子却倔,既然说不过崔燕子,那便不说,于是只是闭着嘴,一声不吭地跟在张阳的后面,每当张阳回头看乔铃儿,乔铃儿也只是笑笑,不多说什么。
这倒是让崔燕子有些没辙――不过崔燕子自己也没有发现,自己潜意识里已经把跟在张阳身边的乔铃儿当做“敌人”了,个中缘由,似乎也值得揣摩一下。
而唐小乙,却被徐鹏举委以了重任,便是充当那神射手的职责,所以并不能跟着张阳他们出来了
至于张阳他们离开大明军队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崔燕子。
崔燕子这家伙之前趁着张阳他们没注意,偷偷留下了不少指示她方位的暗记,通知她的手下想办法营救她。
好在,张阳及时将崔燕子“策反”,否则这会儿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那都不好说。
而现在,崔燕子正是要去跟她的手下接头,以布置她离开后,她的手下们在杨虎军中的行止,毕竟即便是真的加入锦衣卫,崔燕子长期培养的这些手下,也足够算是她的立身之本。
张阳跟着崔燕子过来,倒不是为了监视她,纯粹是不想一个人先逃回北京罢了。
越靠近运河,越能看见一些草木,不过相对来说,越靠近运河,碰上杨虎大军的风险也就越大。
不过在遇见杨虎大军之前,张阳他们倒是碰上另外“一队人马”――逃难的乡民。
张阳并没有看过冯导的电影1942,所以他并没有见过眼前如此令他震撼的场景。
推着车的,挑着担的,牵着儿女的,逃难的队伍很长,仿佛比后面的大运河还要长,绵延至天边一般。
对于这个场面,如果让张阳描述,大概他首先联想到的应该是僵尸题材的科幻电影。
没错,虽然逃难的队伍在缓缓移动,可是却弥漫着一股死气沉沉。
人群衣着破烂,表情木讷,眼眸浑浊空洞,队伍中,除了偶尔几声婴儿微弱的啼哭声,便只剩下了响成一片的沉重的脚步声,那些前行的人,与其说还活着,倒不如说已经死了。
看着眼前逃难的队伍,崔燕子静静地站着不动,沉默着,没有了一直挂在的嘴角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张阳很难想象,这会儿的崔燕子在想些什么。
突然,队伍中,一个小孩儿突然扑倒在地,没有哭声传来,小孩儿只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逃难的队伍并没有因此而停下,仿佛这种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人们甚至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便绕过扑倒在地的小孩儿,继续前进。
一辆独轮车,更是直接向着小孩前进,眼看就要碾过这个小孩儿。
一直站在张阳的身后的乔铃儿看到这一幕,噌的一下就冲了过去,准备抱起那个倒地的小孩儿。
不过后面的张阳则更加干脆,直接冲向前去,一脚踹倒了那辆独轮车。
那推车的难民看了张阳一眼,似乎是害怕张阳土匪一样的造型,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扶起独轮车,然后将散落一地的,在张阳看来仿佛是一些破烂的东西,捡拾回车上。
乔铃儿冲着张阳点了点头,然后抱着那小孩儿,离开难民的队伍,坐到路边。
小孩儿的头发披散着,小脸蛋儿早已被灰尘糊住,根本看不出男女,眼睛紧闭,嘴唇青紫干裂,干瘦的手上,腿上,多是不知道在哪里摔破的伤口,多数伤口已经结痂,还有少数伤口并未愈合正往外留着脓液。
只有微微起伏的胸口,告诉着张阳三人,这仍然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乔铃儿探了探小孩子的鼻息,然后赶紧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个小包,小包中装着的是她随身携带的肉干、面饼。
乔铃儿这样的举动,一下子就吸引了附近难民的目光,几个看起来还有些强壮的男人,望向乔铃儿,有些跃跃欲试,可是再看见站在一旁的张阳和他挎在腰间的长刀,便又瑟缩了回去。
乔铃儿并没有关心周围的目光,而是将面饼掰碎了,放在小孩儿的嘴边,可是小孩儿这会儿已经饿得晕厥了过去,又哪里能够张开嘴吃东西。
“还是我来吧。”一旁的崔燕子突然说话了,将那小孩儿抱在自己怀中,然后拿过乔铃儿手中的面饼,自己咬了一口。
乔铃儿还不明白崔燕子要干什么,就见到崔燕子将那面饼嚼了嚼,然后嘴对嘴喂给了那个晕厥中的小孩儿。
终于,那小孩儿似乎有了些知觉,然后本能地开始吞咽自己嘴里的食物很快,一整个面饼,便被崔燕子全部喂进了小孩儿的嘴里。
似乎是对于崔燕子的感官有些改变,一旁的乔铃儿轻轻说了一句“谢谢”。
不过崔燕子只是抬眼看了乔铃儿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紧接着,乔铃儿手中的食物吸引了过来,只不过,这一次并不是那些男人,而是几个同样骨瘦如柴的小孩子,他们都用可怜巴巴的眼神儿看着乔铃儿手中的肉干,不断地咽着唾沫。
“拿去,给你,给你,别抢”乔铃儿一点儿也没有犹豫,把那肉干撕成几块儿,便分给了那几个小孩子,然后又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面饼,也分了出去,很快,乔铃儿身上的吃食便全都给了出去。可是随着乔铃儿的分发,聚过来的大小孩子,还有妇女老人越来越多,乔铃儿只能用求助的眼光看向张阳。张阳却摇了摇头,因为食物的吸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难民聚拢了过来,试图从乔铃儿这里获得一些食物,若是处理不当,也许会引起骚乱也不一定
373章 兵过如梳()
虽然乔铃儿在张阳面前乖巧的仿佛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媳妇儿一般,可是那是对待张阳,要是对待别人?
北镇抚司衙门里号称掌上能跑马,舞剑能雕花,从里打到外,绝无敌手的乔大小姐,那个暴脾气吆!
一看见难民围了上来,看似要抢,乔铃儿的俏眉一立,脸蛋儿一寒,手就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