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君养成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明君养成计划-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片地界是朝中官员的聚居之处,因此物价比城中其他地方高上许多,当然卖的东西也格外精致高贵。若非是朝廷中位高禄厚的大臣,或家财万贯的豪门富户,是根本住不起的。周杞人从读书时起就与陈闱相处,却从不知他有何故知能住在如此繁华显赫之处,不禁拿眼不断地觑着陈闱,陈闱却只作不知,不一会儿,便转身进了街道右手边的一家店铺。

    周杞人抬头看了一眼门匾,只见上头“八宝斋”三个大字即使在暗夜里也泛着金华闪闪的光泽,心里很有些纳罕。

    这“八宝斋”在京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专营各色点心吃食,因着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又有祖上传下来的配方,因此味道比别处格外不同些,受到京城达官贵人的追捧。

    当年先帝在某位重臣家拜访时,偶然间吃得一块,便赞不绝口,将“八宝斋”列为御用,定期向宫中供应点心。沾上了“皇家”二字,连臭的都能变成香的,何况“八宝斋”的点心的确名副其实。

    从此八宝斋身价看涨,人人都要争着来尝一尝这御用糕点的味道,点心的价格也自然跟着水涨船高,以致如今一块最普通的糕点也要几两银子,与其说是在吃点心,倒不如说是在吃银子了。

    像周杞人这样的穷酸书生,平时对这“八宝斋”是连正眼都不敢看一看的,陈闱却似早已走顺了似的迈了进去。

    周杞人满腹狐疑地跟着陈闱进去,果见店铺老板点头哈腰地从柜台后面迎了出来,显见是之前与陈闱打过交道的。柜台后面摆满了各色果品点心,个个浑圆饱满,精致耐看,散发出馨香甜腻的气息。

    陈闱连价钱也不问,每样都要了几个,让老板好生装着。最后一算价钱,几近百两银子。周围几个衣饰华贵的富家公子都跟着侧了目,陈闱却面不改色,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抽出一张递给了老板。周杞人从后头看着,那沓银票的厚度若是以一百两一张来算,少说也该有千两了,心中不禁愕然。

    两人从“八宝斋”出来,便转进了一条巷子,走到尽头,是一进门庭森森的深宅大院,上书“钟府”两个大字。这宅院看起来阔丽恢弘,即使在暗夜里也显得气势非凡,显见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周杞人正在心中细想朝中有哪位钟大人如此财大气粗,陈闱已上前一步叩响了门环。

    须臾,大门吱呀一声打开,探出了一个人的脑袋,想来就是这府中的门房了。只见这门房长得十分丑陋,两颗门牙龇出口唇之外,其中一颗还缺了一半,右边脸上生了一粒蚕豆大的痦子,上面支出的几根细毛在灯笼的映照下像鼠须一样颤动着,把周杞人看得浑身发毛。

    那门房见了陈闱,却像是见了自己的亲爹一样,点头哈腰道:“哎呦,这不是陈大人吗,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陈闱提着几盒点心跨进门去,周杞人也连忙跟了进去。大宅的院内黑漆漆的,借着门房手上灯笼的光亮,周杞人看到陈闱从袖中掏出一包鼓鼓囊囊的东西递给了门房,显见就是进门的门包。那门房接过去掂了掂,愈加笑容可掬,却盯着周杞人问道:“敢问陈大人,这位是……”

    陈闱一张俊脸上面无表情:“这位是陈某在翰林院的同僚,修编周大人。”

    那门房点头哈腰道:“哦,哦,原来是周大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说着,却又将话锋一转,像是十分为难似的看着陈闱道:“陈大人,您看这大晚上的,我们家老爷也累了。您要是一个人来也罢了,还带了位周大人,这……”

    周杞人听得满头雾水,陈闱却早已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没好气地回头看了周杞人一眼,又从袖中掏出了一包银子,扔给了那门房:“劳烦您带我们进去吧。”

    那门房接着银子,这才十分殷勤地答应了一声,引着陈闱和周杞人往宅院深处走去。

    周杞人走在路上,心中兀自琢磨,进门给门包,这是官场中人人心照不宣的定例,他自己也是给过的,除了傅潜府上门规较严不愿助长此风,就算是赵咏宁赵大人的府上,进门也是少不了这一项的,且官位越高,门包就越贵,更有些官员借此抬高自己的门楣。照这么看来,陈闱拜访的这位钟大人,该是位位高显赫的官员才是,可周杞人一直走到正堂,也没想起朝中有哪位官员是如此,姓钟的言官倒是有一位,不过周杞人不信他敢摆如此大的架子。

    正堂里灯火明媚,周杞人跟着陈闱进门一看,心里便是一个跳突,只道此番还真被自己给猜中了,正堂中的主人,却不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言官钟绍云是谁。

    这钟绍云原是恒帝正统十八年的探花郎,本该前程似锦,但因为当年家境贫寒,又兼性子耿直,不肯给翰林院院士送礼,被分到六科做了位从七品言官。

    言官位卑职低,俸禄微薄,又因为时常要上奏章弹劾,极易开罪朝中权贵。钟绍云每月的月俸除了吃喝用度,便用来摆平此类祸端,过得捉襟见肘,窘迫时甚至要拉下脸来向同僚邻舍借债过活。堂堂一个朝廷命官,真是比平头百姓还不如。

    钟绍云恃才傲物,心气清高,哪受得了这等折辱,偏他又不懂与人周旋,上峰面前从来讨不得好,眼见升迁无望,仕途骞塞,便起了自暴自弃的心思,思量自己与其这般屈辱地苟活一世,不如破釜沉舟,做件让人刮目相看的大事出来,也好一鸣惊人,那时便是死也值了。

    钟绍云一念已决,便提笔措辞,将往日里苛责为难过自己的朝廷权贵,有过错的添油加醋,无过错的凭空捏造,写成一道弹章呈给了皇帝。朝廷权贵的势力盘根错节,以钟绍云一介势单力薄的小小言官,自然无法撼动分毫。钟绍云本也没想将他们怎地,只是拼着一条贱命,博个不畏权贵的名声罢了。谁知那时恒帝正以大权旁落,忌恨朝中权臣,想要下手夺/权,但一时又找不到由头。钟绍云的弹章一上,正可了恒帝的心思,老皇帝当下也不问是非曲直,借题发挥,将一众大臣贬官的贬官,休致的休致了。

    钟绍云无心插柳,却扳倒了一连串的权胄,真可谓是蜉蝣撼动了参天古木,自此名声大震。朝中官员都怕他对自己如法炮制,没一个敢拿正眼看他,连一品大员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更有别有用心之人,见钟绍云得宠于皇上,势头正盛,便出钱贿赂,求他写弹章攻击政敌。

    钟绍云先前受穷受怕了,只要有钱,来者不拒,从不问是非曲直。那恒帝是靠他才得以固权的,自然得对他敷衍着些,但凡是他上的奏章,都十分重视,有时即使明知他无事生非,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些年倒在钟绍云笔下的官员也不知有多少,以致一提起他的大名,满朝公卿尽皆侧目。

    如今恒帝早已薨逝,景帝继承大统,在位二十三载,又传位于当今圣上。历经三朝,钟绍云早已年过半百,当初的势头也早淡去了,但名字在言官当中一提仍是响当当的,只是那当中的褒贬深意,只容各人意领神会罢了。

    如此人物,看在周杞人眼里自是有几分鄙夷,陈闱却热忱客气得很,将手中几盒“八宝斋”的点心放在桌上,又从怀中掏出一沓银票来,一起向钟绍云手边推了推:“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周杞人一看这竟是□□裸的贿赂了,便变了颜色望着陈闱。那钟绍云许是忌着他在眼前儿,拿一双眯缝眼往银票上斜了斜,便将手上摇着的蒲扇不动声色地盖了上去,正好将那叠银票遮在底下,这才笑道:“陈大人来便来吧,还带东西,真是客气。”

    两人你来我往地叙谈半日,说的净是些不痛不痒的闲话。周杞人听不出什么,但心中却觉得大大不对。不久,陈闱起身告辞,周杞人也跟着出来,走到大街上,便忙不迭地问:“陈闱,你与我说老实话,那么些钱是从哪儿来的?我们不过是刚中进士的穷书生,住的也只是五两银子一个月的客栈,你却一出手就买了几百两的点心,还给了钟大人几千两,便是故知,也不该交情若此,你究竟瞒了我什么?”

    陈闱不理他,只自顾自地在前头走,偶尔被他拉扯得急了,才回头道:“我跟了皇上那么些时日,有些银子有什么奇怪?左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罢了,皇家隐秘,是你能探听得起的吗?”

    周杞人听他提起皇上,心中便是一阵抽痛,又隐隐有些愧疚。抬眼只见他一张脸隐在街心的黑暗里,兀自带了几分倔强,像是在深夜里独自挣扎着从淤泥里探出头来的莲花一样,虽则清丽不可方物,却也因着那般孤傲,而显得寂寞凄凉。周杞人心中便更加难受,忍不住伸出手来,犹豫着抓住了陈闱的手:“陈闱,我……”却被陈闱一把甩开,转身便往来路走了。

    周杞人跟着陈闱回到驿馆,两人如今仍是按着当初赶考时一样隔壁住着,陈闱上得楼梯便径往自己房门前开锁,周杞人也到自己房间门前,侧过脸来偷眼看着陈闱。

    陈闱开门进得房中,由于没有点蜡,屋里一片漆黑。他把房门在身后紧掩了,却并不往屋里走,只是贴在门板上听着周杞人在隔壁的动静。只听周杞人在门外又耽了一会儿,才低声叹着气进了屋,接着是房门关上时那一声熟悉的吱嘎声,此后便了无声息了。

    陈闱撑在脸上的倔强终于一丝丝垮塌了下去,在黑暗中喃喃道:“你只顾着问我为什么有钱,却没想过我为什么这么有钱,却还住在五两银子一月的客栈里吗?”如此说着,身上便渐渐失了力气,倚着门扇,慢慢地滑坐在了地下。

第73章 彰德() 
几日后,一切事务安排妥当,船正好行至运河与河南交界一带,船队便仍由康平王的手下带领,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径回江南王府,朱时泱等人则带领几十名侍卫,取道河南探查民情。

    朱时泱本想着这一行人个个身强力壮,只一路骑马疾行,沿途住店即可,但陆文远却说陆路风吹日晒,辛苦不可言说,又是临时起意,变数颇多,便调了几辆马车随行。

    马车车厢里虽不比船舱宽敞舒适,但起居的床榻和座椅还是有的,可供疲累时在此乘凉歇息,也比一味价地策马赶路要强上许多。朱时泱只道他思虑周全,便领着一队人马上路。

    一行人一路上且行且止,饿了吃饭,累了住店,日出而行,日落而息,经过几日忙乱,便逐渐适应了这陆上寻访的日子。

    朱时泱因平日里就体力充沛,又一路贪新鲜,因此并不觉得如何辛苦,众人见皇帝都不抱怨,也都士气振作,又过了几日,便到了河南境内的彰德府。

    彰德府原是陆文远去岁阻截起义流民的城池所在,如今一路过来,看着沿途既熟悉却又和旧时有些不同了的景貌风物,陆文远心中自是别有一番感触,慨叹间,便与朱时济叙起了旧事。朱时泱在一旁听着,也对这彰德城生出了几分兴致。

    进入城中时已是晌午时分,由于日正当中,暑热更比午上时还自严酷几分,朱时泱一行人焦渴难耐,但想着知府衙门已近,便没有中途停留,只一路催马急至官衙门口。

    知府衙门前此时有些冷清,原是过了办公的时辰,各人都午休用饭去了。朱时泱等人报上名头,只说是故人来访,要守门的衙役去通报知府大人一声。

    朱时泱本想着自己一行这么多人,便是衙役也能看出来头不小,彰德知府就算事前没有想到,此时也该猜出是自己微服到此,亲自出来迎接了,可谁知等了半晌,接驾的人没等到,却见那名衙役独自转了回来,客气向众人揖了一揖道:“各位公子稍安勿躁,知府大人正在公堂中审理一桩要案,此时不便接客,各位公子如不嫌弃,可先随小的到衙门后堂暂歇。”

    朱时泱又渴又热,心下不郁,只好先随着那名衙役进了府衙。

    衙门的后堂还算清静,只是布置陈设略嫌简陋了些,那堂中的客椅已是朱漆斑驳,坐上去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四周的家具摆设更是寥寥,空旷得能听到前头公堂里传来的审案声。

    引他们进来的那名衙役奉上茶水,不过是一人一盏。朱时泱揭开杯盖喝了一口,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使他立时觉察到茶叶是经年放旧了的。若是搁在往日,他定会治主人一个待客不周之罪,可如今舌尖焦渴,五内俱焚,朱时泱纵是最挑剔不过,也再顾不得许多,一气将茶喝了个干净,却还不解渴,想要那差役再添一杯,可哪还有人影?整个堂中除了自己、康平王、陆文远和几名随行侍卫,连伺候的人都不见一个。

    朱时泱喊了几声“来人”也不见人来,气得将茶杯往桌上狠狠一放,连杯身都脱离杯座滚了出去,在桌上骨碌碌转了几转方自停稳。

    朱时济苦笑着将茶杯放回杯座上,往朱时泱手边推了推,问道:“皇兄这又是怎么了,生了好大的气。”

    朱时泱皱着眉头,见也没有外人在,便冷下声音恨恨:“这知府衙门待客也忒不周到了,连个添换茶水的人也没有,朕还渴着呢!且不说朕是当朝天子,便就是个寻常的访客,也不该受到如此怠慢!”

    朱时济笑道:“知府衙门本就是办公的地方,又不是酒肆茶楼,招呼不周也是常有的。皇兄若是不嫌弃,臣弟这里还有大半杯茶水,便先凑合着喝了吧。”

    朱时泱探身往朱时济杯中看了看,见果然剩有半盏清茶,便想也不想取过来喝了。他和朱时济本是从小就厮混惯了的,一人一口分吃一块点心也是常有的事,平日里也不大分尊卑,但朱时泱半杯茶下肚,却比之前更气了,只因他贵为一朝天子,喝别人剩下的茶水也就罢了,偏还对这他平时连洗脚都不屑用的陈旧茶水甘之如饴。朱时泱没想到自己会沦落至此,气得把手上喝空了的茶盏摔得叮咣直响。

    朱时济和陆文远见他如此也不敢多说什么。三人一直在堂中等着,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连侍立在侧的锦衣卫都有些沉不住气了,前头公堂中审案的声音却还在不紧不慢地响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