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君养成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明君养成计划-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傅潜道:“可能是他事后起疑,写奏章询问范哲甫皇上到底有没有颁过这道圣旨,结果两厢对不上,大人的计策就被拆穿了。”

    严庸反驳道:“可是时间不对,从山西呈上的折子,一来一回怎么也要半月,可我的假诏刚下去不久,他告状的奏疏就上来了……”

    两人一头雾水,陆文远的心思却全不在这上,方才他听到严庸说“桂喜是我的眼线”时就觉得不对了,按他先前的猜测,桂喜应该是范哲甫的眼线才对,因此会对瓦剌一事知道得如此清楚。但如今听严庸的说法却是南辕北辙,陆文远越想越觉震惊,连忙推推傅潜:“那道圣旨呢?快拿出来看看。”

    傅潜一愣,旋即恍然大悟道:“对对,圣旨。”伸手在怀里摸了半晌,将假圣旨掏了出来。

    严庸一见,大吃了一惊,伸手抢过去仔细看了看:“这道圣旨怎么会在你这?”

    赵咏宁也是一脸惊讶:“这就是那道假圣旨?矫诏一案就因为缺此物证一直不能定案,没想到居然被傅大人藏了起来!”

    傅潜苦笑道:“不是我藏的,是陆大人交给我保管的。当初我还是吏部尚书的时候,有一次半夜回吏部大堂取东西,见到陆大人和他的家人陆安躲在里头,好像正遭人追捕。陆大人见我到来,便将此圣旨托付我,并让我妥善保管……对了,陆兄,那次是怎么回事?”

    陆文远遂把在内阁看见陈堇成的奏疏,并拿走了其中的假圣旨,又因为假意依附范哲甫被识破,逃跑不成被他手下人追捕的经过一一叙述了一遍。在场各人听了,一时唏嘘不已。

    陆文远的重点却不在这上,匆匆将先前之事讲完,便问严庸:“严大人刚才说桂喜是你的眼线,可我怎么觉得,桂喜是范哲甫的人?”

    严庸听了果然惊奇,陆文远遂将瓦剌一事,桂喜把自己劝谏皇上的消息透露给范哲甫的经过说了一遍。见众人听罢,都低头沉思,便道:“这个桂喜真奇怪,一边帮着你严大人,一边又帮着范哲甫,两头当眼线,不知他图的是什么?”

    众人为此愕然了半晌,严庸终于沉声道:“他如此作为,只怕是有人在背后指使。否则如若无人撑腰,以范哲甫与我在朝中的势力,他怎敢如此左右逢源?来日被哪一方知道,怕也只有死无葬身之地的份儿。”

    傅潜惊奇道:“那严大人可知,是谁从中指使?”

    严庸道:“傅大人好好想想,我与范哲甫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人,还用我说出来吗?”

    不止傅潜,在场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气,异口同声道:“难道是……”

    严庸冷笑一声道:“人人只道他荒唐昏庸,不理朝政,却不知他虽身在后宫,却对一切了如指掌。这些年来我与范哲甫在前朝斗得你死我活,始终都感到暗中有一股力量从中调停,不让哪一方过弱,也不让哪一方过强,是以双方虽然都竭尽了心力,却始终不分胜负,朝政也因此得以维持平衡。我以前曾猜到是皇上在其中动作,但平日里看他那种闲散形状,却又不太像,因此一直不敢肯定,如今听你这么一说,便**不离十了。可见当今皇帝心机之深,比之先皇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人听罢,一时竟有些浑身发冷,半天缓不过神来。静了些时候,严庸才咳了一声,打破了沉默道:“皇上如此,也未尝不是好事,说明他虽然貌不关心,但实际上却对朝政留了一分心,绝不会对此次赈灾一事置之不理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早日让皇上知道这件事。”

    傅潜道:“皇上久居后宫,平日里肯见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如今严大人身陷囹圄,我们之中在皇上跟前得脸的也就陆大人一个了,面呈奏疏这差使,恐怕非陆大人不可了。”

    陆文远暗暗点头,心里却思量着如今范哲甫提防自己甚严,真不知怎么才能混进宫去。想了半晌,却又坚定了信念,只道此番就算是闯也得闯进去了,遂起身从墙上取下了一支火把,另一手攥了假圣旨过来。

    众人一时不知他意欲何为,却听他压低声音道:“以前我曾对严大人说过,只要大人一心为国,陆某断然支持到底,绝不加害。今天我还是这句话。今日我们便以焚烧这假圣旨为盟,统一战线,为国为民,奋战到底。”说罢,火把一挥,熊熊火焰立刻沿着假圣旨的边角舔舐而上。

    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动容,严庸感动道:“陆大人救命之恩,严某永生不忘,严某今日在此立誓,毕生愿如陆大人所愿,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傅潜也连连点头,还未说话,却听赵咏宁抢白道:“陆大人!这可是矫诏一案的物证,你怎么说烧就烧了!”

    傅潜笑着搡了他一把:“都这时候了,你不从也得从了。”

    赵咏宁佯叹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

    四人同时低声笑了起来。

第23章 冒险() 
陆文远一心惦着给皇上面呈奏折的事,次日一早便悄悄进宫去了。他顺着东华门一路尽捡人少的小路走,倒是顺利地摸到了太和殿,但太和殿一过,便是前朝重地,不但道路宽阔了起来,各路守卫更是层出不穷,想也知道其中少不了范哲甫的人。陆文远遂再不敢往前,唯恐被抓个正着,只在边缘处小心徘徊着,边观察边想着对策。

    眼看日过当午,前朝的人只见多不见少,陆文远寻不到空子,刚想放弃等明天再来,却见两道熟悉的身影从前方不远的宫门中一闪而过。陆文远心里一动,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藏到门边的石墩后轻声喊道:“赵宏成,赵彦成,是你们吗?”

    那两人侍卫打扮,原来正是朱时泱宫中的守卫,本是兄弟两个。先前扔陆文远扔得熟了,因此至今识得,又听陆文远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大喜过望,双双招呼道:“陆大人;您在这做什么?”

    陆文远招手把他们叫过来,寒暄了一番,就把自己想进宫见皇上的想法说了,问他们有没有办法。赵氏两兄弟合计了一下,便道:“这有何难?陆大人随我们来便是。”

    两人一路左拐右绕,把陆文远带进了一处侍卫值班的厢房,厢房的位置很偏僻,是冬日守夜用的,现下没有人在,四处已积了薄薄一层灰尘。三人进去掩了门,赵宏成便将身上的侍卫服脱了下来,递给陆文远道:“大人把它穿上,让我弟弟带你进去,范哲甫的人便不会发现了。”

    陆文远心下不安,只因此行进宫面圣,是为揭破范哲甫阴谋,一旦被他抓到,必然恼羞成怒,后果不堪设想,自己也是抱着不惜为此拼命的想法才冒险前来的,只怕连累了赵氏兄弟进去。

    陆文远将这想法如实说了,并讲明了可能的后果,赵宏成却仍然笑道:“陆大人不必为我兄弟担心,我们毕竟是皇上眼前的人,出了事有皇上罩着,就算皇上不管我们,我们大不了便就此逃出宫去,反正这紫禁城也呆够了,正好趁着年轻出去闯闯。”只催着陆文远把衣服换上。

    陆文远忐忑不安地换过衣服,他身量单薄,因此显得有些大,但遮遮掩掩也就过去了。遂跟着赵宏成的弟弟赵彦成,一路低着头摸进了内宫,一路竟未遭人盘问,顺利得让人咂舌。

    朱时泱仍旧呆在往日里常呆的偏殿里,这处大殿名曰“咸阳宫”,是朱时泱当初做太子时的寝宫,朱时泱打小便住在这里,对这里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如今虽已迁居乾清宫,但仍时常来这里闲坐留宿。陆文远跟着赵彦成一进宫门,便看见桂喜在殿外廊下候着。他想起严庸昨晚在牢里的话,心里有几分不安,但还是坚定不移地朝前去了。

    桂喜见他径直朝着自己来,只当是侍卫,一时还觉得惊奇,到了跟前一看,却见帽檐下一张俊脸如玉,五官如画,眉间紧锁了几分忧虑之色,却不是陆文远是谁。桂喜惊讶得“啊”了一声,便说不出话来了。

    陆文远还只当他没认出自己,连忙伸手扯下冠帽,瞪大眼睛道:“桂公公,我是陆文远,有要事求见皇上,还请桂公公通报一声。”

    桂喜反应过来,连忙点头答应,进殿去了。过了一时,复又转出来,对陆文远弯腰道:“陆大人,皇上请您进去。”

    陆文远匆匆道谢,转进内殿一瞧,朱时泱正倚在榻边,笑盈盈地看着他,陆文远心中一暖,顿时觉着有了着落,屈身跪道:“臣陆文远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时泱差他起来,笑道:“陆卿这闹的是哪一出,好好的吏部尚书不做,改做侍卫了?”

    陆文远勉强跟着笑了笑,也没心思闲话,复又跪下道:“皇上说笑了,臣是受到范大人的阻拦,实在没有办法才扮成侍卫混进来,只为见皇上一面的。”

    朱时泱奇道:“范哲甫拦你做甚?朕明明说过让他放你进来的。”

    陆文远道:“具体的臣一时也说不清,只求皇上改日再问未迟。臣此来是有要事要禀报皇上,请皇上容臣说完。”

    朱时泱见他满面焦躁,说起话来也是急火火的,一时有些跟不上节奏,茫然地“噢”了一声,便道:“你说吧。”

    陆文远时刻担心着会被范哲甫撞见,连忙将怀中的奏章掏出来,语如连珠地奏道:“皇上,山西灾情益发严重,终夏一季滴雨未下,粮食绝收,大量灾民涌入周围省道,灾情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内阁范大人却偏偏知情不报,私自积压奏折,隐瞒灾情。半月前臣派人前去查访,才知情形之严峻,各府知府为防范哲甫从中阻挠,托臣将奏章直接面呈皇上,望皇上当机立断,尽快主持救灾事宜。”

    朱时泱边听边翻着奏章,一时却也看不进去,反应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道:“这山西旱灾,朕记得前月议事不是讨论过吗?当时拨了两百万两赈灾,怎地还会严重了?”

    陆文远刚想说“是因为赈灾银两都被范哲甫贪污了”,但心念一转,却想到自己手里根本没有证据,昨天与严庸讨论得再肯定,也终究只是猜测。陆文远心里一空,嘴上也跟着失言,暗自悔恨昨晚怎么没想到这一点,犹豫间却听外头桂喜通报道:“皇上,范大人来了。”

    陆文远大惊失色,料到范哲甫会来,却没料到他会来得这么快,竟似是早有准备。陆文远连忙转脸望向皇上,却见朱时泱也显得有些惊讶,还没来得及说话,范哲甫就已从堂外转了进来,在陆文远身边端端正正地跪下,沉声道:“臣范哲甫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时泱很快恢复常态,让他免礼平身。范哲甫站起身来,四下打量了一下,笑道:“这不是陆大人吗?怎么穿了侍卫的衣服,害老臣差点认不出。”

    陆文远暗暗叫苦,却听朱时泱替他答道:“还不是让你给逼的,你为何不让他见朕?”顿了顿,又道:“罢了,范哲甫你来得正好,朕也正有些话要问你。”

    范哲甫恭敬道:“皇上请问。”

    朱时泱将面前的奏章收了收,推到他面前道:“山西的旱灾越发严重,夏秋两季都绝了收,你怎么不告诉朕?”

    范哲甫果然早有准备,欠身答道:“臣不告诉皇上,是因为不想皇上担心。这点国事臣自认还是可以处理妥当的,皇上平日里公事繁忙,臣理应为皇上分忧。”

    朱时泱皱眉道:“可是赈灾的银两前月不是刚拨过吗?怎么没有缓解灾情反而加重了呢?”

    范哲甫气定神闲地答道:“灾情加重,是臣应对不利,臣自认有罪。但前月的银两,赈的是夏季的灾情,此番灾情加重,则是秋季的灾情,本是不同。臣只求皇上给臣一个机会,让臣妥善安排救灾,戴罪立功。”

    朱时泱点了点头道:“如此最好,此次赈灾若再出了什么问题,朕唯你是问。”

    范哲甫抱拳道:“臣定不辜负皇上信任。”

    陆文远的一颗心却如坠万丈深渊,只道此番闯宫非但没让皇上意识到灾情的严重,反让范哲甫撞个正着,三言两语就将皇上哄骗过去了,严庸昨晚还说皇上英明,英明在哪里了?心里正揪成一团,却听范哲甫笑道:“皇上没什么事的话,臣这就告退了。”又转过来对自己道:“陆大人还跪着做甚?不如跟臣一起出宫去,将这衣服换上一换?”

    朱时泱笑道:“是啊,陆卿穿着侍卫的衣服,难看虽不难看,但终究不成体统,还是随范大人去换过了吧。”

    陆文远心里一片冰冷。只因此番被范哲甫撞破自己拆穿他的秘密,来日定会大加报复,此次出宫去了,再见皇上不知何年何月,甚至不必想得那么远,也许只消明日便焉有命在了。陆文远瞬时间心念万转,只求能想出个办法,让皇上短时间内不致忘了自己,来日一旦遭到毒手,也能指望着被皇上偶尔念起,救自己一命。

    范哲甫已行过了礼作势要走。陆文远急道:“臣还有一事,求皇上允准。”

    朱时泱道:“你说。”范哲甫也停下脚步不走了,站在一旁等听。

    陆文远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紧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道:“皇上,从明日开始,臣还想日日进宫为皇上送奏章。”

    朱时泱惊讶地笑了笑,还没回答,却听范哲甫抢先道:“陆大人贵为吏部尚书,官居二品且事务繁忙,臣怎敢再拿这等事来劳烦陆大人。来日差个手下来送就是了。”

    朱时泱听了不悦道:“给朕送奏章怎么就是小事了?”

    范哲甫知道皇上一急就口不择言,却不知皇上何时对送奏疏这事这么在乎了,以前就算自己来送都是跟见了仇人一样,连忙道:“臣失言了,以后都由臣亲自来送。”

    朱时泱却不买账:“不必了,朕看就由陆卿来送很好。陆文远,从明天开始,你便进宫来送奏章吧,谁要敢拦你,朕第一个不让。”

    陆文远好险抓住了一根稻草,连忙叩头谢恩。朱时泱这才让他们告退了。

    两个人从殿里退出来行至门外,范哲甫似笑非笑地说了句:“陆大人真是好聪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