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到临头,剑气太过锋利让他不觉胆怯,还是决定闪避,躲过了剑气。可他刚停步,公孙清便抢先一步,在挥出剑气之后立即便移了位。
公孙清像是对太监的步法早有所料般,太监还没等定神,公孙清的刀便劈了过来,太监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他立刻便用匕首格挡,挡住了公孙清的攻势。
可他还没眨眼,公孙清便主动撤回环首刀,同时让出半个身位,这大大出乎了太监的预料,灌注在匕首上的力气来不及收回,身体就好像被定住一般立在了原地,虽然只是短短一瞬,但足够公孙清一刀封喉了。
不过公孙清并没有那么做,因为她的目的是要活捉,所以转而一刀划在太监的手臂上,向让他吃痛之下放掉匕首。
然而事与愿违,公孙清一刀虽然划中了太监的手臂,但他的反应很快,几乎同时抽身而出,远离了公孙清。
公孙清也着实没有想到,不过现在形势似乎已经明朗,顷刻之间太监便处在了不利位置,手上中了公孙清一刀,血流不止。
太监一边强忍着手上的疼痛,一边瞪着公孙清,他明白了,这是一次连招,公孙清先用强大的剑气迫使他做出回避,然后算准了他落地的地方,又故意砍出那一刀,就是为了最后的一下做铺垫。这个女人,果然有些本事!
这下子轮到太监伤脑筋了,现在该如何?就算自己没有受伤也未必能打赢公孙清,而通过刚才的交手,面前的女人给他的印象顿时深刻了不少,他对公孙清的评价也变成了“极难对付”四个字。
似乎是在印证太监对她的印象,接下来公孙清连续发动了攻势,紫霞戍的成员们都知道,其实公孙清最擅长使用的还是剑。
剑,乃是百兵之王,江湖人物都以能拥有一柄宝剑为荣,各大武林门派也多以习剑为练武基础,剑的重要不言而喻。
而环首刀由于刀身笔直,造型更像剑,所以像公孙清这样的剑术高手就以环首刀当做剑来使用,所以会给很多人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公孙清是在用剑。
这个山寨货太监自然也是有这种感觉,公孙清的剑术凌厉,与她过招只感觉杀气腾腾,在太监眼中,公孙清根本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个比他更加冷酷的杀手。
公孙清一步一步的看穿了太监的动作和步法,以极快的剑术扰乱了他的节奏,让太监彻底沦为疲于奔命。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公孙清在武学上有着极高的天分,很长时间以来她一直在抑制着这一天分,如果她将这天分毫无保留的发挥出来的话,那么她跟其他紫霞戍的队友之间的差距就会拉大,这会影响她们之间的团结。
而除了天分以外,公孙清也拥有一份得天独厚的才能,那就是极其出色的动态视力,配合她细腻的心思,所以对对手得每一步动作都能了如指掌。
这也要归功于之前太监毫无保留的对公孙清发起猛攻,将自己的一招一式全都昭示给了公孙清看,这才让她很快掌握了其中的诀窍。
这次公孙清又抓住了一个机会,先出了一脚痛击了太监右腿膝盖,紧接着挥出一刀势大力沉的压在了太监的左肩上,自然中间还隔着一柄匕首,面对公孙清的环首刀,太监自然不可能用血肉之躯扛住,匕首反射性的顶了上去。
但是公孙清的这一下力气太大,再加上右腿膝盖被重击,所以只能一条腿跪在了地上,还没完,公孙清迫使他跪下之后,又抬起右腿一脚踩在了太监的左膝上,将他牢牢的制住了。
不管太监如何使力,就是无法撼动公孙清的手臂,只听公孙清高声道:“来人啊!给我绑了!”
“好嘞!”看到公孙清已经解决了战斗,几个紫霞戍队员立刻欢呼雀跃的上前来,纷纷把刀架在了太监的脖子上。
://。。//45/45569/21190270
第二百七十八章 幕后推手()
那假太监被押走的时候,还一副轻蔑的神情看着公孙清,嘴角的一丝笑容似乎是在嘲笑,可给人的感觉有些悲凉。
公孙清看着他被押走,隐没于人群的后方,便收回了目光,这时候几个紫霞戍走到她身边,领头的一人问道:“总戍长,接下来我们如何行动?”
“今天晚上的事情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传出去。阿香,你带上几个人去之前我跟你说的地方,把那几个可疑目标控制起来。阿彩,你跟我去宫正司。阿凝,你负责把他押去廷尉府,并通知廷尉大人,记住,一定要快!好了,各自行动吧!”公孙清极快的分配任务之后,一挥手。
几人同时领命:“是!”
半月当空,北宫门前又恢复了安静,在这里发生的事似乎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连公孙清都没有注意到,在距离她们不远的宫墙边上,一双眼睛将现场发生的事一幕不落的全部看在了眼里。今夜注定有些人无眠了……
记忆被鲜血浸满,到处都是火焰,遍地都是焦尸,喊杀声、马嘶声、呼救声此起彼伏,大地上一片混乱。
母亲的脸在火光映照下变得格外可怕,鲜血布满了脸庞,她躺在地上,艰难的朝自己爬过来,在掌心中写下了一个字:“生!”然后,整个人就倒了下去,呼吸渐渐的减弱。
不远处,血腥的战斗依然在持续,那个提着刀、砍杀着的是父亲,他砍倒了一个人,鲜血溅在脸上,朝自己这里大喊:“跑!”然后,突然有一个人从背后蹿出来,举起刀就朝父亲后背砍了下去……
女子猛地睁开眼睛,几乎是不停歇的喘着粗气,然后又突然从床上坐起,神色有些惊慌的看向四周,那些令人恐惧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她苦闷的皱着眉,抬起手抚摸着额头,突然惊醒的后遗症频发。
今晚,她又再度回忆起了那些事情,是她太过软弱,父亲叫她走的时候,她本该回去跟父亲并肩作战,就算是死了,也能跟他们在一起,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孤独的活在世上。
或许她现在有了孩子,一切都不一样了,而当年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她现在的身份也不一样了,她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秦湘了。
这样想着,她转过头看向睡在身边的男孩,看他的摸样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突然惊醒而被吵醒,依然睡得很熟。
这时候,一阵轻轻的脚步声走到床边,女子转过头发现春莹撩开了纱帐,为了不吵醒男孩,特意附在了女子耳边细语了一番。
女子全程并无太大的反应,等春莹说完之后,便轻轻的道:“走,到偏殿去!”
当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偏殿的时候,已经有一男一女等在那里了,男的是一个侍卫,女的是一个宫女,两人都是女子的亲信。
“娘娘!”看到女子走进来,两人一齐向她行礼,女子微微抬手:“免礼!你们说的事可是真的?”
“是!”那侍卫皱着眉头,指着身边的宫女道:“这是夏蝉看到的,详细情况让她说吧!”
那叫夏蝉的宫女也没有隐瞒,将自己在北宫门附近看到的一幕一幕都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女子听,最后还道:“我听她们说,好像宫正大人和廷尉大人都有参与!”
女子在殿中来回走了两圈,那侍卫上前一步,问道:“娘娘,这次的事情您觉得赵婕妤那边陛下会怎么办?”
“让紫霞戍与御林军共同行动,而且事前没有一丝漏洞,陛下的安排可谓天衣无缝!”女子神情微妙的感叹了一句,“可即便他们抓到了那宫女,她能指证下毒害皇后的事都是由赵婕妤指使的,但是陛下未必真会对赵婕妤做什么事!”
“可是有人证,赵婕妤想赖都赖不掉,更何况,此事连宫正司和廷尉府都牵扯进来了,陛下明显是想将这件事放到朝堂上,如果不处置赵婕妤,那这些岂非是雷声大雨点小,又有什么意义呢?”侍卫皱着眉道。
女子点了点头,对侍卫道:“你说得很对。但是我们必须站在陛下的立场上来思考这个问题,赵婕妤背后是伏尧家和太后,一旦出了事,他们会保她。若是陛下执意处置她,那无异于向太后和伏尧家宣战。”
“现如今的朝堂局势微妙,以陛下为首的皇党派与那些保守势力处于互相牵制的状态,他一定不希望这个时候后宫再起火。可是这件事的矛头指向的皇后,玉家不会坐视不理,所以现在所采取的调查实际上是对玉家有所交代。
“不管他如何高调的要将此事一查到底,这注定是一场背后意义大于表面意义的行动。同时,陛下也是想让玉家知道这一切都是伏尧家在背后搞鬼,现在陛下既防备伏尧家,也忌惮玉家,所以将玉家的矛头全部指向伏尧家,让他们互相牵制乃至于互相争斗,而他就充当这一切的幕后推手。”
“我有理由相信,接下来陛下可能会采取更加隐蔽、更加激烈的手段引发这两家的争斗,虽说伏尧家树大根深,玉家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但是玉家的背后毕竟还有陛下,他所希望的是在伏尧家倒台之后,玉家也已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参与到之后的朝廷政务中去了!”
听了女子的一席话,侍卫不禁怔了怔,喃喃的道:“想不到这背后还有这么多牵扯,陛下的心思真是难测!”
女子又想了想,道:“这么大的计划,陛下一个人肯定无法做出来,所以他会需要帮手,而只有他,才能帮助陛下做成这件事!没错,肯定是他!”
“他?”一旁的春莹有些疑惑,问道:“娘娘,您说的他指的是谁啊?莫不是上次您让我帮着去请的那个人?”
“嘘!”女子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对春莹道:“这件事以后不准再提!”然后想了想,对三人道:“接下来宫中可能会有些混乱,告诉我们的人,这段时间所有活动停止,若是暴露了我们自己,就得不偿失了!”
“是!”
紫霞戍将抓到的两个人分别移送给了不同的机构,宫女交给宫中主管刑律的宫正司,而那假太监则交给了宫外的廷尉府。
两方第一时间对人犯进行了审讯,其中宫正司这边进展的比较顺利,那宫女没多长时间就全都招了,但是廷尉府那边就困难了许多,那假太监虽然是受人之命,但是秉持着忠人之事的观念始终不愿松口,让一向以断案著称的张汤也感觉为难了。
宫正司那边立刻准备好了所有的手续,审讯过程也都记录在案,连夜送往刑部,只是廷尉府却始终没有进展,一直拖到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张汤才去小睡了一会儿,准备上完朝之后再接着审。
第二天的朝会本来有些波澜不惊,却因为宫正司和刑部共同移交的一件大案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朝会进行的中途,刑部尚书齐止穰便接到了宫正司移交的文书,看过之后立刻出列,向皇帝禀道:“陛下,臣这里接到一份公文,还请陛下御览!”
由于事发突然,很多人都感觉奇怪,昨晚北宫门前发生的一幕让紫霞戍与御林军封锁的很好,到了第二天早上,也只有那寥寥数人知道真实情况。
所以对齐止穰突然的举动,很多人都不明所以,只是看到皇帝看着递上去的文书,脸色越来越黑,看到最后,甚至有些咬牙切齿。
啪的一声,文书被猛地合上,皇帝抬起头看着齐止穰:“齐卿,此事可是真的?”这件事是不是真的,皇帝本人其实是最清楚的。
://。。//45/45569/21190271
第二百七十九章 得了便宜卖乖()
众臣也被皇帝的语气和神色吓了一跳,纷纷面面相觑,然后只见齐止穰眉头紧锁的点点头,并道:“陛下若想知道实情,那请召宫正司司正宇文大人,此案正是她递交给臣的!”
“来人!”皇帝一挥手,高声道:“召宇文婧!”
夏朝的女官制度由来已久,自真宗时开始设立,距今也有将近千年的历史,期间虽然几度更易,大体上也有了变化,但其设立目的一直没有变,就是为了处理后宫事务。现今夏廷所采用的女官制度是从恒宗时开始的,大致可以分为六局一司。
六局分别指的是掌导引中宫的尚宫局、掌礼仪起居的尚仪局、掌供内服用采章之数的尚服局、掌供膳羞品齐之数的尚食局、掌燕寝进御之次序的尚寝局和掌女功之程课的尚功局。
而一司指的就是宫正司,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所有发生在内宫范围内的案件宫正司都有权管理。而其主管便是司正大人,正五品的官职。
现任司正复姓宇文,单名一个婧字,现年二十六岁,她是卫尉寺卿宇文鸿的女儿,自十二岁那年入宫,一路从低阶宫女升级为高阶掌事,现在做到了宫正司司正,一路升迁虽然多遇阻碍,却始终没有依靠家族力量,所以深得皇帝信任,愿意将很多事情交付于她。
但也因此,她被很多人视作皇帝那边的人,所以时时刻刻都要小心提防。自皇后进宫之后,她就成了皇后在宫中最信任的女官,有了皇后的关系,她的日子也变得好过多了。
宇文婧领命而来,很快就走进了太极殿,众臣的目光纷纷落在了她的身上,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看到宇文婧出场,他们大多都明白过来了,尤其是伏尧家一系的人,恐怕这件事又是因后宫之事而起。
宇文婧跪下身,伏在地上问安:“微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实话,她还是第一次到太极殿上来,果然跟在后宫的感觉不一样,这里宽敞了不知多少,其中的争斗也不知道危险了多少。
“宇文卿请起!”皇帝微微拂袖,神情有些严峻的问道:“宇文卿,今早刑部递交给朕一份奏折,不知是否是宫正司所出?”说着,便让元福把那份奏折递给了宇文婧。
宇文婧打开之后扫了一眼,便道:“正是微臣亲笔所书,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是否想要一问究竟?”
皇帝点了点头:“正是,宇文卿这份奏折上所写的内容朕也觉得十分惊骇,朕想这朝堂上的诸位大臣也想知道,这其中的真相,宇文卿,还请你能如实说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