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子归来-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诉求,便是修身和齐家,至于治国平天下,等到学生有这样能力的时候,若那是学生应当做的,学生也不会推辞。”

听完宁渊的这番话,高郁足足坐了半晌,才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端起身边的茶水。

宁渊所说的,虽然听上去的确低俗不堪,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说的是大实话。

而且不光对他来说是大实话,恐怕对于所有在儒林馆里钻研学问的举人,和天下各地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来说,都是大实话。

什么普度众生,开创盛世这类冠冕堂皇的话谁都会说,可要让那些人拍着胸脯说一句自己读书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恐怕他们也说不出来。苦读,科考,为了什么,为的不就是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吗?一旦高中进士,被授予官职,除了食朝廷俸禄,衣食无忧,地位也是大幅提升,人人都要尊称一声大人,敢问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谁追求的不是这样的优越感,而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开创盛世”?

就连谢长卿,他想要拜高郁为师,为的也不过是在加官进爵这条道路上走得顺畅一些,说白了,他读书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成为人上人,可这般露骨的目的他是万万没脸皮说出口的,因此他给出了几乎所有人都会说的一个“以自身担天下”的答案,但宁渊与他截然不同,他羞于启齿的东西,宁渊竟然就这般坦荡荡地说出来了。

或许宁渊的答案是低俗,但也不等于是在他谢长卿的脸上打了个耳光,骂了他一声“虚伪”吗!

高郁却并没有给宁渊的这通答案下结语,而是奇异地对他道:“你读了外边回廊上的题字?”

宁渊点头,“在进来时顺道仔细读过了。”

“哈哈,难得居然还会有人去注意那种地方。”高郁忽然笑了两声,对宁渊点头道:“我这府邸建好有些年头了,来往的宾客也不知凡几,可那些宾客也好,我的学生也好,竟然没有一个认真看过我在回廊上的题字,这么说来,你这小子竟然是第一个去读的。”

听见这话,司空曦脸色一僵,摇扇子的手也停了下来,他是高郁的学生,竟然在外边的回廊上走过无数回了,可回廊上的那些题字,他从来只当是装饰,一眼晃过便罢,别说读了,只怕连注意都不会,难道那里边竟然是有内容的吗。

“你说的对,天下那么多书生苦读,赶考,谁不是为了地位与名望,为了光宗耀祖,可偏偏有许多人在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地位与名望之后,却连基本的在其位谋其事都无法做好,将好好的一个朝廷搅得乌烟瘴气,成为国之毒瘤,也不知他们如果想起从前在别人面前夸下海口的抱负,会不会觉得丢人。”高郁摇头感叹,而谢长卿的脸色,也随着高郁的这句话而变得更加难看了。

他在那里僵了一会,忽然间抿紧了嘴唇,冲宁渊粗略拱了拱手,站起身一言不发地朝外走。

并非是谢长卿要主动认输,而是他已经知晓了高郁的想法,再留下去也是自取其辱而已。看到他离开,司空曦也坐不下去了,不痛不痒地对宁渊道了声恭喜后,紧跟着走了出去。

“你这小子,瞧着不声不响,胆子倒还挺大,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望着二人接连离开的背影,高郁笑着摇了摇头,“真不知道该说你心机重好,还是大智若愚好。”

“学生只不过跟别人比起来,比较舍得放下脸皮而已。”宁渊恭敬地向高郁奉了茶,至此成了这位大学士的关门弟子。

回家的路上宁渊思虑到,谢长卿和司空曦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感到不快是肯定的,说不定自己已经开罪二人了,这样算上那天骑马冲撞自己的小子,韩韬这个前姐夫,宋濂这个掌院,加上今天二位,进城还没几天,就已经有意无意地开罪了这么多人,果然到了华京就等于是把自己置到了一重重的漩涡当中,但这条路无论如何,总是要走下去的。

接下来的几天,宁渊日日都会到儒林馆报道,并且也显然感受到了别人对他态度的转变,近来也有不少外地举人上报名册,可在这些进来的新人中,宁渊好像被特别孤立了起来,别人瞧见他,委婉些的,会故意装作看不见,刻意些的,会轻哼一声将头扭开,只有宋濂,每每都是带着一张笑脸对着自己,也不知心底在打什么鬼主意。

宁渊心里明镜似的,现下这境况有不少都是宋濂在私底下搞的鬼,除了刚到儒林馆的第一天,宋濂故意让张唯他们对自己产生偏见,这几天更私下散布了不少流言,大意是自己为人势力,看不起农户子弟,更惹得其他举人对自己不满。

宋濂本以为读书人都是好面子的,宁渊被这样对待,顾着脸皮,也许就不会常来儒林馆报道了,这样等过一段时间,宋濂就能以宁渊时常缺勤为由,将他的名册从儒林馆中除名,替庞小姐出了这口恶气。

儒林馆虽然表面上规定了举人们需按时到馆中出勤,可这条规定一贯是按照空文处理,大多数散漫的举人一个月也不见得会到馆一次,也没人管,可宋濂如果铁了心要用这一条规定来处理宁渊,别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规定就是规定。

但让宋濂感到奇怪的是,都被孤立成这样了,宁渊居然还像个没事的人一样日日都来,没人理他,他就抱着书独自坐在藏书阁,一看就是一天,对周围其他人鄙夷的目光也置若罔闻,让宋濂暗地里骂了好些声脸皮厚,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这个方法是没办法料理那小子了,他得想一些别的招数。

115茶水玄机

很快到了十五;又是翰林院学士要来儒林馆讲学的日子。

这样的讲学;举人们大多不会错过;翰林院除了修撰典籍,也总管全国科考,把准了翰林院学士们的思维方向,说不定就能多少把到春闱时的出题方向;因此每到要讲学的时候;讲学场上总是挤满了人;举人们一人占着块石板盘膝而坐;等着学士前来。

宁渊算是新人;也并不像惹是生非;因此在别人都争抢着最靠近讲学台的石板的时候;他只是在最边缘的位置找地方坐了,因头顶上有树荫,倒也十分清凉。

对于听这样的讲学,他其实是没多少兴趣的,只是高郁告诉他,今日要前来儒林馆的学士田不韦在学问上讲解得很是独到,让他务必听一听,他或许还是会呆在书阁里独自看书。

别的举人们都在互相说着话,宁渊这里却冷冷清清的,别人不搭理他,他也乐得清静,正在闭眼小憩,冷不丁身边响起个声音道:“你不是宁兄吗?”

宁渊睁眼一看,自己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坐了个青年,青年一身书生袍与别人一无二致,脸上却有种挡也挡不住的贵气溢出来。

宁渊觉得此人眼熟,见他笑眯眯地望着自己,忽然间想起了此人的身份,忙拱了拱手,“原来是孟世子。”

此人便是孟国公世子孟之繁,几年前二人曾在江州春宴期间见过数面,不过压根不算熟稔,宁渊不知道堂堂国公世子居然会出现在这里,还主动跟自己打招呼。

类似他们这些被封为世子,可以承袭上代爵位的人,压根不用参加科考,自然有一辈子的荣华富贵等着,见宁渊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孟之繁仿佛猜到了他在想什么一样,道:“我不是举人,此番前来只是想听田学士讲学而已,他的志异故事可是说得极好的。”

“志异故事?”宁渊刚想问不过是讲学,怎么同志异故事扯上关系了,忽然间又有一个穿着官府的青年凑到近前,“宁师弟,你出来一下。”

见宋濂来找自己,宁渊眼神闪烁了一下,向孟之繁告了个辞,便起身去了,因孟之繁是背对着宋濂的,所以宋濂并未看清宁渊在同什么人说话,他领着宁渊绕过了广场上大片的人群,来到离主讲台不远处的侧屋里。

这屋子不大,布置得像是待客厅,宋濂刚进屋就对宁渊道:“宁师弟是江州人吧。”

见宁渊点头,宋濂像是碰到了什么救星一样,满脸庆幸道:“实在是太好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说罢,他一指放在不远处的一套茶具,“今日要来的田学士也是江州人,偏好江州本地的柳叶茶,不过这柳叶茶的泡法需要拿捏得十分精准,旁人都做不来,原先田学士每次来时,馆里都会有一名江州来的举人随侍泡茶,可今日不凑巧那举人忽然间病了,我想到宁师弟你也是从江州来的,便只能拉你来应应急。”末了,他又补上一句,“这种能够亲近田学士的机会别人盼也盼不来,宁师弟你可要千万小心,万不能弄砸了。”

柳叶茶的确是江州特产,而且冲泡起来也的确麻烦,因为在冲泡之时要观察柳叶的舒展程度以决定上茶的时机,要不早不晚,才能喝出香味,不然不是涩味就是苦味。

这茶在江州都不是很讨本地人的喜欢,田学士竟然喜欢喝这个,爱好也别致。见宋濂略带忐忑地望着自己,宁渊笑道:“宋师兄你放心,此事便尽管交给我好了。”

宋濂露出如获大赦的表情,又对宁渊耳提面命了一番一定要在田学士讲到一半,口正干时将茶水送出去,才出了屋子,还顺道关上了门。

可宋濂前脚刚走,房间的窗户便被人轻轻叩响了,宁渊过去将窗户推开一条缝,见着孟之繁正站在外边。

“宁兄,方才我都听见了,那宋濂是在诓你来着,你可切莫上了他的当去。”孟之繁一句废话都不讲,开口便直入正题,“田学士这人在讲学时最讨厌遭人打断,你要是如宋濂所言那般端上茶水,是决计讨不了好的,不光如此,田学士虽然为江州人,可喜欢的却是龙井,而柳叶茶,正是他最讨厌的一种茶,你可是得罪了宋濂,他要这般坑害你?”

宋濂满心以为,宁渊初来乍到,又被儒林馆内众人所孤立,是决计不会有人将这些关窍透露给他的,才想出了这样的伎俩,谁知道半路却杀出了一个孟之繁。

其实即便孟之繁不说,宁渊也多少能看破宋濂的如意算盘,此次江州府新晋的举人有上十人,宋濂为何偏偏舍近求远地找到他,这本就很值得让人怀疑了。

只是此时此刻,宁渊更好奇于孟之繁的做法,不过他并未表现出来,而是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道:“原来是这样,多谢孟世子提醒。”

孟之繁见宁渊已经知道了,并未多逗留,只朝他点点头,也转身去了。

宁渊重新关好窗子,望着眼前的这套茶具,思虑片刻,并没有如孟之繁所言那样离开,反而真的用放置在角落处的小火炉烧起水来。

田不韦算是翰林院内十分特立独行的一个学士,因为他的个性极为怪癖,且喜怒形于色,如果他喜欢某人,可以毫不吝啬地赞扬,如果他讨厌某人,众目睽睽之下也可以破口大骂,这样的个性让他得罪了不少人,可他确实十分有才华,加上年岁摆在那里,抛开个性不谈,尊敬他的人也是极多的,也有不少举人想要拜在他的名下。

田不韦与大提学许敬安也算是老相识了,今次他来讲学,许敬安亦抽出空来特地陪在身侧,而讲学场上候着的举人们也早已久候多时,田不韦一出现,原本小声议论着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田不韦上了主讲台,理了理官服坐下,拿出随身带着的讲本,开始了今天的讲学。

宋濂坐在许敬安身侧,并没有将精力放在听讲学上,而是时不时将目光晃向讲台边的偏房,端足了一副看好戏的姿态。

当讲学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宁渊端着茶水的身影果然出现了。

瞧见他的那一刻,宋濂的嘴角终于咧开一抹藏不住的笑意,孟之繁心里却咯噔一下,他明明已经劝过了,为什么宁渊还要冒出来,他不是那么没脑子的人啊。

其他听讲学听得认真的举人,看见忽然走出来的宁渊,一个个露出莫名其妙的表情,一些知晓田不韦脾气的,也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等着看宁渊吃瘪。

就在这些人的目光中,宁渊端着茶盘上了讲台,将整壶茶摆在田不韦面前后,就恭敬地站在一边不说话。

田不韦原本正说得兴起,宁渊端上的茶水让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被人打断便也罢了,偏偏那茶水热气腾腾,溢出的满是他最讨厌的柳叶茶的味道,田不韦眼角猛跳了两下,极为不满地看向宁渊,“你这学生好生无礼,这是什么东西!”

“柳叶茶。”宁渊仿佛全然不知道一般,低声应道。

田不韦眼角又跳了两下,又侧过眼看向另一边的许敬安,许敬安也不知道宁渊为何要这样做,见田不易俨然是快要发怒了,你忙站起来想将宁渊带下去,不料却听见宁渊接着道:“请田大人将此茶饮了,柳叶茶宁神净火,对爽喉有特效,不然以田大人的喉疾,若真这般讲完全场,嗓子非哑了不可。”

宋濂坐在那边,原本是摆明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的模样,宁渊忽然说出的这番话让他又狐疑地将眼神转过来。

片刻的安静之后,下边的举人们已经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田不韦压下脸上恼怒的神色,“难道你不清楚我在讲学的时候是最讨厌被人打断的吗,儒林馆什么时候竟然有了这样不懂礼数的人了!”

这话便是已经在训斥了,宋濂忙站起身,朝田不韦行了一礼道:“田大人息怒,这是新晋的举人,不懂得规矩,兴许是太想亲近田大人了才会出此下策,还望田大人不要生气。”

宋濂这句话表面上是在帮着安抚,实际却是在火上浇油,不光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还给宁渊安上了一个“太想亲近才出此下策”的标签,须知的确有不少举人想套田不韦的近乎,可以田不韦的脾气最是讨厌这些不好好读书,只知道顺溜拍马的家伙,因为田不韦深知这样的人即便中了进士,入了官场,也绝不会成为什么好官,一时他看着宁渊的眼神更生气了,“我不需要这种东西,拿走拿走,还有你,立刻从讲学场出去!”

“等田大人喝完这盅茶水之后,学生会出去的。”宁渊的答复让田不韦一愣,平日里要是有人被他这样训斥,早就一步三见礼地请饶了,偏偏宁渊像个没事的人一样,还硬要他将这他最为讨厌的柳叶茶喝掉。

“宁师弟,田大人让你出去你就出去,还杵在这里做什么,不嫌丢脸吗!”宋濂到此事终于不再打算掩藏自己的面目了,也帮着呵斥起宁渊来,他并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