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太原城?山西太原?”但孙桓的第一反应却是有些不敢相信。

    王戈如果说的是周边的州府县城,甚至是济南城,他都相对能接受和理解一些。

    但太原?

    那也离得太远了吧?

    而且太原城可也不是什么小地方,那是一省布政司衙门所在地,那是一府府治所在地,那亦是强藩晋王的封地,各种绿林势力、江湖帮派、豪门世家更是数不胜数。就凭他一个受过伤的、已经只剩三流高手实力的外来者,加上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梁博伟,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要知道,当初王戈能在青州城开创出一片天地,弄出“兄弟会”这个“怪胎”来,可是有着种种特殊条件的。

    “对,就是太原城。”王戈似乎也能猜到孙桓的疑惑,又补充道:“你们过去并不是要去拼地盘或是与人争斗,而是过去接收已有的‘盘子’。丐帮的太原府分舵,都会听命你们行事,邢坤就是你们的直系下属,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江湖人,当然,身手都是比较差的,底层人物。另外你们也要培养自己的嫡系,把整个架子铺开,我会提供足够的银子,以供你们行事。”

    孙桓听得有些懵逼,丐帮太原府分舵?分舵舵主邢坤?王戈这给他的意外也太大了点吧,这天下第一大帮,都成了他的下属了?

    一直以为自己对王戈已和“兄弟会”已经了解不少的孙桓,第一次发现,其实自己根本什么都不知道,所能看到的,怕是只有冰山一角。

    又想到之前,那可怕的“三魔头”,最后竟是就这么莫名其妙的销声匿迹了,王戈只是断了条胳膊,其他的什么事都没有。他就隐隐觉得,即便是在青州城,王戈的真正实力,恐怕也远超别人想象。

    如果他知道,五圣宗的那“三魔头”其实当场就被生擒了的话,恐怕会更加震惊。

    之前他是觉得“兄弟会”的事情有些太简单了,他去做貌似没有什么挑战性。但现在听了王戈的一番话,知道要去太原,而且竟然是直接管着包括丐帮在内的大量手下后,他又有些不那么自信了:“我一介武夫,又没有在太原府待过,人生地不熟的,能做得好吗?又不像梁先生识文断字,现在有旧伤,功夫也是大不如前……”

    王戈却是打断他道:“不必担心,本身也不是让你去和人拼斗的。梁先生虽然对收集消息、排布眼线的事情较为了解,遇到突发之事,也有机变应对之能。但毕竟很多江湖之事,并不了解,在青州城有我照应,自然不需担心。但到了太原,还是需要一个像你这样,更有江湖经验的人从旁协助,才较稳妥。”

    三年多前刚到青州当捕头,王戈就认识孙桓了,当然当时并不太熟,但他一直在观察孙桓,十分了解他的性格和行事方式、处事态度,所以才会有后来推动他干掉前帮主高老三、掌控及火帮的动作。

    在孙桓掌控及火帮的这段时间,王戈再次确定了,他是一个可用之人,也是个有能力有想法的人,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信任的。所以在经过“三魔头”事件、因毒伤实力下降、想要让出帮主之位后,王戈便想将他拉进“兄弟会”中。

    太原的情报体系、消息网的建立,肯定没法像青州城一样。

    因为之前狐假虎威披了锦衣卫的皮暗中勾连,又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他那以“王平安”的名义,其实在太原府是已经有了不小势力的。

    在底层有邢坤控制的丐帮太原分舵,在绿林江湖有张家三兄弟等江湖人,在财力上又有包括安鲁商行的安老爷在内的、之前被蒙古探子控制的商家支持,甚至连晋王府,只要不窥破他的身份,也会给予他很大的方便,可以说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势有势。

    梁博伟过去后,只要按着他的计划按部就班地铺开,很快就有能所收获。

    但是其中危险也是不小,所以需要孙桓这种江湖经验丰富的人去协助。

    王戈并不会将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他们,但是应当注意的地方、可能出问题的方面,依然会详细点明,万一发生了状况,他那个锦衣卫副千户的名头罩不住了,他们也能及时发现,自保。

    孙桓考虑了一盏茶的时间,终是点头说道:“还请‘大哥’将太原之事再详细告知,让我知道具体应该如何行事。”

    考虑到之前两人的关系和相处时的状态,孙桓这“大哥”不仅他自己叫得挺别扭,王戈听得也是怪怪的。但这两字一出口,也就证明了他已经愿意加入“兄弟会”了——这是兄弟会的成员对王戈的统一称呼。

第155章 史家村灭门案() 
第一百五十五章史家村灭门案

    青州府衙的捕房外的一角落,总捕谢威和吴捕头站在一起,似在低声商量着什么,神情凝重。

    “这个案子看起来很不简单啊。”吴捕头有些感慨地说道。

    “自然不简单,那小七义被抓的几人,早就已经审完,脑袋都砍了,他们剩下的四个,这么久没有消息,却偏偏这时候出来搞事,还是在青州府地界?怎么想都有问题啊。”谢威也是摇着头说道。

    两天之前,青州府辖下寿光县史家村发生一起灭门案,一家七口被贼匪屠灭。据村民说,下手的贼匪自称“小七义”。

    因为涉及到了“小七义”这有名的江湖大盗、贼匪,所以寿光县衙将案件上报到了青州府,毕竟去年“小七义”里才有几个贼匪被青州府给擒下。

    大老爷得了汇报后,便要捕房这边派出一名捕头,往史家村勘察,确定案子的细节,并且根据情况安排追捕“小七义”。

    谢总捕和吴捕头,都可以手是老刑名了,自然一眼看出这个案子的不对劲之处。“小七义”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史家村,去杀一户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的村户,杀完人还特意留下名号?

    而且,在这个案子传到青州城,大老爷招谢威过去吩咐之前,那位招星堂的长老郑仕衡曾找过他,暗示他把这案子交给王戈去办。

    虽说明面上,郑仕衡并未和王戈有过什么直接的冲突,但深知青州各势力关系的谢威却知道,因为之前他牵头唆使前及火帮帮主高老三去试探“兄弟会”的缘故,高老三直接被他的副帮主孙桓给取而代之,而孙桓的背后便是王戈在支持。

    郑仕衡和王戈之间,肯定有些龃龉,只不过似乎并没到要拼个你死我活或直接冲突的地步,所以在及火帮那件事后,依然还是相安无事。

    但这次郑仕衡的提议,对王戈不会有什么好意。

    不过谢威也明白,这郑仕衡实际身份,不止是招星堂的长老这么简单,背后的利益牵扯也是不少,没必要为了王戈惹其不快。

    何况,之前“小七义”的案子就是王戈主导的,这次又是“小七义”犯案——至少明面上如此——再让王戈去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事让小王捕头去办,会不会坑了他啊?得给他提个醒。”吴捕头神情凝重地说道,因为之前江湖人汇聚青州,在大老爷宠爱小妾家的堂兄所开客栈闹事,王戈帮他处理了案子,抓到了人,所以他现在说白了是欠着王戈人情的。

    谢威也点头:“确实,这事搞不好就是‘小七义’的人故意设下的圈套……”

    于是,吴捕头午后便找到了正在街面上巡视的王戈,邀他到边上的茶摊坐了会,然后把史家村的案子以及谢威已经推荐他前往调查的事相告,并且将自己对这个案子的猜疑也说了出来。

    “这案子怕是没那么简单,若是依我之见,你不如直接称病,让衙门换人去。”吴捕头建议道。

    王戈笑道:“多谢吴捕头关心,若真是有危险,我称病不去,换了咱们衙门里哪位捕头去,万一出了事,我也过意不去啊。反正我们当差人的,危险总是免不了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吴捕头想想也是,这万一王戈称病不去,这差事落到了他的头上,那他可就头大了。

    待吴捕头离开后,王戈却是若有所思。

    吴捕头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是今天第六个来告诉他这件事的人了,若是算上跑去找梁博伟卖消息的,甚至要达到两位数。

    而通知他的人中,还有总捕谢威的亲信捕快——而且不是私下来通报,而是得了谢威的指示。

    是的,不久前还在衙门里跟吴捕头感叹着案子不简单的总捕谢威,其实在和郑仕衡见过面后,便让亲信把这个事情透露给了王戈。

    不过谢威仍旧是按郑仕衡所说,推荐了王戈去史家村查这个案子,只不过事先知会了他一声。

    或许谢威也是知道,即便他不告诉王戈,王戈早晚也会有其他渠道知道。

    到时候,怕是会以为他是和郑仕衡勾结,参与其中针对王戈。

    对于谢威这种骑墙观望,想要两边都不得罪的行为,王戈自然清楚,虽然有些不屑,但却并不在意。

    在青州城,谢威这个总捕头,基本上对他既没有什么助力,也成不了什么阻力。

    至于史家村的这起灭门案,在刚听到案情的时候,他就能比所有人都更加确定,这案子有问题了。

    因为其他人以为小七义这个匪盗组织还有四人在逃,但他却是十分清楚,那几人根本都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而且是他亲手结果。

    很明显,史家村的灭门案,是有人借“小七义”的名义干的。

    是不是有人故意用“小七义”的名义做下这等事来,要特地引他去史家村,然后对他下手?毕竟江湖上都知道,“小七义”有好几人都是王戈亲手抓进衙门,涉及“小七义”的案子,他有很大可能性会出马。

    不过王戈却是觉得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若真有人要对付他,不会走这么“曲线”的路子,根本没有意义。想要把他引出青州城的方法,多了去了,搞这么大个灭门案,是本末倒置,王戈未必会去,却反而容易引起其他方面的注意。

    但是既然郑仕衡想让他去史家村查这个案子,那就证明查这案子肯定会有麻烦甚至是危险。

    王戈也知道,郑仕衡不会真的指望能瞒得过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去让谢威推荐他往史家村查案,其实是一种挑衅。

    如果王戈真的不想去,即便谢威已经将他的名字上报给了大老爷,他也有的是办法不去,甚至都不用告病这么粗糙的方法。

    不过第二天,当衙门的公文下来后,王戈还是很利索地收拾好东西,带着四个捕快,往寿光县而去。

    靠近城门的一座茶楼上,招星堂长老郑仕衡望着在四名捕头簇拥下出城而去的王戈,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第156章 其中蹊跷() 
第一百五十六章其中蹊跷

    茶楼隔间内,除了郑仕衡外,还有一名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他看到王戈出城后,对郑仕衡说道:“郑长老这招借刀杀人,着实妙啊!”

    “罗护法,慎言。”郑仕衡却不愿多谈。

    这皮肤黝黑的高大汉子,同样是招星堂的高层,是掌刑护法,也是招星堂里武功最高的人。

    他却有些不在意地说道:“郑长老也太小心了,此地只有你我二人,连旁边的隔间都没有人,那王戈就算是再手眼通天,也没法收买飞虫蚂蚁来窥听我们的谈话吧?”

    郑仕衡却依然没有多说什么,自从上次及火帮的事情后,他便没有再对王戈或“兄弟会”做什么动作。

    但私底下,对王戈和“兄弟会”的调查却一直没有停过。

    而越是调查,了解得越多,他就越是心惊。

    他甚至曾经想过,要不要在齐王府的那几位主事人跟前搬弄几下,让他们对王戈和其势力产生兴趣,然后用王府的势力碾压而过,将王戈的“兄弟会”收归王府。但考量后,他仍是没有那么做。

    一是他虽然知道王戈在青州城洒了大把的钱银,但这些钱银并没有形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产业,没有足够的利益,王府那几位主事人怕是没有动力出手;

    二是他对“兄弟会”到底是怎么存在的,也根本不是很清楚,除了知道梁博伟和钟二牛这两个人肯定是管事的之外,其他的一无所知,真地拿下了王戈,能掌握多少“兄弟会”的力量;

    三是……他很清楚一旦他这么做了,就是王戈不死不休的死敌。而这王戈,干掉的绿林大盗、邪道高手,可是不少。而且和“醉仙楼”的“红姑”过从甚密,“兄弟会”的网络更是无孔不入,他担心到时候他刚有点动作,怕是就被王戈给做掉了。

    而第三点,才是他最为忌惮的。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这家伙撕破脸为好,否则的话,王府怕是都庇护不住自己。

    就好像眼前的这位招星掌刑护法,他就不敢完全信任,谁知道这货会不会从自己这里探听到什么后,直接转手就“卖”给了王戈?

    他可是很清楚,招星堂内部,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给“兄弟会”卖过消息,甚至直接就有“兄弟会”的成员都未可知。

    “兄弟会”这种并不公开、隐于人群中的组织结构,是真的让人没法不畏惧。

    郑仕衡之所以让谢威推荐王戈去史家村查案,并不是他真的就觉得可以借这个机会直接让王戈完球,而是一方面试探王戈,另一方面也有警示的意味。因为他很清楚,王戈不可能会不知道这件事。

    但本来在他看来,王戈如果有足够的消息来源的话,那肯定能窥破这个案子的水有多深,最好的选择,就是拒绝这次的差使。

    然而没想到的是,试探的结果,却是王戈直接选择了接受差使,带人往寿光县而去了!

    这让郑仕衡有些想不通,王戈图啥?又或是他真的只是在青州城里消息灵通,一旦涉及到了城外附近州县的,哪怕还是在青州府辖境之内,也是两眼一抹黑?

    王戈真的对青州城外的消息,就两眼一抹黑吗?

    要说消息灵通程度,那自然城内城外是两重天,城内有遍布各个角落的眼线,几乎所有底层百姓都能化为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