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威笑笑:“还真别说,这三年来,青州城里不仅大案少了,之前那些泼皮混混、地痞帮派之间抢地盘的乱斗,也少了许多。这乱葬岗,比起往些年,可是清冷了不少。不得不说,小王捕头这也是大功德一件啊。”

    “总捕头谬赞了,我也是为了多些耳目,办差的时候,方便一些。其实我也出不了多少钱,而且他们赚了的,大头也得归我,说起来,出息倒也未必比田产少多少。”

    “你这么想可就错了。”谢威背着手,一副长辈语重心长的口吻:“田产那毕竟是田产,不管怎么样,就是在那摆着。你把钱给那些泼皮混混,就他们那底性,真能长久地老老实实卖力气干活?到时搞不好,他们重操旧业不说,你那钱也打了水漂。”

    “总捕头教训得是,但事到如今,也只能希望他们能真的按下心好好做事了。”王戈叹了口气,一副也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

    谢威又转而说道:“小王捕头,你不是和二府大人家有些关系么?何不把你花在那些泼皮混混头上的钱,拿来打点。想必运作个州府的总捕头,不成问题。当然,小王捕头也可能看不上这总捕头的位置,毕竟说起来,进项不多,责任倒是不少……”

    王戈赶忙说道:“总捕头误会了,我与二府大人,哪有什么关系。不过是我找的中人,刚好能走二府大人家眷的路子罢了。总捕什么的,更是不要寒碜我了。我这人没什么太大的特长,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这刚来青州就当上捕头,已经让府衙里的不少兄弟看不顺眼了,若不是有总捕头、吴捕头几位仗义支持,我怕是根本撑不到现在……”

    所谓的二府大人,指的就是青州府的同知了。当初柳红岩帮他谋这个差事,走的就是同知的路子,说起来也算“杀鸡用牛刀了”。不过知道这事的人很少,谢威也只知道王戈捕头的职事是同知大人亲自吩咐安排下来的,本以为他是和同知大人有什么关系,但这些年却也没见同知大人特别照顾他,甚至都没怎么见过面,也便知道,就算有关系,应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关系,估摸着还是使够了银子——毕竟这王戈看起来手面是挺宽的。

    “小王捕头切不可妄自菲薄。”谢威又宽慰了他几句,两人到了路口,便分道告别。

    “对了。”谢威忽然又停住脚步,回头说道:“那‘小七义’既然会为了他们的老四专门跑到青州府来兴风作浪,意图劫狱。现在还有四个在逃,难保他们不会继续铤而走险。”

    “放心吧总捕头,我已经派兄弟对大牢严加看守,做好了套子,他们若敢来,保证有来无回。”

    “嗯,大牢我是放心。倒是你,得注意点,我看那‘龙义天’对你,可是恨得紧。”

    王戈笑道:“在青州城外也就罢了,在城内,他若敢来,一样有来无回。”

    谢威似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回身走了。

    看到谢威背影消失路口后,王戈忍不住撇了撇嘴,这老油子,以为暗示他看出了点什么,自己就会担心么?想到谢威之前的那番话,看来他是怕自己看起来有背景、有路子,又很有银子的样子,到时往上一使力,就把他这尸位素餐的总捕头给替了。

    说什么进项不多、责任不少,说白了这老家伙还是恋栈总捕位置上的那些油水,舍不得放不下罢了。

    当然,他若是真的知道,王戈花在他所谓青州城“泼皮混混”们身上的钱有多少,肯定就不会以为他真会在意他这总捕之位。

    而会觉得他疯了。

    在青州城的这三年,王戈几乎将整个青州城内能够收服的、游手好闲的混混泼皮全部收服了。

    最开始时,王戈是用他捕头的身份,和那些在赌场、勾栏、集市的地下势力建立起了关系,然后便开始慢慢组织起一些只能跟在那些大势力、大帮会外围混吃混喝的闲散人等,给他们些钱,让他们做些事。

    捕头们要办案,得有自己的线人,这样才能有耳目,才能有消息,否则两眼一抹黑,自身武功再高,也很难办案子——毕竟捕头的本职是查案,不是打仗也不是杀人。

    所以对于王戈的行为,不论是衙门的同僚,还是青州城的地下势力,都没有太当回事。毕竟这位小王捕头还是挺上道,会做人的,该给面子的时候给面子,该给银子的时候给银子,也不太盘剥,不太贪心。那些混混泼皮有事做,有钱领,反倒让他们省了心。

    这些混混们也不干什么复杂、麻烦的事,就是到处溜达,打听消息,然后把这些消息卖给王戈,王戈会根据消息的价值给他们钱。但基本上,只要是言之有物的消息,哪怕是像东街刘老财偷了隔壁孙寡妇,被他老婆知道,两人大打出手这种,都能领到十文钱,若是重要点的,比如见到了某个疑似通缉要犯的生人,若得王戈证实,便可得到数两甚至十数两银子的赏钱。若是助王戈拿下了那个犯人,更是另有奖赏。

    起初大家都觉得王戈是人傻钱多,一心想当神捕想疯了,傻得自己出这么多钱抓犯人。但既然他傻,愿意发钱,大家也都乐意去领钱。不单那些混混泼皮,很多赌场、勾栏的下人仆役也开始来卖消息,毕竟他们所处的位置,最容易打听到消息。接下来连很多普通百姓,也开始往小王捕头这领钱了,能多领一会是一会,谁知道小王捕头什么时候就不傻了呢?

    王戈倒也基本是来者不拒,不过他的原则是一个消息只付一次钱,先到先得。而且如果有假消息的话,下次就不买他消息了。不单单如此,敢刻意卖假消息给王戈的,全都被他整得十分凄惨,有个因欠赌债急着找钱而对他谎称见到通缉要犯的泼皮,隔日就被寻了由头弄进了牢里,而后就没人见过他。

    当然,每天听取大量消息,而且基本上九成九都是没什么营养用处的破事八卦,对王戈而言,花耗的时间太多,效率也太低。所以没多久,王戈就不再自己亲自去花钱收消息了,而是交给了两个生面孔。

    一个身材壮硕、皮肤黝黑,有几分凶蛮之相的,名叫钟二牛;一个穿着青布直衣,戴着四方平巾,看起来斯斯文文就像个书生的,叫梁博伟。

第11章 耳目灵通地头蛇(下)() 
第十一章耳目灵通地头蛇(下)

    这钟二牛,本是个老实农民,但因收成不好,借了高利贷,还不上钱,老父老母被逼死,他悲愤之下,将那三个逼债的打手给生生捶死,然后便落跑,入山为寇,做起了劫道收买路财的勾当。

    有一次打劫了辆载了一家人的马车,那家人本已打算花钱消灾,结果他的俩同伙却看上了人家的女眷,想要掳了人强上。钟二牛人如其名,有股子牛脾气,认为人家既然付了买路钱,就不该为难人家。那俩同伙自是气不过,都已经是打劫的土匪了,装什么正派,又顺口骂了他死去的父母。这钟二牛一下子被触到了逆鳞,竟是直接把这俩同伴给捶死。

    放走了那驾车的一家人后,钟二牛也不知道是杀得狂性了还是怎么的,竟是直接回身上山寨,将那十几个匪寇直接全打杀了。杀完了人,这家伙卷了寨子里的银两,就跑青州城去吃喝了——因为他家老父年轻时曾到过青州,给他讲过青州城繁华,让他念念不忘。

    酒饱饭足后,钟二牛就要跑衙门去“投案”,这一投,却是投上了刚巧在路上巡视的王戈。

    知晓了这货的狗血人生,王戈也没带他去衙门,直接带到自己家,亲手打了他十板子、抽了他十鞭子,说这是对他劫道的责罚。至于其他的事,虽违律法,却顺天道。也不得不说,这货真是天生皮实肉厚,普通人这十板十鞭下去,臀背基本开花不说,十天半月下不了床都算轻的,体弱点的能直接嗝屁,他却是屁事没有,只留了点红红的痕迹,筋骨丝毫未伤。

    然后王戈问他愿不愿意跟着自己,管他口饭吃。这钟二牛的脑回路也是不一般,被王戈十鞭十板一顿打,又教育了几句,竟是对他十分服帖,跪伏于地,就要卖身为奴,当王戈的仆从。王戈哭笑不得,只说以后就是兄弟,听他吩咐做事便行。

    而那梁博伟,本是关中大户人家三代单传的少爷,父母早亡,独他一人守着偌大家业。他倒也没什么野心,只考了个秀才的功名后,就每日里自己看各种杂书,养鸟种花,过得恬静闲适。没想到他的妻子却与人有染,给他戴了绿帽子不说,还打算合谋毒杀他,侵吞他的家财。好在这梁博伟发现及时,写了休书休掉妻子,他妻子羞愧之下,上吊自尽。但那县官和他家一远房亲戚勾结,反倒污蔑梁博伟杀妻,格了他的功名,要将他下狱。

    梁家虽有钱,却无官面关系庇护,梁博伟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下狱,失去了自由,家财也为他人所占。而且县官和那远房亲戚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根本没打算让他活到上堂审判,直接打算在牢里就把他做个急病亡故,反正不会有人来追究为他做主。

    但这梁秀才也真真是个人才,居然让他在牢里弄了场大暴乱,跟着一群人逃出了大牢,然后带着几个身背血案的凶犯,直接回到自己家,杀了那已经占了梁家大宅的亲戚,将家财起出,任那些凶犯自取。

    而那之后,梁博伟又很聪明地没有和那些凶犯们一起,而是趁他们不备,自己拿着少许钱银,单走一路。

    果然没多久,那些一同越狱的逃犯,大都被成功抓捕,或是被直接格杀,唯有梁博伟成功逃脱。

    不过梁博伟游历到青州城时,身上的钱花完,不得不找了个帐房的活计暂时待了下来,结果没多久被一起做事的小伙计发现身份有假,于是当成“消息”卖给了王戈,王戈深入一查,没想到竟是逮到了一条通缉“大鱼”。

    这梁博伟的通缉悬赏,已经达到了八十两。

    但王戈在看了这家伙的卷宗后,就发现了很多猫腻,知道这倒霉蛋很可能是被陷害的,于是没有把他逮回衙门,而是私下里把他逮到家中,一通拷问,问清前因后果,所有经过。

    梁博伟本以为必死无疑,心如死灰之际,王戈却并没有押他去衙门,没有去领那八十两的赏银,而是问他愿不愿意跟他做事。

    梁博伟自然没有说不的理由和权力。

    王戈知道,这钟二牛和梁博伟,不论之前是老实农民还是本分书生,到了现在,他们的本质上就是凶人。钟二牛杀高利贷打手是因为仇恨,杀匪寇也并不是道德水平高后正义感觉醒,而单纯是遇到让自己受不了的事,受不了,他就要挥起拳头,打杀一切阻碍,才能痛快。至于梁博伟,虽然没有亲手杀人,但他放出那些凶犯时,也就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当时那些凶犯可不单单杀了霸占他家财、陷害他入狱的亲戚,同时遇害的还有不下两位数的无辜百姓,而梁博伟对这些人,可丝毫没有感到抱歉和后悔,只恨没能顺便干掉县官和那奸夫。

    他们身上的凶性,已经去不掉了。

    但在这个时代,对于王戈来说,这些人正是他所能用,也最好用的。

    王戈收拢的这些外来的、没有归属感的杂人越来越多,用他们来联系和控制青州城本地的泼皮混混、闲散青壮。

    当青州城本地势力终于开始意识到不对的时候,王戈统合的这股力量,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扼制的了,甚至于,根本没有人能知道王戈到底控制了多少人,到底能动用多少的力量,便是连和王戈最熟悉、经常见面的柳红岩都猜不透、看不清,更遑论其他人了。

    王戈先是投钱弄了很多小吃摊、茶摊,又开了许多小酒肆、小饭馆、小茶铺,这些摊子、铺子,基本都很小,遍布大街小巷,也很低端,没什么特别口味、风格,就是低端、便宜,雇佣的要么是失了土地、活不下去的青州本地农户,要么是拖家带口的流民,要么是本地艰难度日的普通百姓,都是能潜下心干活的。

    而那些之前靠卖消息给王戈的混混泼皮们,若是表现得好,经常能报上有价值的消息,便会给他们划地盘,分几个摊子、铺子的股份红利给他们,以后他们就专门在这几个地方转悠,名义上是负责这几个地方的经营秩序,防止人来捣乱,实际上则是在这些地方收集消息。

    梁博伟曾经建议过,这些泼皮混混心都野,脾性不一,大都好吃懒做,很难管理。若只是收集消息的,交给那些看摊子的人不就行了?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一样会用心打探。

    王戈却否决了这个提议,因为他知道,老实人干活会踏实努力,但他们求安逸,求平稳,怕惹事,有些时候、有些关头,即便有利可图,也会害怕胆怯。而泼皮混混们,他们的属性就是乱,天生就爱搞事情,让他们安稳做事不行,但是遇到麻烦事,他们却喜欢往前凑。这平稳和混乱,对王戈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他要的是在靖难之前快速的拥有一个强大的消息网络,拥有一批能为他所用又不为人所知的潜力探子,而并不是打算经营一个多么长久的“生意”。

    这三年来,不仅是各种小摊,各种小铺,便是脚行,各种车夫、轿夫、脚夫,各个大酒楼、青楼、客栈的小二、跑堂,各行各业,各种小人物,都成了王戈的消息源,卖消息成了一种固定的收入源。

    当这种消息网络形成的时候,力量是相当恐怖的。任何一个人,都身处在网中,除了王戈外,便是那几个核心的、直接对他负责的人,也没有一个知道这张网到底有多大、有多强。

    这张“网”不知不觉地有了一个名称——兄弟会。

    当你能开始拿王戈给的摊铺的股份分红,有负责的地盘区域时,你就是兄弟会的成员了。因为王戈总是跟他们说:“大家都是兄弟。”所以他们都习惯性地叫王戈“大哥”,哪怕实际年龄比王戈大了二、三十岁的也一样。

    在这青州城中,王戈几乎从不带随从,但只要他愿意,一声大吼,随时就能聚来一大群青壮。虽说这些人别说高手了,就是真正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