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在他要死之前,叫自己过来,莫非是有所托付?

    钱衡一时有些兴奋起来,先是磕头行礼后,便在道衍的吩咐下规矩恭谨地坐定,等待道衍说话。

    但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道衍一开口,说的却一件几个月前已有定论的案子。

    “临江侯遇刺的案子,有新的线索,可能涉及一位女刺客。”道衍并没有跟钱衡多做寒暄啰嗦,咳嗽了两声后,就直接进入了正题:“那位女刺客身手了得,且可能在京城中有强人庇护,锦衣卫抓捕之时,或力有未逮,需调请‘教武堂’的宗师协助,大内高手那边,亦会派人相助。”

    几个月前,临江侯于府中遇刺,卧床几日后逝世。当时刺杀的刺客已经被侯府高手直接毙杀,后经查当是私人恩怨,那刺客的家人已经死绝,所练的武功也是野路子,并非什么名门大派出身。

    这时候,怎么会突然爆出涉及什么女刺客?而且还是道衍亲自吩咐?这样的事情,道衍随便派个人交代一声不就行了?而且,什么样的女刺客,会是他们锦衣卫还无法单独应付,需要请动“教武堂”的宗师高手,甚至还要大内高手相助的?

    钱衡很敏锐地捕捉到了“在京中有强人庇护”这句话,他意识到,或许所谓的女刺客,所谓的临江侯遇刺案相关都只是幌子,根本上还是要对付那所谓的“强人”。

    “大师,那女刺客可有什么线索,需要属下如何做?”

    “那女刺客是山西人事,父辈为山西太白宗的俗家弟子。她曾于数年前闯代王府,欲刺杀代王,事败被擒,后失去行踪。女刺客姓沈,名青儿。”

    在听到道衍道出那女刺客的名字后,钱衡一脸懵逼——沈青儿?王戈身边那个得力干将,那个之前也在东缉事厂的女高手,不就是叫沈青儿?

    他忽然意识到,道衍之前所说的给刺客提供庇护的“强人”是指谁了。

第483章 道衍的意图(上)() 
第四百八十三章道衍的意图(上)

    这段时间,有不少东厂、西厂、锦衣卫乃至军中的高手被从各地调入京中,进入“教武堂”接受宗师高手的指导。

    张诀也随皇上御驾亲征,不在京城。

    之前钱衡并没觉得这些信息有什么问题,但现在想来,却是心头直跳——这是道衍一直就在准备着对付王戈?

    他可不会觉得,道衍会不知道那沈青儿是什么人,又或者这沈青儿只是恰好同名同姓而已。从道衍刚刚的描述来看,明显就是要冲着王戈去的。

    以王戈一向的行事风格,要动沈青儿,几乎就是摆明着要动他,逼他拼命。

    可是,道衍为什么要对付王戈?又为什么要动用这么大的力量?难道王戈除了张诀以外,身边还有其他的宗师高手?

    钱衡发现,道衍从始至终没有提到王戈的名字,没有提到武安侯府,让他略有些奇怪,都决定动手了,还这般遮遮掩掩做什么?

    他自然不会装傻去问那个沈青儿和武安侯府、王戈身边的沈青儿有什么关系,想了想,问道:“大师,既然动用了‘教武堂’的宗师……那保险起见,是否京营……”

    “不。”道衍却是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军队不能动,其他衙门的人手,也不能动。”

    钱衡本来是觉得,道衍不动用其他衙门的人手以及军队,是担心被王戈提前察觉,毕竟王戈现在虽然基本不管东厂的事,但身处京城,也不可能没有眼线和消息源的。

    但又转念一想,这似乎没有意义,真的要动手了,“教武堂”和东厂、西厂、大内高手的调动,同样瞒不过王戈。

    或者,道衍是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造成太大的影响?又或者,这件事其实是他擅自决定,并没有皇上的允诺或是监国太子的同意?

    ……

    皇宫大内。

    太子朱高炽用过膳后,例行地在东宫的花园中散步。几年前他基本很难自己行走,走没几步就要喘不上气,膝盖发软。但在吃过王戈送的“补药”后,经过几年的休养,如今已经可以不需他人搀扶,自如行走了。

    而在减去了一百多斤的体重后,如今的朱高炽虽然还比不上朱棣年轻之时或是他的二弟、三弟那般英姿挺拔,但相比以往,体型已经正常了许多,整个人的气质也已大为提升。

    按理说,王戈对他可以说是有救命之恩、再造之恩,这恩情其实比当初王戈救朱高煦也不差了,他应该有所回报。但他其实也知道,王戈这些年待在京城、渐渐交出东厂的掌控权,背后是他的父皇和道衍的意思。而即便现在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痴肥,但其实还是不怎么受父皇的待见。

    他很清楚,在靖难刚结束的时候,父皇是有意立二弟朱高煦为太子的。只不过一来是长幼有序,想要废长立幼大臣们会反对,二来二弟朱高煦又在北平被刺身亡,所以他的太子之位才定了下来。

    而现在,虽然他的太子之位几乎是牢不可破,但父皇明显更属意的,是他儿子朱瞻基,对他却依然是冷面苛严并不亲近。若是他去为王戈说好话,估计不仅帮不到王戈,他自己也得被责骂一顿。

    所以朱高炽能做的,也就是逢年过节或是一得到什么好东西,就分一份往武安侯府送。然后在心下暗暗做决定,等到自己登基,一定要重用王戈。

    今天,道衍请他去天界寺,就提到了王戈。

    朱高炽对道衍还是很尊敬的,而且也知道,道衍对父皇的影响力有多大,他要想在父皇不在京城的情况下做好监国太子的事情,同样要有道衍的鼎力支持。

    但今天道衍跟他谈起王戈,却只是说以往王戈的一些事情,比如王戈还很小的时候,在燕王培养死士、谍探的无名山谷中,就已经展现出了十分聪明机敏的特质,虽然练武的天赋一般,但其他方面的天赋却是顶级。比如王戈刚离开无名山谷,作为密探被派往蒙古的时候表现如何。比如他在青州的那几年,传回的许多重要情报。

    有一些事情,是当时做为燕王世子的朱高炽知道的,而大部分,都是他第一次听到。

    听起来,道衍似乎是在帮他了解王戈。

    这让他有些迷糊不解,也有些莫名的不安。

    他知道,王戈被召来京城“休养”,几乎完全放弃了对东厂的控制,也没有再安排其他职事,背后有很大的原因,是道衍的意志。

    而且这段时间,道衍病重,皇上命王戈去寻应症之药,王戈也是直接推脱对医术、药理一窍不通,拒绝了。

    在京城住了这么多年,王戈和道衍,也几乎没有什么往来,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冷,几乎是明摆着的。

    现在道衍专门把他叫来天界寺,这番言谈,是有何意?

    除了谈论王戈外,道衍还提到一件事,临江侯遇刺案有新的线索,还有其他刺客落网,此时就藏于京中。接下来锦衣卫、东西二厂,以及一些大内高手,都会受命调动,在京中进行抓捕行动。

    朱高炽本以为道衍说这事,是需要他配合,但没想到的是,道衍言明除了东西厂、锦衣卫外,并不需要其他要衙门出人。

    回宫后,朱高炽一直在思考着和道衍的这次见面,他可不觉得病重的道衍特意让他去天界寺见面,会只是说这些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事情。

    但道衍又确实没有让他做什么事,看起来只是为接下来有可能进行的搜捕刺客的行动打个招呼而已。

    可如果只是这样,派人向宫里递个话就行了?或者这次见面,主要是要聊王戈的事,刺客的事只是顺带一提?

    朱高炽忽然心头一跳,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难道,那搜捕刺客之事,和王戈有什么关系?

    ……

    “师傅,为何不让太子知道那王戈的真面目?”天界寺一间禅房内,一个小沙弥一边帮道衍换衣服,一边忍不住问道。

    “哦?什么真面目?”道衍的状态,看起来比见朱高炽和钱衡的时候,还要疲累和虚弱。

    小沙弥眨巴眨巴眼,奇怪道:“当然是他与高阳郡王遇刺有关的事了。”

第484章 道衍的意图(下)() 
第四百八十四章道衍的意图(下)

    “我们有证据么?”道衍摇头说道。

    “不是那个杨秦安……”小沙弥不解道。

    “他只能证明,王戈对当时房间中有几人一事上说了谎,并不能说他就一定和高阳郡王之死有关,毕竟祁左良已经被证实与蒙元探子有联系。”

    小沙弥口中的杨秦安,是道衍在几年前花了不小的代价才收买来的王戈随从之一。当初在北平,高阳郡王带着祁左良上门找王戈的时候,他就守在王戈的院子外,所以很清楚,当时一同进入书房的,并不单是王戈和高阳郡王朱高煦、祁左良,还有王戈身边的两名女子——白珑和凤凰。

    而且后来也不是沈青儿第一个抵达现场,王戈甚至还离开过书房。

    这基本上就可以断定,那书房中肯定发生了一些和王戈之前描述不符的事情,高阳郡王朱高煦哪怕确实是被祁左良所刺杀,这里面也必然还有些其他的猫腻。

    但在知道得知此事后,道衍却并未声张,甚至都没有将此事告知朱棣,而只是推动皇帝将王戈召回京城,并且将其在东厂架空,安插人手进入东厂。

    小沙弥有些不解:“那我们不是都要对他动手了?……”

    “我们是要动的是临江侯遇刺案的嫌犯沈青儿。”

    “师傅,这话你自己都不信吧。”

    道衍摇了摇头,却是忽然说道:“易空,一会你就出京,携我亲笔信往昙元寺找智海大师。”

    “师傅,我走了,谁来服侍你?”小沙弥易空皱眉道。

    “这么大一个天界寺,找个来帮为师倒茶的人都找不到么?好歹为师也是僧录司的左善世。”道衍笑着摸了摸易空的脑袋说道。

    小沙弥却是依旧皱眉道:“师傅,我怎么觉得你是在故意支开我?”

    “这封给智海大师的信非常重要,必须得你亲自去,我才能放心。”

    虽然易空从小就跟在道衍身边,也知道许多内情,但道衍还是有些话没有跟他说。

    在知道当初燕军进京时,王戈杀死宁仲桓的事情有猫腻后,在几年前从杨秦安处得知高阳郡王被刺一事上王戈撒了多个谎后,道衍都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朱棣。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说了,那以朱棣的风格,一定不会容得下王戈。

    倒不是因为道衍对王戈有多深的情分,所以想要保他,而是道衍隐隐觉得,若朱棣真的要对王戈下死手,很可能不会成功。

    而一旦撕破了脸,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大明很可能会再次陷入纷乱之中。

    最初之时,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在那无名山谷之中,对于王戈,道衍只觉得是个比较聪慧早熟的孩子,有做谍探的潜力,未来发展好了,或可独当一面。

    后来王戈在青州混得风生水起,一次又一次地给北平传来各种消息、甚至将触手伸到了山西等地,让道衍觉得自己确实没有看错人,于是渐渐放权给他。

    靖难之中,王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说靖难首功都不为过。但最后出于种种考虑,没有封他国公,道衍也是觉得对他有些亏欠。所以后来组建东厂,道衍也是尽量给其自由,任其发展。

    可是这些年,从高阳郡王遇刺案开始,道衍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王戈了。

    道衍私下里,动用了许多的人手和力量,开始暗中去调查王戈,特别是查那几年在青州的事情。

    越查,知道的东西越多,道衍就愈加的迷茫,王戈身上的迷雾就变得越浓。

    他甚至发现,在江湖上盛传的、死于武盟盟主皇甫渊之手的魔教掌剑使司马俊秀,很可能在靖难之前,就已经死了,而且是死在了王戈的手上!

    与此同时,前武盟盟主蒋麟的死,似乎也和王戈有关!

    这些可都是宗师高手!

    还有青州城里那位与王戈过从甚密、姓南的姑娘,擅长医术,也擅长使毒养蛊。王戈应该在很多时候,都用到了那位南姑娘给他的毒药或毒蛊,包括当初燕王被张昺谢贵围于王府,大内宗师郭扬入府欲擒燕王的时候,应该也是用到了南姑娘的手段,才能让张诀得以一击退敌。

    能够让宗师高手都着道的毒药,又岂是寻常。

    但后来道衍问询的时候,王戈又一口否定,显然是在刻意遮掩那南姑娘的存在。

    包括那让太子朱高炽身体恢复的神奇“补药”,应当也是出自那南姑娘之手。

    永乐三年,大量毒宗高手因为“王蛊”的流言汇聚青州,后来却是全都不知所踪,而那段时间,王戈正在青州城内。

    所谓王蛊的流言似也并非空穴来风。

    而王戈本身,似乎也隐藏了实力,那“凤凰涅槃大法”,很可能真的被王戈练成了。后来王戈在东厂内流传的两部大、小先天神功,道衍看过后,都能隐约看到“凤凰涅槃大法”的影子,而它们修炼起来后,内力也确实是近似“凤凰涅槃真气”。

    道衍几次和张诀接触,聊起王戈的时候,从其态度,都可以隐约感觉到,其对王戈实力的信任。

    甚至在高阳郡王遇刺事件中受重伤、经脉重创、武功被废,都极有可能是假的,虽然他曾经亲自检查过王戈的身体情况,什么异常都没有看出来。

    总之对王戈的了解越多,道衍对他的忌惮和疑问就越多。他身边的人,一个个身份都很神秘模糊,实力也都极强,根本看不出深浅。

    以至于要出手的时候,即便与王戈关系莫逆的宗师张诀远在北平,那姓南的姑娘也在青州,他依然要调动几位宗师高手和大量大内高手出动。

    相比起王戈的实力,他的意图更让人看不清楚。

    如果不是道衍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知道撑不了多久的话,他其实本不想现在就动王戈,因为现在未知的变数太大了。

    可正因为如此,他才必须要在自己死前把这件事做了,而且是趁皇帝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