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大殿外,隔了数十步远,那位小桂公公和一众跟着他到北平的太监,都是等在这里。

    以这个距离,他们并不能听到大殿里的动静。

    “公公,从刚刚的反应来看,代王怕是未必会……遵旨啊?”一个年纪看起来和小桂公公差不多的太监凑过来低声说道,“我们继续在这等下去,怕是不知道要等到何时了?”

    小桂公公只是瞥了他一眼,面无表情道:“等。”

    那太监便不敢再多说什么,老老实实地退到旁边,和其他太监一起等待。

    眼看着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们都还没吃饭,饥肠辘辘的,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一般这种大人物,比较有气度讲尊严的人,知道逃不过一死,虽然一开始无法接受,但终究都会选择自己选一个方式来了断,死得“体面”一些。毕竟他们也知道,如果不愿意自己来,那结果只能是被强行“自杀”。

    但以那太监看来,代王朱桂更像是那种只要能赖活着,其他什么都不管的人,可不会为了所谓尊严,就自己结果自己。

    继续这样等下去,说不定等到明天天亮,都不会等出什么结果来。

    不过小桂子公公既然说要等,那他们也只能是跟着等。刚刚问那一句,已经是极限了,再多问,只怕都不用回宫,这路上就会被小桂子公公给安排掉。小桂子公公,在宫里可是有名的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此时小桂子公公望着那大殿,心里也是有些忐忑。

    他也不确定此时殿内在发生什么,不过能大概猜到一些。

    在来北平的路上,他就得了王戈的秘传消息,让他到时候行个“方便”,有人想在朱桂临死前和他“谈谈”。

    本来朱桂是不敢答应的,虽然皇帝要赐死朱桂,但朱桂怎么着也还是代王,是大明的亲王。朱棣可以赐死他,却不会容许其他人在他死前侮辱他,这可是关系着皇室的威严。

    但一方面,王戈许诺不会让朱桂的尸体被人看出异样,另一方面……王戈也“委婉”地给了他一些威胁,让他不得不顺从。

    小桂子公公在入宫前是有不少黑历史的,宫外和一些势力有些不清不楚的牵连,又在洪武末年做了一些会让皇家极丢脸面的事情。他本来以为这些事情没人知道,但没想到,却是为王戈所知,并且以此要挟。

    虽然小桂子现在对朱棣确实没有什么二心,但那些事情要是曝出来,也肯定会被追究。而且不止他一个人,宫里宫外,会有很多人被他牵累,很多人被他害死。

    所以小桂子没得选择,只能按王戈的吩咐去做,也只能祈祷王戈不要做得太过分。

    好在,半个时辰后,他看到宫殿旁边西南方向的走廊角落有一盏宫灯亮起。如果不注意看的话,在这个角度,这个距离上,很难注意到那盏宫灯,但他却是早就得了王戈的吩咐,若是那盏灯亮起,就证明里面“完事”了。

    于是小桂子又等了一会,便让之前出言询问的那名太监,进殿内看看。

    那太监愣了一下,觉得有些疑惑,但得了吩咐,还是没敢耽搁,立刻小跑着往那殿内而去。

    待进殿后,看到瘫倒在地的代王朱桂,以及那打翻在地的酒壶酒杯后,那太监便意识到,朱桂已经死了。

    他心里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开心——这次来北平的任务终于是完成了。

    ……

    王戈在北平主要做的事情,还是针对蒙元鞑靼的密探,进行肃清。

    而相比起京城,这边更靠近塞外,蒙元密探想要安插人手,要更容易,数量自然要多得多。

    不过王戈既然给宁仲桓用过“吐真剂”,那要在北平找到鞑靼的密探据点就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找到一个据点,其他的便是牵出萝卜带出泥。不说将北平所有的鞑靼密探都抓到,但至少可以除掉他们所有的据点,基本上让他们什么事都干不成。

    除此之外,王戈还打算直接通过从宁仲桓那掌握的信息,把手伸到塞外,伸到鞑靼那边的魔教左使一系残余中,想办法策反一部分、控制一部分,让他们为自己效力,从而为下一次北征做好准备——要迁都北平之前,大明必然是要再和北面大打一场,进行一次大规模北征的。

    本来朱高煦是做好了打算,这段时间王戈在北平不管做什么,都不会配合,会给他各种掣肘。

    但没想到的是,王戈虽然这次是靖难后初至北平,但东缉事厂在北平却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王戈本身在北平也安插了很多的人手。

    所以针对蒙元鞑靼密探的行动,根本用不着请动北平的衙门和驻军,根本用不着朱高煦的配合,就已经全部搞定。

    反倒是朱高煦要做一些事情时,还需要王戈给提供情报支持。

    当然,王戈倒也没有为难他,该做什么,该提供什么,都照做不误。

    于是至王戈初到北平那一日后,时隔两个月,朱高煦终于再次邀请王戈到府上赴宴。

第447章 不请自来() 
第四百四十七章不请自来

    朱高煦在王戈抵达北平后,见了一面后就不欢而散的事情,在北平的勋贵小圈子里,早就传开了。

    虽然朱高煦和王戈在那花园中说了什么,发生了什么,都没有人知道。但朱高煦本来要给武安侯王戈接风,并不只是他一人而已,早就通知了不少勋贵,大家都是等着一起赴宴的。

    但没想到的是,那场接风宴竟然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朱高煦直接回了王府,而王戈也离开了那座豪宅,根本就没有住进去。

    所以两人发生了不快,是谁都能猜得到的。

    自那之后,朱高煦也没有再和王戈见过面。北平府府衙、布政使衙门,甚至燕山卫等军中,本就靠向朱高煦的人,都得到了暗中的交代,若是王戈有事需要他们配合,就先拖延、虚以委蛇,然后上报到王府。

    虽然这些人身上都有高阳郡王的烙印,有不少人甚至还期待着朱高煦能成为太子,自己也跟着水涨船高。

    但他们同样很清楚,提督东厂的武安侯王戈,在朱棣的麾下,在如今的大明,是什么样的权势,有什么样的势力。

    在王戈奉皇命在北平办事的时候,虚以委蛇甚至是使绊子?会是什么结果,朱高煦能不能罩得住他们,他们可真未必能确定。

    好在,王戈在北平办的事,全都自己搞定了,根本没需要地方军政部门出任何力。

    本来他们还有些担心,朱高煦没能给王戈成功使绊子,或许会继续在其他方面找王戈的麻烦,若王戈还在北平,可能早晚两人还会有冲突——毕竟无论怎么看,朱高煦都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而从之前的情况来看,两人之间应该闹得是蛮僵的。

    却没想到,在朱高煦生日的时候,又宴请了王戈。

    这几乎就是告诉别人,朱高煦退让低头了!

    朱高煦居然会对人退让?这在那些一向熟知朱高煦做派的勋贵和北平官员看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一般来说,藩王在地方,是不会和地方大员走得太近的,朱高煦虽然现在只是郡王,但以他的身份,又是在北平这个他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地方,实际影响力也不比藩王差了。所以朱高煦的寿宴,如北平布政使、北平知府、都指挥使之类的大员,都不会亲至,而只会派亲信,带礼物到场。但王戈因为有之前救过朱高煦的这层关系在,所以亲自到场,也是合情理的。

    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宴席当天,王戈也只派了东厂的一名属员前去参加,并没有到场!

    这几乎就相当于,直接拒绝了朱高煦的示好,无视了他的退让!

    王戈竟然会如此决绝,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毕竟北平这些官员和勋贵,很多都是朱棣靖难之前就已经追随他的,知道王戈一贯的行事风格,都是相对比较圆滑和聪明的,不应该会做出这么强硬和不留颜面的决定。朱高煦可是皇上最喜欢的儿子,是极有可能代替朱高炽成为太子的皇子。

    ……

    “你这次怕是把那位王爷得罪狠了吧?不怕他回头报复你?”

    王戈的书房里,白珑一边帮王戈一起审阅着各地送来的情报,一边随口说道。

    这时候,朱高煦的寿宴应该正在进行中,而王戈未到场,只派了东厂属员带礼物前往道贺的事情,应该也已经传开了。

    王戈无所谓道:“随便他,就他的手段,又能拿我怎么样。再说了,他既然肯放低姿态来宴请我,那就肯定是得到了京城的消息,哪里还顾得了来报复我。”

    事实上,王戈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决绝,除了他本来就想和朱高煦划清界限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不久前刚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朱棣似乎已经被朝臣说服,准备立太子了。至于太子的人选,依然是长子朱高炽,而非此时远在北平的次子朱高煦。

    朱棣虽然不喜长子朱高炽,觉得他肥胖且体弱,性格也过于温和,不适合当皇帝。但对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却十分喜爱,觉得这孙子聪慧伶俐,长相也极好,所以还是下决心,立朱高炽为储君。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储,太子之位迟迟不定,也很容易引起动荡和猜疑。

    王戈相信,朱高煦之所以会把姿态放得这么低,在他初至北平那日闹得不欢而散后,再次主动示好,发出邀请,应该也是得到了京城的消息,知道储君即将定下。

    其实这事对朱高煦而言,也不是什么灭顶之灾或世界末日,朱高炽被立为太子的话,他也肯定是要封亲王的,依然还是大明最有权势的皇族之一。

    只不过之前朱高炽应该一直心心念念着要取兄长而代之,而且在靖难之时,也曾私下里亲口跟他说过类似的话。如今父皇登基后,又一直迟迟未立太子,也没有给他封王,更是让他愈加自信,觉得储位已稳。

    所以这会心有不甘,还想再挣扎一番。

    若不是朱高煦,而是另一位皇子,王戈又确实与之交好的话,他倒不会因为储位已定,就和那皇子划清界限,拉开距离。

    “你说他会不会也学皇上那样,来个靖难起事?”白珑笑道。

    “他没那个胆量,当然,他就算有那个胆量,边上也不会有多少人跟他一起找死的,皇上可不是建文。”王戈摇头笑道。

    白珑撇了撇嘴,颇为遗憾地道:“他要真地‘起事’了,那可就给咱们送大功了,把他直接擒到京城去,你应该至少也能封个国公了吧!”

    两人正说笑着,忽然有个部下在外面院子里禀道:“侯爷,高阳郡王来了……”

    王戈愣了下,今天不是这货的生日么?他不是在主持寿宴么?怎么跑到这来了?

    “告诉他我出……”

    王戈正想让人回报说自己出门公干,不在府上,院子外却传来了朱高煦的声音。

    “武安侯,本王已经不请自来了。”

    朱高煦竟然已经闯到院子外了!

第448章 凤凰的杀气() 
第四百四十八章凤凰的杀气

    书房里,王戈无奈地拍了拍额头,这次他刚到北平的时候,只带了沈青儿和八名刚刚跟他不久的随从,白珑和凤凰都是几天前才刚到。而那几名随从,慑于朱高煦的身份,在其强闯的时候,都不敢强拦。若是换成“铁龟儿”曲浩平、“小胡子”孙洪这几个跟他许久的人,便会知道,什么时候是必须服软,而什么时候是可以强硬的。

    王戈起身,推开书房的门,还是准备去见一下朱高煦。虽然从京城传来的消息看,朱棣已经下了决心,要立朱高炽为太子。不过朱高煦只要不做死,还是会被封亲王,接下来也极有可能继续留在北平,负责迁都的一系列事情。

    开门的瞬间,王戈感觉到书房里的凤凰情绪出现了极为剧烈的波动,不由得有些诧异,脚步微顿,回头看了她一眼。

    因为凤凰涅槃真气的缘故,王戈和凤凰、白珑之间有着心灵感应一般的联系,在一定距离内,如果其中一人的情绪发生很大的波动,另外两人都能感觉得到。

    凤凰站在原地,因为银色面具的遮罩,看不清有什么表情,也没有任何的动作,但王戈可以清楚地感知到,凤凰的情绪中,有强烈的恐惧和愤怒。

    这时候,朱高煦已经闯进了院子,对站在书房门口的王戈说道:“武安侯,真是好生不给面子啊!”

    王戈回头道:“公务繁忙,抽不开身,还请王爷见谅!不过……王爷这时候不是应该在王府与宾客同乐的么?”

    “本王挂念武安侯,见不到武安侯,也顾不得什么寿宴不寿宴的了。”

    “王爷这可折杀属下了!”

    王戈可没有一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反倒是非常的清醒,他很清楚,朱高煦这般放低姿态,必然是有所求,至于所求是什么,其实也不太难猜。

    “武安侯不请本王进屋说话?”朱高煦说着,也不待王戈邀请,便当先往屋内走去。

    但是走到书房门口的时候,一直站在不动的凤凰,忽然移动了几步,挡在了朱高煦的面前。

    而不论是王戈还是白珑,又或是朱高煦带着的那名超一流高手的亲卫,都是清楚地感觉到了,从凤凰身上散发出的杀气。

    朱高煦一愣,盯着凤凰的银色面具,皱眉道:“让开!”

    朱高煦带着的亲卫,也站到了他的身边,抬手要去推凤凰。不过在她的手碰到凤凰前,白珑已经先一步过来,拉着凤凰退到了一边。而被白珑碰到后,凤凰身上的杀气,也跟着瞬间消散。

    朱高煦回头对王戈道:“武安侯身边的人,看来对本王不太欢迎呐?”

    王戈却没有在意朱高煦在说什么,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凤凰身上。

    此时凤凰带着银色面具的脸微微低垂,似乎在看着地面,但王戈可以感觉到,她是在隐忍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这个被王戈从河间府“捡”回来的女子,也是一手从鬼门关拖回来的女子,这几年基本都一直陪伴在王戈身边,加上凤凰涅槃真气的联系,情绪之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