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对来说,锦衣卫指挥使,这确实是一个最适合王戈特长的职位。

    但王戈还是委婉地拒绝了:“锦衣卫的重心多在朝臣、官员上,而我则对江湖和市井民间更为了解,就怕是……不好胜任。”

    他其实之前就有考虑过这一点了,若是朱棣让他负责锦衣卫该怎么办,当时考虑后的结果,就是想方设法地拒绝。当然,如果拒绝不掉也没办法,毕竟皇帝派下的差事,可不是你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的。

    倒不是他对锦衣卫有什么看法,而是他很清楚,在靖难成功,朱棣直接登基称帝后,未来锦衣卫必然会有大量的工作,会放在处理建文前臣以及各种反对朱棣的声音上面。到时候再掀起几场和洪武年间三大案差不多的案子,他也不会有丝毫意外。

    这是以朱棣的性格,以及他夺位的方式来决定的,几乎不可避免。

    但负责这样的清洗,待到局势稳定后,必然会成为文官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很清楚洪武末年,那些文官们对锦衣卫是什么态度,而在解决掉需要解决的人后,锦衣卫又是什么下场,负责过三大案的历任锦衣卫指挥使的结局就可以看出来了。何况,王戈还知道,明朝的文官肯定是越来越强势的,哪怕是朱棣,以后也是要仰仗这些人,王戈和文官集团敌对,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虽然现在王戈的功劳最大,有朱棣的支持,他想搞谁就搞谁,那些文官、特别是跟着建文帝的那群文官在他面前和鹌鹑没什么区别。但等到事过境迁,局势完全稳定后,朱棣需要靠这些个文官来治国,文官们掌握了中枢大权后,朱棣可就未必能够稳稳将王戈庇护住了,总是有一个利益取舍的。

    所以现在那看似风光,看似权势无两的位置,王戈并不想去坐。

    道衍却似乎也并不奇怪王戈的回答,亦没有劝他接受,而是说道:“其实关于你的职务,陛下也有另一个想法。”

    王戈没有接话,做倾听状,等着他的下文。

    但道衍却又忽然转了话题,说道:“既然你不想当这锦衣卫指挥使,那你觉得,谁来当最合适?”

    王戈眨巴眨巴眼,想了想,故作沉思地说道:“若陛下打算重用锦衣卫,那这位置自然极为重要,只要忠心于陛下,了解京中情况、清楚朝臣关系的,应该就可以担当此任……想来陛下和大师心中,已有合适的人选,不是属下可以随意置评的……”

    “少东拉西扯,你就直接给我个人选!”道衍却是不等他说完,直接打断道。

    王戈没有犹豫,直接说道:“现任北镇抚司镇抚使梁启鸣可担此任。”

    若论功绩和地位,和王戈关系好的人,比如尹少亭,比如以前在无名山谷中的同伴钱衡、沈平,都一样有资格入主锦衣卫,他们在靖难之役中立下的功劳亦是不小,沈平甚至也积功封了伯。

    但考虑到这个位置现在坐上去,未来可能要当替死鬼,所以王戈自然也不会把自己的好友兄弟推上去。若是让他来选,梁启鸣这个两面三刀的墙头草,那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而且这人热心功名,也比较好控制。

    道衍似笑非笑地看了王戈一眼,没有就他提出的这个人选多说什么,而是接着之前的话题,说道:“因之前鞑靼密探、蒙元高手肆虐京中,造成极大的破坏,陛下欲建缉事厂,专门针对敌国密探渗透、追缉反贼行踪、查察谋逆不轨事。陛下欲令你来负责此事,你可愿意?”

    针对帝国密探、反贼谋逆,这些的话,其实有些也是和锦衣卫的职能相重叠。但是一个新的机构,又是以“蒙元密探肆虐京中”的名头建立起来,针对的是蒙元鞑靼,而不像锦衣卫之前就已有恶名,相对来说肯定不会像锦衣卫指挥使那么拉仇恨。

    不过王戈很清楚,道衍说的那个“之前鞑靼密探、蒙元高手肆虐京中”,说的是郭扬、欧阳两名大内宗师和张诀等三名宗师之间的生死大战,虽然对外的解释是在捉拿蒙元高手,但是王戈知道,实际是在捉拿建文帝。

    这个缉事厂的作用,恐怕并不只是针对蒙元密探这么简单,“查察谋逆不轨事”这一条很容易就可以衍生出身多的职能。你贪赃枉法,也可以说你欲行不轨,你私结党羽、作奸犯科,亦能说你谋逆不臣。而且以查探、捉拿蒙元密探的借口,亦可以将职权进一步扩展,一切都只看皇帝要给你多大的权力而已。

    不过……王戈注意到了这个机构的名字,“缉事厂”?“厂”?

    厂这个字,在王戈前世所生活的年代,一般都指工厂这种用来制造生产生活资料的地方,但在这个时代,则指山石崖岩之下可住人的空间。用厂来指代一个机构的名字,同样很少见。

    但在后世,所有人都知道,明朝有个以厂为命名的机构,可是赫赫有名——那就是东厂!

    东厂的全称叫什么来着?东缉事厂?!

    王戈有些懵逼:朱棣和道衍,让他统领东厂?问题是东厂不都是太监管的么?他可清楚记得,后世一大堆武侠类影视剧里,那些个来自东厂的大反派,被称作“厂公”、“厂督”的,可全是太监啊?

第424章 “阿檀司”的恐惧(上)() 
第四百二十四章“阿檀司”的恐惧(上)

    王戈倒没有真的当着道衍的面,问缉事厂是不是“东缉事厂”,为什么不是太监。

    他很清楚,因为他的出现和他做的很多事情,现在的历史,肯定已经和他原本所知的那个历史有很大出入了。

    估计现在朱棣所要构建的这个“缉事厂”,不再是以太监为头领的特务情报机构,而是有他来主持。

    王戈没有太多犹豫,很显然朱棣和道衍都已经考虑过他的想法了,给出的这个已经是最佳选择,若他再拒绝,那可就是不识好歹了。而统领这个“缉事厂”,也可以让他掌控不小的权势,等于是一定程度上对他的补偿和酬功了。而以他在朱棣情报、密探系统里的地位,除非锦衣卫指挥使是道衍,否则的话肯定都是要在他之下的。到时候,锦衣卫被他的“缉事厂”所领导甚至管辖,都是情理之中。

    “属下愿替陛下和大师分忧。”王戈应承下了这个差事。

    道衍笑着拿手指点了点王戈:“你呀,确是精明,太精明了。”

    王戈装糊涂道:“大师谬赞了……”

    不过接下来道衍的一句话,却是让王戈心下紧张了起来。

    “听说,你在青州认识个医术很不错的女子,你用在郭扬身上的毒,是不是就是从她那得来?”

    关于南香的消息,王戈一向是刻意地对北平方面隐瞒的,毕竟南香的很多药物、毒物、蛊虫,都太过于神奇了,能力和效果,也太过强大。他甚至觉得,如果自己让南香权力支持燕王的话,可能靖难之役又能缩短一半的时间,甚至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掉建文帝,让朱棣夺位的阻碍变得更少。

    但王戈也很清楚,如果让人知道南香的真实能力,那不论是朱棣、道衍还是其他的权势者,肯定会想方设法地将她控制起来,如果不能为其所用,说不定会为了免除对自己的威胁,而对她不利。

    所以对王戈而言,哪怕靖难之役失败,哪怕朱棣死在建文帝的手里,他也不会贸然让南香直接参与其中,暴露自己的能力。

    现在至少在王戈所知道的人当中,除了他外,应该还没有哪个人,能对南香的真实能力,了解超过一半。哪怕像程浩妍、白珑、凤凰等与他关系极其亲密的人,也只知道南香有一些很神奇的蛊虫,能根据气味远距离追踪,能阻塞武者的内力真气,甚至可以影响宗师高手的先天真气,能够设计击杀宗师。事实上,连王戈自己,也不敢说就完全知道南香到底有多厉害。

    但南香帮了他那么多次,他用了南香那么多的毒药、蛊虫,这几年南香又住在他家中,哪怕他交代过沈平,不要把小巫医的事情上报道衍、燕王,也难保道衍有其他的渠道知晓。

    “不是。”王戈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张口扯谎:“我是通过魔教掌剑使一系的关系,找西南毒宗买到的,他们似乎一直在研究用蛊毒对付宗师高手的办法,不过所得的量很少,千金难买。”

    这个借口,他早在当初北平时使用那个蛊毒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只是那时候事态紧张,不论是道衍还是朱棣,亦或其他人,都没有去过多地关注这个事情,也没有人问他。

    “哦?哪个西南毒宗?我对魔教的关系还算了解,是哪个毒宗,竟能弄出专门针对宗师的蛊毒?”道衍问道。

    王戈马上回道:“是五圣宗的一支。”

    “五圣宗”就是当初带着被炼成“巫蛊毒人”的苦奴以及红衣少女小弥,到青州来找南香麻烦的那老妪所属的宗门。王戈在擒下他们后,从老妪和小弥的口中,知道了“五圣宗”的情况。这些个西南的毒宗,本来就都很神秘,藏在深山老林里。“五圣宗”又是特别神秘的一支,而其中有几支,甚至跟本宗都已经失联。所以拿他们当借口最好用不过,如果道衍想要去找他们,直接说他们换了地方,一时找不到就行了。

    不过道衍倒是没有再追问,只是摇头叹道:“若是之前对付那两人的时候,有你这蛊毒,事先准备,或许悟真师兄和兴国公便不会受那么重的伤了。”他所说的那两人,自然是指护卫建文帝逃出皇宫的郭扬和欧阳两位大内宗师了。

    见道衍没有再追问南香的事情,王戈也是松了口气。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在云南西部山区的某个土民寨子中,也有两个人,正在询问关于南香的事情。

    ……

    “阿檀司,你可见过这种蛊虫?”

    一座简陋的木屋中,“太平楼楼主”谷欣阳坐在一位看不出年龄的老太太的下首,表情恭谨地问道。

    那位老太太手里拿着根看起来似乎普普通通的干草,眯着浑浊的眼睛看着,如枯树枝般的手指在上面慢慢地摩挲,并没有理会谷欣阳的问题。

    谷欣阳也没有催促,继续耐心地等待着。

    半晌,老太太抬头看他,皱眉道:“这草上的蛊虫已经死了,虽然这蛊虫我之前没见过,但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多稀有、厉害的虫子,你为何会专程千里迢迢带过来?”

    谷欣阳马上说道:“阿檀司,这蛊虫在青州,一整座城里到处都是,而且不止这一种……”

    这位“阿檀司”,便是他之前跟徒弟提起过的,那个早年与他师傅关系莫逆的用蛊大师的遗孀,同样是一位用蛊的高手,而且在巫蛊一道上,有着七、八十年的经验和积累,哪怕现在身体已经病入膏肓,但眼光和见识还在。

    听到他的解释,“阿檀司”苍老的脸上闪过诧异之色,重新摩挲起他带来的那根草。

    很多蛊虫用肉眼是很难观察出来的,特别是某些特殊的、附着在植物上的蛊虫,本身就极其微小,又几乎融入到了那些植物上,普通人是根本分不清那是植物上沾到的尘土或是本身的一部分。

    但对“阿檀司”和谷欣阳而言,他们却有很特殊的辨识蛊虫的方法。

第425章 “阿檀司”的恐惧(中)() 
第四百二十五章“阿檀司”的恐惧(中)

    因为草上的蛊虫已死,便是“阿檀司”也无法确切地判断出,这蛊虫具体是什么作用,但听到谷欣阳的描述,她也能大概地做出一些推断。

    “不可能,一整座城里都是蛊虫?还有不同种类?那早就失控了。”

    “阿檀司”很肯定地说道。

    但谷欣阳却说道:“‘阿檀司’,你应该知道,我辨识蛊虫的方法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而且我现在有先天真气,虽然没有全城走一遍,但判断应该不会错。”

    “知道是控蛊的是谁么?”“阿檀司”的表情也变得凝重了些,脸上的褶子微皱了起来。

    “不知道,一察觉到满城都布满蛊虫后,我就立刻出来了,也没感多做逗留。”谷欣阳说道。

    “阿檀司”眼睛微眯起来,过了一会才说道:“如果你的判断没错的话,那你的决定绝对是正确的……”

    这时候,一直待在边上安静听着的郭星翰忍不住小声出言道:“会不会……青州城里有好多用蛊的高手?是不是有个毒宗在青州扎根了?”在他看来,有很多的蛊虫,那有很多的用蛊高手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可能。”“阿檀司”很肯定地说道。

    谷欣阳也摇头道:“青州城不是深山老林,有这么多人的气息影响干扰,根本不可能有多位养蛊的蛊师,否则的话这么多放养在外的蛊虫,不同的蛊师所养之蛊之间,肯定会有反应,失控的概率极大。敢这么直接‘放养’,只能证明整个青州城,就只有一个蛊师——哪怕有其他养蛊之人,也不敢把自己的蛊虫放出来。”

    “如果你说的没错、判断的准确的话,那在青州城里肆意养蛊的那位……恐怕不能被称为蛊师……而至少是一位巫王。”

    “我也是这么想的。”谷欣阳虽然不会养蛊、种蛊,但因为之前那位与他师傅相交模拟的“老师”的关系,他对巫蛊一道的很多知识都门清,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千里迢迢跑到云南来找这老太太的原因。

    “‘阿檀司’,我担心青州城里的那位,可能是想用满城生灵的性命摆什么毒阵,养什么毒物,可有办法阻止他?”谷欣阳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阿檀司”想了想,说道:“老婆子陪你走一趟好了,我也想看看,是从哪个毒宗里走出的巫王,竟然悄无声息地跑到中原去了。”

    听到这话,谷欣阳喜出望外道:“那此事便再无疑虑了。”

    “阿檀司”在谷欣阳的搀扶下起身,往里寨子里最大的建筑走去,她要去“请”出她们整个寨子、这一整个宗门所供养的一只毒虫。

    在谷欣阳看来,这位“阿檀司”虽然在巫蛊一道上,或许还比不上当初那位与他师傅关系极好的“老师”,但曾经也有接近“巫王”的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