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使臣面见燕王后,先说朝中“奸臣”齐泰、黄子澄已被下狱论罪,请他撤兵退回北平,之前削除的藩王,也会重新恢复,如齐藩、湘藩,会让他们的继承人继续袭藩,今后也不会再行削藩之策,请诸位藩王与皇帝一同守护大明天下。

    见燕王不为所动后,又让同行的谷王和安王去劝,只要燕王退回长江北岸,今后山东、北平、山西,皆可由他代朝廷治理。

    结果燕王反问两位弟弟:“此言果真出于天子,而非奸臣之谋?”

    谷王、安王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谷王也是九大攘夷塞王之一,统领宣府之兵,在燕王起兵之后,他担心被牵累,加上建文帝有诏令,于是带兵到了京城勤王。结果一到京城,就被剥夺了军权,被半软禁了起来。按他的看法,若最后建文帝干掉了燕王,那他也是回不去封地的,估计要被削了王爵,或是软禁京城,或是被徙封其他偏远荒凉之地,也肯定不会有什么兵权的。所以心里对于建文帝,自然是怨气颇深,本以为燕王成功的几率很渺茫,却没想到这位四兄竟然真的打到了金陵城下还逼得朱允炆求和,他内心现在其实更希望燕王能胜,以燕王对削藩之策的态度,到时候他应该还能回到封地,继续当他的谷王。

    所以这次和使臣一起出城见燕王,不过是因建文帝的要求,不得不为而已。之前在私下里,甚至已经有几个对建文帝不满、想投效燕王的人找到他,想要“共谋大事”了。他虽然没有任何回应,但心里其实也是有些想法的。

    至于安王,本来年纪就尚轻,在太祖过世时,还没有就藩,而朱允炆上位后连行削藩之策,自然也就没有让他就藩,一直都待在京城。

    以他个人利益来看,自然也是不喜欢建文帝这个年龄比他还要大五岁的侄儿的。几位皇叔的遭遇,他可是看在眼里,不说其他,此时京城里除了他们两位外,还有另一位和朱棣关系很好的藩王周王在。

    当初周藩被削,周王被流放云南蒙化,几个儿子也都被徙封边远荒凉之地,若不是燕王起兵靖难,建文帝下旨召诸王回京,周王此时怕是还在云南瘴气之地苦挨。安王在京中见过几次五叔朱橚,看起来憔悴得很,仿佛苍老了十几二十岁一般。

    这次建文帝想让京中的藩王随使臣一同来劝说燕王,同样有下诏给朱橚,但被很直接地拒绝了。

    安王可不想,自己以后也像朱橚一样。

    所以两位藩王在听到燕王那句话后,都说不出违心之语,也根本没有替建文帝说好话的打算。

    所谓的和谈,自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燕王依然认为建文帝是在拖延时间——即便不是,他也不可能在这时候答应休兵,退兵回去。

    使臣灰溜溜地回了京城后,将结果报予建文帝,这位年轻的皇帝竟然当着几名朝中重臣的面前,痛哭流涕。这时候李景隆出面宽慰皇帝的同时,也提出了想让几位勋贵之后和京中的藩王帮忙分摊城防,建文帝也没多想,便答应了下来,反正现在城防都已全权交由李景隆在负责。

    但建文帝没想到的是,仅仅五天之后,燕军便毫无阻碍、兵不血刃地攻入了京城。

    而且不止是一个城门,是多个城门先后被打开,徐增寿、谷王、安王、李景隆等人,本来应该是抵抗燕军的主要力量,但现在却都成了争先恐后迎接新主的内应。即便有些守将有忠君之心,想要抵抗,在这种情况下,要么独木难支,下面的将士先失了战心,要么反而被其他守军背后捅刀子,下绊子。

    当燕军陆续入城后,所有人都知道,大势已定,已难逆转。即便有一些忠烈之人,想要为所谓的“大义”舍身,选择螳臂当车,去燕军面前送死,也基本没什么人跟着他。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虽然他们心里可能更认同建文帝的正统地位,但要他们明知毫无希望还去送死,却是办不到。反正燕王也是朱家的人,换个人在京城做主,对他们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反而如果守军激烈反抗,甚至打起巷战的话,京城从普通百姓到权贵豪绅都要遭殃。

    王戈这时候正在距离皇城不远处的一家茶楼上喝茶,旁边除了莲红外,还站着一位黑脸的中年汉子。

    这汉子别看现在小心翼翼、对王戈极尽恭谨的模样,他在京城里可也是一号人物,现为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在锦衣卫指挥使一直空悬的时候,他基本上可以算是锦衣卫里负责刑狱方面的头号大佬了。若在锦衣卫巅峰之时,以他的身份,就是朝臣都要对他敬畏几分。不过在建文朝,锦衣卫基本被完全弃用,这位镇抚大人,早就风光不再。

第410章 搜寻建文帝() 
第四百一十章搜寻建文帝

    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梁启鸣小心地道:“王公子,咱们现在进宫么?下官已经安排好宫里的人了,咱们过去就能直接进去……”

    在知道燕军已经入城后,他实在是有些按捺不住了,想着要跟王戈一起立点功劳,以期在新朝能占得一席之地。虽然他不是一早就投效燕王的人,但只要能抓到建文帝,那毫无疑问立刻就能在燕王心里留下印象,对这样的功劳,也肯定不会吝于封赏。

    不过王戈斜睨了他一眼后,却是冷声说道:“进去做什么?你想去送死,可别拉着我一块。”

    现在京城的大局肯定是已经确定了,燕军大军入城,城内的守军九成九都不会再做激烈抵抗。但宫城之内却不太一样,相比起外城的守军,宫城内的部分亲军和大内高手们,却通常都会坚守到最后一刻。

    而且王戈很肯定,现在建文帝身边,至少有一位以上的宗师高手。就凭现在锦衣卫那些三脚猫身手的番子,以及少量在宫中值守的内应,根本别想抓得了建文帝。

    他之所以在这里等待,也是在等从城外来的帮手。

    被王戈这么呛了一通后,梁启鸣表情有些讪讪和尴尬,但也不敢有什么异议。他很清楚,眼前这个年轻人,在燕王麾下的谍探情报系统中一定极有地位,这次燕军能如此顺利进城,他发挥的作用很大。那些个勋贵,基本都是听命于他,在他的窜连之下,才能这么快就几乎同时果决地倒戈投降、开城门放燕军入城。

    而且这年轻人,对锦衣卫甚至对他梁启鸣,也都十分地了解。对京城内的局势,比他这个一直待在京中的本地情报头子,都要来得清楚。也让他心下有些敬畏,不敢看其年轻,就低估小看。

    听了王戈的话后,他也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心急了。

    这时候就算进了皇宫,找到了建文帝所在,最大的可能也是被护卫建文帝的大内高手们击杀,然后白白给后来者做嫁衣。

    不过实际上,王戈现在脑子在思虑的事情,却并不是建文帝。

    昨日晚间,莲红就找到他,说在白天她陪国公夫人去往其他勋贵府上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了蒙元密探留下的报信暗号。

    这暗号是划在街角墙壁上的特殊符号,是外来的蒙元密探告诉城中原本的蒙元探子,他已经进城,将要按某个计划行事。其中有些符号,应当是莲红叛逃后,蒙元密探又做了修改,所以她也看不懂。

    但至少从已知的内容来猜测,是有个大人物进城了。

    从上面的划痕程度来看,时间应当不会超过一个月。

    蒙元在京城安插有密探,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没有才是怪了。但在这个时间段,有“大人物”进城,却是让王戈不由得有些犹疑起来。

    之前他就从燕王那知道,四王靖难的这段时间,蒙元一直不太安分,三不五时地进行着试探,频繁寇边,显然是想趁机做点什么,攫取点好处。

    或许,他们也在这时候,派了人到京城,想要联合建文帝,一起对抗北方四王?干掉了四王,建文朝廷也必然元气大伤,到时候他们南下,坐收渔翁之利,朝廷自然也无力抵抗。

    不过在目前这大势之下,蒙元不管有什么打算,都注定只能落空。京城毫无抵抗直接被拿下,意味着建文帝已经没有再统御天下的能力和威信。

    现在唯一让王戈有些顾虑的,是蒙元派到京城来的,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是宗师高手?

    如果是宗师高手的话,是否会造成什么变数?

    燕王这边有四位宗师,倒是不用担心被伏击袭杀的可能。但建文帝那边,就可能有变数了。他们或许会想办法挟持建文帝,以期分裂大明?

    在茶楼坐等了一个多时辰后,张诀带着一队人马赶了过来。

    “梁大人,别来无恙?”

    看到赶来的燕军之中那个熟悉的面孔,梁启鸣有些惊讶又有些恍然地拱手招呼道:“尹兄弟,大家都是熟人,以后可要多多照顾老哥啊!”

    跟着张诀来的尹少亭,眯着眼睛笑道:“好说好说。”仿佛真是两个老同事相见一般,气氛十分亲近和谐。

    事实上,当初在前指挥使蒋瓛被处置后,梁启鸣担心被牵累,和蒋瓛的故旧亲信都保持了距离,打压和落井下石的事情也没少做。若不是新任的指挥使宋忠是个颇有江湖侠气之人,尹少亭可能根本挺不到今天。

    他和王戈一样,都不是什么胸怀豁达之辈,对他有恩的,哪怕拼上前程和性命也要报答,但欺负压迫过他的,他也不会有什么以德报怨的想法。

    只不过现在看着梁启鸣一副狗腿样,可能对王戈还有利用价值,自然没必要多说什么。

    他也知道,以他和王戈的关系,以后要对付梁启鸣,他不可能会阻止自己。

    在宫城内锦衣卫内应的配合下,王戈和张诀等人很顺利地进入了宫城。不过实际上,宫城内已经有多出城门洞开,有大量的宫女太监和羽林卫、金吾卫的官兵出逃,宫内已经乱做一团,到出都是哭喊嘈杂之声,甚至有些地方起了火。

    王戈一路往乾清宫而去,沿途逮下宫女太监和侍卫短暂逼问,都是没有见过皇帝所在,很可能还在宫在某处。

    他们这一行人气势汹汹,明显不是宫内之人,但沿途而过,没有遇到丝毫阻拦,甚至原本还在守卫的大内侍卫,看到他们过来,直接扭头就跑,根本没有抵抗的欲望。

    直到乾清宫,才终于遇到了袭击,但这百多名大内护卫和几名大内高手,甚至都不用张诀和王戈出手,在张诀带来的那五十精锐的熟练配合冲杀下,很快就被杀溃,打开了乾清宫的宫门。

    但是进入后,一通搜查下来,却并未发现建文帝的踪影。

    王戈看向张诀,后者对他摇了摇头,说道:“我没有感觉到附近有宗师高手在。”

第411章 王戈的判断() 
第四百一十一章王戈的判断

    很显然,建文帝应该是在知道燕军入城后,知道大势已去,就在宗师高手的护卫之下离开了。

    以王戈的判断,他们离开的时间,应该也不会超过一个时辰,想要找也不会太难,不过是多费点功夫而已。

    若是南香在这的话,用“寻踪蛊”,就可以轻松判断方位。不过现在对王戈而言,他的功劳已经足够了,若能亲手抓到建文帝那自然最好,若不能的话,也没什么大不了。他自然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将南香暴露在燕王和道衍视线中。

    至于要怎么找回建文帝,还是交给道衍去考虑吧。

    王戈忽然想到了那个在北平燕王府被张诀一刀劈伤的大内宗师,拿出了一个比铜钱大不了多少的小盒,打开后观察了一下,旁边的人若看到,也只能看到小盒里有几个勉强肉眼可见的小黑点,但是王戈却能通过这几个小黑点,看出很多信息来。

    这是一盒“母蛊”,它不能直接用来给人下蛊,但却有很多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来与在外的蛊虫建立联系、传达信息。南香新培育的很多蛊虫,都是用同一种蛊虫变异而来,所以这盒母蛊可以用来观察多种在外激活的蛊虫的情况。

    不过这类蛊虫之间的信息素传播,也有一定的距离限制,相对而言,远不如寻踪蛊和追踪蛊远,顶多也就直先距离几里或是数里。

    王戈本来只是随手打开一看,并不报什么希望,但让他意外的是,从母蛊反应出的情况来看,那在北平和谢贵张昺一起进燕王府,想要杀燕王的大内宗师,竟然只相距他们不过三、四里的距离。

    让王戈意外的,并非是那名大内宗师与他们的距离——若建文帝出逃,那他们随护左右,这个距离也是正常。

    他所意外的,是现在居然还能有那名大内宗师体内蛊虫的回馈,按理说,距离北平那一战,已经过去了几年,那名大内宗师体内的蛊虫,早都应该“寿终正寝”死光了才对。

    但以王戈之前所用过的蛊虫来看,这个时候,在京城能给他反馈信息的,就唯有那名大内宗师了。

    略一思忖,想到那些蛊虫的特性,王戈便猜到原因了,那位大内宗师,怕是中了蛊毒后,太过于忌惮那蛊毒,于是在体内用先天真气始终将那些蛊虫限制在一个角落。因为源源不断的先天真气的提供,相当于一直在给那些蛊虫提供养分,保持它们的活性。所以竟然破天荒地让它们存在体内存在了这么多年,这可是王戈自己放在培养的器皿之中,都没法做到的!

    想到很可能是这个原因,王戈差点没笑出声来。

    倒也不能说那大内宗师太无知和蠢笨,毕竟这蛊虫是南香新培育出的、专门针对宗师先天真气的,对于那些自以为百毒不侵的宗师而言,骤然中招,会太过重视,也是合情合理的。

    “怎么了?笑得这么开心?”旁边的尹少亭有些奇怪地问道。

    他在燕王麾下效力也有几年时间了,从靖难起兵以来,就一直没有闲下来过,对燕王的谍探体系内的人员也都有不少了解,在他看来,燕王麾下,除了道衍外,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能力上能沾上王戈的边的,甚至就连道衍这位燕王第一谋士,在很多地方也远比不上王戈。他对王戈十分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是出于关系,更是出于对王戈能力的判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