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这老道竟然就召集了四位宗师高手,在燕王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于战阵之上突然袭杀,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燕王自恃武勇,战阵之上经常亲身带护卫精锐临压前线,在战阵上要接近到,倒是比在军营之中、城池之内要相对容易一些。更重要的是,在战阵之若是若是杀死了燕王朱棣,那燕军便会崩溃,可以直接借此机会,转化为一场决定性的大胜,甚至可能直接彻底奠定北地战局,平乱这场乱事。

    而且谷欣阳也告诉他,在战阵之上,宗师高手们可以藏于军中,混杂于人群之内,不容易被燕王边上的高手感知到气息——一名宗师高手或许还有办法隐藏气息,但四名宗师高手在一起,先天之气互相勾连,很难瞒过同样先天之境的高手。而从之前得到的情报来看,燕王身确实有一名强大的宗师高手护卫,建文帝曾经派了一名宗师高手往北平,协助谢贵、张昺抓拿燕王,应该就是被燕王身边一直潜藏着的那名宗师所阻。

    在说服了李景隆,得到了他配合行事的承诺后,谷欣阳便回到德州城内一间事先安置好的宅院内,去见随他而来的王恨水、妙虚子和薛良等宗师。

第391章 楼主的隐忧() 
第三百九十一章楼主的隐忧

    按这阵容来讲,四位宗师,已经是相当恐怖了。燕王朱棣身边,已知最多只有一名宗师高手相护。他们四位围攻,便是宗师都只能艰难自保,更何况是保住他人了。只要距离拉近,朱棣几乎必死无疑。

    何况谷欣阳已经说服了李景隆,有他的大军做掩护和支援,还有一群超一流和一流高手相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燕王边上护卫的阻力。按他和李景隆商议的计谋、对策来看,成功的几率应该说非常大。

    但谷欣阳还是有些莫名的不安。

    本来在他的计划中,这次针对燕王的袭杀,应该最多是能有七名宗师高手参加的。

    除了他自己,“赶剑仙子”王恨水、“斩魔剑仙”妙虚子、薛家老祖薛良外,原本淮安府的大宗师滕烈,四海镖局的秦天白,以及江南彭青翝,都是他要邀请和说服的对象。

    虽然其中几位并没有欠过他人情,过往也和他并未和“太平楼”有过什么牵连,但他很清楚,正道中人行事,一向是随大流。当他已经劝服了多位宗师高手后,再说服其他注入秦天白、彭青翝这样的宗师加入,是水到渠成的事,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而且他也事先对这两位宗师的近况有过了解,知道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服。

    但让谷欣阳意外的是,秦天白和彭青翝,竟然以要追查魔教之事,为滕烈报仇为借口,很干脆地拒绝了他。

    谷欣阳本来想用解决北地乱事之后,亲自带其他宗师,如王恨水、妙虚子等人,一起帮他们寻找魔教踪迹、诛杀掌剑使司马俊秀为条件,说动他们一起北上。

    然而秦天白与彭青翝,却明确表示,不愿意参与到朝廷与北地四王的争斗之中去,不论他是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危”这种信念上的东西相劝,还是以“平定四王后朝廷肯定会对出力的高手予以褒奖,秦家和彭家在江南之地肯定会有很大好处”来作利诱,两名宗师高手都是不为所动。

    谷欣阳有种直觉,他们似乎早就知道他会来,而且在见到他之前,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本来即便这两名宗师不来,谷欣阳应该也能保底召集到包括他在内五名宗师的——但偏偏几名宗师中,对他最为信赖,也是必然会相助的滕烈,却在之前举行“英雄会”的时候,被魔教给设计杀害了!

    本来他觉得这件事十分蹊跷,可能有问题,但在淮安城的时候,他又从检查过滕烈尸体的秦天白、彭青翝两人口中得到了确认,滕烈确实是死于魔教神剑“奉火剑”之下。“奉火剑”所造成的伤口,是其他武功或武器根本无法模仿和伪造的,既然秦天白、彭青翝能确定,那滕烈就肯定是被司马俊秀所杀。

    可这个当口,司马俊秀又为何要杀滕烈?这件事情,对魔教根本没有多大的好处。

    而且与此同时,江湖上竟然有传闻,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黄子澄,乃是魔教出身,是掌剑使司马俊秀的亲传弟子!

    这传闻将黄子澄的出身,如何为司马俊秀收留,如何在魔教的暗中运作下一路于科举一途扶摇直上,最后甚至得中会元,然后进入东宫,先后附着太子和皇太孙,及至如今成为翰林学士,人生履历和幕后诡计说得有模有样,十分详尽。只要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一听这些传闻,就知道是无稽之谈、毫无可能,但对不明真相的普通百姓、江湖人士而言,这传闻还真是极有可信度的样子。

    如今江湖上因为这次淮安城“英雄会”、滕烈被魔教设计杀害的事情,对魔教的仇视和警惕又重新被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情况下,这个传言,很容易会将之前谷欣阳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反四王”的舆论风向带偏。

    不过谷欣阳现在也没法在南方多待,他聚集这么多位宗师高手,消息很难长时间封锁,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调查这背后的事情。

    于是原本预计的七位宗师,最后只剩下了四位。

    而另一方面,让谷欣阳有些不安的是,派到青州去对付王戈的几名弟子,不论是妙虚子的两名弟子还是唐门的唐简,又或是他的亲信爱徒李曼青,都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对妙虚子的徒弟和唐门子弟,他只知道他们的实力都是一流高手,但具体行事和性格如何,并不太清楚。可对自己的徒弟李曼青,他却是十分了解。不单武功已经达到超一流的境界,而且处世机变亦是极强,他是准备将其培养成下一任“太平楼楼主”的。

    按理说,就算出现什么意外,在武力上敌不过对方,李曼青应该也有能力逃脱,想所遭遇的情况带回告知于他才对,不应该就这么突然音信全无,仿佛失踪了一般。

    这件事情如根鱼刺般,梗在喉间。但担心打草惊蛇,这次北上德州的时候,谷欣阳也没有特地往青州一趟,他还是相信,李曼青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没有回来报信,有可能是遇到了什么特殊情况。

    等到杀死了燕王,解决了北地的事情后,若还没有李曼青和唐简等人的消息,他再到青州来看看。

    建文二年九月。

    在上一次大战后,南北两军经过了几个月时间的休整,都是恢复了元气。

    燕军通过大量俘虏的加入,以及北方少民部落征调的精锐骑兵,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靠着上次的巨量缴获,粮草、辎重和饷银也都暂时不缺。

    而李景隆的大军,则是靠着朝廷源源不断的输血,又是一番兵强马壮的模样。

    单从兵力而论,朝廷大军依然还是有优势的。但从这段时间,实际的零星交手来看,燕军却是处于绝对的强势位置的,基本上压得南军的斥候无法离营过二十里。

    本来大家都以为,战局短时间内不会有变化,李景隆还要等待朝廷继续调集大军,筹措粮草。

    但没想到的是,九月中旬,李大将军一声令下,朝廷大军竟是开始向燕军进攻。

第392章 决战() 
第三百九十二章决战

    本来对于燕军而言,自然是希望趁势南下,直接把李景隆的大军打垮,若是能趁势攻夺山东,那可以说就一下扭转了与金陵之间的战略局势了,以后是攻是守,都直接由燕军说了算。

    但朝廷大军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全力据守,燕军并不敢全力压上。

    德州城高墙厚,极难攻陷,而若德州不陷,即便燕军能够从其他地方南下,进入山东境内,甚至攻伐济南。但始终会处在德州的影响和牵制之下,一个不注意,可能就会面临粮道被断、前后夹击的绝境。

    然而没想到的是,李景隆竟然放弃了防守,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开始发兵北上。九月二十,一路先锋军一万五千人便已在将领陈晖的带领下,进逼景州。

    时间进入十月,朝廷近二十万大军由山东多地出发,数路并进,在李景隆的命令下北上,一副要与燕军决战的架势。

    对于这种情况,燕王朱棣自然是求之不得。

    相比起龟缩于城中,卡住德州这个战略要害之地,让燕军无法放心南下,李景隆的全军出击,决一死战,要更符合燕军的利益。

    李景隆军中自然有不少人反对他的决策,但经过上次大败后的清洗,这种声音已经很微弱了,起不了什么干涉。

    而另一边,在燕军之中,对于朝廷大军的反常举动,也有人建议燕王要谨慎行事,有可能是南军的奸计。

    不过两边的主帅,都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于景州决战。

    李景隆是因为和“太平楼楼主”谷欣阳已经密谋,定好了计策。而燕王朱棣,则是因为通过王戈的汇报,知道李景隆突然如此行事的原因,准备来个将计就计。

    ……

    十月中旬,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试探和互有胜负的小摩擦后,在双方刻意地安排下,迎来了双方主力大军的会战。

    决战之地在距离景州城二十多里的一处旷野平原之上,一望无际的平原,可以容得双方主力摆开阵势,不用担心伏兵。

    燕军背靠营地列阵迎敌,李景隆所帅的朝廷大军在天还没亮时,先锋就已抵达,但燕军并没有趁其立足未稳出击,而是耐心等待。

    这样规模的野战会战极为少见,一般情况下,都是优势的一方求战,而劣势的一方避战,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也都会用各种局部战事、小规模战事,慢慢消磨,建立优势,再逼得对方不得不打。

    而如今这场突如其来的大会战,完全是因为双方都是各怀鬼胎,想着毕其功于一役而出现。

    从兵力上来说,双方应当是旗鼓相当的,但是很明显,燕军不论是指挥官还是中下层的将士素质,都要比朝廷大军强得多。而且在士气上,也是要明显压过一筹。

    不过在交手一个时辰后,朝廷大军之中,却是有一支千人左右的部队十分精猛善战,一路向燕军的中军帅旗处冲去。

    似乎李景隆已经陷入到了绝境,只能依靠这支奇兵来逆转了。

    中军帅旗处,自然是燕王朱棣,在数千精锐亲卫的护卫下,看起来也并不担心受到危及。

    那队朝廷精锐,越战越少,突击的速度也是越来越慢,眼看着似乎就要淹没在燕军的兵潮铁流之中。

    这时候,朝廷大军的诸多将领,也都得到了李景隆的指示,知道了李景隆此战的真正杀招,于是他们也重新升起了希望——虽然他们的士兵确实不比燕军精锐善战,正面对决确实打不过,但只要大将军安排的那支奇兵能在战阵之中袭杀了燕王朱棣,那他们立刻就能扭转胜局!

    而李景隆告诉了他们,那支奇兵之中,有几十位一流高手和四位宗师!

    这些将领自然知道宗师意味着什么,在这数万甚至上十万人的大战场之中,一目望去都是茫茫人海,根本看不到尽头,只有一名宗师高手单枪匹马的话,并不算什么。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即便不能将其斩杀,耗也能将其耗跑。

    但是若是四名宗师高手配着几十名一流高手,以及整支大军的配合的话,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于是一时之间,朝廷大军竟是开始了反扑,绵延十数里的战线之上,激烈交战。

    而那支突入到了燕军深处的“奇兵”,也似忽然又重新注入了“活力”,猛地开始加入突进起来。

    特别是队伍最前端的数十人,虽然看起来没有其他军士那般阵形齐整,但冲杀起来,挥舞兵器之时,所造成的声势,却是远超常人。

    这一路突来,其实一直都是那几十名一流高手在发力,包括谷欣阳在内的四名宗师,全都穿着普通士兵的服饰,骑着马藏在队伍中间,并未出手。

    即便是那些一流高手,也都没有出全力,不想过早暴露实力,打草惊蛇。

    但是逼近到了这里,面对精锐的燕王亲卫拦截,不出全力也是不行了。

    从后方朝廷大军军阵中穿来的号角声,也是李景隆给他们的信号——现在会开始全力冲击燕军,给他们减轻压力,制造机会。

    此时距离燕军中军大纛只有四、五百步的距离,若他们这队人马只是普通的精锐骑兵,那现在剩下的这几百人面对前方的燕王精锐亲卫拦截,这段距离就如天堑一般遥不可及。

    但对于宗师高手而言,这个距离,不过一个呼吸就便可拉近。

    于是,在谷欣阳的带头之下,队伍中的四名宗师高手直接拔空而起,靠着强悍的先天真气,直接向燕王所在的大纛之下冲去。

    然而让他们惊奇的是,大纛之下,看到他们四人飞速袭至的燕王,竟然没有一丝惊恐和慌乱的表情。

    “不好,他们早有准备!”

    谷欣阳瞬间就判断出了燕王如此沉着的原因,而下一瞬,他们也马上知道了燕王的“准备”是什么了。

    同样四个身影从燕王身旁迎出,向着他们冲来。

    “张诀!”

    “悟真!”

    “妙轼!”

    “智海!”

    出现的四人,竟然全是“熟人”,曾经的“河东大侠”、“舍命刀”张诀,少林方丈悟真大师,“地榜第一”的少林高僧妙轼,昙元寺方丈智海大师。

    同样也是四名宗师!

第393章 早有准备() 
第三百九十三章早有准备

    张诀、悟真、妙轼、智海,这四个人,在江湖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大名人,没有几个江湖人会不认得,谷欣阳、王恨水、妙虚子等人自然也不例外。

    悟真不用说了,少林方丈,成名几十年的天榜宗师,在武盟甚至整个武林中,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智海则是昙元寺的方丈,虽然相比起少林寺,昙元寺的影响力、产业、僧众都要小得多、少得多,但智海却同样也是天榜宗师,只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待在昙元寺里,极少在江湖上现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