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北平并没有因此就得以无事,建文帝也并没有因此放弃削藩。原本燕王以为他主动去京城表态,还把三位嫡子都派去京城参加太祖的周年祭,就可以打消建文帝的顾虑,可以放弃削藩计划,或者暂时不对燕藩动手。但现在来看,他明显低估了建文帝意志的摇摆程度。

    本以为将三位嫡子派去京城可以为自己赢得喘息机会,但现在来看,却是个蠢招。

    “老师,要不要再派些人去接应?”在寝宫密室之中,朱棣这段时间难得地可以不用装疯卖傻以癫狂之姿示人,他看着盘腿坐在面前的道衍和尚有些担心地道:“单靠王戈一人,会不会太少了……”

    道衍摇头:“王爷,三位王子能不能安然归来,其实关键并不在于我们派多少人,而在于建文的决心。若是派的人太多了,反倒容易出事。王戈此子,虽然本身功夫一般,但行事机敏,有应变之才,且在江湖上颇有人脉,能有不少武功高强者相助。不说其他,就前几日王戈介绍到北平那位张诀,我今日早些时候与他见过,才知道,他实力远超我所料……”

    “哦?那张诀不是地榜上的高手么,本王之前听说,他因身负一本绝世神功秘籍,而被人追杀,后来因祸得福,成了地榜第五的超一流高手?”燕王除了从小培养的如王戈、沈平这些“死士”密探外,本身也有在暗得里招募一些江湖高手来投效,所以对江湖上的天地榜和一些大事,多少都有些耳闻。在他看来,张诀拿了王戈的信来北平投效,或者就是想要借他藩王的势力庇护,免于江湖追杀。这种情况也没什么,他并不在意,但是听道衍的说法,似乎并不是这样?

    道衍说道:“这张诀已经不是超一流高手了,他如今……已是刀道宗师,踏入先天之境。”

    朱棣一愣:“先天之境?宗师?这张诀,已是武者最顶峰的宗师高手了?”

    张诀拿着王戈的信到北平找道衍,并没有主动说自己已是宗师高手什么的。还是在北平安顿下来后,道衍今日去与他坐而论道讲武谈禅,才偶然发现对方对刀道的理解已经远超他的想像,很多话竟能让他有醍醐灌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感觉。于是提出简单切磋了几招,被张诀“指点”了,这才让他意识到,张诀竟已是宗师高手。

    练武是需要资源的,皇室在这方面自然是有很大优势,不论是修炼的秘籍,所需要的药草、补品,练武时切磋的对手,还是指导的名师,应有尽有。所以效力于皇室的高手,有极多的二流乃至一流高手,哪怕是当初燕王在那山谷中所设的那个“训练基地”,那些个被当成死士、密探来练的孤儿们,长大后只要天赋不是很差的,至不济也能在三、四十岁左右达到二流顶尖,有不少甚至可以培养成一流高手。当然,燕王肯定不会把那些人都培养成一流高手,因为投入产出比并不值得,他们是探子,而不是在江湖上靠武功吃饭的大侠。至于战场上,培养一个一流高手的投入,已经够养出几十个精锐甲士了,一流高手在战场上,并没有几十个武器装备齐全、配合娴熟的精锐甲士来得有用。

    至于超一流高手,则对本身武者的天赋和意志都有不小的要求,还需要有真正的实战经验、悟性,以及不小的运气,并不是有精妙功法后,单纯堆资源和时间就一定能练得出来的。

    不过即便如此,此时整个燕王府中,包括道衍在内,便有八位超一流高手!其中既有从年少时在京城就跟在他身边的大太监,也有后来到北平后私下里招募到的江湖高手,亦有死士中择选的有练武天赋的孩子重点培养、几年前获得突破的。

    所以对燕王而言,一个超一流身手的江湖高手来投,他确实高兴,但还算不得什么惊喜,也不是现在的他会亲自去见面安抚的——毕竟现在他表面上可是“疯了”。

    但宗师高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已经到了完全另一个层次,几乎可以说是人类的顶峰存在。

    朱棣年少时就已经跟在朱元璋身边南征北战了,也知道朱元璋和魔教或者说拜火神教之间的纠葛恩怨,知道那些宗师级高手是什么样的存在。即便对于朱元璋而言,宗师高手,依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帮手。那几位现在依然在金陵城、皇城中,效力于皇明朱家的宗师,都是有着超然于外的地位,远非普通的大内高手或秘密侍卫所能相提并论。

    哪怕以朱棣藩王之尊,哪怕是燕王、晋王、宁王这样权势极盛的藩王,在王府中都一样没有办法能得到宗师高手坐镇。向齐王朱榑,和司马俊秀的关系,说好听点是合作,说难听点就是被利用和胁迫而已。每一位宗师高手,经历都不会简单。像那些已成名的天榜宗师,想要将他们收为己用,哪怕是皇帝,都没那么容易,更不用说是藩王了。

    所以在知道张诀竟然是一位宗师高手时,可想而知朱棣的吃惊了。没有想到,王戈竟然能够说动一位宗师高手来为他效力——宗师高手,可不会怕什么因为武功秘籍而引来的追杀。

    “明日……不,本王今晚就要见他……”朱棣也不知道张诀到北平这段时间,他没有露面相见,会不会让其觉得受了怠慢。但既然现在知道这是位宗师高手了,那就再没有不重视的道理。

第336章 图穷匕见() 
第三百三十六章图穷匕见

    见过张诀,和这位新晋的宗师高手聊了一番后,朱棣对张诀却是愈发的喜爱,想要将他培养成自己的心腹亲信。

    但问题是,从张诀表现出来的态度来看,他对于燕王这位藩王保持着应有的基本尊敬,但并没有普通平民对于皇权那种诚惶诚恐的敬畏或是谄媚,反而有种冷静的疏离感。

    而现在朱棣能给的赏赐也十分有限,这种级数的高手,给银钱之类的赏赐意义不大,而官职爵位现在许诺也像空口白话,差点意思,唯有命道衍从王府的府库中寻了几柄算得上是“名刀”的长刀送他。

    但张诀却表示,他现在已经不需要用刀了。

    不过好的一方面是,张诀很显然已经从王戈那里知道了燕王目前所面临的处境,也可以看到不久后起兵对抗朝廷争夺皇位的可能,但却并没有什么害怕或担忧的情绪,似乎觉得十分正常。

    不过张诀又并没有那种想要追随明君,做从龙功臣的干劲和雄心壮志,仿佛他来到北平相助燕王,单纯就是因为王戈让他过来而已。

    从这一点来说,朱棣甚至是有些嫉妒王戈的,但与此同时,又有些佩服王戈。

    因为张诀说过,他欠王戈人情,受过王戈的救命之恩。虽然具体的情况没有说,但朱棣还是颇为纳闷的,他在见张诀前简单地从道衍那了解过这位新晋宗师的生平,知道就算是几年前,张诀也是地榜七十七的一流高手,而王戈只是个二流高手,他是如何能救得了张诀的?

    不过想到王戈这些年创造的诸多“战绩”,乃至是“奇迹”,想起道衍对他的评价,以及之前展示过的出自王戈之手的那个能够在射出后还能激发刀柄暗器的“苦海”飞刀,朱棣又觉得或许这位从小就由他的人培养起来的密探,才是个真正应该重视的人才。

    不久之后,世子朱高炽和三王子朱高燧安然回到了北平。他们之所以能轻松摆脱建文帝派出的大内高手,是因为他们的舅舅徐增寿相助,帮忙打了掩护,让追兵走错了方向。

    而另一个方向上的朱高煦就没那么幸运了,先后被两拨大内高手追上,若不是刚巧遇到了本是要去追朱高炽的王戈等人,几乎铁定要被掳回京城。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出在他的舅舅身上——不过是另一位舅舅,魏国公徐辉祖。

    是的,徐辉祖派出去追朱高煦的人,不仅没有帮这位国公爷的外甥跑路、甩掉追兵,反而是帮那些大内高手锁定了他的位置。

    徐辉祖想当建文忠臣,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但王戈竟然又能把朱高煦给救下来,还亲自断后拦截了一位超一流高手,却是让朱棣又是有些被震到了。

    因为刚刚有密探上报,知道燕王府中出了叛徒,长史葛诚已经投效建文帝,将燕王装病的时候密报给了朝廷,所以他也没有再装疯卖傻的必要了。朱棣对三位嫡子都告诫勉慰一番后,又见了一路护送朱高煦至北平的尹少亭。从王戈早前的汇报中,道衍就已经知道了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的存在,也知道了他的诸多贡献,这次直接投效,朱棣自然十分高兴。尹少亭是蒋瓛任指挥使时期的重要亲信,亲自参与过蓝玉案的侦办,有很丰富的“办案”经验,对京城的情况也十分地了解,本身亦是准一流高手,是此时的燕王十分需要的人才。

    不过对于断后的王戈此时依然没有消息、生死不明,朱棣却是有些担忧的。

    “以少亭之见,王戈与他那位好友,可有办法从梁鸣道的手下全身而退?”朱棣也是知道这位超一流身手的大内高手梁鸣道的,而尹少亭也明确说了,王戈的好友也只是一流高手,并非超一流。

    尹少亭犹豫了一下,还是据实说道:“虽说功夫上有差距,但王戈一向有超出武功层面的手段,想来应该可以化险为夷。”毕竟他亲眼看到,王戈用暗器伤到了梁鸣道。而以他的了解,甚至是亲身体验,知道王戈用毒有多厉害,梁鸣道就算是超一流高手,也不见得能比“千面魔君”强到哪去。何况他边上还有程浩妍相助,她的剑罡即便是超一流高手也不是能随手应付的。

    但这个回答却让朱棣有些意外,他看得出来,尹少亭并非是在说“期望”,而是在说“推断”,是真的觉得王戈有很大的把握能对付得了那位超一流高手梁鸣道,并且可以全身而退。

    回想起来,张诀在谈到王戈的时候,似乎也都是这个态度。

    而之前沈平回到北平时,在谈到王戈,亦是有种近乎于盲目的信心,认为不论是什么事,只要是王戈出马,就一定能够解决。

    就连不久之前,让道衍派人去接应三位嫡子离京的时候,他表露出来的态度亦是如此。

    好似王戈有种魔力,能让周围与他相处、共事的人,都会对他的办事能力无比信任。

    朱棣忍不住想,若是王戈此时在北平,又会如何解决燕王府所面临的困境?

    ……

    建文元年七月初五的北平城中,天气炎热干燥,只在街上稍待片刻便已浑身汗湿。

    今日的北平城与往日大有不同,到处都布满了兵丁,特别是燕王府附近的几条街道,以及端礼门等几个关键所在,都有重兵防卫。

    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调集了大量兵士围住了燕王府,将文书射入王府城墙中,言明要逮捕数十位燕王府的官属,这名单中的人,不单有王府的属员、护卫中的中下级军官,甚至有些没有官属职衔的燕王亲信。可以说,如果燕王将这些人都交出去,那他就真的是束手就擒、毫无反抗之力了。

    毫无疑问,建文帝已经图穷匕见,准备对燕王动手了。

    而此时,燕王府内,朱棣能够调动的护卫,仅有不到八百人。

第337章 王戈回来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王戈回来了

    其实今日北平发生的事情,几日前就早有迹象。

    曾有北平守卒在酒馆里喝醉了酒,拿刀出来磨,一边磨一边高声说着要去燕王府杀人的话。而北平都指挥佥事张信,亦在数日之前就悄悄至燕王府报信,说他已接到建文帝的密旨,让他想方设法,将燕王朱棣擒下。而燕王也秘密审问了已经确定背叛他投效建文帝的长史葛诚,从他口中得知,建文帝确实已经下了命令,要对燕藩动手了。

    但问题是,虽然知道了建文即将动手,但此时的燕王,能采取的反制手段却十分的有限。

    早在去年,建文帝就针对燕王进行了一系列的布置,其中就包括调走了许多和燕王关系较为密切的北平官员,将与燕王一起进行过多次北征的驻燕军队调往他处换防,又将燕王亲卫里的精锐,抽调开平等地驻守。

    现如今,整座北平城内,真正能为燕王所用,能听命于他起事的,也就只有八百亲卫了。

    而这段时间,为了迷惑建文帝,让他发起削燕藩的想法,多赢得一些时间,燕王也没敢继续私下招募兵士,连在其他地方的死士、密探,也没敢都调回北平。

    所以在张昺、谢贵带着北平七卫的兵马围住燕王府前,燕王并没有先手起事,因为时间实在太紧,而实力对比悬殊,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或许燕王在张诀以及一众超一流高手的护送下,可以逃离北平城。但离了北平之后,他除了仓皇奔逃外,也再没有任何建功立业问鼎大宝的机会了,所谓的自由,对于燕王而言,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站在王府内一座高塔之上,望着端礼门外乌泱泱的军士,燕王朱棣愁眉不展,他身后是道衍、世子朱高炽、三王子朱高煦,以及张玉、朱能等亲信心腹,还有刚刚来北平不久就已被当成燕王府头号高手的张诀。

    “王爷,现在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只能是拼死一搏,请让属下带儿郎们突围,斩杀张昺、谢贵!夺取北平!”此时司职燕山中卫副千户的朱能上前一步,抱拳请命道。

    张玉也说道:“王爷,下令吧。”

    “父王,下令吧!”朱高煦也上前请命道。

    朱棣却没有回答,依然表情凝重。他知道现在突围的话,杀出北平还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要彻底击溃张昺、谢贵等建文帝的亲信兵马,将北平重新掌握,却是极难——双方兵力悬殊太大了。

    而且就算他现在夺得了北平,也必然是死伤惨重,周围还有大量建文帝早先就安排好的朝廷兵马,他们这里依然还只是孤城一座,很难成气候。

    只种情况下,自然也不会有太多人会投奔他,难以成势。

    唯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张昺和谢贵等人,自己又没有什么损伤,才能够最大化地鼓舞士气,收拢人马,但要怎么才能做到?

    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