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昔日西汉时领三十六县、地域广大相比,今日西河仅仅下辖四县之地。

    且各县基本上被羌胡、鲜卑、匈奴等各胡占据,当地汉人极少。

    虽然迫于形势慕容永答应割让西河,但毕竟其心中气愤难平。

    他遂在暗中做出指示,令燕军撤离时,煽动西河各部胡人反叛。

    结果当河西军南下时,西河已是四分五裂,各胡族豪强分据各地自立。

    公元393年冬,王仲德奉大都护之命,统领三厢骑兵自临水县迅速南下西河郡。

    大军足足花费了数日才抵达西河境内,随后王仲德命大军在一处密林山谷中休整,让士卒养足精神,吃饱喝足。

    半夜,大军悄悄拔营起寨,直插西河治所隰城。

    为了掩饰行踪,大军一律人衔枚,马衔嚼,夜行晓宿。

    大军一路疾行,王仲德为人十分谨慎,将侦骑、斥候撒出了十几里以外,偶尔遇到几个胡人小部落,也都被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灭掉,故大军不曾走漏一丝消息!

    一路行来,大军潜行藏踪,小心翼翼,又过了几日,终于将顺利将抵达目的地,隰城遥遥在望。

    隰城里的胡人压根儿没想河西军会这么快袭来,直到王仲德率领大军出现在城外,胡人才如梦方醒。

    意识到情势不妙后,仓促之下,城内胡人集结起数千骑兵出城迎敌。

    在隰城城下,敌我两支军队迅速撞在一起。

    不得不说,尽管匈奴人已没落,但匈奴骑兵战斗力依旧不容小觑。

    只是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勇冠三军的王仲德,以及训练有素的河西军。

    大战一开始,王仲德就发现对面匈奴人队伍不整,阵形松散,他当机立断决定率精骑冲击敌阵。

    九千河西铁骑皆是精锐,面对赫赫有名的匈奴铁骑亦是不惧。

    王仲德冷然一笑,手中长枪一指远处正喧闹布阵的匈奴人,大喝一声“杀敌!”

    吼完王仲德一马当先,带领九千骑兵以矢锋阵型冲出本阵,直奔匈奴人中军。

    猝不及防下,尚未布好阵型的匈奴人,一时间被河西骑兵冲杀的一阵大乱,直接被冲了个对穿。

    勇猛无敌的王仲德在匈奴人阵中左冲右突,无人可挡,直接冲到了敌首领面前。

    只见王仲德长枪如出水蛟龙,直奔对方的咽喉要害,大喝一声:“杀!”

    这一下便将匈奴首领骇得魂飞魄散,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长枪就像闪电一般刺穿其咽喉。

    “呃……”匈奴首领双手紧紧捂着咽喉,企图阻止鲜血外流。

    可惜无论他如何努力,也只是徒劳而已,很快便一头栽倒在战场上。

    王仲德用长枪挑起对方尸首,纵马高呼道:“匈奴首领已死!儿郎们,杀敌!”

    正厮杀河西将士,见主将骁勇,不由得士气大震,仿佛平添了几分气力,喊杀声震天动地。

    而匈奴人恰恰相反,首领一死,导致匈奴人群龙无首,士气狂泻,战斗力急剧下降。

    不一会儿功夫,匈奴人就被士气高涨的河西军杀了个七零八落,死尸铺满一地。

    随后王仲德又率军追杀出去十余里,直杀得匈奴人肝胆俱裂,方才领着大军返回隰城。

    之后,王仲德挟此大胜之势,率军一举平定西河境内的各处胡虏叛乱,将西河郡置于河西管辖之下。

    不久,远在姑臧的卫朔接到王仲德捷报后,立即安排政务官吏前往接收西河郡。

    同时为了防止平阳后秦人北上骚扰西河,他命王仲德领三厢骑兵驻守隰城。

    接下来当寇赞携民政官抵达后,迅速将河西那一整套成熟政策搬来,大量惠民政策被陆陆续续推行开来。

第296章 河东风云() 
p

    由于战乱不休,西河境内人烟稀少,到处是荒地。

    郡守寇赞抵达西河后,立即着手推行均田制。

    土地重新丈量后,统统分给了被解救下来的汉民以及俘获的胡虏。

    不管河西上下如何重视商业、工业,但农业始终是一个地区保持稳定的基础。

    随着均田制颁布,刺激了西河百姓热情,田野上到处都是庶民奔相走动的身影。

    他们怀着希望,不顾天寒地冻,携家带口,拿着农具走在荒野之中。

    大量庶民百姓在官府组织下开始整治田地,只等来年开春,便要洒下希望的种子。

    与此同时,为了支持西河百姓开荒,刺史崔浩从朔州调集大量牛马,以租赁方式交给庶民使用。

    总之,为了尽快恢复西河经济,郡守府上下可谓是想尽了办法。

    除了分田分地安定农户外,寇赞还以太守名义扶持畜牧业养殖,也让境内不会种地的胡人有了出路。

    与此同时,王仲德奉镇北大将军府令,开始着手整编府兵。

    ……

    后秦刚刚在汾阴薛氏协助下,占据平阳。

    不料,河西军突然进占西河,大大影响到后秦夺取河东计划。

    前线主将姚绪不敢怠慢,急忙向姚兴告急。

    姚兴接到前线急报,也是心急如焚,急忙着急重臣商议对策。

    他面罩寒霜,环顾众僚臣问:“大家以为当如何应对此事?”

    “陛下,实在不行咱们退出河东之争,直接东出潼关攻略弘农等地。”

    “难道没有其他办法啦?”

    姚兴满脸不甘心,目光一一从众大臣身上掠过,最终落在尹纬身上。

    尹纬不愧是后秦头号智囊,他略一沉吟提出了不同意见。

    “此次东出乃陛下即位以来首次大战,若不战而退,不说自坠大军士气,也有损陛下声望,实为不智之举。”

    “其实细细思来,河西进驻西河并非是针对后秦。”

    “据说月前西燕中书侍郎张腾曾出使河西,如今看来,西燕割让西河更像是拉拢河西对付后燕。”

    “只不巧碰到后秦大军东出平阳。”

    尹纬这一番话,让姚兴眼前一亮,同时越琢磨越觉得尹纬所言在理。

    “尹卿所言甚是有理,假若河西真要对付后秦,哪里用得着费功夫布局河东?”

    “只需从陇右、朔方出击,便会让我们自顾不暇。”

    “正是此理,且臣之所以说河西暂时无有图平阳之意,还跟西燕有关。”

    “慕容永虽然有借河西制衡慕容垂之意,却也不希望河西势力过于强大,不然难保不会发生客大欺店之事。”

    “如今河西已占据西河一郡,假若大都护再出兵扫平河东、平阳两郡,那睡不着觉的何止陛下一人,恐怕慕容永也会寝食难安。”

    “出于维护联盟考虑,以大都护之智,即便再眼馋平阳、河东,暂时也不会南下。”

    “敢问仆射,河西为何要维持联盟?”有人不解的问。

    “唉,这就是大都护高明之处啊,在我们还在为一城一地得失斤斤计较时,人家早已从全局考虑问题。”

    “从目前形势看,暂时维持西燕不灭,对河西而言利大于弊。”

    “不然,一旦西燕灭亡,北魏迫于形势有可能再次倒向后燕。”

    “届时河西将面临秦魏燕三大强国包围,你说大都护还像现在这样能安之若素吗?”

    “所以大都护只会对西燕步步蚕食,却不会真的逼慕容永狗急跳墙。”

    “一俟时机成熟,河西军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东取三晋。”

    “到那时就不再是秦魏燕联攻河西,而是河西联合北魏吞灭后燕。”

    “朕说河西为何迟迟没有趁我国丧期间出兵,原来人家早已视关中为囊中之物。”

    从刚刚尹纬分析当中,姚兴很容易感受到来自河西的轻视。

    以前他以为河西不主动进攻关中,是受限于秦魏联盟,可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

    虽然这很让姚兴受伤,却也激起了他雄心,一咬牙发狠道:“既如此,朕这就命姚绪加大攻势,尽快拿下河东。”

    “陛下且慢,虽说河西军暂时无南下意图,可我们也不能不以防万一。”

    “首先还请陛下给姚绪将军下旨,命他加强北部防御,防止河西军偷袭南下。”

    “另外,臣有一策可助大军兵不血刃拿下河东。”

    “请尹卿不吝赐教,朕洗耳恭听。”

    “河东世家林立,除了老牌世家裴氏、河东卫氏外,尚有柳氏这等新兴豪强世家。”

    “今河东太守柳恭出身于柳氏,是目前河东真正的主人。”

    “柳氏乃河东土著,在当地势力根深蒂固。”

    “且永嘉之后,各地丧乱,复杂的环境让柳氏部曲战斗力极其强悍。”

    “之前其曾多次阻击姚绪将军渡河,若非借助冯翊郡公薛家之力,大军还不知何时才能渡过黄河。”

    “今大军已进占平阳,等于切断了河东与长子联系,而慕容永又被东边慕容垂牵制,定然无力救援河东,此时陛下只需派人前去招降,柳恭一定会不战而降。”

    “如此一来,可在最短时间内占领河东,进而避免大军失利,让河西军有机可乘。”

    “柳恭会接受招抚吗?假若他向河西求援呢?”姚兴心动了,却又担心柳恭负隅顽抗。

    “陛下务忧,世家最注重家族利益,只要不侵犯柳氏利益,柳恭没有理由顽抗,不然当初他怎么会接受西燕册封?”

    “至于向河西求援……除非柳恭不担心引火烧身。”

    “别忘了大都护一向敌视世家,河西所推行政策,全是为了限制世家,柳恭怎么可能引狼入室。”

    “这倒也是,当初河西进占陇右时,陇右世家损失惨重,柳恭不可能没顾虑。”

    ……

    接下来后秦一边调集兵力自平阳威慑河东,一边派人招抚柳恭。

    柳恭得知西燕不会出兵救援,不由大失所望,至于向河西求援,他想都没想过。

    以前他只是听说大都护不待见世家,最近他可是亲眼看到河西人,是如何在西河郡推行均田制等政策。

    看到这一幕,代表世家利益的柳恭就意识到,河西与世家乃天然死敌,也彻底熄了向河西求援心思。

    正当柳恭束手无策时,后秦劝降之人抵达安邑。

    事情果如尹纬所料,在走投无路之下,柳恭选择了投降。

    很快姚兴亲自下旨册封柳恭为安邑郡公、河东太守,继续镇守河东。

    就这样后秦顺利进占平阳、河东两郡,为下一步进取潼关以东诸郡做好准备。

    ……

    “姚兴果然厉害,他没有束手待毙,而是选择放手一搏。”

    “只要接下来后秦东出顺利,就能跳出河西给其画的包围圈。”

    河东变局很快传到了卫朔耳中,当他得知后秦已连夺平阳、河东二郡时,感叹不已。

    “是呀,姚兴此举看似有些冒险,其实时机刚刚好。”

    “无论是西燕还是我们,都暂时腾不出手来对付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后秦扩张。”

    卫朔明白刘穆之话中深意,为了日后考虑,河西眼下不能南下夺平阳。

    不然一旦让西燕有了戒心,将影响今后夺取并州计划。

    “主公也无需为河东担忧,只要将来顺利灭掉西燕,河东、平阳两地早晚还是河西的。”

    “放心,朔有的是耐心!”

    “道和,你猜接下来姚兴会用兵何处?”

    “若臣所料不错,姚兴会将兵峰指向中原一带。”

    “中原虽然已被大晋收复,然由于距离江东遥远,使得朝廷控制力量薄弱。”

    “只要后秦打一两个胜仗,很有可能收复司州大片领土。”

    “算了,这些咱们暂时还管不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第297章 北魏君臣() 
p

    在河西上下忙着鲸吞并州时,魏燕之间纷争也渐趋白热化。

    与河西暗中结盟后,拓跋珪自觉底气十足,遂不再对后燕唯唯诺诺,公开拒绝向后燕提供战马。

    而慕容垂得知此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将拓跋觚扣在中山,留为人质。

    至此,魏燕之间盟约已是名存实亡。

    只因双方皆有顾忌,才一时半会儿没有公开宣布断盟。

    虽然太子慕容宝、赵王慕容麟等后燕宗室皆叫嚣着征讨盛乐,教训教训拓跋珪。

    但慕容垂却没失去理智,果断地拒绝众人要求,没有冒然出兵。

    慕容垂的确对拓跋珪拒绝进贡战马恼火,可他也知道目前征讨北魏不现实。

    先不说北魏已控制了漠南草原,战略回旋余地大增,且骑兵力量又远远超过了后燕。

    即便后燕倾尽国力去打这一仗,也不一定有把握获胜。

    万一不幸失败,对后燕而言不啻于一场灭顶之灾。

    除了北魏实力强劲外,后燕国内也有诸多问题。

    首当其中者,还是国内人心不稳。

    这点在台壁之战后,显得尤为明显。

    而之所以人心不稳,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后燕百姓生活艰难。

    慕容垂称帝以来,后燕几乎每天都在征战中度过,国力再雄厚也经不起如此折腾。

    何况后燕家底并不丰厚,民生、政治等方面建设,远远落后于北魏、河西,甚至连后秦也有所不如。

    以前慕容垂年富力强,自持燕兵强盛,各种问题全被接连捷报掩盖。

    可如今对外战事失利,唯一一个盟友又倒戈,慕容垂这才发现,后燕上下已是隐患丛生。

    之前他向北魏索要战马,便是想借北魏之力缓和一下国内矛盾。

    不料,最终遭到拓跋珪拒绝。

    既然北魏已指望不上,西燕又过于弱小,让慕容垂将目光对准了南边富饶又虚弱的东晋。

    之所以选择看似更为强大的东晋,而不是刚刚与燕国断交的北魏。

    是因为在北方几大政权中,北魏经过几年潜心发展,实力大增,只因十分低调,外人才瞧不出其虚实。

    反观东晋,虽然淝水之战后成为天下霸主,可因内耗严重,早不复之前盛名。

    且谢安、谢玄、桓石虔等病逝后,朝堂上下再已无栋梁之才,正好用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