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阵阵喊杀声中,两千骁骑营将士,拔刀就冲进匈奴骑兵阵中,骁骑营将士所用战刀,皆是刘恪按照后世蒙古骑兵的弯刀命人打造的,最是利于骑兵交战,前番和西凉铁骑对战之时,骁骑营就是凭借武器占得优势,此番再战匈奴骑兵,这弯刀再次显威。

    匈奴骑兵何时见过这样威猛的汉人兵马,在他们的映像中,汉人将士应该都是长于步战的绵羊,在这马背上,理应匈奴人才是王者,理应匈奴骑兵才是进攻者啊

    但是骁骑营将士显然不打算告诉匈奴人这里面的秘密,在赵云的带领下,两千骁骑营将士对战三千没了指挥的匈奴骑兵,是越杀越勇,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就像是潮水似的不断扑来,匈奴骑兵连逃亡的机会都没得。

    “堵住西侧空子,争取将这些匈奴兵全部砍了”

    輸入字幕網址:heiyaПge·觀看新章

    此时的赵云,已经浑身是血,不过都是沾染的敌虏的血液,战到现在,赵云还没有受一丝伤,而倒在他的长枪之下的敌人,却已经有上百人了,正是因为这样,匈奴兵竟然没一人敢和赵云对战。

    当骁骑营将士按照军令,将匈奴兵逃亡的空缺堵住的时候,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了一面倒的杀戮。

    匈奴兵,越来越怕。

    骁骑营将士,却是越来越勇猛。

    东边、北边、西边都是骁骑营的旗帜,而往南,则是咆哮着的黄河之水。

    匈奴骑兵没有丝毫的退路,他们想战,却发现敌人更加凶猛,而退路,就只有那条浑浊的大河。

    投降。

    匈奴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过的字眼,此时不由地浮现在残余的匈奴骑兵脑海中,但是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赵云和骁骑营将士根本不接受俘虏,按照赵云的话就是全部斩杀。

    杀到最后,骁骑营将士的臂膀都开始酸疼,而匈奴兵也没了抵抗的心思,只等着被砍。

    这场战争,不,应该说这场杀戮进行到最后的时候,大地上已经看不到一个匈奴兵的身影,遍地死尸,遍地嘶啸的战马,就连那黄河之水也都被匈奴人的鲜血染红了。

    刘恪领着镇北军主力部队来到河曲的时候,正好看到这样的景象。

    赵云。

    两千骁骑营将士,就像是血染的石雕似的,紧握着武器,满脸自豪的看着同泽,这幅神态,一如当年冠军侯霍去病孤军直捣匈奴王庭,勒石胭脂山的汉军士兵一样。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赵云振臂一呼,骁骑营将士随之大吼,接着,张辽、张郃等诸将都忍不住的加入到呼喊的队列之中,到最后,两万多镇北军将士,齐声高呼着,在这北国的大地上,汇聚成最有力的音调。

    赵雨满是钦佩的看着兄长赵云,此刻,她觉得兄长是天下最英烈的男子,而当她看到赵云以及所有将士都将目光投递给刘恪的时候,她才清楚,这些荣誉和骄傲,都是来自身边的刘恪。

    首战。

    对匈奴的首战,在骑兵对冲之中,骁骑营代表镇北军,代表大汉帝国,打出了气势,打出了血性,也打出了雄汉帝国的赫赫军威

    “赵云,骁骑营将士,杀敌有功,悉数重赏……”

    赏罚分明,此乃镇北军的传统,而当三军将士看到赵云和两千骁骑营兵将的神态之时,更是恨不得下一个被嘉奖的就是自己,这份为民族,为帝国征战的荣誉,在战士的眼中,胜过一切。

    安营扎寨,刘恪并没有初战的胜利就忘乎一切。

    在赵云和骁骑营将士用鲜血捍卫住的高地上安下营寨,然后一边派人联络度辽将军耿址、使匈奴中郎将李平、左校尉唐龙,右校尉卢亮的军队,一边则排斥候探查匈奴大部兵马的动作。

    刘恪倒是不怕匈奴兵一股脑的全部涌上来,他现在怕的就是河曲首战,将匈奴人和於夫罗的勇气打消,进而匈奴兵不战反退,向其他地方流窜,而耿址、李平这两路兵马,刘恪还是难以完全放心的,一旦於夫罗铁了心的想要跑,那么耿址和李平是绝对拦不住的。

    探马很快回报,说於夫罗在收到冬木合三将战死的消息后,确实曾暂停行军,然而很快於夫罗就又带着匈奴兵马往河曲赶来,显然,经过犹豫於夫罗最终还是决定河曲决战。

    得知於夫罗的动作后,刘恪终于放心了。

    等到这一日天色昏暗之前,於夫罗果然带着匈奴骑兵出现在了河曲平原。

    因为河曲高地已经被刘恪占领,所以於夫罗只能依靠黄河在低处安营扎寨,看着於夫罗的部署,刘恪不禁又是一笑。

    这匈奴人素来擅长的是骑兵作战,而於夫罗携众抵达,没有率先展开战斗,反而是按照中原的规矩安营扎寨,这不禁让刘恪对於夫罗的军事指挥能力小觑了起来。

    既然於夫罗打算按照中原战争的模式战斗,刘恪自然不会不遵从,反正他还要等耿址、李平、唐龙、卢亮这几路兵马,现在正好於夫罗给了他充足安排部署的时间。

    两军对峙三天。

    这三天过程之中,於夫罗都没有出兵挑战,显然是被之前赵云连杀冬木合、沙秋池、铁木落三将吓破了胆。

    不过当度辽将军耿址、使匈奴中郎将李平、左校尉唐龙、右校尉卢亮这几路兵马陆续赶到河曲平原的时候,於夫罗这才意识到中了刘恪的拖延之计,他虽然有些后悔,但是已经于事无补。

    退无退路,留给於夫罗和匈奴骑兵唯有死战到底这条路……

    :

第207章 得二将徐庶献策() 
镇北军主力、度辽将军耿址部属、使匈奴中郎将李平部属、左右校尉唐龙、卢亮部属,这四路大军,团团将南匈奴军队围困,而於夫罗当初选择依靠黄河扎寨却也导致他此时只能背水一战。

    可惜,於夫罗不是西楚霸王项羽,刘恪更不是无能的秦军守将,镇北军将士更不是秦末无力地官兵,所以哪怕人数上两军相当,刘恪和镇北军将士不仅不惧,反而充满斗志。

    反观南匈奴军队,此时陷入敌军团团围困,上至主帅匈奴单于於夫罗,下至匈奴最普通的骑兵战士,都是满心的担忧和恐慌,纵然於夫罗百般遮掩,但是他内心的忌惮还是久久萦绕。

    就在於夫罗不知道是应该继续留下来死战还是应该寻找突破保存实力的时候,突然,他帐下首员大将铜兀立阔步流星的走到帅帐禀报道:“大单于,这是汉人送来的战”

    於夫罗接过战,展开一看,只见战上笔走龙蛇的写着“明天正午,两军对垒,请大单于出兵一战”尤其是最后一个战字,哪怕是只拿着战来看,但是於夫罗还是感受到了写字之人当时的王霸战气。

    “都说刘恪笔墨惊人,现在观之,果然名不虚传”於夫罗不禁感叹道。

    “大单于”

    铜兀立没想到於夫罗此刻竟然还有心思赏鉴刘恪的笔墨,顿时有些苦涩的说道:“眼下敌军送来战,我军到底是战是走,还请大单于早些定夺,以免耽误战事。”heп g e。

    於夫罗听得出来铜兀立的埋怨,不过他已经没有精力去责怪这些,看着刘恪这封战,久久一阵徘徊之后,於夫罗最终还是叹道:“既然他要战,那便战,我匈奴男儿岂有不战而退的道理”

    铜兀立本想劝谏於夫罗早些退兵,但是此刻见於夫罗还是抱着赌博的心理想要和汉军作战,他顿时只能收起心底的担忧,换做一副战志高昂的神态慨然说道:“遵大单于之命,敌军要战,那便死战”

    很快,铜兀立就将於夫罗死战到底的消息通传匈奴全军,并且派能言善辩之士到镇北军大营告诉刘恪匈奴兵马应战的决定。

    一时间,河曲平原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就连那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似乎也是被两军突然爆发出的这种强大气势震慑住了,再去听这河水的咆哮,竟然也觉得不是那么恐怖了。

    得知於夫罗决定死战到底,刘恪便连忙聚集诸将商讨战事。

    度辽将军耿址、使匈奴中郎将李平,乃是首次进入镇北军大营,两人进入帅帐,看着端坐在帅位之上的刘恪,倒头就拜道:“小王爷在上,请受末将耿址李平一拜”

    刘恪肃然说道:“两位将军快快请起”

    等到耿址、李平两人分别落座,刘恪就不无感慨的说道:“两位将军,常年替朝廷驻守边塞,劳苦功高,此番又能深明大义,助孤讨伐匈奴,这番恩情,孤会记在心底,将来等到朝廷勘定,孤也会向天子为两位将军请功邀赏”

    耿址和李平皆是边将,如果放在前汉武帝一朝,说不定还有出将入相的机会,但是现在汉朝内部内乱不休,天子又被西凉董卓控制,尽管同是边将出身,但是董卓却看不起他们,所以当耿址和李平听到刘恪这番话的时候,立刻感动的再次拜谢道:“承蒙小王爷不弃,我二人今后定将唯小王爷马首是瞻”

    此时,徐庶突然站起来笑道:“既然两位将军决定要奉中山王府和小王爷之命,何不就此改口称呼主公?”

    虽然只是个称谓,但是其中的差别,耿址和李平却都清楚,不过他们在来的途中,就已经有过投效刘恪的想法,现在经徐庶提出,当即二将齐声称道:“主公”

    再得良将,刘恪自然欣喜,他命人授予耿址和李平代表中山王府和镇北大将军府的将牌和信物,然后勉励了两人一番之后,就将话语转到了眼下的战事中来。

    刘恪悠然道:“眼下於夫罗决定和我军死战,其军背水,又在我军包围之中,如果出战,定然会拼死命,匈奴人自古弓马娴熟,而我军又多步卒,所以战斗起来,难免还是吃些亏的,不知道诸位可有什么良策,能助孤早日平定西河,除去匈奴这块大患?”

    刘恪话音才落,典韦、赵云、高顺等武将就轰然起身说道:“这又何难,敌军要战,那便战,我汉家儿郎却也不是孬种”

    典韦等人的话,刘恪听完只是一笑,他并未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正在聚头商议的徐庶、审配和陈琳三人身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种事情,还是这三人说的靠谱。

    徐庶、审配和陈琳却也没让刘恪失望,在一阵探讨之后,徐庶代表三人发言道:“主公,岂不闻‘围师必阙',但凡陷入死境之敌,大抵会有投降、死战、观望三种心态,匈奴人投降,显然不可能,眼下既然他们决定出战,那便是要死战,我军固然勇猛,但是将士都是血肉之躯,两军对垒,难免死伤,所以臣等建议取用围三缺一之策,先战打消匈奴人气焰,再战之时,装作不经意流露出缺口,让匈奴人以为有逃生的希望,彼时,於夫罗定然会引兵逃路,届时,主公遣猛将引虎贲于河曲以西的神林谷埋伏,待到匈奴人逃至此处,定然气力衰竭,到时引兵猛攻,敌兵焉有不死的道理?”

    “妙妙妙”

    徐庶献完策,刘恪当即忍不住的就拍手称赞道:“元直、正南、孔璋果然是孤的好智囊,这围师必阙之策,神林谷伏击之计,当真是精妙绝伦,两计环环相扣,除非於夫罗能料得先机,不然定要将他斩在神林谷”

    “主公,此计固然精妙,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明天正午的战斗,我军必须取胜,唯有如此,才能动摇匈奴人死战的决心,接着,这围三缺一的伏击之策,才能起到作用”审配适时的提醒道。

    刘恪沉吟一阵,将目光投向诸将,现在,他必须挑出一个能在明日战斗中独当一面的大将出来。

    :

第208章 陷阵营高顺初战() 
“尔等谁愿明日领兵首战匈奴?”

    “主公,末将愿往”

    “主公,某愿领兵”

    “主公,让俺去吧”

    ……

    不等刘恪问完话,张辽、张郃、赵云、典韦等一众武将纷纷起身请战,就连才投效到镇北军帐下的耿址和李平二将也都满脸热切的说道:“末将初投帐下,这首战还请主公能让末将前往”

    十数将同时请战,这幅画面让刘恪看的是血液沸腾,他先看向耿址和李平说道:“耿址、李平,你们二人需引领本部兵马围困匈奴军,所以这沙场叫阵拼斗之事,你们还是把这个机会让出来吧”

    刘恪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让耿址和李平感到无数的亲近,顿时,两人对刘恪、对镇北军的归顺感立刻就上升了一个台阶,再看刘恪的时候,也都是满满的忠诚。%

    先将耿址和李平排除在外,刘恪又看向其余诸将说道:“文远、儁乂要随孤镇守大营,指挥战事,临阵杀敌,你二人不能前往,神林谷需有兵马埋伏,我打算派唐龙和卢亮领本部兵马前往,到时候这包围缺口也能出现,所以你二人也不必上阵,赵云擅长野战、骑战,神林谷外还需一军截断匈奴人逃路,所以孤打算让你带骁骑营三千将士前往……”

    张辽、张郃等将,皆是追随刘恪的老部下,所以刘恪安排起这些人来也不客套,一口气排除了五六将,当刘恪的目光再次落定之时,适合明日首战的将领就只剩下典韦、高顺。潶し言し格醉心章节已上传

    典韦见刘恪目光先投向他,顿时欣喜的说道:“俺就知道,主公定然会将这上阵杀敌的差事给俺,请主公放心,明天战场之上,安定会将匈奴单于於夫罗吓得屁滚尿流”

    典韦这般模样,让刘恪是又气又笑,刘恪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恶来,我有说将这差事派给你吗?”

    刘恪不给典韦继续胡搅蛮缠的机会,直接说道:“典韦勇猛,乃是孤的亲军校尉,如果都让你这个亲军校尉出战了,那么孤的安危谁来保护?高顺,眼下最适合此战的就是你了,你可有信心将这首战拿下”

    高顺没想到这等重要任务刘恪竟然会派给他,立刻,他就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高顺平静的看着刘恪,也不多说话,点了点头算是将明日出战的任务接下。

    高顺这般沉稳,也让徐庶、审配等人不由地暗暗点头。

    这首战,看似是两军相互试探,但是最忌为将者贪功冒进,而高顺的镇定和沉稳却是最适合这种需要拿捏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