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种情况之下,刘恪并未掩藏行踪,他持着盖有皇帝之印的册封圣旨,就往上党郡走来。

    刘恪倒要看看,张杨到底有什么本事,能阻挡自己的步伐。

    :

第190章 围上党张杨有难() 
兵贵神速。

    为了不给张杨察觉的机会,刘恪率兵进入并州地界之后就昼夜兴兵赶路,大军自阳城到高都又过泫氏,等到军队行至羊头山一带的时候,都已经可以登高而望上党郡治长子城。

    而此时,正在壶关抵抗张辽军队的张杨才得到刘恪兵至羊头山的情报,瞬间,张杨军心大散,将士再也无心继续在壶关作战,毕竟长子城中有他们的父母亲眷。

    将士如此,张杨也难有回天之力,只好命令部将穆图镇守壶关继续抵抗张辽麾下的镇北军,而他自己,率领两万精兵迅速回防长子城,欲图在长子城下破刘恪从而取得战场主动权。

    刘恪似乎是在等待张杨引兵回防似的,在张杨的军队回来之前,他就一直按兵不动,直至张杨将军队带回长子城的时候,刘恪才领着赵云、典韦、高顺三员猛将以及三千多镇北军出现在长子城下。

    抵达长子城外,刘恪并为着急进攻。

    毕竟刘恪此时兵力有限,强行攻城乃是不智,所以他在安营扎寨之后,就派军中小吏持着盖有皇帝之印的敕封诏到城中劝降。

    此时此刻,刘恪乃是天子钦封的并州刺史,而张杨身为并州刺史府下的一郡太守,理当遵从上命,开城恭迎,当然,如果张杨不这样做的话,那就是无理在先,如此在道义之上就能先将张杨置于不利的地位。跪求百独一下潶*眼*歌

    果然,当敕封并州刺史的诏以及刘恪要求张杨开城迎接的命令到达上党太守府的时候,张杨以及部将、幕僚们全部都惊慌了。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张杨的幕僚万春满脸忧虑的说道:“眼下刘恪占据大义,不开城门,就是不忠,如果开启城门,只怕我等皆要成为他的刀下之鬼啊”

    幕僚孙河也说道:“大人,我曾听人说刘恪此子十分嗜杀,和他作战被俘的西凉军没有一个俘虏和活口,如果开门恭迎,那就是引狼入室,为上党百姓计,为大人性命计,这城门万万不能开”

    更有甚者叫嚣道:“大人,刘恪不过三千兵马,某愿领兵五千,出城讨伐……”

    群情愤愤,张杨的部下大多都希望和刘恪对抗到底。

    就在此时,张杨却将目光投向自己麾下头号猛将杨丑,并询问道:“子丑,你以为应当如何?”

    众人都看向杨丑,杨丑却是不惧,依旧慢条斯理的说道:“这就要看大人是要做忠臣还是要做枭雄”

    “忠臣又如何?枭雄又如何?”张杨不解道。

    “忠臣,自然是遵从圣旨,遵从刘恪之命,开启城门迎镇北军入城;枭雄,则是效仿各路诸侯,占据一城一地,自谋发展,和刘恪对抗到底”杨丑说完便看向张杨。

    忠臣?

    枭雄?

    张杨心中一阵苦涩,杨丑的话虽然说的好听,但是在他看来,所谓忠臣就是投效刘恪,所谓枭雄就是抵抗刘恪,投效和反抗,投降或者死战,这才是他要选择的道路。

    “如果我要死战到底,子丑以为胜算如何?”张杨叹了口气,又向杨丑问道。

    “以大人之力,难抗镇北大军,如果大人能够联结袁绍,则胜算在五五之数”杨丑仔细分析一番之后,给张杨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其实杨丑还想提醒张杨,那就是袁绍会不会出兵是一回事,就算袁绍真的出兵相助,只怕袁绍的兵马也不是镇北军这群虎狼之士的对手。

    “袁绍?”张杨闻言突然一喜,紧接着就大笑道:“文丑果然出的好主意,对对对,袁本初跨州连郡,占据半壁冀州,本就和刘恪以及中山王府不和,如果此时他能出兵,则刘恪投鼠忌器必定撤兵,如此,我上党之围自然可解”

    张杨满是欣喜的就连忙写信给袁绍,只是他未曾注意到,在他选择联合袁绍抵抗刘恪的时候,杨丑的眼神之中却浮现出几分失望。

    张杨派人星夜将信送与袁绍,然后就紧闭城门,意图等待袁绍的动作。

    刘恪虽然不清楚张杨紧闭城门不出战是什么心思,但是他也按兵不动,凭借着从阳城等地搜集来的粮草,三千军队哪怕是坚持完寒冬都没有什么问题,何况毗邻的就是羊头山,山上树木繁多,随便砍些下来就能生火御寒。

    刘恪一边吃着典韦等人从羊头山上弄下来的野味,一边等待着张杨的动作以及张辽顺利攻克壶关的捷报,尽管壶关占据天险,但是刘恪依旧相信张辽等人能够顺利攻下壶关。

    刘恪悠哉悠哉的等待着,但是城内的张杨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急得团团乱转。

    张杨派到冀州给袁绍送信的信使还没回来,这让张杨的心忍不住的就往下沉,而壶关守将穆图一天一道求援信,更是让张杨闹心不已,他有心不管,但是想到一旦镇北军主力突破壶关南下与刘恪汇合,那么届时长子城的压力更大。

    想到这里,张杨就打算增兵壶关,哪怕长子城也是兵力有限。

    张杨想要增兵的计划,得到了杨丑等幕僚和武将们的竭力反对,也有人以为应该撤回壶关之兵专心防御长子城,但是张杨决心已定,又岂是外人能够随意改变的,所以,次日张杨就让幕僚孙河引领五千兵马往壶关增援。

    城外,刘恪看到张杨派出去的增援部队,不禁就笑了。

    刘恪拦住想要消灭这股军队的赵云、典韦和高顺,笑着说道:“张杨现在是自取灭亡,你们放心吧,照这样下去,不出五日,壶关、长子城必破”

    典韦正欲追问缘由,刘恪却是笑而不语回了营帐。

    赵云和高顺隐约的点了点头,两人猜到了刘恪想借助壶关慢慢蚕食上党之敌的心思,却是想不通刘恪缘何笃定壶关和长子城在五天之内都能陷落,不过这个问题不用他们去想,长子城内,已经有人开始谋划叛变。

    当然,叛变的对象乃是上党太守张杨。

    :

第191章 斩张杨再得猛将() 
上党太守府主簿万春的家宅之内,此时,正是灯火通明吵嚷不断。

    随着上党太守张杨执意增兵壶关之后,万春等太守府的幕僚和谋士就已经对张杨失望,尤其是张杨不听谏言,既不出兵攻打刘恪,又不收兵死守长子城,这让万春等人更是不愿为张杨效力。

    此刻,万春聚集众多谋士和幕僚在家宅之中,正是在商量背叛张杨,举长子城投效刘恪。

    只听位于上首的万春对众人说道:“诸位,张杨固执己见,不愿听我等谏言,实在是愚顽至极,像这等主公,已经不值得我等效力,我准备举长子城投效刘恪,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愿意同往的?”

    能被万春请到自己府上的,自然都是信得过的,这些人听完万春的话,就立即响应道:“万主簿,此处就数你官职最高,我等皆愿听从号令,绑张杨转投刺史刘恪”

    见到众人同意,万春当即大喜,他连忙将自己的谋划说出:“现在城内人心惶惶,营中将士无心恋战,城内富家准备行囊准备逃路,如果此时联系军中将士以及城内富豪,定然能够得到云集响应,彼时,我等举城投效,想必刘恪定然不会亏待我等”

    万春将自己的谋划对着众人细细说了一遍,这中间又有人不断补充计划,终于,在天亮之时,众人敲定了行动的具体方案和时间。佰渡亿下嘿、言、哥 免費無彈窗觀看下已章節

    计划既定,万春等人则各自按照计划行事。

    这中间,万春继续迷惑张杨,而其余人等,则或者到军中联络故旧,或者到城内富豪之家商量叛变。

    暗波涌动,在张杨的鼻息之下,一场阴谋竟然就这样发生了……

    却说负责长子城守卫工作的杨丑,隐约的察觉到了城内的变化,不过他不敢随意乱说,只好一边暗中调查,一边暗中提醒张杨,不过张杨此时心思烦乱,哪里肯听进去这些,反而将忠心耿耿的杨丑斥责了一番。

    这中间,张杨派到渤海郡前去联系袁绍的使者也终于回到了长子城,但是使者却带回来了一个相当糟糕的消息,那就是袁绍此时正在和公孙瓒作战,无心派兵支援。

    得到这样的回复,张杨的心情愈加糟糕,而万春等人更是觉得张杨这艘破船不再值得效力。

    万春等人继续加快城内部署的同时,也迅速派人到城外联系刘恪,并且相约三天之后的清晨,双方里应外合,争取一鼓作气拿下长子城。

    万春等人的阴谋和投效,刘恪并未在意,这些,从张杨派兵增援壶关的时候,他就已经猜测到了,故而当时才会笃定五日之内长子城和壶关必破,而且刘恪敢打赌,那就是万春这些人既然决定了叛变,肯定在壶关也有部署。

    刘恪一面让赵云、典韦、高顺做好攻城的准备,一面派人向攻打壶关的张辽等人传递消息,命众人耐心等待变机的到来。

    时间匆匆,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第三日的清晨,万春以及他联络到的上党军故旧以及城内富户的家丁协力打开长子城东门,而等待多时的赵云一骑当先,引兵就杀入长子城,典韦和高顺则是保护着刘恪,缓缓走向太守府。

    刘恪抵达太守府的时候,城内的战事已经趋于平缓。

    其实城内守兵本就没有战斗的意志了,加上万春等人叛变,这更加打击了上党军的士气,故而等到赵云奋力杀进城的时候,各处不是投降就是逃跑。

    “稚叔,何不就此投降?”刘恪乘马来到太守府门前,他见张杨以及部将杨丑还在拼力抵挡,不由叹息道:“你是汉室忠臣,我乃汉室宗亲,你昔日能为何进效力,今天又缘何不愿归顺我呢?”

    对于张杨张稚叔,刘恪心中隐隐还是有几分招揽之心的,历史上,张杨能以募兵司马的身份,在汉末乱世之中取得一席之地,并且最后被汉献帝刘协封为大司马,这说明此人是有过人之处的。

    而张杨在奉迎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之时,不愿用兵挟持天子,反而主动退出洛阳城的做法,也都足以说明此人乃是忠心于汉室的良臣。

    张杨看着刘恪,不喜不怒的说道:“成王败寇,乃是天理,昔日大将军何进将弘农王托付于我,而我未能抱住弘农王,就已经是对不住大将军的知遇之恩,现在我又怎么会投效你呢?”

    刘恪这时才明白,张杨迟迟不愿归顺,中间竟然还有何进以及弘农王刘辩这层原因,他有心想将刘辩还在世的消息告诉张杨,以期张杨能够归顺,但是最后还是强忍了下来。

    “恶来,替我擒了此人”多说无益,刘恪只能派出典韦擒杀张杨。

    张杨哪里是典韦的对手,两人交手不过十余招,张杨就被典韦擒住,刘恪耐心劝导,但是张杨始终不愿意归顺,无奈之下,刘恪只能砍了张杨首级并命人送往壶关以收揽张杨余部。

    先不提壶关守将穆图得到张杨首级献关投降之事,只说面对投效过来的万春以及始终不愿意投降的张杨部将杨丑,刘恪却将好感放在了杨丑身上,尤其是在他得知杨丑曾经献计张杨,欲连袁绍共同抗击自己的时候,刘恪对杨丑更是起了收揽之心。

    经过一番劝说,并且最终搬出杨丑的老母亲之后,杨丑终于投降,而刘恪帐下,也终于再得一员猛将。

    而此时,壶关守将穆图以及长史孙河等人,也向平西将军张辽投降,张辽占领壶关,迅速派兵南下,并最终在长子城和刘恪汇合,两路兵马,各自征战,时隔近一年之后,两军终于相遇。

    张辽、徐庶等人见到刘恪,自然是喜不自胜,尤其是在听完刘恪讲述的讨董之战的经过之后,众人更是遗憾没有参与到其中,而刘恪也对众人这么快就将并州的局面打开表示恭贺。

    毕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并州将作为中山王府的大后方为中山王府的霸业提供支撑,但是,刘恪这个并州刺史的考验和麻烦却才刚刚开始

    :

第192章 匈奴单于於夫罗() 
攻下上党郡,并不代表占据整个并州。   w w wnbsp;。  。 c o m

    并州有八郡,现在属于刘恪的有雁门郡、云中郡、五原郡、太原郡、上党郡,而西北部的朔方郡、上郡以及中部的西河郡却还不在他的控制之内。

    朔方郡倒还好说,毕竟那里地旷人稀,都是边塞牧民和北地蛮族杂居,占领朔方,只需派遣一员军中校尉领三千精兵就能占领,而上郡和西河郡的形势却让刘恪觉得有些棘手。

    上郡目前还在西凉军的控制之下,董卓尽管捏着鼻子把刘恪敕封为了并州刺史以换取刘恪退兵,但是却将一万精兵放在了上郡,一来,是想从北边保卫长安以及关中各地,二来,纯属是想恶心刘恪,让刘恪这个并州刺史当不安稳。

    比起上郡西凉军这个老熟人,西河郡的形势,就让刘恪觉得不得不迅速派兵荡平,因为此处竟然是被南匈奴单于於夫罗的兵马占领,北地蛮族占据并州锦绣之地,对于这个刘恪就坚决不能接受的。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既然是匈奴,又怎么会堂而皇之的占据西河郡这样的地方,其实这还要从於夫罗此人提起。

    於夫罗,南匈奴单于羌渠之子,被立为右贤王,封持至尸逐侯。汉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84年-189年东汉政府曾征调南匈奴的兵力来镇压各地起义,於夫罗便带领部队来到中原。佰渡亿下嘿、言、哥 免費無彈窗觀看下已章節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由于南匈奴多次发兵帮助汉朝,南匈奴族人不满,害怕南匈奴成为汉帝国征调士兵的兵源,于是匈奴族人叛乱,并杀死了单于羌渠,拥立须卜骨都侯为新单于。

    於夫罗身在中原,得知消息也自立为单于,并入洛阳觐见汉灵帝刘宏,请求汉朝发兵帮助他复国,不巧的是,正赶上汉灵帝刘宏病危,於夫罗的请求自然被搁置了下来。

    同年九月,於夫罗伙同黄巾余党白波军叛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