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常、宗正,你们有什么要讲的”终于,刘宏发话了,不过他的话却是绕过袁隗、何进等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太常刘焉和宗正刘虞。

    “陛下,中山王刘稚领军平叛,现在乌桓战事尚未终结,叛逆张纯也未抓到,此时就让刘稚回到封地,这不是寒忠臣之心,寒宗室臣子的心意吗?”刘焉不惧袁隗等人,依旧是支持宗室不断掌权的态度。

    “陛下,臣以为袁司徒、何大将军的话固然有道理,但是太常之言未尝有错,眼下乃是边关纷乱之际,这个时候就将中山王召回,似有不妥”宗正刘虞的态度尽管没有刘焉的鲜明,但是也能听得出来他的意见。

    等到刘焉和刘虞说完,刘宏却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瞪了眼破坏酒宴的赵舍,然后就起身道:“朕有些累了,关于中山王刘稚和幽州的事情,让朕再想想,你们都退下吧”

    “陛下……”

    赵舍等人还想劝谏,但是刘宏根本不给他们机会,甩着衣袖就退回后殿,显然,皇帝不高兴。

    袁隗等人看着刘宏离去时候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们知道,这件事情恐怕弄糟糕了,但是众人也别无他法,只能等着刘宏气消了再次进谏。

    张让、赵忠看着袁隗这些人吃瘪自然开心,在将刘宏伺候高兴之后,张让等人就回到宫外的府邸,不过等到他们到达府上的时候,却被刘恪的礼物震惊到了。

    赵忠等人倒也罢了,刘恪只是每人送了黄金千两,但是张让这边,却是上千颗浑圆光亮的珍珠,这般手笔,饶是张让收受贿赂无数,也被震惊到了,张让有心拒绝,但是在看到刘恪信上面提到珍珠有美白功效的时候,张让再也没有推脱,直接将礼物收下。

    当然,伴随着千珠之礼的还有封信,而这封信却也恰恰成了次日朝会扭转局势的关键。

    :

79。第79章 帝心()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刘恪在最初就知道,不管对乌桓之战的结果怎么样,朝臣肯定会想着法子让刘稚回到封地。

    所以在远征乌桓的时候,他就差人四处搜罗珍珠,加上中山王府的几十年珍藏,这才备下给张让等人的重礼。

    近万两黄金,千颗极南海珍珠,这些东西,刘恪甚至不敢对父王刘稚说,要是让刘稚知道刘恪几乎搬空王府库藏,只怕拼着征北将军不要,也绝不会让刘恪送礼给张让。

    刘恪远在塞北草原,不清楚这份重礼会不会起作用,但是他清楚,哪怕最终张让等人不会帮忙,现在的投资将来也会有用处。

    刘恪却不知道,在收下礼物的时候,张让就派人将赵忠、段珪、毕岚等人召集到府中议事,赵忠等人自然清楚张让所谋何事,所以在收到消息之后,就立即秘密来到张让府邸。

    此时的张让府,灯火通明,不时有小轿落下。

    轿中之人自然是赵忠、段珪、毕岚等位列中常侍的宦官,赵忠等人显然是张府的常客,不等张府管家出迎,就直接绕过前院往后庭的议事房里走去。

    通行无阻,赵忠等人进入议事房的时候,张让已经开始筹谋刘恪的拜托,见到赵忠等人到来,张让也不废话,直接说道:“中山王世子的礼物想必诸位都已收到,他拜托我等帮助中山王刘稚说情,希望可以让中山王刘稚继续镇守边疆,直到乌桓叛乱平定,你们对此事怎么看?”

    能让张让等人合谋之事,显然是很重要的,事实上庆功宴上袁隗、何进等人进奏的时候,宦官们就知道中山王刘稚的事情不能轻易决断,毕竟他们是看到皇帝黑着脸走出崇德殿的。

    赵忠想了想,当先说道:“此事却还要弄清楚中山王刘稚所求为何,如果只是征北将军、幽州刺史之位,我等到可以帮忙向陛下说几句话,但如果中山王刘稚想要谋逆的话……此事我等绝不能帮助”

    段珪此时也说道:“我等权利皆是拜陛下所赐,如果没了陛下,我等岂不成砧板之肉,此事还需三思”

    赵忠和段珪的话,引来其余几人的附和,他们不能糊里糊涂的帮着中山王刘稚继续执掌军权,这件事情看似小,但如果刘稚凭借这些兵马造反的话,就算刘宏不杀他们,只怕等到刘宏驾崩之后,继位者也会连同群臣杀掉他们

    “但你们不要忘了陛下的态度”

    就在所有人都建议不要管此事的时候,张让突然说道:“陛下先前就有封赏中山王之意,后来袁隗、何进等人建议命刘稚回封地的时候,陛下也显然不高兴,如果我们违逆陛下的意思,对此事不闻不问,只怕陛下会不高兴的”

    张让之言,使得在座众人纷纷一惊,众人清楚自己的权利来自皇帝的宠信,但是要让皇帝觉得自己这些人不听话或者不起作用……

    赵忠等人不敢继续往下想,他们将目光投向张让问道:“张常侍请直说,此事终归还需有个决策,不然明日朝会上面陛下问及此事,你我没个主意可不行啊”

    张让笑了笑,突然说道:“此事说难也不难,说简单却也简单,你我乃是陛下的家臣,此事自然只需按照陛下的心思来讲,陛下有意封赏中山王刘稚,你我全力支持陛下就是,何况中山王世子懂得做人,几次孝敬的礼物都不错,和这样明白事理的人多多交善,却也不是件坏事”

    张让还有层深意,却未对赵忠等人说出来,那就是他有意拉拢中山王府这股势力以为外援,将来朝中有事,中山王府自然可以委以重用

    ……

    次日,崇德殿。

    旌旗招展,鼓号齐鸣。

    群臣在宫内黄门的引领下,从午门鱼贯而入,拾阶而上,进入帝国的政治中心——崇德殿。

    崇德殿内,刘宏高坐帝位,面色似有郁愤,等群臣三叩九拜行山呼之礼后,才懒洋洋的说了句“众卿平身”

    刘宏的声音,让群臣都听出了些意思,联想到昨日宴饮时候的情况,明白人都清楚皇帝这是不高兴。

    对于袁隗、何进等人来说,如此情形极为不好,袁隗等人彼此使了个眼色,打算今日朝会不主动提及此事,如果皇帝问到,干脆慢慢拖延下去。

    不过对于张让等人来讲,刘宏的态度更让他们坚定了内心的想法,看着御阶下袁隗等人的表情,张让内心笑了笑,他想今天肯定会有人触霉头。

    果然,就在袁隗这些老奸巨猾之人打算装糊涂的时候,御史中丞赵舍又站了出来,此人不顾及袁隗等人劝阻的动作,也不顾龙椅上刘宏的怒色,干巴巴的说道:“陛下,臣在此恳请速调中山王刘稚回封地,幽州刺史、征北将军之职,请选良臣出任。”

    完了

    在赵舍站出来的时候,袁隗等人就知道事情要糟糕,现在听到赵舍这个二百五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袁隗顿时觉得眼前这人完全能和猪相拼了,说成是猪,估计都有侮辱猪的智商。

    “赵卿,你算得上良臣吗?”刘宏怒极反笑,盯着御阶下的赵舍,恨不得立刻命人将其推出去斩了。

    “臣,臣自然算得上良臣”也不知道是脑抽还是短路,赵舍想也不想就答道,等到他说完,就立刻意识到自己这话说错了。

    “好好好”刘宏不给赵舍补过的机会,他连笑三声,几乎逼迫似的问道:“卿是良臣,那么就由卿来出任幽州刺史、征北将军,赵卿以为如何?”

    “这……”赵舍顿时答不上来,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触怒了刘宏,不过赵舍以为自己乃是为皇帝着相,刘宏绝对不会怪罪自己,于是又画蛇添足的说了句:“臣是文臣,难以担任武职,满朝贤良,请陛下另选贤能”

    “那赵卿以为谁能出任此职?赵卿又以为谁能帮助朕平定北疆局势?”刘宏冷笑着看着赵舍,突然呵斥道:“你以为你是谁,竟敢教朕如何行事,赵舍,你好大的胆子”

    “陛下……”赵舍慌忙跪倒地上,手中的笏板也没能拿稳。

    “拟诏,赵舍顶撞天子,诽谤藩王,离间朕和宗室臣子的关系,其心险恶,罪本当诛,但是念其年岁已高,又对社稷有功,所以着令流放幽州,由中山王刘稚代为看管,谁要是敢为赵舍求情,罪同赵舍”刘宏三言两语就将赵舍的未来断定,而且最后一句话也让袁隗等人不敢为其求情。

    当禁军将赵舍带出崇德殿的时候,刘宏将目光再次看向群臣,掌握了主动权的刘宏问道:“中山王刘稚,破虏有功,众卿以为应当如何封赏?”

    刘宏的话,定下了朝会的主旋律,那就是要让群臣们拿出封赏刘稚的建议,而有着赵舍这个先例,谁还敢再提让中山王刘稚回到封地的事情,一时之间,崇德殿内又陷入到了一片寂静之中。

    :

80。第80章 激化() 
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刘宏对中山王刘稚的态度,如果此时还有人看不清楚,这人也绝对站不到崇德殿内。

    刘宏对赵舍带有屈辱性的惩罚,也堵住了想要劝谏的大臣,此时,没人附议,没人进奏,自然也成了理所应当。

    就在群臣闭嘴不说话的时候,张让却带着几分笑意的站了出来,蔑视了群臣几眼,张让率先赞同道:“陛下,中山王刘稚劳苦功高,平定乌桓,有安邦定国的功绩,如果不重赏则不足以显示陛下英明,老奴以为应该让中山王刘稚做幽州刺史”

    吧嗒……

    群臣们本想装哑巴,但是张让的话却让他们坐不住了,试问什么时候封王做过刺史,何况中山王刘稚还有征北将军之职,于是乎袁隗带头,群臣几近哭号似的劝谏道:“陛下休要听信张让谗言,封王掌州郡职权,社稷将不稳啊”

    此次,袁隗等人觉得,哪怕是拼着老命不要,也绝对不能让刘稚坐实幽州刺史,不然将来只怕又要闹出六王之乱

    刘宏看着群臣死了爹娘似的哭喊,内心也不禁笑了起来,他自然清楚张让的话却是不占理,也自然明白不能让封王权力过大,不过想到群臣之前给自己气受,他就想借此机会好好的教训教训这些人。

    袁隗等人却不知道皇帝的心思,犹自嚎啕大哭,这幅景象,简直比刘宏在后宫设立的西园还要热闹。

    刘宏感觉拿捏得差不多了,也怕像袁隗这样的老头哭死在崇德殿犯忌讳,于是就出声打断不知道是在演戏还是真哭的群臣,带着几分畅快的笑意,刘宏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有理,封王不能执掌州郡职权,乃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朕自然不好改变,罢了,你们就重新拟定个封赏的旨意出来吧”

    刘宏的话,顿时让群臣感到一阵轻松,张让虽然觉得自己的建议被驳斥了,但是也没有不开心,毕竟刚才那番话只是他出言试探而已,而且刘恪让他做的也不过是让中山王刘稚保持现在的位置罢了。

    袁隗、何进等人聚头议论了一番,最后,由袁隗进奏道:“陛下,中山王刘稚大破乌桓,擒获乌桓单于丘力居,功在社稷,当重重嘉赏,臣以为应该赐中山王府黄金千两,绸缎千匹,另外加食邑千户,陛下以为如何?”

    加官进爵显然不可能,所以袁隗这番话是群臣们不得已商量出来的结果。

    刘宏点了点头,却并未发表意见,而是看着张让问道:“张常侍以为如何?”

    张让自然不会附和群臣的意见,他想了想对刘宏说道:“陛下,只赏金银之物,有些显得朝廷小气,既然不能给中山王加官进爵,老奴以为不如赐他处理乌桓事务的权力,幽州刺史嘛,也当由中山王代为出任,等到乌桓局势彻底稳定,张纯逆贼捉拿在案的时候,陛下在行定夺也不迟啊”

    张让说完,就自觉的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该说的他都说了,至于刘恪拜托的事情能不能成功,就要看刘宏是怎么想的了。

    相比于群臣的建议,张让话中只是多了句予以处理乌桓事务的权力,刘宏想到中山王刘稚能够这么快击败乌桓铁骑,擒获乌桓单于,兴许有他对乌桓有足够的了解,于是刘宏也并未深思,就让张让代为拟旨。

    对于刘宏来讲,封赏中山王刘稚之事只是个插曲,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过对于其余人等,显然这封诏的影响不止表面这些,至少对于朝臣们来讲,中山王府的壮大已经成为事实。

    朝会解散的时候,袁隗等人向北而望,面色皆带隐忧,对于中山王府日渐壮大之势,群臣自然觉得可能危害社稷根本,但是奈何皇帝根本不听任何劝谏,再想到张让等人得志的模样,袁隗等人不禁喟然长叹。

    “绝对不能让宦官和封王结盟,中山王刘稚圣宠正盛不宜动手,但是对于张让这些人必须想尽办法搬除”回到府邸,袁隗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其余清流臣子,像这些冲锋陷阵的事情,袁隗不必出头,自有门生故吏在前拼杀……

    刘恪不知道围绕着中山王刘稚的封赏竟然再次激化朝臣和宦官的矛盾,他要是知道,只怕拍手相贺,朝廷越来,对于他来讲自然越有利,如果不是宦官和群臣有冲突,他又怎么可能在其中不断渔利?

    朝廷诏命,很快就下达到征北将军府,中山王刘稚也速速命人将旨意告诉刘恪,对于现在的中山王刘稚来讲,有些事情他也看不明白了,索性也不去看,直接交给刘恪去管理就是,他要做的就是给刘恪的成长不断制造时间上的便利。

    刘恪收到刘稚送来的消息之时,已经是在昔日的乌桓单于王庭,只不过往时此间主人,而今已经是阶下囚。

    刘恪看到朝廷终于将处置乌桓、幽州事务的权力下放征北将军府,心中自然是万分欣喜,这正是他诸般部署的目的,可以说,哪怕不要幽州刺史之职,他也要想办法得到处置乌桓事务的权力,对于刘恪来讲,此事才能真正帮助中山王府壮大。

    “公与、元皓,朝廷圣旨已经下达,现在可以按照计划部署了,此事必须速速推行,如果皇帝改变主意,征调我们撤兵,只怕想要布局也会晚了”刘恪不敢确定朝廷对于征北将军府的处置就会一直这样维持,为防万一,他只能催促沮授和田丰加快对乌桓的布局。

    “世子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