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舍本以为这番话说完会有不少群臣相应,但是让他觉得诧异的是,他的话讲完之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搭话,自觉没趣的赵舍只好将目光投向宗正刘虞,“宗正乃监察封王封侯之官,难道就不应该对中山王刘稚的行为说几句话吗?”

    刘虞恼怒的瞪了眼赵舍,心想你这厮没事将我推到火堆上烤什么,恼怒归恼怒,刘虞却不得不发言,他带着几分谨慎说道:“中山王刘稚也不是丝毫没有作为,至少在张纯叛逃的第一时间就上朝廷,而且他还在奏折中说已经派遣官兵追捕张纯了,是以臣觉得不该对中山王府有什么责罚”

    刘虞的话,和赵舍的建议截然相反,到让龙椅之上的刘宏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

第65章 诏命() 
站在刘宏身侧的张让,看到群臣围绕要不要处罚中山王府分成两派,瞬间张让的菊花脸就笑的灿烂起来。

    掐吧掐吧,这群老货最好相互掐死……

    张让心里非常兴奋,这些自诩为清流的朝臣看不惯宦官,宦官又岂会看得惯朝臣,有能让朝臣献丑的机会,张让焉能不高兴

    张让偷着乐,刘宏却高兴不起来,任谁看着自己的朝臣像菜农对骂都难以接受,何况刘宏此刻心情并不怎么好

    “统统闭嘴”刘宏龙颜大怒,顿时刘虞和赵舍停止了争论。

    “太常刘焉,你也是宗室重臣,你来说”刘宏看向刘焉,他觉得中山王刘稚乃是宗室藩王,此等事情自然还是由宗室老臣提建议的好

    “陛下,诸位臣工,焉以为中山王刘稚固然有不察之嫌,但是封王本就无权势衰,又哪里有力量监控国相,此事刘稚能够在张纯叛逃的第一时间就发现并上报朝廷,并且派兵将追捕捉拿,便足以说明刘稚补过之心”刘焉没理会御史中丞赵舍要杀人的目光,顿了顿继续说道:“高祖分封宗室以为朝廷屏障,要是陛下以此处罚中山王刘稚,岂不是有悖高祖、世祖分封之意?”

    刘焉说完,就叩首在地,替刘稚求情,紧接着刘虞也跪倒在地,两人都是宗室臣子,自然是要为中山王府求情。潶し言し格醉心章节已上传

    刘焉和刘虞向来都觉得,朝廷这般衰弱,和宗室封王封侯权力太少很有关系,失去了地方上最有力的控制,朝廷自然处处叛乱和动荡,两人要的是让宗室权力越来越强,是以绝对不会让刘宏责罚中山王府

    刘宏焉能不知此二人心思,不过宗室本就是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引起更大的****,所以刘宏也不敢盲目决断,“太傅,你来说说此时应该如何处理?”

    太傅马日磾心中早有计较,闻言立刻说道:“陛下,先不提中山王刘稚能否监察国相张纯,只说前番刘稚上奏的那道屯田便宜策,老臣觉得他心怀社稷百姓,乃是贤王,要是以不察之名责罚岂不寒了此等忧心朝廷和社稷的宗室之心,所以臣觉得不但不能责罚,反而应当下诏宽慰”

    太傅马日磾的话,分量非常的重,就连之前猛烈攻击中山王府的御史中丞赵舍这个时候也不敢再反驳。

    刘宏在听取刘焉、刘虞建议的时候,对于中山王府就有了恻隐之心,现在听到马日磾将刘稚前番上奏屯田安民之事提起,刘宏觉得刘稚也是个时刻为朝廷、为自己忧心的封王,所以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正当刘宏准备命人草拟诏的时候,张让却不乐意了。

    张让心想着这么大的事情,就让朝臣们这么决定了,又怎么能凸显出自己,加上收到的那刻夜明珠,张让觉得自己必须说句话,有钱不办事,这可不是他张让的做事风格。

    张让清了清嗓,用极具太监特色的公鸭腔说道:“陛下,老奴有些建议”

    刘宏看着绝对心腹张让,脸上堆起几丝笑意问道:“张常侍有什么建议,快快说来”

    还好,刘宏没当着众臣的面叫张让父亲,不然怕是众臣又要攻击张让,刘宏那句“张常侍是我父”的话,可是朝臣们最怕听到的话语。

    张让站到群臣前面,没理会大臣们难看的脸色,他自顾自的说道:“古语云,将功补过,要是由于刘稚是封王就不治不察之罪,乃是有违国法,但是要治罪的话,又不能彰显陛下的恩德,是以老奴建议,应该给中山王刘稚将功补过的机会,这样国法帝恩两不误,岂不是齐美之策?”

    张让成功的刷了把存在感和优越感,却让刘宏犯难了,刘宏看着张让,心说齐美之策到底是什么,你倒是说出来啊……

    “陛下万万不可听张让之言……”刘宏还没想到什么才是齐美之策,黄婉、杨彪等朝臣就开始反驳,反正和张让掐嘴是常事,在黄婉等人的眼中,凡是张让等十常侍赞同的就是他们反对的,相反,张让等人反对的就是他们坚决拥护的

    眼看着朝臣又要和宦官掐架,刘宏有些疲累的身心更加觉得痛苦,他没理会黄婉和杨彪,直接向张让问道:“张常侍,你所说的齐美之策是什么,说出来也好让朕和诸位大臣们商议商议。”

    张让看着黄婉、杨彪这些清流派反对自己,顿时心中大火,未经大脑考虑就对刘宏建议道:“何不让刘稚领兵平叛,如此正好彰显陛下风度,也能给中山王府将功补过的机会嘛”

    刘宏觉得张让说的很有道理,他正准备点头下诏的时候,包括太傅马日磾、司徒袁隗等重臣纷纷跪地阻拦,“陛下不可,张让胡言,宗室藩王岂可拥兵?陛下难道忘了七王之乱了吗?”

    “你们放屁,难道陛下就不能相信自己的血亲宗室?你们这是离间陛下和宗室老臣们的关系”论嘴上功夫,张让这个没卵的可比马日磾等人厉害,几句话就将一帮老臣气的差点吐血。

    “陛下,臣以为张常侍说得在理,宗室乃是血亲之人,难道就不能重用乎?且中山王刘稚非是当初的吴王刘濞等人,他忠心陛下,又怎么会有反叛之举”一直致力于增加宗室权力的刘焉竟然带头附和张让的建议,让态度坚决的朝臣们顿时化作散沙。

    “陛下,臣等也赞同张常侍的建议”朝臣之中亲近十常侍的还是有很多,现在看到张让发威,作为小弟怎么敢不摇旗呐喊助威

    张让心里面这个痛快啊,他觉得这次自己给宦官们长脸了,看着马日磾、黄婉这些人的脸色,张让就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嘴上更是催促刘宏速速拟诏下令。

    张让不知道这封诏会给朝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无疑,这道命令中山王刘稚领兵平叛的诏命定然会帮助中山王府的势力在乱世之中更加快的壮大

    :

第66章 幕府() 
圣旨到达中山王府的时候,已经是七天之后。

    中山王刘稚,世子刘恪都有些震惊,怎么也没有料到诏命中山王府平叛。

    当然,刘稚是惊诧,刘恪却是惊喜,旁敲出整件事情的经过之后,刘恪更是感叹宦官势力之大。

    一群有卵的爷们竟然没干过无卵的太监,这真的让刘恪唏嘘不已,同时,他也对张让这种收人钱财替人办事的高风亮节深感钦佩。

    “这才是贪官之中的楷模,不像某些官,收钱不办事……”

    送走宣旨的小黄门,刘恪转身就向刘稚打趣道:“父王,儿臣可要恭喜您啦,二千石的征北将军,节制冀州、幽州、并州兵马,这满朝文武现在嫉妒死的心怕都有了吧”

    刘稚看着刘恪那张恶趣味的脸,就知道这件事情里面绝对有刘恪的参与,他没好气的反讽道:“嫉妒,要不父王让你来做征北将军,还节制北地三州兵马,你以为这么简单,要是战胜不了乌桓诸部,你我父子怕是性命难保啊”

    刘恪不知道原来的历史中朝廷派了谁去平叛,但却记得平定乌桓之战的大致经过,所以他没有丝毫的担忧,反而觉得此事给了刘稚积攒军功的机会,这也让他觉得筹划刘稚做州牧这件事情有戏。

    刘恪自然不会告诉刘稚这些,他收起顽皮,躬身朝刘稚行了一礼,然后十分严肃的说道:“父王安心,儿臣车前马后定要侍奉父王斩下乌桓单于首级,绝对不会让陛下、让朝廷诸臣看轻我们中山王府”heп g e。

    刘恪的话,激起了刘稚心中的斗气,身为宗室,最初他也是有抱负的,只不过限于封王权力没什么作为,现在有机会统兵平叛,刘稚心忧之余满是激动的说道:“父子同心,其利断金,有恪儿相助,父王有信心”

    刘恪看到刘稚的战意被激发出来,立刻向刘稚建议道:“父王既然是征北将军了,那就应该开府建幕,征辟谋臣武将到帐下效力,唯有如此,才能尽快完成圣命”

    刘稚点了点头,深以为是道:“就依恪儿之间,开府建幕,征召贤良,择日准备出兵幽州,平定乌桓叛乱”

    主意既定,刘恪马上命人聚集麾下众文武,有征北将军这块大旗,他再也不用遮掩什么,也不用害怕什么

    沮授、田丰、张辽等文臣武将应召而来,当着众人之面,刘恪又将朝廷诏命宣读一遍,然后说道:“即日起,王府属官皆归征北将军幕下,尔等要尽心辅佐征北将军踏平乌桓,等到胜利之日,我同父王自当为诸位请功”

    沮授、田丰等人自然万分欣喜,本来像他们的官职就有些不伦不类,现在归到征北将军幕府之下,则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众人再也不用担心会有人以此为由攻讦中山王府。

    刘稚看着刘恪替自己招募来的群臣,心中自然也是意气奋发,在刘恪做开场之后,刘稚温声对诸文武说道:“诸位,平定乌桓,牵扯重大,诸位可有什么良策,还请速速道来”

    沮授之前有推演过平定乌桓之策,现在听到刘稚发问,当即沮授就说道:“王爷,平叛除贼,靠王府之力,自然是微薄不足,臣下建议,王爷应该以征北将军府的名义,向并州、幽州、冀州刺史府发函,要求三州刺史协助平叛,此外臣下还建议,应该开府募兵,招揽贤才,如此可兵到贼除,不负朝廷重托”

    田丰这个时候也随之说道:“并州地处乌桓王庭之西,可命并州刺史丁原率领本部兵马于西牵制乌桓各部,冀州多粮草,可为平叛大军提供粮草之便,幽州刺史府民风彪悍,兵强马壮,可从幽州征兵募将,三管齐下,可保战之必胜”

    两人的话,不仅让刘稚点头称赞,就连刘恪都觉得没什么纰漏,不过刘恪对于平定乌桓叛乱还是有自己的见解,结合脑海之中关于原来历史上的事件经过,刘恪对刘稚建议道:“父王,乌桓各部并非都想反叛,只不过乌桓单于丘力居伙同张纯、张举等人意图不轨,是以儿臣建议,应当剿抚并用,区别对待乌桓各部,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稳定北地局势”

    尽管比之原来历史中,乌桓叛乱显得起事匆匆,但是对于蛮族的战斗力刘恪不敢小觑,他只有快速击败乌桓顽固势力才能保证战事不扩大,刘恪不想为自己的私欲而让北地诸州百姓遭受战火荼毒。

    刘稚尽管是征北将军,但是他知道,在军事谋略之上,自己比起有过平叛经验的刘恪还不如,是以刘稚直接同意刘恪、沮授和田丰的建议,并且在最后说道:“恪儿,父王命你为破虏中郎将,由你节制诸部兵马,你可愿意?”

    刘恪连忙跪拜道:“父王之命,儿臣焉敢推辞,父王放心,儿臣定尽心竭力助父王早日平定乌桓局势”

    之后,刘稚就和刘恪商量着开始安排诸将的位置和任务,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只是将王府卫尉张郃从常山国调回,并且任命为征北将军府的护军校尉,至此,征北将军府下计有郎中令武周、领军校尉张辽、护军校尉张郃、中军校尉于毒、武卫校尉高览、奋武校尉沮鹄、左校尉唐龙、右校尉卢亮、募兵校尉甄俨等大小十余将。

    谋臣则有军师校尉沮授、监军校尉田丰、督粮校尉沮宗、暂代国相之职的卢奴令甄逸、暂代屯田校尉之职的任策以及王府考工令兼监冶校尉王营等人。

    不过随着征北将军幕府的征辟,不断有并州、冀州、幽州三地的贤才武将汇入到征北将军帐下,等到中平二年年底的时候,征北将军府又招揽到清河崔氏崔琰、崔林兄弟,其中崔琰任征北将军府主簿,崔林任昭信校尉,又有幽州刺史和冀州刺史举荐的田畴、公孙瓒、公孙度、徐荣和审配等人,对此刘稚也按刘恪的建议分别予以重用,田畴因为熟悉乌桓局势,被荐为军议校尉,公孙瓒以涿县令任平贼校尉,公孙度、徐荣以辽东太守举荐分别任讨贼校尉和讨虏校尉,审配则被荐为兵曹从事襄赞军务

    等到中平三年春,征北将军幕府建成的时候,刘恪都被帐下的济济人才震惊到了,不过此时的他已经不是最初见到这些名臣名将就要惊喜的人了,面对这些投奔或者想来征北将军幕府下建功立业的人,刘恪都能做到平静相对,而新入幕府的众文武,在知道了刘恪的地位和能力之后,对于这位新任的破虏中郎将更是不敢小瞧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春二月,中山王、征北将军刘稚迁幕府于蓟州,帐下两万兵马磨刀霍霍,只需旗令下达,就能奔驰塞北战场

    :

第67章 破虏(一)() 
蓟州城头,刘恪颇为想笑

    他突然想起了离开卢奴城时候的那幕暧昧和香艳,事情的另一主角就是被他搭救过的宋三娘。

    也是机缘相会,话说宋三娘再被判入奴籍之后,卢奴城的豪族就争相抢夺,这些豪族家主莫不想将娇艳动人的宋三娘收为妾侍。

    毕竟宋三娘的脸蛋、宋三娘的胸脯,宋三娘翘起的双臀,这魔鬼似的身材,绝对能让所有男人对她产生想法。

    数家豪族为了能将宋三娘买到府中蹂~躏,不惜找到卢奴令甄逸,甚者更是出高价相购,或许进入奴籍的宋三娘,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个漂亮的可以发泄兽~欲的女奴。

    甄逸焉能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他不忍心让宋三娘受侮辱,而且依着宋三娘的性格也决计不会受人侮辱,生怕宋三娘被这些衣冠禽兽糟践死,甄逸最后决定将宋三娘送到中山王府为奴。

    甄逸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