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训练强大,以不负刘恪的信任和重托。

    牵招带着乌丸突骑离开,刘恪的心思却因为之前牵招的话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陪在刘恪身边的贾诩见状,当即揣测道:“主公可是在担心赵云将军和骁骑营?”

    刘恪点了点头,也不隐瞒自己心中的忧虑,直接对贾诩说道:“孤倒是不担心赵云攻不下高城,孤担心的是淳于琼此时赶到高城运粮,会不会对我军的计划造成影响”

    刘恪要说不担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尽管给赵云赐了破开高城的锦囊妙计,但是却唯独没有算到袁绍会在此时派淳于琼回高城押运粮草辎重,而且淳于琼带了两千兵马,这股兵力对于只有三千骑兵的赵云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压力,何况赵云还要对付重兵把守的高城。

    贾诩此时也是无计可施,只能在一旁劝刘恪宽心道:“主公勿忧,方才遣了传令兵往赵云将军处送信,且赵将军带的都是轻骑,算上攻城的时间,能快淳于琼一两天,只要高城破了,赵将军坚守个几天,等主公这边破开南皮城,击败袁绍,那么赵将军之危也就自然解了。”

    无可奈何之下,刘恪只能向天祈祷赵云和骁骑营此番作战顺利……

    就在刘恪为赵云和骁骑营担心不已的时候,赵云正带着三千骁骑兵从浮阳穿过往高城方向前进着,此去高城,沿途要经过浮阳和沧州两个大城,为了不惊动这两城之敌,赵云只能选择带领部队绕城而过,如此虽避免了打草惊蛇,但是却也无疑增加了行军的难度。

    由于没有官道行兵方便,赵云只能尽可能的带领兵马往荒芜的田野行进,这些荒田以前也是有主的,奈何黄巾贼乱,渤海境内的百姓或死或逃,田地自然也就荒芜了,一边行军,一边注视着脚下的土地,赵云不得不佩服刘恪的手段,要知道,在刘恪的地盘上绝对很少能看到连片荒芜的良田。

    相反,由于刘恪在封地以及辖地之内推行屯田策、打击贼匪、招纳流民、减轻赋税的政策,在冀州西北诸郡以及现在的并州和东司隶境界上,到处都能看到百废待兴的景象,即使寒冬时节,也能看到百姓们兴致高涨开辟荒田或者兴修水利的情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袁绍地盘上的景象,和刘恪辖地内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也让赵云坚信此去高城定能旗开得胜,哪怕情报告诉他,镇守高城的乃是袁绍长子袁谭,而且下面还有一应武将和近万士兵守城,但是一群失道者,在赵云的眼里就是战场上的失败者。

    赵云带着骁骑营绕过浮阳,往前行进了百里,就到了沧州地界,同样,他没有惊扰沧州地界的袁军,依旧选择从旷野行兵,就在赵云带着兵马快要离开沧州地界的时候,刘恪派来给赵云报信的传令兵,也终于赶了上来,见到赵云,传令兵当即就将淳于琼带着两千兵马往高城而来的消息呈报上来。

    “淳于琼?”

    赵云对淳于琼并不陌生,当年他随着刘恪在洛阳的时候,就见过和袁绍、曹操同列西园八校尉的淳于琼,尽管算不上熟悉,但是也能称得上是故旧,而且诸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在袁绍军中他也同样见过淳于琼,对于淳于琼的本事,赵云多多少少的也了解一些。

    赵云并不将淳于琼放在心上,但是却也不敢轻视,毕竟能在当初和曹操、袁绍同列西园八校尉,这说明淳于琼是有真本事的,而且淳于琼能选择效忠袁绍,也恰恰说明此人能屈能伸,这样的一个对手,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相当难缠的,好在,淳于琼带的只是两千步卒。

    “只要攻下高城,凭借着高城的城墙,挡住淳于琼几天时间还是可以的,只要到时候主公能攻破南皮城,那么淳于琼这股兵马也就是砧板之肉了”冷静下来的赵云,将目前局势一分析,发现首要任务还是攻破高城,当即,他就加快行军速度往高城冲来。

    却说高城守将,乃是袁绍的长子袁谭,除开袁谭之外,袁绍还将朱灵、蒋奇、马延、周昂四将留给袁谭,同时,还将谋士辛评、辛毗兄弟留在高城帮助守卫,再加上八千多精锐士卒以及高城的高大城墙,高城的守卫,不可谓是不森严。

    只这般,休要说是三千骑兵,就是三万步卒,想要仓促间攻下高城也是难事,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袁绍自以为高城会像是铁桶一般,不过却也正是因为他的“自信”才导致了高城接下来的悲剧。

    袁绍长子袁谭,乃袁绍妻刘夫人所生,为人性刚好杀,或许是骨子里面秉承着汝南袁氏的高傲和自信,所以在接过镇守高城的任务后,袁谭并未像当初袁绍要求的那样加紧对高城的戍卫工作,相反,许是觉得敌人都被南皮城挡住了,袁谭还将高城的戒严令给取消了。

    换言之,此时的高城,和往时并无二致,如果不是辛评、辛毗兄弟多次劝阻,让袁谭加强对高城的巡逻以及进入城池的人员审查,只怕高城的情况还要糟糕,当然,对于袁绍来说,袁谭如此守城,乃是不幸,但是对于即将攻城的赵云来说,这却是幸事一桩。

    关于高城的情况,赵云通过斥候兵全部掌握,在赶到高城之前,他还命令一个小队的将士化妆潜进了高城作为攻城的内应,等到赵云带着骁骑营将士来到这高城之下的时候,他却觉得,自己往城里面派遣内应可能都是多余了,这样的一座城,直接可以长驱而入……

    :

290。第290章 长驱直入,骁骑破城() 
赵云见高城守卫松懈,全无章法规矩可言,回到阵中就想着带兵冲入,但是等他再次观察的时候,却发现敌人在城头上的巡逻兵守卫严密,并不像是那么容易击溃的。复制址访问 :

    “这是?”

    赵云观察到高城的守卫,紧的地方紧,松的地方松,心中不由地泛起疑惑,然而很快,随着他派入到城中的斥候回来,赵云心中的疑团也彻底的解开了。

    “辛评、辛毗,此二人倒是有些见地,不过袁谭愚蠢,这高城注定是守不住咯”赵云将辛毗、辛评兄弟一顿夸赞,不过心中却也越来越鄙视袁谭。

    袁谭放置辛评、辛毗兄弟的良策不采纳,反倒是固执己见,愚蠢自大,当真是应了刘恪之前对袁谭的评价,刚愎自用,夜郎自大,不外如是。

    “众儿郎,敌人还有股军队不日就要到达高城,我们不能等下去,现在是最好的攻城机会,你们,可敢随本将军一道杀进高城,活捉袁谭?”赵云见时机正好,当下就向麾下兵将下达动员令。

    “将军但有所指,我等誓死追随”没有多余的话,骁骑营所有将士紧紧握住手中的弯刀,只等着赵云一声令下,他们便可长驱直入,冲进这高城杀敌。

    “好,既如此,众将士就随我杀入高城,杀”赵云提起涯角枪,枪锋所指,正是城门大开的高城,随着长枪的挥舞,他胯下的白马也闪电似的冲出,瞬间就冲向高城。

    赵云出击,静静等待的三千骁骑兵也瞬间涌动了起来,他们就像是脱了牢笼的猛虎似的,奋勇的扑向三里开外的高城,说时迟,那时快,三里路,骑兵一个加速冲锋,就已经冲到了城墙根下。

    “敌袭,敌袭,快关城门”

    高城守将朱灵正带着兵马在城头上巡逻,他是最先看到骁骑营出击的人,瞬间,他就下达命令,让守城士兵关闭城门,并组织士兵展开防御。

    赵云眼看着就要冲进城门,但是却被敌人前先一步将城门闭上,不过赵云却丝毫没有气馁,他本就没想着能从敌人的城门下堂然皇之的闯进去,赵云心中却还有其他的破城之策。

    只见赵云在快要抵进城下的时候,将战马两侧驮着的两个沙袋丢向墙根,然后,赵云撤离城墙,其他骁骑营士兵如法炮制,不时,一座小山丘就在高城的城墙下堆积了起来。

    “主公这法子果然精妙,只要再来一次,战马就能从这山丘上冲上城墙去了。”赵云见到刘恪前番授予自己的骑兵破城之计奏效,当即就将准备好的沙袋再次拎起,再次向高城冲去。

    赵云身后,三千骁骑兵也拎起备好的沙袋展开冲击,等到朱灵以及随后赶来的蒋奇、马延、周昂等将明白过来的时候,却已经为时晚矣。

    经过第二次的堆积,城墙下的小山丘已经形成了一道倾斜的小山坡,而这小山坡的尽头,就是高城,眼见山坡成型,赵云想也不想,便命令所有骁骑营将士持弓箭对高城守兵展开射击。

    几轮箭雨压制,高城守兵吓得头也不敢抬起来,赵云看到这幕,立即下令先锋部队随他冲上城头杀敌,只见赵云持枪乘马,从沙袋堆积成的小山坡上猛地一跃而上,再看之时,赵云连着战马已经冲到了高城城头上。

    “快,快杀了他”

    朱灵、蒋奇等人何时见过骑兵还能杀上城头,此刻,几名守将是魂不守舍,只是凭借本能的命令士兵杀死赵云,但是赵云岂是这样容易杀死的。

    赵云提枪将周边的袁军挑翻,然后仗着战马的优势,就在城头上展开厮杀,而随着赵云开辟出来的这条通道,越来越多的骁骑营战士也杀了上来,这些士兵或随着赵云杀敌,或冲下城头去开城门,总之,高城的形势已经陡转直下。

    守将周昂见到局势已经难以扭转,当即满怀悲怆的就对朱灵、蒋奇、马延说道:“你们火速带着公子出城,末将在此缠着敌人,快走”

    朱灵、蒋奇、马延等人也情知局势难以扭转,于是对着舍身救他们的周昂使了一揖,然后带着兵马就往高城太守府带上袁谭一同从南城门杀出逃命去了。

    周昂等人的动作,被赵云看到眼里,等到赵云杀到周昂身边的时候,周昂舞着一柄大刀就朝他杀来,哐哐哐,两人战了几个回合,赵云见周昂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当即一怒便将周昂刺死。

    杀了周昂,赵云就带部分兵马杀向太守府,但是等他赶到的时候,朱灵、蒋奇等人却已经护着袁谭离开,不过让赵云欣喜的是,辛评、辛毗兄弟却被袁谭给丢了下来。

    赵云没有时间和辛评、辛毗搭话,他先让人将辛氏兄弟看押起来,然后分出一部兵马往南追击袁谭,其余士兵,则继续在城内追剿余敌。

    因为后面淳于琼带着袁军很快就会赶到,所以赵云这次没有打算留俘虏,此时,如果他将这些无力抵抗的袁军士兵留下,不仅要损耗他兵力去看守,还有可能造成淳于琼攻城之时有内应配合。

    不过赵云的命令还没有传下,辛评、辛毗就让人转告赵云,说只要赵云相信,他们有办法让这些降兵转而投效镇北军,赵云将信将疑,就让士兵把辛评和辛毗带了过来,他倒想知道,辛评和辛毗要如何替他招揽降兵。

    辛评和辛毗见到赵云,当即就说道:“将军仁义,海内皆知,如果下令屠杀这些投降的战士,于将军名望有损,我兄弟知道此战袁绍必败,如今想要投效中山王,正愁没有功劳可献,将军如能相信,我二人愿意替将军出面让这些投降的士兵归顺。”

    “本将军如何才能相信你们?”赵云并未着急让辛评和辛毗兄弟出面,此刻,他不得不小心谨慎,如果辛评和辛毗拿不出什么能够说服他的理由,那么他是绝对不会让这二人替他出面招揽降兵。

    :

291。第291章 纳降收兵,连夜出击() 
辛评字仲治,辛毗字佐治,豫州颍川人,兄弟二人本是冀州刺史韩馥部下,韩馥亡后转而辅佐袁绍,然袁绍未能重用,辛评、辛毗也对袁绍没有多少的归属感,现在二人见赵云欲屠尽城内降卒,当下就替几千降卒考虑,站出来欲替赵云招纳降卒以避免悲剧发生。……

    赵云自然也不愿开杀戒,他见辛评和辛毗愿意替他出面招纳袁军降卒,当即就说道:“本将军只予你们半天时间,如若到时这些降卒依旧不能为我所用,那么连同你们,便都一起杀了”非常时刻,当行非常事,赵云尽管赏识辛评、辛毗,但也不愿为他们坏了大计。

    辛评、辛毗不敢顶撞赵云,当即就在赵云亲兵的监视下去兵营招降,等到辛评、辛毗走开,赵云的副将,骁骑营副统领白牧就满是疑虑的问道:“将军,眼下敌将淳于琼正带着兵马往高城而来,且袁谭等人逃脱,淳于琼若与袁谭兵合一处,这高城能否守住还是个问题,此时招纳降卒,会不会……”

    白牧心中的忧虑,赵云焉能不清楚,但是赵云也无可奈何的叹道:“能破开这高城,已经是得天之幸,正如你所忧虑,袁谭、淳于琼都随时可能挥戈攻城,只靠我们这点儿兵力,定不能守住城池,既如此,倒不如让辛评、辛毗兄弟试试,如若他二人真能说服降卒归顺,那高城局势便也没这样危险了。”

    赵云想了想,便又对白牧说道:“降卒,自有辛评、辛毗兄弟前去劝说,然而高城豪族不能不防,这些豪族家中都有部曲,战力不俗,留之定成隐患,趁着淳于琼尚未赶到,你带一营兵马,给我将几家豪族全部屠尽。”说到这里,一阵杀气顿时从赵云身上涌现。

    白牧也知道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屠杀豪族,虽然会引来高城百姓和富户的仇怨,但是却也能震慑城内百姓,如此,等到袁军集结兵力攻城的时候,也不至于高城豪族、百姓联手起来给袁绍的兵马做内应,当即,白牧就领命而去,随着白牧的离开,一场杀戮在所难免。

    趁着城内局势暂时稳定,赵云又连忙写了封亲笔信,并由传令兵火速传回给刘恪,高城已破,眼下,只要刘恪能击败南皮城袁绍主力,那么高城城下,就算再多敌人也并无影响,不过赵云却也不打算坐以待毙,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正在他的脑海里面酝酿着。

    就在赵云抓空思考自己的退敌之计的时候,辛评和辛毗二兄弟在亲兵的带领下赶了回来,见到赵云,辛评满是笑意的恭喜道:“将军,我兄弟幸不辱命,城中四千降卒,经我二人游说,皆愿转投中山王麾下,此乃归顺将士名册,请将军察看。”

    赵云听到辛评和辛毗果真将降卒全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