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恪笑着看典韦将酒喝完,然后就与典韦等人回到军营,一同吃过午饭,刘恪就让人将沮授、田丰、徐庶、贾诩、杨修等军师叫到帅帐商讨军机。

    等到沮授、田丰等人赶至,刘恪便对众人说道:”眼下,袁绍闭城不战,看来是想拖延时间,等着天降大雪之时,迫使我军撤退,他这如意算盘尽管敲打得好,但是却用错了对象,昨夜孤与文和交谈的时候,文和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法子,今天召集诸位,就是想让大家一同商讨商讨此法。“

    刘恪先将叫众人前来的目的说了一遍,然后就对贾诩说道:”文和,你先同大家讲一讲你的计策吧“

    贾诩闻言起身,带着几分狡黠就开始对众人讲述他的破敌之策。

    :

282。第282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贾诩站起身,目光中透漏着几分睿智和狡黠的对众人说道:“《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自封西楚霸王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其中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高祖,命之为汉王。……”

    “高祖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从关中到汉中的栈道,用以向项羽表明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等高祖离开关中,到达汉中之后,就用韩信之计,命令樊哙领一万兵马重修栈道,并限令一月之内必须修好。”

    “关中到汉中,相距五百余里,于秦岭险要之中,铺设栈道,别说是一月,就是三年五载也不见得能够修完,高祖此计,明着是要修栈道,从汉中攻回关中,实际上却是想麻痹项羽留在关中监视高祖的雍王章邯。”

    “章邯降楚之后,被项羽封为雍王,高祖迁徙汉中之后,章邯就守在汉中进出关中的要地陈仓,章邯得知高祖皇帝焚毁栈道,又命令将士重新修葺的时候,以为三年之内,汉军必定到不了陈仓城下。”

    “章邯却是不知,此乃高祖皇帝的惑敌之计,趁着章邯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栈道上的时候,高祖皇帝当即就亲自率兵从秦岭山道偷袭陈仓,并一举将陈仓攻下。”

    “攻取陈仓之后,高祖皇帝从接连击败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略定三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而奠定楚汉鼎立态势。”

    一口气说完汉高祖刘邦当年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夺取关中的典故之后,贾诩便继续往下说道:“其实诩之计,便是效仿当年高祖皇帝夺取关中的计谋,明着,让袁绍以为我军誓要夺取南皮,让他继续拖延时间,暗着,却由一路精兵,攻取南皮城以北的浮阳、沧州、高城,高城乃是袁绍给自己安排的退路,由其长子袁谭镇守,袁绍如果得知高城被袭,必定慌乱,此时,主公再由正面寻机攻破南皮城,定能取胜”

    刘恪接过话,对众人说道:“孤以为此计甚妙,孤让典韦将军这些天都在南皮城下辱骂袁绍,就是为了麻痹袁绍,袁绍定想着孤铁定要先攻下南皮城,然后再徐徐推进,但是孤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且天气日渐寒冷,不知何时就要降雪,所以文和这计策确是能迅速击溃袁绍的良策。”

    刘恪直接给贾诩的计谋定了性,沮授、田丰、徐庶、杨修、崔均、崔均几人便不能随意发挥了,顺着刘恪圈出来的大思路以及贾诩所说之计,沮授、田丰等人沉思一番之后,沮授便率先对刘恪说道:“主公,文和这一计,是算准了人心,袁绍本就是个优柔寡断之人,他现在也必然被典韦将军给U气得不轻,他能忍着不出战,已是难得,恐怕仓促间也不会想到我军会在此时攻取高城,断他后路。”

    田丰这个时候也说道:“是啊,如能攻取高城,则势必会威胁到袁绍退往青州之道,袁绍慌乱之下,定然会分兵支援高城,在此时,南皮城防守必会松懈,于此时兴兵攻打南皮城,则城必破。”

    刘恪点了点头,然后又将目光投向徐庶和杨修问道:“元直,德祖,州平,元平,你们也都说一说你们的想法吧”

    杨修、崔均、崔均三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议,悉数都支持贾诩的计策,轮到徐庶发言的时候,他却另辟蹊径说道:“主公,计策虽好,但是就怕袁绍有所预料。”

    刘恪知道徐庶肯定是有什么完善的策略,便直接问道:“元直有话,但讲无妨”

    徐庶笑了笑,然后就说道:“主公,臣以为,既然要麻痹袁绍,只靠典韦将军****在城下叫骂恐怕不成,时间久了,纵然袁绍发现不了什么,袁绍身边的逢纪、郭图、荀堪等人定也能觉察到异常,如果此时袁绍再提醒袁谭加强对高城守卫,只怕此计便难以取到预料的效果了。”

    徐庶一边分析,一边继续说道:“为图完全,臣以为,在让典韦将军****叫骂之时,也可让其余将军,隔几天就在夜晚佯攻城池,让袁绍以及逢纪的心思全部都搁在这南皮城而不能松懈,同时,可再派让放出消息,就说我军已从卢奴城调取过冬物资,做出一派不拿下南皮城誓不罢休的姿态,届时,再派一路精兵,直接袭取高城,如此,必能完成这明修栈道暗度成仓的惑敌之计。”

    徐庶的建议不可谓不大胆,他的建议,不仅将贾诩计策中的几点疏漏全部弥补了,而且还大胆的提出派精兵直接攻取高城,这也就意味着,这路攻打高城的军队,需直接绕过浮阳、沧州等城池,悄悄的摸到高城之下,这般计划,不得不说是对攻取高城的这支部队的一个艰难的考验。

    刘恪想了想,尽管他觉得这对攻打高城的部队来说,考验太大,但是却想到如此直接攻打高城,能让袁绍措手不及,便也同意了下来。

    至于要派哪一支军队攻打高城,完成这斩断袁绍退路的计划,刘恪暂时还没有想好,不过在这次军机会议之后,刘恪还是命令斥候,按照徐庶的提议,将镇北军正在从卢奴城调取过冬物资的消息传散了出来,不过这倒不是作假,而是他真正的让兵将押运过冬物资前来。

    贾诩的计谋尽管精妙,但是刘恪也不能将自己所有的筹码都押在这条计策上,他还必须做好预备手段,那就是在攻取高城不成功的情况下,带领军队在寒雪之中强攻南皮城,如此选择,虽然会意味着付出巨大的伤亡,但是这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一将功成万骨枯,站在刘恪的这个位置,有些事情也就变得身不由己了,不过,刘恪还是衷心的希望贾诩的这条计策能够起到效用,此时,刘恪也正在思考派哪支军队执行攻取高城的战斗任务。

    :

283。第283章 临战选将,传授战术() 
攻击高城,斩断袁绍退路,迫使袁绍撤兵,然后再趁机攻取南皮城,这一策略,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成功攻取高城,如果不能占领高城,那么这个计策就相当于纸上谈兵。

    在刘恪看来,执行袭击高城任务的这支军队,首先必须是精锐,其次,在兵员数目上不宜过多,再次,适合长途奔袭而且要绕过浮阳、沧州两城并不被发现……

    如此,考验的就不只是士兵的精锐,还要需要一个冷静、善于指挥的将领,而综述考虑,在刘恪看来,能够符合这几个标准的唯有高顺的陷阵营,赵云的骁骑营,以及暗卫营。

    而这三只队伍之中,高顺带领陷阵营驻守在陈留,防备着兖州曹操以及担负着支援陈王刘宠的任务,这一路军队,不能轻易调动,且陷阵营人数有限,虽然精锐但不足以担负起攻城掠地之重任。

    至于暗卫营,看似是个很好的选择,也是尖刀部队,但是刘恪却不像过于频繁的将这支队伍暴露在世人面前,迄今为止,除开前番攻取博陵、安平两地时暗卫营出动过,这支军队还没有执行过其它的任务,如果此番再让暗卫营执行攻取高城的任务的话,恐怕暗卫营想要保持这种神秘的存在感就难以做到了。

    思来想去,刘恪最终还是觉得,赵云和骁骑营最适合担当这次攻城任务,尽管骑兵攻城有诸多的劣势,但是骁骑营相比于其他军队,却还有它的优势。

    其一,骁骑营都是轻骑兵,这样可以保证绝对的速度,一旦骁骑营出动,定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高城之下,并打镇守高城的袁谭一个措手不及。

    其二,骁骑营有三千之数,且骁骑营将士各个作战经验丰富,堪称百战之士,由他们执行奔袭高城的计划,既能发挥骁骑营战斗经验的长处,也能丰富骁骑营在攻城战斗中经验不足的这块儿短板,至于如何让骑兵在攻城战中发挥力量,刘恪却已经有了详细的安排。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骁骑营的统将赵云,赵云无疑是个极其冷静且足智多谋的将领,个人勇武自不用去多说,由赵云带领骁骑营执行奔袭高城的计划,刘恪也十分的放心。

    有了这三个充足的理由之后,刘恪就将赵云找来,并且告诉他奔袭高城的计划,并且最后,刘恪满是推心置腹的对赵云说道:“云兄,高城能否攻下,关乎着我军能否顺利占领南皮城以及整个渤海郡,我将这个任务交给你,既是信任你,也是寄希望于你,希望你和骁骑营不要让我失望。”

    赵云听到刘恪以兄弟之称称谓自己,顿时心中一阵感动,虽然两人确实是结义兄弟,但是随着刘恪的地位不断抬升,两人的兄弟情谊已不如当初那么亲热,此刻,再听到刘恪以‘云兄’称呼,赵云感动之余,连忙保证道:“主公,云就算是死也要将高城攻下……”

    “呸呸呸,说什么死不死的,云兄,你我兄弟可是约定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所以,你必须的顺利攻下高城,并平安凯旋。”刘恪不由地打趣道。

    “主公说的是,末将定会顺利完成任务,并带领骁骑营顺利返回。”赵云难得流露出几分尴尬的笑意,就在赵云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刘恪却再次将他留住。

    刘恪想着脑海中关于骑兵攻城的一些经典战例,一边将赵云留下说道:“骑兵长于野战,攻城掠地实非骁骑营所长,这次让你攻打高城,却也有些强人所难,不过我这里到有一些建议,指不定会对你攻取高城有帮助。”

    赵云其实正在发愁如何攻下高城,此刻听到刘恪之言,顿时感动的问道:“末将愚钝,正愁不知如何攻取高城,主公但有良策,还请明示。”

    刘恪也没有卖关子,当即就将自己记忆中关于蒙古骑兵攻占中亚城邦的一些经典案例说给赵云听,对于蒙古骑兵的战术策略,刘恪前世的时候有些过研究,所以此时讲来也是头头是道。

    刘恪说的认真,赵云听着却是惊讶,刘恪的这些关于骑兵攻城的战略战术,在赵云看来无疑是给骑兵作战划开了一个新的天地,这时,赵云才发现原来骑兵竟然还能发挥这样多的作用。

    在赵云认真聆听的时候,讲的越来越投入的刘恪,干脆将蒙古骑兵的所有作战战术、战略以及经典案例都说给赵云,趁着这个机会,也算是对赵云骑兵指挥能力的一次突击性提高。

    等到刘恪说完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刘恪便留着赵云在帐内用过晚饭,然后就让赵云下去消化自己今天讲的这些战略战术,刘恪也很期待,经过蒙古骑兵式的战术培养下,骁骑营会在汉末这乱世战场之上发挥出什么样的精彩。

    刘恪很期待,赵云却花费了足足一天时间才将刘恪讲的这些骑兵指挥战术熟记在心,尽管对于其中的一些方面他还不是很明白,但是赵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刘恪所传授的这些宝贵的经验一定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光华出来。

    就在赵云接受奔袭高城的计划,并为之做准备的时候,南皮城内,袁绍也被天天在城外叫骂的典韦弄的心烦意乱,袁绍有心带兵出城将典韦给生擒活捉,不过想到这可能是刘恪的阴谋诡计,再加上逢纪、郭图等人不时劝阻,袁绍就只能忍气作罢。

    但是袁绍还没从典韦的辱骂之中缓过神来,他就得到了关于刘恪从卢奴城调取军队过冬物资的消息,得知这个消息,袁绍再也没有心思去理会典韦了,现在,袁绍最担心的是就算熬到下雪,刘恪也不会撤兵。

    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战、消耗战,是袁绍所不想看到的,所以在得知刘恪的这一动作之后,袁绍立即召集文武,商讨相应对策。

    :

284。第284章 袁绍谋动,兵袭粮道() 
得知刘恪从卢奴城调取越冬物资的消息,袁绍再也不能坦然,不止是袁绍,颜良、文丑等人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不能淡定了。%

    颜良、文丑,被袁绍奉为冀州上将,但是现在,他们这两个上将军却只能像是缩头乌龟的躲在南皮城内,而且,时时刻刻还要面对典韦的辱骂和镇北军的夜袭侵扰。

    颜良、文丑以及袁绍帐下的其余武将皆以疲累不堪,而现在,当得知敌人要在南皮城外打算过冬之后,颜良等人脑海中不由地就浮现出每天都要忍受典韦那副大嗓门的情景。

    是可忍孰不可忍,每天被人骂娘,谁能忍受,所以当见到袁绍,颜良、文丑代表一应武将便向袁绍请战道:“主公,敌人围城,我军困守,长此以往,我军士气削减,与其等到那时被敌人攻城,倒不如趁此时机出城死战,末将等虽无能,但是也敢以生命保护主公和渤海安全。”

    颜良等人的话,让袁绍听得十分的解气,他也不想在这样消耗下去,也不想每天都被人骂祖宗,但是袁绍在听完颜良等人的话之后,却没有着急的表态,他将目光投向逢纪、郭图等谋士身上,只听袁绍问道:“元图,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逢纪、郭图等人的本意自然是想劝着袁绍继续固守南皮城和刘恪对持,但是当他们注意到武将们的态度之后,逢纪郭图等人就不得不改变最初的想法。

    经过一阵商讨,逢纪便对袁绍说道:“刘恪此时调取越冬物资,可见他对南皮城的必取之心,不过,这却也恰恰暴露了他的心态,主公,既然刘恪想着和我军消耗下去,那么我们就便不能让他如愿以偿,从卢奴城到镇北军大营相隔甚远,物资调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