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而在和骆俊交谈完毕之后,刘恪便将高顺找来,高顺现在负责镇守陈留,担负着防备兖州方向的曹操军队,此刻,无疑高顺肩上的担子要更加承重了,在防备曹操之余,高顺还要担负起支援陈国的准备。

    “高顺,陈王既已答应听从本王调遣,那么他便是咱们自己人,陈国的政事本王不去管,但是你要给本王死死地看住陈国的军队,一旦袁术进攻陈国,你就要立即夺取陈****权并击退袁术的军队”刘恪说道。

    “主公放心,末将誓死也要替主公守好陈留和陈国,不管是曹操的兵马还是袁术的兵马,只要他们敢来侵犯,末将定会让他们有来无回”高顺满是自信的保证道。

    对于高顺的守卫能力,刘恪还是很相信的,只要陷阵营不出击,敌人想要攻破高顺的额防线,那显然是痴人说梦,何况高顺随时随地可以得到洛阳和冀州两个方向的支援。

    再详细叮嘱了高顺关于对陈国以及陈王的态度和策略之后,刘恪便让高顺先行离开卢奴城往陈留去准备,同时,刘恪也让骆俊和高顺一道返回,骆俊回到陈国,便意味着陈国的军权落入到了镇北军。

    高顺和骆俊才离开,徐庶就来禀报说曹操使者荀彧求见,闻听是有“王佐之才”称谓的荀彧,刘恪忍不住就激动的说道:“元直,快快带文若,不,还是本王亲自去迎接吧”

    言毕,刘恪就带着几分期待往外跑,等到殿外见到荀彧的时候,刘恪直接笑着说道:“本王一身琐事,怠慢了文若,还请文若莫怪,快快请里面坐,高湛,吩咐膳食房准备宴席,本王今日要宴请文若先生”

    刘恪的真诚和看重,让荀彧顿时觉得受宠若惊,此刻,荀彧丝毫感觉不到刘恪作为自己主公曹操的敌人的态度,相反,他觉得面前的刘恪就像是个相交许久的挚友。

    荀彧随着刘恪进入会客厅,分主次坐定之后,荀彧先向刘恪表达了哀痛之情,然后就说道:“王爷,此番到中山,除开吊唁,彧还带了曹公一封信函,请王爷收下。”

    刘恪挥了挥手,高湛便恭恭敬敬地从荀彧手里接过信函,然后又转交给刘恪,刘恪当众拆开信,然后就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信中,自然是曹操对刘恪的些许问候,不难看出,曹操想借这个机会缓和与镇北军的关系。

    其实不用思考,刘恪也能想通曹操写这封信的用意,毕竟眼下曹军正在攻打徐州,而且战事因为刘备的介入变得愈加困顿,此时如果兖州北边遭到镇北军袭击,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想到这里,刘恪便扬了扬手中的信说道:“孟德兄凭借一封信,就想保全兖州,这份要求可是着实重,不知道将来孟德兄打下徐州,会不会给本王些许好处啊?”

    荀彧见到刘恪直接拆穿曹操的心思,不免觉得有些尴尬,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情本就难以瞒住刘恪,于是荀彧就坦诚道:“诚然,曹公的确有此想法,不过曹公为父报仇,这片心意王爷想必一定会成全。”

    荀彧用孝道来压刘恪,刘恪自然不能不表示,不过刘恪暂时没有攻打曹操的计划,故而他点头道:“文若,如果是其他人,本王或许不会答应,但是既然文若相求,那么本王一定要答应下来。”

    刘恪这番话说出来,就连陪荀彧的徐庶都有些嫉妒了,试想,能让刘恪出迎还能这么看重的谋士,当今天下能有几人,正如徐庶想的,此刻的荀彧也是诚惶诚恐的。

    不管刘恪说的这番话是诚心还是故意做作,能说出这番话,那就是很给荀彧面子,但是在荀彧看来,刘恪的这几句话分明是将自己放在炉架上炙烤,故而荀彧北上甚至开始流冷汗。

    刘恪不给曹操面子,却当众说是给荀彧面子,这要是让曹操得知,依着曹操多疑的性子还不得多想,此刻,荀彧甚至能够想象将来面对曹操的时候必定要被怀疑。

    但是荀彧转念一想,自己堂堂正正,没有什么对不起曹操的地方,想到这里,荀彧便安心下来和刘恪交谈,不过交谈之中,分明多了几分小心和谨慎,显然是怕言多必失。

    刘恪也没有再给荀彧挖坑,因为他清楚,自己之前的那句话就已经足够了,话说得太多,反而会让曹操坚信不疑,他要离间曹操和荀彧的关系,那么就自然要做的隐晦些。

    直到宴会结束,刘恪再也没有说什么让荀彧心惊胆颤的话,不过就在荀彧离开的时候,刘恪却淡淡的说道:“先生志在匡扶汉室,而孟德兄想的是裂土称王称霸,终有一日,先生会苦恼的……”

    荀彧带着这句话离开了,但是这句话就像是扎了根一样,已经开始在他的心底里蔓延

    :

259。第259章 喜得博陵崔州平() 
不能得到荀彧和荀攸叔侄,于刘恪来说,无疑是个缺憾。

    荀彧和荀攸的德才能皆是当世一流,一个是“王佐之才”,一个是曹操的“谋主”,且纵观荀彧生平,可知他始终是心向汉室的,不然也不会阻止曹操晋封魏公。

    而随后曹操怀疑荀彧,将其调离中枢,丝毫不念荀彧为其平定北方出谋划策以及推荐郭嘉、满宠等谋士的功劳,便能知道,曹操是重用荀彧的,但是始终也是提防荀彧的。

    道理很简单,荀彧和荀攸皆出身于颍川荀氏家族,先不提其远祖荀况,光是当世荀氏家族所掌握的人脉关系就绝非曹操能够比拼的,荀氏家族,乃是当世一等一的望族。

    曹操能够得到荀氏家族的支持,估计是荀氏家族希望借助曹操平定天下,但是曹操能重用荀彧、荀攸,却不见得内心深处就没有对荀氏家族的忌惮,何况曹操本性多疑。

    再者,摆在曹操和荀彧以及荀氏家族之间最根本的矛盾是曹操注定要做乱世枭雄,而荀彧和荀氏家族却只希望曹操能够成为勘定乱世的汉室忠臣,这一点,必将使曹操与之疏远。

    刘恪不确定自己的小计谋能不能离间曹操和荀彧的关系,但是他相信,依着曹操的性格,肯定会怀疑荀彧甚至是深深地忌惮荀彧,慢慢地,荀彧必将被其边缘化。

    如果能够砍掉荀彧和荀氏家族,对于曹操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沉重的损失,不过敌人的损失正好是自己的优势,而刘恪就是要二者之间的矛盾提前爆发出来。

    “尽人事,听天命”

    刘恪也不瞒徐庶等人,他将自己这番心思和盘道出,众人也都觉得此计可行的话,对于曹操集团来说绝对算是个很大的打击,不过就在众人商讨和南阳颍川世族间的关系之时,有卫兵突然通传说博陵崔钧求见。

    “崔钧?”

    刘恪先是一愣,然后又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是崔均崔元平还是崔钧崔州平?”

    卫兵连忙答道:“来人自称崔州平”

    得到答复,刘恪心中猛地一喜,他不由笑道:“竟然是崔州平,快快请进来”

    沮授、田丰、徐庶、贾诩等人见刘恪对崔钧如此重视,不由地都有些好奇此人的来头,而和崔钧有交情的崔琰当即给众人说道:“崔钧,前太尉崔烈次子,曾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从袁绍讨伐过董卓,其父前番被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时杀害,崔钧此来,想必是求着主公帮其父报仇雪恨的”

    贾诩闻言道:“崔钧是博陵崔氏,季珪是清河崔氏,季珪对崔钧的事迹这样了解,想必对于博陵崔氏也深有了解,如能得到博陵崔氏效忠,那么博陵、安平两地可得”

    这句话算是提醒了众人,不过崔琰却摇头苦笑道:“博陵崔氏如何,尚未可知,但是袁绍对琰本家看管甚严,是以就算琰在主公帐下效力,却犹难助主公拿下清河……”

    崔琰面带愧色,不过刘恪却是不怪他,刘恪说道:“季珪此言差矣,你辅佐先王处理国政,现在又要协助孤处理大小军政,劳苦功高,远胜于拿下一个清河郡”

    刘恪此言,让崔琰不由地满是感动,就在崔琰准备感谢之时,卫兵带着崔钧进入议事厅,崔琰当即便收回前话,笑着走到崔钧面前道:“州平可算来了,主公盼你多时了”

    崔钧低声对崔琰说道:“让琰叔见笑了,今日州平求见王爷,乃是有要是相求,希望过一会儿琰叔能帮助侄儿多多美言几句”说完,便又恭敬地向刘恪行礼问安。

    “州平无须多礼,高湛,快给州平先生看座”待到崔钧坐下,刘恪便笑道:“孤久闻先生之名,可惜一直无缘得见,今日见到先生,果真风流倜傥,不知先生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乃是有一件事相求”崔钧也不掩饰,直接道:“我兄长元平,因为父亲遇害,郁愤成疾,卧于病榻数月,郡中大夫,皆都束手无策,我闻仲景先生在王爷帐下,还请王爷能许仲景先生为我兄长治病。”

    “咦?”

    不仅是刘恪,就连贾诩等人都惊住了,众人都以为崔钧此番前来乃是为求刘恪出兵为其父报仇,却没有想到,崔钧竟然只是为其兄崔均的病情而来,当即刘恪就失声道:“只这一件事?”

    崔钧不解其故,只能低头坦诚道:“只此一件事,还请王爷能够成全”

    刘恪自然不会拒绝,立刻就让高湛去请张机到王府,在等待张机的时间里,刘恪和崔钧经过一番交谈,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崔钧只管其兄却不理其父被杀之仇。

    原来,崔钧之父崔烈,当年是买的官,而买官之事,让崔钧深感不齿,为此,崔钧几乎和其父闹翻,以至于其父在提棒要打他的时候,这厮竟然还开溜跑了。

    而最让刘恪觉得有趣的是,崔钧不仅不觉得自己不孝,相反,还以“舜事其父”的故事标榜,认为自己躲开父亲的杖责是正确的,故而,崔钧和其父关系越来越僵。

    面对这样一个坚持远侧,甚至连亲情也不眷顾的主儿,刘恪也是感觉到醉了,不过清官难断家务事,崔家的事情,他也不能强行插手,不过想到之前贾诩的那番话,刘恪还是生出拉拢崔钧的想法。

    “州平先生,现如今,陛下被奸佞禁锢,朝廷衰微,孤兴义师于重整河山,只是可惜麾下人才缺乏,不知道州平先生可愿为孤效力”刘恪真诚的看着崔钧说道。

    崔钧早就料到刘恪会借机拉拢他,不过他能跑到刘恪这里来,自然是早有打算,崔钧也不迟疑,直接跪拜道:“主公在上,州平虽无管仲、乐毅之才,但是也愿为社稷作出贡献。”

    如此顺利的收下崔钧,刘恪格外的高兴,但是还不等他提出借用博陵崔氏的力量渗透博陵、安平二地之时,崔钧就进言道:“主公如若不弃,州平想为主公谋取博陵、安平诸地”

    刘恪趁机立刻道:“州平有何妙计,请快快道来”

    :

第260章 调虎离山图博陵() 
崔钧看着刘恪,悠悠说道:“臣之家族,在博陵、安平素有威望,博陵郡守乃是本家族叔,安平国相也与臣素有交往,且袁绍将兵力集结在河间国与渤海郡相接之处,故而博陵、安平便有机可乘。   w w wnbsp;。  。 c o m”

    刘恪要得就是崔钧的表态,尽管,此举很有投名状的意味,不过能兵不血刃夺下博陵、安平二地,那么于镇北军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收获,而袁绍,注定要被慢慢蚕食。

    刘恪让崔钧带着张机先到博陵给崔均治病,然后趁机再策划谋取博陵和安平诸地的事宜,与此同时,为了能让崔钧行事成功的把握更大,刘恪嘱托张郃在河间国增添兵马。

    果然,刘恪这般手段当即就让袁绍军营慌乱了起来,袁绍得知镇北军增兵河间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怒不可遏的叫道:“刘恪难道是想趁此机会与我军展开战斗吗?”

    袁绍情知,此时自己的势力已经不如刘恪,不仅不如,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先不提地盘和军队,只说刘恪的地盘连成一块儿,而他攻打右北平诸郡以及青州将辖地弄成线条似的长。

    而这中间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与河间国接壤的渤海郡,而眼下渤海郡又是袁绍统治的中心,故而想到这里,袁绍才觉得愤怒,在他看来,刘恪这是想将继承王爵之后的首把火先烧向自己。

    就在袁绍最最愤怒的时候,逢纪站出来劝道:“主公,眼下不是动怒的时间,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想对策应对镇北军可能出现的攻势,渤海乃重地,不得不重兵把守。”敚Ф梢枷拢汉伲裕瘛〖纯擅赓M無彈窗觀看

    渤海郡的重要性,不需要逢纪提醒,袁绍也知道,毕竟渤海郡连接着青州和幽州,倘若镇北军攻下渤海郡,那么就等于将他控制下的地盘拦腰斩成两段,渤海失则幽州失。

    而且,一旦渤海郡落入镇北军之手,那么镇北军就能统一北方,然后形成合力南下,到时候于袁绍来说,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幽州,他掌控下的冀州诸郡也必将丢失。

    袁绍想到这里,便向高干问道:“元才,你出使中山,可曾探查到刘恪有无攻打渤海的意图?”

    高干自然不敢乱说,不过想到刘恪对自己的冷淡以及在中山节王刘稚出殡之后连夜召开军政会议,高干便带着几分猜疑说道:“刘恪曾召集文武密会,怕是和增兵河间有密连”

    袁绍愈加感到烦乱,但是当着众臣的面,他又不好发作,只能强忍着说道:“不管镇北军的动作是真是假,我们都不得不备,颜良、文丑,你二人几日征调三万兵马,加强对渤海守卫”

    颜良、文丑得令,立即拱手抱拳道:“主公安心,只要刘恪的兵马敢踏入渤海半步,末将定要让他有来无回”

    袁绍下首,荀堪和许攸想劝袁绍莫要减轻了对其余诸地的防守,但是二人见到袁绍一脸不耐烦,于是便闭口不言,只是两人心中却都不约而同的担心这是刘恪的声东击西之计。

    却说袁绍从安平、清河诸地调遣兵马增加对渤海郡的守卫的消息传到刘恪耳中,刘恪便命人向崔钧通传,并让崔钧紧密行事,随时做好策反博陵、安平官员的准备。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一切,却又都显得扑朔迷离。

    在袁绍没有注意到的角落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