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昭烈帝-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身份,这样的经历,段煨怎么可能放弃回归朝廷的机会,对往日里身份不如自己的几个校尉卑躬屈膝?

    贾诩继续说道:“可就是这样的无稽之谈,朝廷还信了,并且派出使者严加斥责,让段煨回长安自辩,如今段煨心怀恐惧,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另一名中郎将胡轸本就不愿意投降朝廷,此时更是心中不满,在暗中还搞了些小动作。”

    “先生是怎么知道的?”郭汜觉得自己有些嘴唇发干,坑坑巴巴地问道。

    “很简单,这些流言蜚语全是我的人弄出来的。”贾诩颇有些自傲地笑了起来,“你们和文优共事过,难道不好奇他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消息是哪里来的?”

    原来如此!

    张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觉得跟李儒贾诩相比,自己这些只知道上阵杀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军汉简直就是纯洁的小白兔一样。

    可是随即,他就又瞪起了眼睛,“那董太师遇刺,先生为何没有提前预警?”

    贾诩长叹一声,“自从韩遂等人整合了叛军,洗劫往来客商之后,凉州的战马来源就被截断了,文优本想着帮助太师拿下并州,打开去草原的通路,结果从去年秋天开始,雁门一带去了不少打着商会名头的幽州人,文优担心是刘备对并州起了觊觎之心,便将人手都放到那边去打探消息了,加上他后来实在病得太重,这才被被王允钻了个空子。”

    李傕等人齐齐抱住脑袋,他们是真的想象不到,除了战场上的交锋,朝堂上的对决,在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到的地方,还时时处处爆发着暗战。

    这些人好好做人不行吗?有什么事情不能明刀明枪的来,非要搞情报、搞流言,弄得所有人互相猜疑,把局势搞得像是一池浑水,让思维单纯的人完全看不懂。

    “那就是说,段煨为了自证清白,会主动出关与我军交战?”张济更早地从抱头状态中摆脱出来,看着贾诩问道。

    贾诩点点头说道:“若不是胡轸不愿与同出一支的凉州军交战,数次出言劝阻,恐怕早在七八天前,段煨的部队就过来了。”

    如此说来,胡轸倒是个可用的。

    经过贾诩这一番分析,李傕郭汜等人觉得,攻占潼关这个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有了转机。

    “即便我们能攻占潼关,兵力也远远不够攻打长安的啊,纵然遭遇新败,但长安城周边人口众多,聚拢数万丁壮不成问题,更是有吕布的五千并州军在,我军如何攻得下?”李傕再次提出一个疑问。

    要知道攻城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交战的双方之中,朝廷一方拥有当了数百年国都的长安城,城池广阔、城墙高大、易守难攻;凉州军一方则是擅长野战、擅长机动、基本没打过攻城战的骑兵部队。

    自己手里就这么点人,加上那些士气低落的部队,再咬咬牙,把潼关的部队想成是要倒戈过来的,满打满算也就三四万人,这么些人打野战自然是不成问题。

    可是朝廷凭什么要出来打,他们只需要守在坚实高大的城墙上,看着自己这些人徒劳无功,最后耗尽力量和粮草就好了。

    搞不好并州军还能在城里养精蓄锐,在自己粮尽退兵的时候来上一下狠的。

    “靠三五万人自然是攻不下长安那样的坚城,可要是有十万人、甚至更多的兵力呢?”贾诩看着这三个人愁眉苦脸的模样,又扔出一句让他们头晕目眩的话。

    李傕是彻底无语了,他觉得自己完全跟不上面前这个贾诩贾文和的思维,好像他动动嘴皮子,潼关就唾手可得,再动动嘴皮子,就能凭空冒出来几万大军。

    难道他是神仙,能够撒豆成兵不成?

    那还找自己这些人干什么,直接雇几辆大车装上豆子,跑长安城底下撒去呗。

    可是张济却不那么想,他想起了前些天贾诩指派张绣到左冯翊,直抵泾水岸边的举动,顿时眼前一亮,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地问道:“先生之前让小侄到泾水,难道是去联络凉州人?”

    “不是联络,而是接应,董太师身故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我便安排了人手前往凉州散布流言,招揽壮士,并与他们约定了沿着泾水南下,在长安附近汇合。”贾诩胸有成竹地答道:“我们也应该加紧行动了。”

    郭汜突然问道:“若是没聚拢到足够攻下长安城的人手呢?”

    看着一脸希冀的郭汜,贾诩不禁又笑了起来,“到那时候再跑也不迟啊。”

    ………

    虽然对贾诩将信将疑,但李傕郭汜等人还是抓紧了这根救命稻草,他们召集了陕县的所有军队,告诉那些士卒不要奢望朝廷赦免,只管拼死作战。

    胜则万事大吉,一切好说;败则劫掠三辅,西归故乡。

    “把你们的武勇暂借给我,把你们的性命托付给我,我,李傕,带你们回家!”站在高高的台子上,李傕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吼叫出了这番话,然后在万众注视下,与郭汜、张济二人歃血为盟。

    回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这个信念的指引下,凉州军将士们再次找到了战斗的欲望,爆发出原本的力量,星夜兼程,奔袭潼关。

    和贾诩预料的一样,段煨率军出战,却被气势如虹的旧同僚们打了个落花流水,他本人也在败退回关的时候被胡轸从关城上一箭射死,随后胡轸率部投降。

    稍事休整之后,李傕郭汜等人再次进发,沿途收拢溃军,抓捕丁壮,浩浩荡荡奔赴长安。

    等到了长安城北面的长陵之后,看着北面泾水岸边黑压压一片长着不同脸孔,穿着各色服饰,拿着杂七杂八兵器,几乎把河岸站满了的凉州人,李傕终于服气了。

    “这个文和先生搞不好真是神仙。”他喃喃自语地说道。

第420章 民科化学家() 
幽州,蓟城。

    一群远道而来,操着南方口音的人们漫步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口中不时发出难以置信的感慨声,等到他们来到早已安排妥当的客舍,更是被各种从没见过,甚至是闻所未闻的东西给惊到了。

    “此物光滑无比,温润如玉,却是用来濯面用的。”一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手中拿着一块肥皂仔细观察着,甚至将其凑到鼻子底下闻了闻,难以置信地说道:“还有一股艾草的香味,真是神妙无比。”

    “你那个还不算什么,看看我发现的好东西。”另一名年轻人快步从内室之中走出来,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巴掌大的杯子,“都过来看看。”

    众人听他说得认真,连忙放下手中的各种器物凑了过来,然后他们的目光就被那个杯子吸引住,再也挪动不了半分。

    这个杯子的造型非常简单,活像一个小筒子,但稀奇的是材质像玉却更加透明,并且杯身上色彩斑斓,并且各不相扰,浑然天成,令人心驰神往,越看越是喜爱。

    “这是琉璃!”其中一人见识广阔,当即叫出了这个杯子的材质,在心情激荡之下,他的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了。

    琉璃是上古先秦时期才有的宝物,据古籍记载,其色彩流云璃彩,品质晶莹剔透,由于色彩极其多样,又被称作五彩石。

    最近这些年月,琉璃是越来越罕见了,即便是出现一小块成型的,也是了不得的宝物,可如今摆在他们眼前的不但是一大块琉璃,并且是被雕琢成个杯子,随意地摆放在屋内。

    这家主人也太过于财大气粗了吧,难道他是神仙?

    “不对!”为首的年轻人轻轻拿起琉璃杯,来到阳光下细细观察起来,他之前没有见过琉璃器物,只是在典籍上看过这方面的记载,可是此时他越看越是心惊,嘴唇也不住地哆嗦起来。

    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仿佛生出来就是那样。

    这是何等的手段?

    众人见状,便疯一般地跑到各间屋内,随着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他们重新聚在一起,每人手中都是一模一样的杯子,只是颜色和花纹各有不同。

    看着这七八个超越自己理解范围的宝物,这些远道而来的年轻人竟然都觉得鼻头发酸,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如果这不是凡间的手段,那自己半生奔走追求,居然不知道神仙居然就在幽州,那这些年的辛苦岂不是显得十分可笑?

    如果这是凡间的手段,那自己蹲在深山老林里这么些年,每天爬高伏低的采集药物,寻找矿石,忍受烟熏火燎之苦,却还比不上凡夫俗子,就更让人丧气了。

    远处高墙上来回巡视的士卒们似乎是得到了某种指令,只是远远看着他们,对他们的其他行为并不干涉,所以这些人在心情低落了一阵之后,便又开始了发现新鲜事物之旅。

    直到日上三竿,几名小厮提着食盒过来,才让这些浑然忘我的家伙们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一想到自己这些人的举动可能都被别人看在眼里,为首的年轻人便觉得脸上有些发烧,指着被他们端端正正摆放在案桌上的琉璃杯,讪讪笑着问道:“敢问小哥,这些杯子,可是平日里就有的?”

    “回尊驾的话,之前没有,是半个月前才烧制出来,专门为迎接贵客放置的。”答话的这名小厮颇有礼貌,恭恭敬敬地答道。

    “哦,多谢小哥。”为首之人点点头,从袖子里摸出一颗黑乎乎的丸药,硬塞到小厮手中,“这是我自己炼制的丹药,服之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望小哥不要推辞。”

    小厮哪里见过这种东西,千恩万谢之后捧着丹药便走,却没想走到客舍大门附近,就被一行人给拦住了。

    东道主刘备在处理完公务之后,终于抽出身来见那些来自徐州扬州各地的方士们了。

    “什么玩意这是?”刘备低头看看,然后从小厮手里拿过丹药,顺手扔给了正趴在墙角打瞌睡的一只大黄狗,小厮大惊失色,正要扑过去捡回来,却见大黄狗鼻子抽动两下,舌头一卷,就把嘴边的丹药给吃下去了。

    看着眼圈发红,马上就要哭出来的小厮,刘备抬手就给他脑门上来个爆栗,“之前跟你们吩咐过了,不许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那是毒药知道吗?”

    裴元绍跟在刘备身后,此时也是恨铁不成钢地叹了口气,“想活得长就多吃饭,多吃一天饭,就能多活一天,懂了吗?”

    训完之后刘备还不解气,又抓着小厮往他屁股上踢了一脚,这才重新迈开脚步,朝着正在狼吞虎咽的方士们走去。

    “诸位,饭菜可还合口?”还没走到众人面前,刘备就换上一副春风拂面的笑容,语气和蔼地扬声问道。

    众人一见正主来了,纷纷放下饭碗,起身向刘备行礼,各自报起了姓名。

    刘备笑呵呵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多礼,先吃完饭再说,但是片刻之后,他就剧烈地咳嗽起来,好像是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了。

    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七八个方士之中,大多数人的姓名都是刘备第一次听说,本以为是无名之辈,但是为首二人,一个叫左慈,一个叫葛玄,这可是刘备知道的重量级人物。

    葛玄是著名的丹鼎大师,道教的四大天师之一,跟张道陵、许逊、萨守坚齐名,还是灵宝派的祖师爷,刘备前世去江西旅游的时候去过他那一派的祖庭,还给他上过香来着。

    左慈就更不用说了,在三国演义里面鼎鼎有名,书中神人两个半,拥有遁甲天书的左慈算一个,拥有太平经的于吉算一个,给张角太平要术的南华老仙由于没别人见过,算是半个。

    虽说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没法像里一样无所不能,但这两个炼丹的高手来到幽州,还是让刘备平添了几分信心。

    他们毕竟算是民科化学家,只要有自己的理论指引,搞起研究总比没基础的家伙们强吧。

    这个糜竺还真了不得,居然把几尊未来的大神给搬过来了。

第421章 比试比试() 
其实对于左慈等人来说,他们心中的震惊丝毫不比刘备的小。

    琉璃那种外界奉为瑰宝的东西,在这里像是不值钱的玩意一样,居然做成了水杯。

    还有众人手里捧着的餐具也不一般,盘子是青瓷质地,边上被做成荷叶的形状,而他们吃饭用的饭碗,则是通体无瑕,光滑细腻的白瓷制成。

    吃完饭后,左慈将白瓷饭碗摆放在青瓷盘子上,就像是荷叶衬托着荷花一般,匠心独具,令人赞叹不已。

    其他人只是以审美的目光来欣赏,而葛玄就不一样了,他左右看看,找不到合适的东西,索性伸长舌头把油腻的饭碗舔了一遍,然后用衣袖将其擦拭干净,举在面前观察起来,丝毫不顾忌旁人的惊异目光。

    过了一阵,葛玄才摇着头感叹道:“刘使君当真是富甲天下,价值千金的东西,却被用来盛饭装菜。”

    见众人都有些不解,葛玄眼中显露出一丝骄傲,对他们讲解起来。

    白瓷就是釉料中没有颜色,生胚挂釉烧制而成,工艺上没什么复杂的,制作的难点在于釉料。

    “一般的瓷土和釉料烧制出来之后都是青色,只有深浅不同的区别,我们所知道的白瓷,不过是白中泛黄、白中返青的程度浅一些,算不得真正的白瓷。”葛玄侃侃而谈,说道兴起,右手举起了饭碗,对同伴们炫耀一般地说道:“而这个瓷碗通体洁白、如玉似脂,根本不是你们见过的那种假白瓷。”

    众人听他说得煞有其事,便也不顾其他,用了各种手段将自己的饭碗擦拭干净,然后仔细一看,果然和葛玄说得一模一样。

    “孝先(葛洪的字)倒是见识渊博。”刘备也微微点头,带着笑意说道。

    葛洪矜持地笑笑,不再多说什么。

    比起其他同行,他的出身要高贵许多,是下邳僮侯葛艾后人,祖父葛矩当过安平太守、黄门侍郎,从祖父葛弥是豫章太守,父亲葛焉则先后担任州中主簿、山阴令、散骑常侍等职位,可以说是两千石世家。

    生在这样的家族之中,葛玄的见识自然不是常人可比,若不是沉迷于修道学经,采药炼丹,他现在应该也能混个一官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