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出乎王匡意料的是,刘备既没有窘迫之意,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微笑不语,端起面前的酒杯,轻轻摇晃杯中酒液,嗅着桂花香气。
“这种桂花酒是河内特产,酒坊的主家也在席中,若是刘使君不嫌弃,我便让他送几车到军中,慢慢喝,总是能习惯的。”王匡再次笑着开口,同时对下首陪坐的人群中点了点头,却浑然没有发现,那位酒坊的东家笑得比哭都难看。
“还是河内特产?”刘备脸上看不出表情,只是点头赞叹,“不错,真不错,要是水掺得少一点就更不错了。”
什么意思?
王匡愣住了。
“哪位是酒坊东家,出来给王太守赔个罪吧,好好的桂花酒被你这样糟蹋,还拿来欺骗贵人,实在是不应该。”简雍有些惋惜地放下酒杯,向刚才王匡点头示意的方向扬声说道。
片刻之后,一名身材高瘦的中年人战战兢兢地来到厅堂正中跪下,“小人利欲熏心,还望太守恕罪。”
王匡彻底懵了,大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阁下贵姓,怎么称呼?”刘备面带微笑,轻声问道。
“小人免贵姓郭。”这名中年人头也不敢抬地说道。
“这酒应该是去年秋天酿造,而且并未在冀州司隶一带售卖,阁下是从哪里买到的?”刘备继续问道。
郭东家的脑袋垂的更低了,“徐州、糜家商会。”
“原来如此。”刘备和简雍对视一眼,这就对上了,他笑了笑,先让郭东家回自己席位上坐了,然后转过头去,对王匡解释起来,“这酒是我发明出来,为拙荆治病用的,只是口味很好,才大量生产,贩卖各地。”
原来张宁身世凄苦,自幼漂泊不定,肠胃一直不怎么好,生了孩子之后更是气血有亏,刘备见她经常服用华佗给开的中药,担心长此以往再把胃给喝坏了,于是回想起自己以前喝过的一种地方特产——桂花酒。
为了酿酒,幽州商会专门派了一支商队,从南方运回大量上好糯米以及桂花,又经过多次试验,最后酿出的桂花酒酒色金黄透彻、酒质醇和绵甜、还有令人沉醉的清香,张宁喝了半个月后脸色就红润很多,睡眠质量也变得好了。
见自己回忆起来的东西能够为妻子治病,刘备自然是喜不自胜,他在亲自试喝之后,觉得这种度数不高的糯米酒很适合这个时代,还可以填补由于季节导致的果酒产量不足,于是幽州的酿酒行业就多了一种拳头产品。
为了确保口感,刘备下令所有的桂花酒,包括运往徐州会馆的,都要窖藏一年才拿出来售卖,结果在这里见到,并且知道是从徐州糜家过来,那就说明,糜竺是下了决心要赚钱,也顾不得窖藏了。
刘备自然不可能把这些事情都说给王匡,但他简单地说了几句桂花酒来历,再加上那位郭东家的表情和话语,已经足够王匡弄清楚状况,脸色也变得像是猪肝一样。
这不是把脸送给刘备,任由他随意抽打吗?
第325章 连续不断地抽打()
只是刘备却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王匡,按照他的性格来说,遇见跳的就要按死,遇见送脸过来的就要大巴掌呼上去,而且,在自己满意之前,手不能停。
“酒具倒是专门喝桂花酒的,也是从徐州买来的吧?”刘备再次端起酒杯,顺手把杯中酒洒在地上,仔细端详起晶莹细腻的杯身,再反过来看看杯底的落款,嗯,确实是幽州商会出产的。
见那位郭东家点头如捣蒜,刘备继续问道:“酒瓶为什么换了?”
为了看起来上档次,幽州商会贩卖的所有商品都要经过专门的包装设计,桂花酒这种专供上层人士的高端货,更是要被装在造型精美的瓷瓶中,那瓷瓶的造型都是刘备亲自设计的。
可是今天盛放桂花酒的容器虽然也是不错的青瓷,但和幽州商会出产的相比还是逊色许多,而且造型老旧,完全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惊艳感。
“小人觉得原本的酒瓶太漂亮,随酒一起卖出去太可惜了,家中婆娘便出了个主意,换了本地产的瓷坛,可惜坛大瓶小,为了赚钱,这才往酒中掺水。”郭东家说着说着,便不由自主地起身来到堂中,再次双膝跪倒,恨不得地下有条缝给他钻进去。
刘备苦笑着摇摇头,对王匡解释道:“桂花酒是用蓟城附近的一处山泉水酿造,入口绵软、醇厚柔香,可是掺了这边的水,就有生涩之感、不但颜色发浊、香味也不纯了,我说的喝不下,正是这个原因。”
他不解释还好,越解释,王匡的脸色就越难看。
我们原本喝得好好的,也没听谁说生涩了、发浊了、香味不纯了,怎么你一来,什么问题就都跟着来了?
可是看着对方如此吹毛求疵,如此装腔作势,王匡却无力反驳,归根结底,这酒是人家造的,他总不能厚着脸皮,硬说掺了水的更好喝吧?
看似好心解释,实际上却是在嘲笑他这个土包子。
王匡越发愤恨起来。
“那些酒瓶呢?”简雍问道。
“都卖了,一个都没剩下。”郭东家答道。
这一下,修武本地豪强们开始面面相觑,他们清晰地记得,就在郭东家“研制”出桂花酒的同时,那个家伙还不知从哪搞来一批瓷瓶,很是发了一笔财。
“老东西,当初我问你,为什么崭新的瓷瓶会有桂花香气和酒味,你是怎么说的?”一名坐得近的豪强子弟怒声问道。
在这人身边,也有好几人对郭东家怒目而视,因为这个疑问,他们也不止一次地询问过,结果都被郭东家用同一个理由搪塞过去。
我家就是酿酒的,瓷器放在这里自然也沾染上酒香,有什么奇怪?
这就是当初郭东家的回答。
另一名河内名士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酒瓶当瓷器卖,酒掺水卖,郭二,你可真是好手段啊!”
群情激奋之下,郭东家浑身颤抖,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滴落。
得罪了这么多人,自己以后恐怕是在修武待不下去了。
刘备瞥了王匡一眼,只见他双手紧握成拳,额头青筋暴起,牙关紧咬,脸颊上的肌肉不住跳动,双眼中更是杀意盎然。
打王匡的脸固然挺爽,但若是被他迁怒于旁人,甚至是杀人,那就没意思了。
“王太守,此人胆大包天,不仅欺骗河内诸公与王太守,还败坏了我幽州桂花酒的名声,实在是罪无可恕。”刘备心思既定,脸色也阴了下来,向王匡拱拱手,冷声说道。
王匡面色不变,硬是从牙缝里憋出两个字,“该杀!”
“单是杀头也太便宜他了,还请王太守将此人交给我。”刘备眯缝起眼睛,不怀好意地打量着郭东家,“带回幽州,让所有人看看,败坏我刘备名声的下场。”
听得此言,郭东家浑身抖得像是筛糠一般,不住磕头求饶,“使君饶命,使君饶命。”
“也好,就用他全家人,向刘使君表达歉意。”王匡沉思良久,终于调匀了气息,他紧紧抿着嘴唇站起身来,硬梆梆地说道:“我身体不适,不能再陪使君欢饮,今日就散了吧。”
本想羞辱刘备,反被无情打脸,这种事情换给谁,他都没心情再喝酒了。
更别说是掺了水的酒。
王匡在随从们的护卫和一众当地豪强的簇拥下离开大堂,跨上战马,和刘备等人打了个招呼,便自顾自地想要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简雍似乎是无意地自言自语道:“刚才还欢声笑语、喝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身体不适,不会是有隐疾吧?”
声音不大,却足以传到王匡耳中,把这位河内太守气得眼前发黑,差点栽下马来。
活了几十年,今天算是把脸给丢尽了。
看着王匡一行离去,刘备只觉得心中畅快,想要再找人喝一场酒。
或许是早与王匡有嫌隙、或许是想要巴结刘备这位比太守高一级的幽州牧,在王匡等人消失在街角之后,一名文质彬彬的河内士人轻哼一声,不屑地说道:“刘使君是客人,他王公节是主人,不管怎么说,都应该让客人先走才对,如此不知礼数,当的什么太守?”
“哎,不可乱讲,王太守比我年长,如何做事自有他的道理。”刘备似笑非笑地说道。
众人一听,这是在骂王匡倚老卖老啊,看来刘使君也对王匡心怀不满,于是他们越发来劲了。
虽然这些人不太清楚刘备究竟是什么立场,说话也比较隐晦,但他们的意思,刘备还是听懂了。
他们反对王匡的理由主要是两条:
其一,王匡不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而是被董卓任命的,算不得数;
其二,王匡无能,并且行事暴虐,为了敛财不惜构陷罪名,比董卓都不讲道理。
“你们觉得换个太守挺好,可是要换个什么样的,你们心里有主意吗?”刘备懒得跟这些土包子搞什么弯弯绕,直截了当地问道。
众人哪里想得到刘备如此直白,顿时面面相觑,过了一阵才有人开口答话,原来他们觉得河内地处董卓和关东联军两大势力之间,很容易成为主战场,所以希望保持中立,免遭战乱之苦。
“想法挺好,努力去做吧。”刘备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也带着自己的随从们离开了。
现在跟着联军混,河内只会被董卓打,若是赶走王匡玩什么中立,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河内肯定会被两边抓着打。
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明白,修武这群傻x,脑子里面都是大粪吧。
要离他们远点,别被傻气沾染到,刘备下定决心,明天一早就继续前行。
第326章 狼来了()
刘备往东,王匡往西,双方部队在修武城下擦肩而过,随后便是各走各路,修武城再次回到往日里的平静。
为了等人,幽州大军缓缓而行,直到三天后,简雍那边处理完收尾工作,带着酒坊的郭二一家追上后军,大军前行的速度才恢复正常。
这位倒霉的酒坊主用掺水的酒欺骗了本地豪强,还无意间成为刘备打脸王匡的帮凶,从任何方面来看,他在修武都混不下去了,按照王匡的脾气,搞不好连性命也保不住。
酒里掺水、更换酒瓶这种事情虽然不对,可也远远达不到杀头的程度,刘备为了不让小事毁了一家人,便做出决定,让简雍出面做主,帮郭家把产业全都卖了,全家跟随他返回幽州,重新找个地方生活。
郭东家原本惶惶不可终日,以为自己这次是难逃一死,直到全家老小乘坐幽州商会的车辆跟上大军前进的脚步,他才真正相信,刘使君不想要自己的性命。
怀着感激和愧疚的心理,郭东家多次哀求简雍,希望献出一半财产来向刘使君赔罪,刘备拒绝了好几次之后也烦了,便收下了这笔钱财,准备到了幽州之后,再帮郭家重建一座价值差不多的酒坊。
这点小钱,还入不了刘备的眼。
经过了几个月的漫长行军,幽州将士们无比怀念家乡,此时远离战争漩涡,又满怀思乡之情,使得他们的脚步越发轻快,数日之后,大军先锋部队就到了黑山一带,和闻讯赶来的张燕接上了头。
又过几天,刘备也到了。
“张首领,事情做得怎么样了?”二人刚一见面,刘备就看见张燕眉宇之间满是化不开的愁意,意识到他事有不顺,便没有过多寒暄,而是直接出言询问起来。
“有好有坏,总的来说还是好事居多。”张燕也不隐瞒,将黑山军最近的情况说给刘备等人听了。
在黑山军内部,大多数首领、绝大多数士卒以及他们的家眷老幼,都是希望回归寻常生活,而不是整天在山沟沟里面打转,在支离破碎的小块田地上耕作,获取微薄的口粮。
他们都知道,连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只能依靠劫掠,这样的生活是注定不会长久的。
可是,有些原本就好逸恶劳,只是为了不劳而获才加入黑山军,并且混成了一方头领的坏胚子,还有他们的忠实党羽却反对走出太行山,加入刘备麾下。
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又舒服又自在,没有必要自找麻烦。
对于这种人,张燕毫不手软,带着自己的直系部队就开始清剿,但是剿着剿着,他就发现,有些剿不动了。
“是不是过于大张旗鼓,把那些家伙吓得聚在一起了?”刘备有些无奈地问道,看这张燕相貌也是个文质彬彬的人,怎么做事毛毛躁躁,像个愣头青一样?
张燕面色难堪地点了点头,“他们在上党附近的谷地合兵,聚起数万人马与我军连番交战,还拉来了援军,我军力不能敌,只得退回山区”
“还有人帮这群山贼的?”刘备皱起眉头,浑然不觉对面坐着的这位也是山贼。
“回禀使君,是匈奴人。”张燕则根本顾不得刘备的措辞,老老实实地答道。
自从被汉朝攻击、分化成南北两部,南匈奴便一直生活在并州,接受汉朝军队的庇护,但是许多年过去了,经过一代代人的休养生息,终于恢复了不少元气。
经历了黄巾之乱、十常侍之乱和董卓乱政之后,如今的大汉王朝已经变得混乱不堪,实力派大多忙着内斗,根本无暇顾及周边异族。
于是,伪装成人畜无害的小绵羊一百多年后,南匈奴的恶狼们开始蠢蠢欲动,于夫罗单于更是率领人马联合白波军,在河东、太原等地展开劫掠。
眼看着于夫罗在发财,其他南匈奴贵族也眼红得嗷嗷叫,他们纷纷从驻地南下,加入抢劫汉人、屠戮汉人的狂欢之中。
“狼来了。”刘备眼神骤然一冷。
“使君不必过于忧虑,匈奴人不懂攻城,白波军也是乌合之众,他们近半年来只能劫掠一些村庄集市,据我所知,河东太原两郡大开武库,民众群起自保,贼寇无计可施。”张燕见刘备好像是又手痒痒了,连忙出言劝解。
这时候简雍也开口了,“我军粮草不足,而且缺少精锐步兵,不适合在并州作战,还是先回幽州再作打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