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女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召唤女将-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首先;陈宫、王柔、王泽派人和陈王府取得联系,共同上表,表封丁立为并州牧。

    州牧与刺史在很多历史书上的解释,都是一个意思,只是叫法不同,但实际上却还是大有区别的,刺史负责的区域,正式的名称叫‘刺史部’属监察区,而‘州’则是行政区,以刺史的工作范围来说,应该是省人大委员长兼纪检委书记,再兼军区政委,而州牧则是;省长兼纪检查委书记,再兼省军区政委,省直属武警部队司令,这样一个区别。

    至于为什么都是省军区政委,而不是省军区司令呢?因为汉朝的一州的军队,是归属于各郡太守直管,就是军区下面的各师是独立的,军区有指导意见,没有的指挥权力,比如冀州牧韩馥就完全指挥不了属下的渤海太守袁绍,而反过来各郡太守要是州牧自分封的,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袁绍为大将军,是朝庭的一等武官,相当于国防部长,按照正常情况,他对地方是没有管辖权的,但冀、青、幽、并四州刺史都是他任命的,所以他可以随意调动他们。

    州牧的权利要大一些,丁立被表为州牧,在并州就会方便一些,当然上表只是为了名头,至于上面批不批,那一点都不在丁立他们的考虑之中。

    在州牧之下,诸官任命都是高夫人和陈宫报备,丁立一人任命,完全不把朝庭放在眼中,其中官职也是丁立自己定下的,分别如下:

    高夫人:受命为并州刺史,州牧下面设刺史的目的就是丁立在,高夫人就会隐于幕后,完全不理事,而丁立不在的时候,全权有高夫人处理,而在外人眼中,只是以为丁立给高夫人加一个荣衔,倒也没有太过在意。

    王柔:为并州别驾。

    王泽:为并州治中兼雁门太守。

    陈宫:为并州司马兼并州军军师。

    蔡文姬:为并州长史兼文曹椽。

    阎象:为并州法曹椽兼阴馆令。

    韩衍:为并州主薄。

    胡仙真、王浑:为并州贼曹。

    除并州牧府中的属官之外,军队被分为上军和中军两部。

    丁绍:为上军都督兼云中太守。

    樊梨花:为中军都督兼太原太守。

    军下设营,分为大营和小营,大营设主将,小营设参将。

    上军统管镇北营、长驱营,都为大营。

    上杉谦信:为镇北营主将兼五原太守,营中不设副将,完全由上杉谦信一人统管。

    丁国祥、左椋禹、伍月所、苦人龙、谭九斤为营中偏将。

    另外丁立本想调姚金音回南,但是姚金音不愿意回去,她又不愿去中军八重的女骑营,于是求了丁立,也在镇北营任一偏将。

    直当兼续:为帐下督。

    郭太:为长驱营主将。

    本来上杉谦信得丁立将令,想要提拨徐晃,可是隆山一战,徐晃的指挥大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丁立仔细考虑之下,还是以郭太为白波营与长驱营合并之后的主将。

    徐晃:为长驱营副将。

    王寅、王昶、文稷、徐商、夏昭、邓升为偏将。

    丁国宝:上军牙门将军。

    镇北营在分封完必之后,立刻起兵向五原进发,而长驱营分为两路,郭太率王寅、王昶、夏昭、邓升留在雁门,归丁绍直接指挥,而徐晃由率文稷、徐商进兵云中,与丁绍在云中的部将冯翊汇,冯翊为长驱营参将,协助徐晃。

    中军掌管楼烦营、女骑营都为小营。

    卫勇娥:为中军副将。

    高顺:为楼烦营参将。

    张雷公、眭元进、张仲熊、王琰:为楼烦营偏将。

    八重:为女骑营参将。

    李雍容、杨排风、沙秋葵为偏将。

    白绕:为中军牙门将军。

    另设护军,由州牧府亲统。

    慧英:为护军参将。

    乐和:为护军参军。

    张白骑、杜浮云:为偏将。

    而护军营下辖三个更小的营,分别为,卫营,专一负责训练、派出各位非军务僚属官员的卫士。

    白雀:为卫营校尉。

    专一归属护卫丁立的八十三营。

    李鑫:八十三营校尉兼州牧府牙门将军。

    专一负则外部情报消息的四十一营。

    李波:为四十一营校尉。

    此外,丁立还分设了秘书两人,分别是他身边的慧梅和高夫人身边的慧剑,‘秘书’这个词在汉以前就有了,但是任命官职,多加‘令’、‘监’,丁立以自己仅为州牧为由,把后面的字丢了不要,就要秘书,表面上负责工作和生活,背地里满足他‘泡小秘’的龌龊心理。

    此外梁国也纳入了并州的管理。

    丁宝祯:为梁国相。

    保留前营。

    高一功:为梁国长史兼前营主将。

    高览:为前营正将。

    姚訚:为前营副将。

    蒋雄、黑虎星、廖化、杜远、褚二姑、陈玉霞、许青:为前营偏将。

    林黑儿由于派驻到了王府,所以这一次她就没有职务了,丁兰芝和陈玉虎两个带着自己的童子营北上到了雁门,又在这里搞了起来,还非让丁立封他们两个为童子营左、右校尉才做罢。

    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自太原归降,一路建功不少的孙尚香、孙安姐妹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丁立言明,陈王刘宠的夫人沈云英成亲之后,将不再统军,所以陈王指名要孙尚香接替沈云英为统领,掌管沈云英留下的一千弓骑,另外陈王还要组建一千先登骑兵,丁立选了一千鲜卑军中的胡妇,都骑了好马,组成了一支轻骑,交由孙安带领,又命韩衍为使者,带好马一百匹,金五百斤,各色皮子三千件,南下送给陈王,以谢他借兵之谊,就让孙尚香、孙安姐妹于路护送。

    初平二年五月十二,正宜出行,孙尚香、孙安姐妹保着韩衍使团,离开雁门,经太原,入上党,进河内,向陈国进发,而谁也不知道的是,韩衍的使团之中,丁立就藏在里面。

    (本章完)

第141章 一百四十三:巧遇鲍丹娘() 
韩衍的使团到出了上党郡,进入河内郡,由于张扬受封河内太守,而原河内太守王匡不承认这个任命,张扬却没有公开拒绝,这让张扬和王匡的关系立刻下降到了冰点,两军随时都有打仗的可能,只是诸侯收兵之后,王匡在小平渡与杀出函谷关的董槐对峙,没想到董槐使部将皇甫斌吸引王匡,自引一军绕到了王匡的后路突袭,一战之下,王匡几乎全军覆没,得大将韩浩拼命撕杀,才逃得一命,逃回了河内。

    现在王匡刚招了不到五千新兵,只能龟缩在河内郡城之中,而张扬的人马开始一点点的进入河内,像山阳这样的小城,县令听说有两、三千人马过来,早就跑光了,孙尚香接管了城池,准备歇一夜之后,向陈留进发,过了陈留之后,才能进陈国。

    丁立知道,他必须要在这里和孙尚香的人马分开了,他要从此向西走,才能进入洛阳。

    此次丁立南来,除了永远都在身边的慧梅、李鑫二人之外,还另带了五个人,分别是:

    第一:乐和,此人机敏灵巧,做起事来见头知尾,什么人都能应付,有他在能少许多的麻烦。

    第二:胡仙真,这次胡仙真于人同为贼曹的原因,就是因为丁立要把她带出来,日后机密事务也打算交给她来管,而且带着胡仙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玉玺是在井下,胡仙真大概是上辈子被淹死的原因,这辈子胎里带来的水性,带上下井方便。

    第三:直江兼续,她又聪明武功又高,带来了,就是为了当保镖的。

    第四:李波,一应消息来往,由他来掌控。

    最后一位叫李彦,年纪已经六十来岁了,是高夫人亲自去勾注山内请出来的老人,据说年轻的时候,曾游历洛阳,对洛阳每一条街道都了如指掌,也曾受命为汉灵帝的护卫,所以对皇宫里也很了解。

    何进诛十常侍之前,李彦的妻子颜氏夫人去世,李彦伤心欲死,扶灵回老家并州雁门安葬,因为过度伤心的关系,过了黄河就病倒了,钱花光了也没看好,店主本来贪财才让他把棺材停在店里,眼看李彦没钱了,就要把他和棺材都给丢出去,恰好丁原南下,出钱救了李彦,保下了颜氏夫人的棺材,所以李彦感恩不尽,留下了一枚刀币信物,言明丁家的人拿着这枚刀币,可以驱使他做三件事,这是高夫人第一次请他出山

    在三国时代,有三位游侠高人,被称为刀、枪、剑三绝客,分别是‘刀绝’李彦,门下弟子只有一人,就是HB大将颜良,是他的徒弟,也是他的内侄。

    第二位‘枪绝’童渊,弟子三人,第一位‘北地枪王’张绣,第二位‘蜀中大将’张任,第三位就是常山赵子龙。

    最后一位‘剑绝’王越,只收了一个弟子史阿,却是曹丕的剑术老师,这三个人在后世被推高到了神一般的存在,所以李彦一被请出山,丁立就知到了他的来头,对他甚为尊重。

    夜晚时分,众人都已经睡下了,丁立他们九个人悄悄的溜出了使团下榻的驿馆,换了衣服,都是一身劲装,打扮成游侠儿的样子,随意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得时候,高夫人向韩衍透露过,要是队伍里有人离开,不可寻找,韩衍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不会声张,所以丁立他们打算等韩衍他们明天走了,再行离开。

    几个人在客栈里好好的睡了一夜,第二天上午才起来,李波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笑嘻嘻的向着丁立道:“都走了。”

    丁立点了点头,道:“大家出来的时候,我也没和你们说要做什么,但是有一条是说明了的,我们要进洛阳,而且不管洛阳的守军是哪一方的,我们都不能让他们知道,所以要乔装而行,这个李波都安排好了,我扮作太原王氏的子弟,改叫王立,准备经洛阳向长安,拜见司徒王允,你们以后都叫我公子,仙真是我的妻子,慧梅是丫环,李鑫和直江都做男装,扮成保镖,李老先生是我的叔父……。”

    说到这丁立向李彦道:“先生英武,外人一看也不像是我叔父,所以就请先生装病,我们拜见王大人,就是为了给先生看病。”

    李彦木木的点了点头,并不说话,他到了丁立这里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众人也不以为意。

    丁立又道:“乐和是我的管家,一应杂事都是他去应付,而李波单走,暗中接应我们,大家都清楚吗?”

    众人一齐点头,丁立笑道:“好了,既然大家都记住了,等到上路,就要各自扮成各自的样子了,这会无事,我请大家去前堂吃酒,先乐一乐。”

    乐和轻声道:“主公……我们起得就晚,要是再吃醉了,今天就不能走了。”

    胡仙真咯咯笑道:“乐先生,主公既然请我们大家吃酒,那就是不着急,今儿就是喝多了,明天再走也是使得的。”

    丁立点头道:“大家记住,这次没有急事,到了洛阳,成了就成了,不成就不成,一切不用着急。”

    乐和也猜到丁立的心思了,只是胡仙真是丁立的妾侍,她随意说了没事,乐和就不好说,这会丁立自己承认了,乐和才凑趣道:“那可要好好喝一杯了。”

    八个人说说笑笑的从屋里出来,就在饭堂叫了两桌席面,丁立与众人一席,胡仙真、慧梅仍是女装,所以单坐一席,小店里也没有什么太好吃得东西,丁立看到他们家里养了十几只鸡,告诉店家杀了几只鸡焖了,然后拿了几瓮浊酒,就坐下吃喝起来。

    丁立他们来饭堂的时候,不是饭时,所以也没有别人,而丁立特意的调解气氛,乐和明白丁立想让大家轻松下来,也跟着凑趣,说一些笑话,学两段口技,几个人渐渐都喝得有些欢畅起来,就连李彦木木的老脸也缓解了许多,就在这个时候,砰的一声,店家虚掩的大门被一下撞开了,这小店的饭堂就在一进门的位置,外面的院子门是开着的,这会店门被撞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滚了进来。

    丁立他们在这一席就在门口,人向里滚,冲着丁立他们的桌子就撞过来了,坐在最外面的正是李彦,头也不回,左脚向后一挡,那个少年立刻被他挡住了。

    少年就地爬了起来,用袖子在脸上一抹,瞪着一双狼一般的眼睛,恶狠狠的向着门口看去,七、八个大汉缓步走了进来,眼中尽是嘲弄的看着少年,其中一人冷笑道:“小子,你倒是跑啊!”

    少年咬牙切齿的道:“你们有种就来杀我啊,王匡把我弟弟都已经害死了,还怕害死我吗?”

    一个领头的大汉冷哼一声道:“你别胡说八道,你弟弟是自己病死的,与我家主公有何关系!”

    说话的工夫,店主匆匆出来,连连拱手道:“几位,几位,有什么仇怨请到外面解决,不要坏了我这小店啊!”

    领头大汉冷哼一声道:“滚!河内太守府办事,你也敢多嘴!想找死吗?”

    老板先是一怔,随后抱头鼠窜的跑了,河内太守王匡自幼以游侠自许,结交匪类,行事乘张,去年为了起兵讨董卓筹划粮草,竟然暗派探子,打听郡中有钱人家的孩子何时落单,得了消息之后,立刻绑架,污为董卓的探子,日夜熬打,逼钱勒索,后来他手下不长眼,抓了名士常林,引起众怒,这才罢手,这店家久居河内,对这位太守的恶迹深深了解,一定是太守府的人,哪里还敢多话,躲还怕来不及呢。

    少年冷笑道:“不错,这个人就是太守府的亲军队率,王匡的干儿子王植,专门负责给王匡那个狗贼做脏活的!”

    王植向前一步,冷冷的道:“胡车儿,你最好把这话收回去!”

    王植、胡车儿这两个名字一出来,丁立不由得神色一动,拿着酒杯向着他们看去,王植一眼看到,历声叫斥道:“看什么看!把脑袋给我转过去!”

    丁立淡淡一笑,向着胡车儿道:“小家伙,你的弟弟是怎么被王公节给害死的,说来听听。”

    王植用力一掌拍在了一旁的桌子上,桌子哗得一声被拍得两条腿断,倒在地上,王植阴阴的道:“过路的,少打听闲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