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交锋- 第8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步枪的刺刀为三棱刺刀,不易变形,不易丢失,使用快捷。

    刺刀平时折叠在枪身下方,用按键扣合。拼刺时,将刺刀向前甩动,瞬间自动牢牢地扣合在枪口前。并且,这枪的准星可以调节射击偏差。

    朱慕云给新四军搞了一批机器后,新四军在淘沙洲也成立了修械所。但当时规模很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修械所只能少量修修配配,不能制造枪械。虽然修械所也试制过枪支,但原材料供应不足,制造枪造枪设备的铸件是白生铁,不能切削加工。

    在黄崖洞兵工厂定制之前,我军各地修械所也都尝试制造步枪。可是,各所制造的步枪式样不一致,生产不能统一管理,步枪存在质量差、寿命低、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淘沙兵工厂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现步枪式样一致、改善生产管理。虽然只是一句话的事,但要实现却非常难。

    齐胜全到淘沙洲后,要解决的也就是这个问题。齐胜全也不负所望,到淘沙兵工厂后,被任命为生产副厂长。很快,就带领工人们开始生产八一式马步枪。

    “真想看看我们自己生产的枪。”朱慕云一脸向往的说。

    “有机会的。”许值说,朱慕云虽然从来没有看到过八一式马步枪,可是,淘沙兵工厂能这么顺利的生产枪支,朱慕云功不可没。

    朱慕云已经有几天没有接到邓阳春的电报了,古春晖接到日军准备大规模扫荡后,主动让出了管沙岭。古星组之成员,在请示朱慕云后,与十七支队分开行动。

    第二天早上,朱慕云收到于心玉传来的情报,邓阳春和沈云浩已经抵达古昌城外。邓阳春发现廖振宇有向政保局传递情报的迹象,为了避免古星组遭到破坏,只好逮捕了廖振宇。

    经过审讯,廖振宇承认了他的身份。只是,廖振宇并不知道其他内线的存在,一直以来,他都与李邦藩保持单线联系。

    这让朱慕云遗憾,他原本还想留着廖振宇和董正,既可以通过他们,寻找其他内奸。同时,也可以向李邦藩传递假情报。

    但是,廖振宇交待,他与李邦藩之间,有一个特别的电话号码。一旦联系不上李邦藩,可以打这个电话。古星组此次整体行动,廖振宇觉得机会来了。只要与政保局联系上,就能将古星组一网打尽。

    廖振宇担任李邦藩的内线,整天也是提心吊胆。自从枪杀了两位自己的兄弟后,他晚上总会做噩梦。他希望,能早日结束这种日子。只要回到古星,哪怕被人当成汉奸,至少晚上也敢讲梦话了。

    待在管沙岭,与古星组的人待在一起,廖振宇晚上生怕自己会讲梦话。他被捕的经历,已经全部清除。一旦他说出,曾经被捕的经历,他内线的身份,也随之暴露。

    朱慕云在陆军医院向昏迷的李邦藩汇报了工作后,就在病房写了一份情报。廖振宇提供的这个电话号码,暂时不能使用。他要求邓阳春对电话号码,一定要问清楚。比如说,通话之后的暗语,甚至语气,都要问清。

    至于对廖振宇的处理,就算朱慕云不说,邓阳春应该也能猜得到。军统的家法,所有人都清楚。廖振宇知道他已经暴露,再留着他,除了增加危险外,再没有其他好处。

    至于古星组下一步的行动,朱慕云已经有了安排。既然政保局派出这么多小分队,配合日军行动。新四军又派不出足够的部队,来清除这些威胁,那就只能依靠古星组了。

    面对专业特工,新四军就算收到情报,也未必能准确甄别。而古星组就不一样了,他们都受过专业训练。再加上有朱慕云的行动,一旦政保局的人露面,很容易被他们识破。

    此次政保局各个部门,都会派人配合日军扫荡。情报处、一处、二处、三处、行动队,每个部门都会派出一到二个小分队,为日军提供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风土人情。农村的地形很复杂,就算日军的地图再精确,一旦进入山区,也会迷失方向。

    朱慕云要求,古星组分别由邓阳春和沈云浩带队,狙击情报处和三处。既然新四军派不出部队,只好由军统出手。

    日军如此规模的扫荡,古春晖的十七支队可以说是落荒而逃。虽然古春晖称之为“战略转移”,可朱慕云还有觉得,这种行为太过无耻。

    去政保局的路上,朱慕云将情报送到了军统的死信箱。晚上,朱慕云又亲自给重庆发报,汇报了自己的行动。

    面对日军的扫荡,国军几乎没有反击,大部分都像古春晖一样,选择提前转移。保存实力,以待时机,这些套路,国军已经非常熟悉。

    古星组虽然只有几十人,但朱慕云并不惧怕日军,反而迎难而上,准备抓住机会,在外围狙击政保局。这次行动,不管能不能成功,朱慕云都证明了他的无畏。

    总部很快回电,完全赞同古星组的行动。虽然古星组没与日军硬拼,但是,特工对特工,古星组的行动,才符合他们的身份。

    朱慕云之所以选择情报处和三处动手,也是因为孙明华的情报处,目前是曾山最重要的爪牙。而三处,对新四军很熟悉。如果对三处不加以重视,很容易遭受损失。

    至于一处、二处和行动队,朱慕云也将他们的大概方向和路线,分别交给了新四军和古星组。可以由他们相机行事,时机成熟的话,可以动手。

    朱慕云之所以只能给他们大概的方向和路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一旦进入根据地,有些事情就不受控制了。

    二处分到了两部电台,朱慕云原本是交给一科和二科的。但是,宋鹏心有不甘。这么重要的行动,四科与五科竟然不能参加,简直太遗憾了。

    宋鹏找到朱慕云,强烈要求带人协助日军行动。阎恩甫的四科,也想参加行动。可是,朱慕云没有同意。原本,他是想让一科和二科行动的,但是,宋鹏既然坚持要参加行动,朱慕云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

    但是,他要求五科每天都要汇报行踪。如果宋鹏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参加行动。宋鹏满口答应了下来,不就是每天汇报么?朱慕云想随时控制五科,遂他的愿望又如何。

    至于二科的周志坚,朱慕云特别跟他交待,出城后要注意保卫自己。上面规定的路线和方向,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要灵活机动,不要被条条框框限制。

    朱慕云只能把话说到这份上,至于周志坚能不能听得懂,会不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他就不知道了。至于二科的行动路线和时间,他并没有更改。虽然二科算他的嫡系,但如果只更改二科的路线,一旦情报泄露,会让人把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二科身上。

    “明哥,你这是要亲自行动?”朱慕云到政保局的时候,看到孙明华换了装扮,穿上了粗布长衫,头上戴了顶圆帽,要是手里再拿个算盘,活脱脱一副奸商的样子。

    “怎么,这么好的机会,你要拱手让给别人?”孙明华调侃着说。

    PS:马上要守岁了,准备明天的稿子,希望不要码一个通宵。辞旧迎新的时候,可大可小肯定还在电脑前码字,提前祝大家春节愉快,再次给大家拜个早年。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办法() 
    孙明华的心情不错,配合日军行动,是情报处表现的好机会。而且,曾山答应会派人协助他。因此,他才决定亲自出马。政保局所有的处级干部中,只有他和郑思远亲自率队行动。

    要与曾山安插在中共的内线联系,这种事情,孙明华自然不能让给别人。曾山担任代局长后,他的情报处,也没有什么作为。正好借日军之威,深入匪区,为自己,也为曾山挣把脸。

    “明哥,机会再好,也不如安全重要。”朱慕云对这样的行动历来不感兴趣,况且,他已经将政保局的行动路线,通知了新四军和古星组。

    “我这身打扮,新四军那些农民能看得出来?”孙明华得意的说,如果连这点自信都没有,还搞什么情报工作?

    “新四军可能看不出来,可当地的百姓就不一定了。”朱慕云说,遇到问题他首先想到的是安全。

    “我们带了武器,老百姓能奈我何?”孙明华说。

    “如果遇到新四军的手枪队、游击队怎么办?明哥,我打了块铁块。这可是保命的好玩意,我给你换上。”朱慕云用手在胸前拍了拍,齐胜全给他打了防弹片,自从打好后,就一直穿在身上。

    除了这件防弹衣外,里面他还穿着一件丝绸服。虽然穿在身上显得很臃肿,可朱慕云特别有安全感。

    “你穿着这东西,走路不辛苦?”孙明华暗暗好笑,朱慕云在古昌被军统袭击后,更是胆小。

    “出门的时候穿着,特别有底气。”朱慕云毕竟不以为耻,相反,能增加安全系数,反而很自豪。

    朱慕云拉着孙明华到了办公室,麻利的脱下防弹衣后,硬要孙明华穿上。齐胜全的手艺,比外面的铁匠还是要好些。这件防弹衣,其实就是一整块铁片。只是,在四周钻了一些小孔,朱慕云绑上绳子,就像一个铁肚兜。

    “明哥,试试吧,如果不合身,我马上让人去改。”朱慕云把防弹衣脱下来,硬要孙明华穿上。

    “慕云,你的一片好意我领了。可是,穿着这玩意儿,还能执行任务吗?”孙明华拿起这件“防弹衣”,至少有十几斤。他真不知道,朱慕云每天穿着这玩意,难道不累么?

    “当然可以啊,每天背着十几斤,相当于练功了。你没看到那些练武之人,腿上、腰上都要绑沙袋么。晚上解下来,还能当枕头。”朱慕云说,他平常难得有机会锻炼身体,自从穿上这件防弹衣后,他觉得自己的体质好了很多。

    不管朱慕云如何劝,孙明华就是不要这件防弹衣。朱慕云没办法,只好将自己里面的那件丝绸内衣脱下来。

    “明哥,虽然这衣服有我的味道,但再回去取备用,恐怕来不及了。”朱慕云说。

    “慕云,你的好意我真的心领了,但真不用。”孙明华推辞着说。对朱慕云来说,保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然而,孙明华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特工,如果能死在获取情报的过程中,将是最幸福的事。无论是那块铁板,还是这件多层丝绸内衣,一旦穿在他身上,随时可能导致他身份暴露。

    孙明华坚决不要,朱慕云也没有办法。其实,以他对孙明华的了解,孙明华肯定不会接受。反正自己的姿态做出来了,孙明华不接受,那是他的事情。

    随着日军大规模扫荡开始,古星市政府也开始配合日军扫荡。在政保局的小分队开拔后,市政府公布《古星市发给居住证暂行办法》,正式实行户口管制。

    该《办法》载于《古星市政府公报》民国三十一年第十七期上。共23条,无前言。《办法》第2条规定:“凡年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之市民,均须请领居住证。如因特别情事无居住证者,得发给旅行证。”所谓的旅行证,其实就相当于暂住证。

    《办法》第4条规定:“请领居住证,每人应备具二寸免冠新半身相片三张,连同居住证费,一并送交分处核转。”第15条具体规定了收费标准:“居住证手续费每人收中储券二角,旅行证不收费。”

    这些居住证也好,旅行证也罢,都由警察局户籍科颁发。朱慕云借着机会,通过猎手情报小组给诸峰下令,让他搞了一批空白证件。

    同月,古星市政府颁布《处理本市医院办法》,将普爱、和济医院分别改为古星市普爱医院、和济医院。同时强行接收雅仁医院,改为古星市博济医院。

    古星市之医院,原本会暗中接收一些新四军伤员。有些在战斗中受伤的国军将士,也通过关系,送入这些医院治疗。而医院被接收到,全部实行军管。医院的院长,全部由日本人担任。同时,医院会派驻宪兵和特务。

    一旦发现有受外伤之人,日本人会先派人检查。确定其不是军人,才准予治疗。如果发现是枪伤,还没开始治疗,就会被抓进宪兵队拷打。

    这些事情发生之前,朱慕云都得到了消息。然而,他一点办法也没有。甚至,还要劝韦朝蓬,不要离开现在的博济医院。

    就算日本人接管了医院,还把雅仁医院改为博济医院,可里面的医务人员基本没变。只是,一旦日本士兵伤员过多,这些医院必须第一时间收治伤兵。

    韦朝蓬自从上次在医院,从手术器械上动手脚,除掉了几名日本伤兵队,胆子越来越大。同时,对日本人的怨恨,也越来越深。要不是朱慕云劝说,他早就愤而离开医院了。

    将医院强行接收,断了抗战将士来古星治伤的渠道。同时,对户口严加管制。而对扫荡之后的根据地,则大力推行无人区,想断绝新四军和国军的据点。

    比如说,日军占领猪婆山和枧头冲后,将当地的居民,强行迁往他处。所有的房屋全部烧毁,粮食全部烧光。就算新四军第五师再回来,也无立足之地了。

    至于管沙岭,也采取同样的办法。古春晖率领十七支队“战略转移”,一直撤离到了日军的控制范围外。可是,日军撤走后,忠义救国军再想回来,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无论是新四军还是国军,之前都得到了日军扫荡的情报。朱慕云的情报虽然并非从日军手里得到的,但却是他花了大量心思,一点一滴总结出来的。

    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几乎都跳出了包围圈。然而,根据地却遭到了日军的严重破坏。没有坚壁清野的物资,全部被抢走,日军带不走的,就会烧毁或者损毁。

    幸好,军统古星组,狙击政保局小分队的行动很是成功。沈云浩和邓阳春,各带领一支队伍,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伏击。

    同时,在古昌设立一秘密联络点,由戴晓阳负责。军统要行动之前,戴晓阳拨通了廖振宇留下的那个电话。对上暗号后,向对方提供了这条重要线索。

    廖振宇提供的这个电话号码,朱慕云暗中调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