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交锋- 第6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码头的安全绝对没有问题,军统就算来几十上百人,也保证有来无回。”朱慕云说,他在货物检查场安排了机枪,还有三个班的警卫。

    “那就好。”李邦藩说。

    朱慕云走后,李邦藩马上又给孙明华打了个电话,没过多久,孙明华就出现在他家的书房。

    “局座,其实让刘上书去趟崇德里16号,不就什么都清楚了么?”孙明华说,拐这么大一个弯,可不是李邦藩的风格。

    “这个时候,还是谨慎为好。而且,我不安排他去崇德里,才是合乎逻辑的。况且,他从其他渠道打探到最新的消息,不是显得这个消息来得更加不易么?”李邦藩说。

    “还是局座考虑得周全。”孙明华微笑着说,现在的刘上书就是一个最好的诱饵,军统的人触觉那么灵敏,稍不注意,确实会让他们察觉到什么。

    今天晚上军统在崇德里的行动,消息准确无误,只是时机拿捏得不太准,而且,他们的行动人员,身手也差了一些。否则的话,今天晚上张斓就不会只是虚惊一场了。

    “会议室的事,还要加紧。明天上午,我们在新会议室开会,研究今天晚上崇德里的案子。同时,要有意识的放出一些消息。让刘上书交给军统的时候,可以观察井山的口气。”李邦藩说,刘上书带回来的消息,让他芒刺在背。

    井山虽然只对政保局的会议内容知道,但也说明,军统在政保局可能有人。这个人,有可能是与会者,也有可能是会议记录者。还有可能,是军统在政保局的会议室,安装了窃听器。

    虽然最后这个可能性比较低,但李邦藩不得不防。毕竟,冯梓缘之前是情报处的副处长,以冯梓缘的身份,完全有可能给军统安放窃听器的。

    “我研究了局里的会议记录,特别是冯梓缘上任之后,并没有发现有异常。局座,这个问题,井山一定是清楚的。要不然,提前动手如何?”孙明华提议,夜长梦多,他也担心,井山这条大鱼会脱钩而走。

    “如果井山不知道呢?刘上书现在是我们手里的宝贝,一定要好好利用他。军统最近最关心哪方面的情报?”李邦藩问,只要能把军统如何知道政保局会议的事情搞清楚,他不惜向军统提供一些真实的重要情报。

    有些情报,现在是机密。但再过一段时间,就不算什么了。这些情报,如果能换来政保局的卧底,李邦藩绝对不会皱眉。

    “军统目前最关注的,当然是皇军的调动情况。他们很担忧,皇军此次的行动,会将长沙拿下,进而威胁他们的西南地区。”孙明华说,长沙之战,如果日军能轻易取胜,或许重庆政府,又要迁都了。

    据说,重庆那位,已经在西康准备。一旦重庆不保,新的国民政府,会再往西迁。可到那个时候,中国基本就落在日军手里了。

    “那就给他们这方面的情报。”李邦藩坚定的说。

    朱慕云昨天晚上,已经向李邦藩详细汇报了崇德里的情况。可他第二天早上,依然还是很早就到了政保局。昨天晚上的汇报,是李邦藩主动要求的,而今天的汇报是例行公事。

    昨晚,朱慕云回去之后,一直没有想明白。李邦藩对崇德里16号的情况,怎么会如此重视呢?以朱慕云对李邦藩的了解,只要张斓没死,李邦藩不应该再有兴趣才对。

    事情反常即为妖,这是朱慕云一直遵循的原则。昨天下午的会议室事件,以及晚上李邦藩主动要听汇报,都说明事情不同寻常。

    这件事,朱慕云整个晚上都没有想清。他脑海里,闪过了无数的念头。可是,一直到早上,都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结论。但不管如何,对自己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好事。

    更让朱慕云奇怪的,当他到李邦藩的办公室时,却被告之,李邦藩还没到。一直以来,李邦藩几乎都是政保局最先到的,可是今天,李邦藩竟然比自己还晚,岂不怪哉?

    朱慕云去问尹有海,结果,尹有海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倒是尹有海告诉他,上午要开会,在新的会议室。既然李邦藩没来,朱慕云自然就不想再汇报。

    李邦藩等到会议快开始的时候,才突然出现在新的会议室。说是会议室,其实是一间仓库。昨天下午总务处紧急布置好的,可朱慕云走进去,依然能闻到一股机油味。镇南五金厂,以前是一家效益不错的工厂,仓库里的货物堆得很满。

    好歹政保局也是古星最大的特务机构,可是这间会议室,也实在太简陋了。灯光昏暗,办公桌椅虽然是新的,但还没刷油漆。据说是让木匠连夜赶工的,要的,就是全新制作。还有桌子,也是临时制作的,很粗糙。甚至,上面连块绒布都没有盖。

    “陈哥,这间会议室也太不像样了吧?要是被外面的人看到,还以为我们政保局快破产了呢。”朱慕云看到陈旺金来了后,打趣着说。今天的会议,是全局日常工作会议,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参加。

    “没办法,时间紧任务重,局座又要求一切从简。知道这里只花了多少钱么?”陈旺金苦笑着说,李邦藩只批了那么点钱,他总不能像朱慕云那样,自己垫钱吧。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违规() 
好好的办公室弃之不用,偏偏要跑到仓库来开会。军统的袭击案,张斓明明没有受伤,却要问得这么详细?今天早上,李邦藩竟然迟到。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政保局最近发生了某件事,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当李邦藩陪着本清正雄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朱慕云更是意外。宪兵队怎么又掺和进来了?而且,本清正雄还带来了重要任务。鉴于前线战局越来越紧张,古星日军特务总部要求,全市所有特务机关,都要行动起来,绝对保证日军的人员和物资的调配。

    其中,本清正雄重点介绍了,日军参战的部队。此次日军调动了四个师团﹑两个支队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约12万人﹐重点进占岳阳﹑临湘一带﹐企图击溃第九战区主力于湘北地区。

    日军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配有战车第13联队,野重炮第14联队,独立野战重炮第15联队第1大队及部分工兵、空军、海军部队,计有步兵45个大队,炮兵26个大队,总兵力达12万余人。并配有军舰20余艘,汽艇200余只,飞机100余架。

    在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下,采取将主力并列于狭窄正面上,以纵深突破的战略,向长沙进犯。

    听着11军的作战计划,朱慕云越来越不可思议。本清正雄介绍的这些情况,与他之前掌握的情况大同小异。虽然朱慕云没有搞到11军的作战计划,但是,他与井上官一多次谈到了既将开始的长沙会战。

    作为“北野哲也”,朱慕云对皇军自然是盲目信任。他作为,皇军所向披靡,第九战区一定会被击溃,长沙、衡阳很快会落入皇军之手。

    但井上官一则不同,他是第11军的作战参谋,对中日双方的军力、战力都有很深的了解。虽然外面宣传大日本皇军战无不胜,但井上官一很清楚,日军进攻的步伐早就停了下来。早就从当初的全面进攻,转向了重点进攻。

    此次能集中12万兵力,已经是华中地区所能集中的最大兵力。为此,还从13师团抽调了早渊支队。要知道,13师团驻守的宜昌,面临国军第5、6战区的重压。可日军为了进攻长沙,只能从宜昌调兵。可见,日军的兵力捉襟见肘到了什么地步。

    井上官一为了“说服”北野哲也,不得不拿出具体的数据和事实,朱慕云虽然表面不相信,但心里却乐开了花。井上官一是一名优秀的作战参谋,可是,他并不是一名情报人员。在北野哲也面前,根本没有保密观念。

    当然,今天本清正雄的介绍更加详细,是对朱慕云提供情报的归纳和总结。十几万兵力的调动,本身就是一个大工程。而且,还得保密。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抗日分子的破坏。任何时候,破坏都要比建设难得多。

    生产一车的弹药,需要几十人一天的努力,而破坏的话,只需要一枚手榴弹就可以了。这还不包括其他成本,否则会更加不堪。

    朱慕云还注意到,今天的会议室,竟然没有记录员。这是很不寻常的,政保局会议资料,都是要存档的。难道说,今天本清正雄的介绍,不允许记录。

    随后,情报处又在这间会议室召开了一个会议。对情报处的会议,朱慕云哪怕再好奇,也不能多打听。他现在要做的,是将本清正雄的介绍整理出来。并且,迅速判断情报的真实性。

    从朱慕云之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些情报应该是真实的。日军对部队的调动,历来是保密的。而且,他们并不相信中国人。哪怕部队都已经调动完毕,也未必会向政保局公布。更别说在调动部队之前,主动透露行踪了。

    这反而有种欲盖弥彰的感觉,对,就是欲盖弥彰。只是,目的何在呢?任何计划,最终的利益者,才是真正的制定者。今天的事情,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如果表面的情况来看,最大的受益者是抗日力量。日军主动透露了军队的调动,虽然这很快不会是秘密,但主动透露情况,还是很罕见的。

    而且,这还是国共双方都最感兴趣的情报。如此轻易就获得了,朱慕云很怀疑它的真实性。可是,与他之前得到的情报相比,今天的情报很有可能是真的。是日本人吃错了药?还是他们在搞一个更大的阴谋?

    不管如何,朱慕云都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他在经济处的办公室,写了两份情报。将上午获得的情报,分别传递给了邓湘涛和野草情报小组。

    而上午,刘上书也向井山发出,请求见面的信号。情报处之所以再开一个会,为的就是让他合情合理的知道日军的最新情报。井山不止一次告诉他,关于日军的调动情报,是目前最急需的。

    刘上书早上的时候,已经收到了井山的情报。为了刘上书的安全,今后他们将取消直接见面,改以死信箱的形式。刘上书好不容易与井山接上了头,怎么可能就此放弃呢。

    “区座,刘上书请求见面,说有重要情报。”井山接到刘上书的信号后,只好来请示邓湘涛。他并没有察觉到刘上书的异常,认为这个时候,还是可以与他见面的。

    “再重要的情报,也必须通过死信箱。”邓湘涛摇了摇头,纪律就是纪律。不能因为刘上书的情报重要,就公然违反纪律。

    情报人员更要严格遵守纪律,要不然的话,一旦出现意外,损失会很惨重。

    “可是,刘上书强烈要求见面。”井山说,如果刘上书真有重要情报的话,可就错过了机会。

    “坚决不见。”邓湘涛摇了摇头。他已经收到了朱慕云的情报,刘上书的情报内容,他几乎都知道了,还有必要见面呢?

    邓湘涛的命令,井山还是要执行的。最终,他从死信箱拿到了刘上书的情报。当他看到情报的时候大吃一惊,一份日军的调动方案,从这上面,几乎能推断出日军的重点进攻方向。同时,刘上书还提到,军统内部,有政保局的卧底。

    如果说日军的情报,让井山欣喜若狂的话,那后面的情报,则让他呆若木鸡。军统竟然有政保局的线人?这个问题实在太严重了。然而,刘上书并没有说得很详细,显然,他之所以要见面,肯定是为了汇报内线的事。

    怎么办?井山进退维谷。如果向邓湘涛请示,必定还是不能见面的。但如果古星区真有政保局的卧底,对古星区来说,意味着什么?

    最终,井山决定,私下与刘上书见面。井山并不知道,政保局对他,已经改变了想法。

    原本,李邦藩和孙明华都认为,只对井山进行跟踪,绝不打草惊蛇。甚至在昨天晚上,李邦藩依然坚持着这样的想法。可是,今天早上,刘上书收到最新情报,以后与军统只通过死信箱联系。

    这说明什么?军统也警觉了。事情正朝着坏的方向发展,这是李邦藩和孙明华都不想见到的。对他们来说,如果抓不到邓湘涛,就只能退而其次。

    井山毕竟是古星区的情报处长,如果能撬开他的嘴,说不定就能抓到邓湘涛。只有除掉邓湘涛,才算是打算了古星区。

    而且,抓到井山,也能知道政保局内部,到底有没有军统的卧底。上次井山已经说了半句,剩下的半句,让他到审讯室去说吧。

    井山与刘上书的见面,有着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他们就在古沙街的一家茶楼,井山会提前抵达。如果周围环境安全的话,他会给刘上书放出安全的信号:二楼一扇窗户打开。否则的话,就是危险。

    当刘上书抵达茶楼的时候,发现二楼的那扇窗户是打开的,他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在他来之前,这里确实是安全的。但他到了之后,说不知道了。

    “你……”井山看到刘上书身后跟着几个人的话,眼里满是诧异。当他的目光与刘上书一碰的时候,突然明白了一切。

    邓湘涛的推测是正确的,自己擅自与刘上书见面,这下好了,陷入了绝境。他的目光投向窗外,发现下面突然出现了很多可疑人员。不用说,这些人都是政保局的。

    “井处长,幸会。”孙明华站在刘上书身后,微笑着说。

    “他是什么时候叛变的?”井山一指刘上书,沉声问。

    “刘科长本就是我政保局之人,何来叛变一说?”孙明华微笑着说,井山眼里的无奈和绝望,让他很有成就感。

    “刘上书,是这样的吗?”井山问,他不相信孙明华的话。刘上书虽是杜华山重新发展的,可他之前也算是军统的人。重回军统,算是浪子回头,哪想到,他竟然又成了日本人的走狗。

    “井处长,对不起。”刘上书不敢与井山目光对视,低头愧疚的说。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失踪() 
井山现在就算再愤怒,可又能如何呢?形势他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