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交锋- 第6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一种可能,冯梓缘得到了同伙的暗示。”孙明华突然说,他一直在暗中调查卧底之事,或许冯梓缘有所警觉,但昨天出发之前,冯梓缘应该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暴露了。

    “这个同伙,是指局里?还是在古昌?”朱慕云心里一动,问。

    他心想,孙明华不会有这么敏感吧。自己是在情报处即将出发之前,才发出了撤离信号。冯梓缘看了之后,不到半个小时,又被自己擦掉了,孙明华再厉害,也不应该怀疑到政保局吧。

    “应该是在古昌。”孙明华想了想,笃定的说。

    他的调查一直很谨慎,可以说,政保局除了他和李邦藩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冯梓缘可能是军统卧底。就算是曾山,孙明华也没有汇报。

    孙明华既然担任了情报处长,当然要对得起李邦藩的信任和重托。有些事情,没有提前汇报,并不代表就是变了心。在孙明华上任之初,曾山就跟他交待过,以后尽量少去汇报,多向李邦藩请示报告。

    孙明华听从曾山的指示,担任情报处后,很少再去曾山的办公室。当然,这只是在政保局,毕竟他的一言一行,很多人都会关注,特别是李邦藩。但在私下,他还是经常与曾山见面的。

    “如果冯梓缘是卧底的话,得到军统的支持也是可以理解的。局座、孙处长,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你们可不要见笑。”朱慕云谦逊的说。所谓言多必失,自己在他们面前,还是少说为妙。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冯梓缘肯定得到了古昌方面的接应。要不然,我安排的人不会一死一伤。”孙明华说,他们现在的推断,都没有证据支撑。在不知道真相之前,什么情况都有可能。他现在只是倾向于,冯梓缘在古昌接到了军统的讯息,或者想给邓湘涛示警,这才突然离开。

    “还有一种可能,冯梓缘在政保局,就得到了某种暗示。”李邦藩缓缓的说。

    “这不可能吧,我一直关注冯梓缘,昨天向他传达命令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异常。”孙明华笃定的说,在去古昌的路上,他才觉得冯梓缘有些紧张。

    情报处突然放弃内部调查,迅速去古昌执行抓捕邓湘涛的任务,作为军统的卧底,当然会狐疑。如果冯梓缘在政保局就接到了暗示,早应该离开啊。作为情报处的副处长,冯梓缘并没有被限制自由,他想离开,随时都可以。

    朱慕云不再说话了,这种事情,还是少说多听为好。要不是李邦藩开口,他甚至都不想待在这里。这件事,朱慕云不想再掺和,如果不想惹麻烦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话题。

    “局座,你是不是怀疑赵平?”朱慕云突然说,赵平也是军统过来的,同时也是军统潜伏金组的成员,是冯梓缘的手下。

    冯梓缘既然是军统的卧底,赵平会不会有这样可能呢?按照一般的惯例,这是很有可能的。

    朱慕云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赵平是他的手下,如果真是军统的人,自己肯定能察觉。邓湘涛在其他部门,有没有安插卧底,朱慕云不能肯定。但经济处和二处,如果还有军统卧底的话,肯定逃不过朱慕云的双眼。

    别看朱慕云对经济处和二处的工作,似乎听之任之,但他是个观察力非常强的人。有些事情看到了,未必一定要说破,心知肚明就行。

    况且,如果赵平也是军统的人,邓湘涛多少会透露一些。不管赵平是否抗日人员,这个时候被抛出来,都是转移话题的最合适人选。

    “任何人都有可能。”李邦藩看了朱慕云一眼,不置可否的说。除了自己,他怀疑任何人。当然,朱慕云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孙明华就要次一个等级。

    比如说,如果让他从朱慕云和孙明华当中,挑选一个背叛者,他会首先怀疑孙明华。在所有人都排除了嫌疑后,才会对朱慕云起疑心。

    “孙处长,能否请情报处,重点调查一下赵平?”朱慕云说,原本,他是打算让赵平担任缉查一科的科长,甚至报告都已经打好了。可现在看来,还是得慎重。

    “这个嘛……”孙明华看了一眼李邦藩,为难的说。他虽然可以甄别全局所有人,但赵平毕竟是朱慕云的手下。而且,他与朱慕云的关系又这么好,谁知道朱慕云是什么想法。

    “查一下也好,查清了才能放心使用嘛。”李邦藩缓缓的说。

    “除了赵平,还有章高俊。如果可以,最好能把经济处和二处的人,全部甄别一次,用最严格的标准。我可不希望在他们之中,出现任何抗日分子。”朱慕云正色的说。

    “我们正在做这件事。”孙明华说,其实,这件事情,一直就没有停止。任何人有可疑之处,都会马上被调查。

    “拜托了。”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分内之事。”孙明华微笑着说,以他与朱慕云的关系,当然会尽力而为。

    两人离开李邦藩的办公室后,朱慕云顺手递给他一根烟。在李邦藩的办公室,朱慕云一直称他为“孙处长”,但出了门,就是兄弟。在长官面前,下属之间也不能表现得太亲密无间。

    “明哥,我的人就拜托你了。”朱慕云顺手给孙明华点了火,微笑着说。

    “我们兄弟之间,还用得着这么客气么?”孙明华客气的说。

    有什么样的长官,就有什么样的手下。朱慕云手下,除了周志坚的二科外,其他人的业务能力都不强。特别是经济处的这些人,他们捞钱绝对是一把好手。这些人,与朱慕云一样,对情报和行动都不怎么关心。

    对他们来说,情报和行动,意味着危险和死亡。在这样的世道,能活着比什么都强。能好好活着,吃饱喝足,就是最大的愿望。

    “该客气的还是要客气,我的人过关了,以后用起来也放心。”朱慕云微笑着说。

    “没……问题。”孙明华迟疑了一下,说道。他的目光,被走廊的一个印记吸引住了。

    朱慕云顺着孙明华的目光,发现他看到的,正是自己昨天擦掉的“7”字暗号。虽然粉笔的印记消失了,可是水渍却在砖缝里留下了一道更深的印记。朱慕云很是尴尬,应该用稍微湿润的手绢,而不是全湿的。

    虽然基本上都干了,但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得出来。只是,孙明华能发现么?从朱慕云的角度看上去,砖头的缝隙,只是比其他地方稍微深那么一点点。

    “明哥……?”朱慕云见孙明华还停住了脚步,问。

    “没什么。慕云,你觉得政保局,还有抗日组织的卧底吗?”孙明华突然问,他虽然没有看出什么,但这道水渍,确实让他有些疑惑。

    “这个谁也不能担保,从我的角度来说,当然要时刻保持警惕,相信抗日分子无处不在。但是,也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同事,否则我们的工作是干不好的。”朱慕云说。

第一千九十六章 战局() 
朱慕云所说的,本就是一对矛盾,政保局作为南京政府在古星的最大特务机构,自然是各路抗日势力,最想打入的地方。以前在政保局发现不少军统和地下党的卧底,谁知道还有没有呢?

    政保局就算现在没有抗日组织的卧底,说不定以后就会有。现在这些人不是抗日分子,说不定以后就会成为抗日分子。

    “是啊,我们既要相信他们,又要怀疑他们,还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心,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孙明华叹息着说,刚才的水渍,或许只是自己疑神疑鬼。但不管如何,都不能丧失警惕,正如朱慕云所说,抗日分子无处不在。

    “明哥,冯梓缘是从古昌消失的,你为何不在古昌搜查几天再回来?”朱慕云好奇的问,如果换成自己,这么重要的人失踪,当然要竭尽全力,不把古昌搜个底朝天,是绝对不会放手的。

    “昨天晚上没有搜到,今天早上也没有消息,我们再留在古昌,也没什么用了。”孙明华叹息着说,情报处对古昌的情报不是很熟悉,哪怕知道邓湘涛和冯梓缘都在古昌,也只能将搜捕任务交给古昌宪兵队和维持会。

    “你说冯梓缘会不会再回古星?”朱慕云问。关于冯梓缘的行踪,只有等到与邓湘涛见面后,才会知道。

    “他还敢回来?”孙明华冷笑着说,如果让他再见到冯梓缘,绝对会好好收拾他。

    “不管如何,我已经让二科加强防备。”朱慕云说。把声势搞大,不管能不能抓到人,都不会有错。立不立功无所谓,让人看到自己的“忠勇”才是目的。

    “他们就算要回来,也不会从城北进来的。”孙明华笑了笑,并非他瞧不起朱慕云的人,实在军统太过狡猾。他们的化妆技巧很高明,再加上层出不穷的手段,经济处的那些人,还真不是对手。

    “只能碰运气了。”朱慕云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邓湘涛不会从城北进来,而且,邓湘涛很有可能今天就会回来。

    至于冯梓缘,这个时候,去管沙岭应该是比较安全的。甚至,也有可能去重庆。毕竟,冯梓缘潜伏在政保局这么久,现在功成身退,可以去重庆领功受奖了。

    “等等吧,军统这帮人,绝对猖獗不了多久。”孙明华笃定的说。

    “什么时候把他们一网打尽,我也能睡个安稳觉了。”朱慕云微笑着说。他心里一动,孙明华此话不像无的放矢。

    “想睡安稳觉,靠咱们是不行的。”孙明华摇了摇头。

    “不靠我们靠什么?”朱慕云诧异的说。

    “哪怕将军统古星区的人全部抓光,也无法影响战局。想要长治久安,必须在前线取得决定性胜利。只要把国军打得落花流水,才能决定真正的安稳。”孙明华说。

    前两年日军气势如虹,国军节节败退,所有人都认为,国军坚持不了多久。中国的结局,会像南京汪先生估计的那样。然而,在长沙、南浔一线,日军进攻的步伐被阻断了。湖南的岳阳、临湘地区,已经成为阻止日军前进的绊脚石。

    “听说皇军正在秘密集结,准备对国军发起新的攻势。”朱慕云随口说,日军集结待命,再隐蔽,也不可能瞒得过他。

    “不错,我听说此次由阿南惟畿司令官亲自指挥,兵力空前,国军怕是阻挡不住了。”孙明华随口说道。

    他所说的阿南惟畿,正是日军11军的司令官,此次长沙战役,将亲临战场指挥,务必将国军第九战区击溃。

    “这种事跟咱们没关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朱慕云说,但他心里已经上了心。

    如果能把日军的情况,尽可能提供给国军,想必在交战时,国军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吧?抓到一名卧底,破坏一次行动,对战局都不会有影响。以前朱慕云对日军动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他已经打入了日军军官的交际圈子,再加上大泽谷次郎在旁协助,想要知道11军的动向,还是有可能的。

    获取情报,未必一定要潜入司令部,拿到对方的作战计划。只要与各个部门的人广泛接触,就能分析和推断出日军的大致情况。十几万军队的调动,无论是后勤还是兵员调动,都是一个大的工程。

    再加上日军狂妄自大,在他们眼里,要不是国军上次在长沙放了一场大火,日军早就占领长沙,将第九战区击溃了。

    “你说的没错,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让人挑错就行了。”孙明华叮嘱着说,朱慕云负责经济处,而物资流通与经济处有一定的关系。

    朱慕云回到宪兵分队后,去了趟大泽谷次郎的办公室,约他晚上一起去喝酒。大泽谷次郎心领神会,朱慕云如果约他喝茶,那是有事要商量。如果是喝酒,则是去各种酒馆和俱乐部,与日军军官交流。

    朱慕云能讲一口纯正的日语,而且他还“北野哲也”的身份。晚上出去,他总是以“北野哲也”自居。

    随后,朱慕云才去小野次郎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情报处在古昌的行动。朱慕云的宪佐班,有两块牌子。政保局发生的事情,只要不涉及机密,他一般都会向小野次郎汇报。

    “冯梓缘竟然是军统卧底,真是没有想到。”小野次郎喃喃的说,他对冯梓缘是有印象的。军统的手段还真是高明,让冯梓缘投诚,暗中又为军统效力。这样的人,在政保局和宪佐班,还有没有呢?

    “我已经请情报处出面,对二处和经济处的人,进行一次严格的甄别。一旦发现谁有疑点,马上开除。”朱慕云说。他没说宪佐班,但二处和宪佐班其实是一样的。可听在小野次郎耳里,感觉就不一样了。

    “哟西,你做得不错,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小野次郎说。

    对冯梓缘是军统卧底,最接受不了的,当然是田岛拓真了。想当初,他在政保局情报处的时候,还特意提拔冯梓缘为情报处的一科科长,如果那个时候,冯梓缘就已经是军统的人,多少机密都被冯梓缘泄露了啊。

    就在朱慕云回到宪佐班的办公室不久,听到消息的田岛拓真,主动找上门了。田岛拓真无颜向政保局的部属打听,冯梓缘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从二处调到情报处。如果说,这件事要追究责任的话,他的责任最大。

    “冯梓缘真是军统的人?”田岛拓真此时倒希望,政保局搞错了。

    “确定无疑。其实,田岛小队长,心里应该最清楚才对。你多次的搜捕行动,哪次成功过?”朱慕云说,情报处的一科,是最重要的部门。冯梓缘的能力,确实足以担任这个科长,甚至当情报处长也是可以的。但是,冯梓缘的忠诚是个大问题。

    “他竟然真是军统的人。”田岛拓真喃喃的说,望着朱慕云,田岛拓真心里感慨万端。

    一直以来,他其实都瞧不起朱慕云。在政保局,像朱慕云这种奴颜婢膝的中国人,实在太多了。他们卖身求荣,只知道溜须拍马。甚至,因为此事,他对李邦藩也很是不满。

    可是,冯梓缘的事情出来后,他才发现,在情报机构,忠诚比能力要重要得多。朱慕云的能力虽然差了些,但他对皇军还是忠心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