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交锋-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蓦然,朱慕云发现,有记者在到处拍照。今天来的记者有十多位,在古星发生的报刊,全部有记者参加。记者拍照天经地义,但如果把目标,对着下面的人群,那就是顾此失彼了。今天的重要人物,都在台上坐着呢。

    如果只是偶尔拍一二张,倒也没什么。但如果把主要目标,都对准下面的人群,就显得很异常了。事情反常即为妖,朱慕云一下子记住了那位记者。他走过去,问了对方的身份,是古星日报的。

    这是才创刊三个多月的报刊,是古星市党部的“机关报”。朱慕云的办公桌上,每天就会有一份古星日报。据朱慕云所知,古星日报背景不简单。所以,他一听古星日报,连那记者的名字都没问。

    但他知道,邓阳春和邓湘涛,恐怕有麻烦了。这个记者,应该是特意安排的。朱慕云在旁边看着,发现他的主要目标,就是拍来观礼的人。朱慕云几乎一下子就断定,所有来参加庆典的人,都被记者拍了下来。

    邓湘涛和邓阳春,虽然化了妆,但在专业人员眼中,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化妆,反而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幸好姜天明和本清正雄已经走了,否则的话,他们可能当场就露馅。但就算如此,台上还有个曾山呢。别看曾山整天笑容满面,可他是个老特务。能在根据地安插自己的眼线,这样的人岂是能打马虎眼的?

    朱慕云到楼上的办公室,登高望远,看到有几十辆大车,装得满满当当的,朝着码头而去。他清楚,这就是曾山的棉花。

    和平时期,棉花不算什么重要物质。家家都有棉袄棉被,就算一年不买棉花,也不会出什么事。但在战争年代,特别是对条件艰苦的新四军来说,更是直接关系到战斗力的问题。而且,棉花也能纺布,一件棉布衣服,能穿好几年呢。

    所以,棉花的价格,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千包棉花,全部脱手的话,不比卖鸦片利润低。当然,曾山也不敢卖到根据地,只能运到安徽。但就算如此,利润也非常可观。

    “曾哥,你的货到了,要不去看看?”朱慕云原本对这批货,是本着不闻不问的态度。他跟曾山聊天的时候,也没有正面说到此事。就算是那张条子,他也是“遗失”在曾山办公室的呢。

    今天,要不是曾山相邀,他也不会给任纪元打招呼。但现在,他反而想让曾山离开。要不然,邓阳春和邓湘涛,未必能走出检查场的大门。

    “到了?走,看看去。”曾山也无聊着呢,听到朱慕云的话,眼睛顿时一亮。

    曾山被朱慕云拉走,台上就只剩下李邦藩和经济处其他三位科长。他们虽然也都是情报人员,但少了一个曾山,邓湘涛被发现的几率,就少了几分。

    朱慕云和曾山回来的时候,庆典已经结束。虽然将所有的保卫力量,全部撤走。可邓湘涛压着邓阳春不让动手,孟子超自然毫发无损。

    “朱老弟,今天真是辛苦你了。以后,只要是我能办得到的事,你尽管开口。”曾山高兴的说,所有的棉花,全部进了仓库,他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曾哥,恐怕我能帮你的次数有限。”朱慕云看了一眼远处的孟子超,不无遗憾的说。

    “你放心,一科肯定是你的。以后,老哥麻烦你的地方还多着呢。”曾山知道内情,孟子超早晚得去见阎王,就算万一没死,也不可能待在缉查科。

    缉查科是多大油水的地方?多少人挤破脑袋进来?现在对孟子超进行宣传,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孟子超的职务,配合今天的那份声明,对纳降古星的抵抗力量,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曾哥,你的棉花,在码头要存多长时间?”朱慕云突然问。

    “说不好,最多十天半个月吧,得看安徽那边。”曾山说。

    “那我明天再去打个招呼,码头那帮人,心眼多得很。”朱慕云心里有了底。

    “这没关系,码头那帮人,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曾山摆了摆手,码头上混的都是什么人?不是流氓就是地痞,特务处对付这种人,办法太多了。都不用他出面,无论是行动队,还是情报科,随便拧一个人,就能摆平,遑论他这个处长了。

    “那以后码头有事,我可报你的名号,曾哥可得罩着我。”朱慕云马上说。

    “这没问题。”曾山说,朱慕云在缉查科,掌控着码头上所有的货,根本不用打自己的名号。顺水人情,他自然乐意送。

    曾山走后,朱慕云才发现,货物检查场,简直就是十面埋伏。如果有人动手,不管来的人多少,都是有来无回。见到藏起来的那些行动队员和自卫军后,朱慕云腿都软了。

    朱慕云从来没有这么着急,想快点见到邓湘涛。只是他与邓湘涛约好了时间,没到时间,就算他提前去,也是没用的。搞不好,还会让人怀疑。晚上十点半,朱慕云终于见到了邓湘涛。

    “今天你怎么还敢进来?”朱慕云埋怨的说,邓湘涛是自己在军统的上级,也是唯一的联络人。如果邓湘涛出了问题,也就意味着他也出了问题。

    “如果不进来,阳胖子就要动手了。”邓湘涛说,回到家里后,他接连收到重庆两封电文,让他抓紧时间,对孟子超动手。

    “幸好没动手。”朱慕云把检查场的情况,详细的介绍了。邓湘涛听完,吓出一身冷汗。幸好没有动手,否则的话,他跟邓阳春,都得搭进去。

    “李天明,看来确实有问题。”邓湘涛回想整件事,李天明的嫌疑确实很大。

    “不用再‘看来’了,他一定有问题。进宪兵队的人,能轻易逃出来?还有,孟子超明显就是个诱饵,他却不停的催促,由你去暗杀。你是我的老师,这些不用我多说了吧。”朱慕云说。

    “我们的结论再准确,也只是推测。重庆需要的是证据,没有证据,拿他没办法。”邓湘涛说。

    “想要证据简单,把他举报了,看他是不是能进去。”朱慕云说。

    “这可不行,如果我们的推断错误呢?”邓湘涛说。这确实是个一针见血的办法,但他不能冒这个险。

    “今天古星日报,有位叫程吉路的记者,专门负责给下面的人拍照。你和邓阳春,肯定被拍了照。白天可能没什么,但照片洗出来,仔细一分析的话,你们的身份肯定瞒不住。”朱慕云说。

    古星日报的记者,当时朱慕云并没有问对方的姓名。但他在登记处转了一圈,就找到了这个名字。今天古星日报,只有程吉路这么一个记者来采访。

    “看来他们真做足了准备。”邓湘涛沉吟着点了点头。他虽然也相信朱慕云的判断,可是他没办法说服重庆。

    李天明刚刚“虎口脱险”,还被重庆任命为新的谍报组长,并且向重庆建议刺杀孟子超。不能因为孟子超,是特工总部抛出的诱饵,就说李天明是叛变吧?

    或许,只能用朱慕云的办法。但他与李天明,没有直接联系。如果此次刺杀孟子超,没有成功的话,他的潜伏组,很有可能被李天明领导。

    “接下来该怎么办?”朱慕云问,行动是他的弱项,他最多也只能做点支援,或者后勤工作。

    “孟子超必须死,李天明的事情,也得查个水落石出。”邓湘涛坚定的说。

    “孟子超必须死,我同意。但李天明的事情,我认为已经水落石出了。”朱慕云说。

    “你怎么还没听明白呢,证据,这很重要。”邓湘涛说。

    “靠我一个人,肯定拿不到证据。”朱慕云说,突然,他想起一件事:“有件事忘记跟你说了,李天明被抓后,他的电台当时没找到。第二天,找到的时候,只剩下空箱子。请问,李天明的电台是怎么来的?如果没有电台,他又是怎么跟重庆联系的?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其道而行之() 
邓湘涛听到朱慕云的话,马上就回去了。这件事,他必须迅速向重庆汇报。而且,电文他已经想好:据查,李天明刚到古星,电台就已丢失,谍报组在古星,早无电台可用。

    至于孟子超的事情,邓湘涛另外向总部详细汇报。他有朱慕云当内线,对特工总部古星区的布置,了解得非常清楚。他郑重其事的汇报,孟子超就是个诱饵。一旦刺杀孟子超,行动人员必定有去无回。

    发完报后,邓湘涛一直在等重庆的回复。可一直到晚上十二点,他也没有等到回复。滋事体大,又是大半夜的,重庆的回复不会那么快。

    而朱慕云,在邓湘涛离开后,迅速与胡梦北取得联系。一千包棉花,这能解决多少问题?马上就到腊月,这个时候,一千包棉花,比一千枝枪,还要有用。

    “情况就是这样的,曾山很快就会脱手,如果我们能截下来”朱慕云说。

    “情况我清楚了,剩下的事情,由组织安排吧。这是李天明与重庆的几封电报,你看看。”胡梦北说,一千包棉花,确实能解决边区政府的大问题。

    “好。”朱慕云把电文拿过来,都是李天明向重庆请示,尽快干掉孟子超。同时,李天明建议,暗杀孟子超,由他来安排,只需要给他配备足够的人手就够了。

    李天明要求的人也不多,十八个人就可以了。他向重庆信誓旦旦的保证,只有人手一到,孟子超这个典型的叛徒,必能除掉。

    “十八个人,他还真敢开口。现在,整个古星,军统也没有十八个人吧。”朱慕云笑了笑。

    “那可不一定,军统在撤离古星之前,留下的人员不少。戴笠在古星,还有产业没有转移呢。”胡梦北说,古星从古就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与日军,在古星会战前,军统就开始布置留守人员。除了总部直接掌握了军统古星站外,还有各种潜伏组、特别组、谍报组等。像军令部二厅的谍报组,实际上也是由军统控制。

    “还没转移?在法租界?”朱慕云问,整个古星,或许也就只有法租界,还有一片净土。但那里,或许也安静不了多久。

    “在哪我可不知道,据说是在法租界。”胡梦北说。

    “老胡,现在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吗?”朱慕云问。

    “家里的情况你还不知道,什么都缺,吃的穿的用的,枪支弹药、柴米油盐,无所不缺。你在经济处,可得多想着家里。”胡梦北说。

    “枪支弹药暂时没办法,柴米油盐还能搞点。但这段时间不行,上面有个孟子超呢。”朱慕云说,他自己进经济处也没多久,没把其中的道道摸清之前,不敢轻易搞小动作。

    “看来,军统得早点行动才行。”胡梦北说,朱慕云的地位越高,起的作用越大。最重要的是,他的职务越高,就越安全。

    邓湘涛发给重庆的电文,被原封不动的转发给了李天明。重庆的意思很明显,需要李天明一个合理的解释。李天明此时才发现,自己犯了个大错。电台的事情,他确实不好解释。既然他不好解释,只能求助姜天明。

    “知道这封电文,是谁发给重庆的吗?”姜天明看到这封电文时,脑子里一下子浮现出“三老板”。

    “不知道,但肯定是重庆直接掌握的单位。”李天明摇了摇头。重庆能把电文全文转发给自己,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情报单位,根本不可能来源告诉他。

    “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查出这个单位。”姜天明说,他敢断定,自己辛苦查找的“三老板”,肯定就在那个单位。

    “可我怎么回复重庆呢?”李天明为难的说,电台的事情,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后面的戏,就唱不下去了。

    “这还不容易,你就说,还有备用电台。”姜天明淡淡的说。

    “这个说法,只能瞒一时。”李天明提醒着说。他觉得姜天明的目光有些可怕,自己不会也像孟子超那样,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马上就成为弃子了吧。

    “那就把孟子超干掉,这个功劳如果记在你头上,任何怀疑都是没用的。”姜天明说,他必须得让李天明查下去。只要顺着这根线查下去,一定能把“三老板”揪出来。

    为了抓到三老板,姜天明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不要说孟子超,哪怕就是阳金曲、马兴标,他都不会眨一下眼睛。

    “把孟子超干掉?我?”李天明傻了眼。但很快,他又兴奋起来。一旦自己干掉孟子超,再也不会有人怀疑自己。

    “当然是你。为免夜长梦多,明天就动手。你今天晚上,就向重庆发报,在缉查一科门口开枪。”姜天明斩钉截铁的说,他已经下定决心,与其让孟子超死在军统手中,不如让他死在李天明手里。

    一旦李天明在军统上任,甚至打入军统古星站,想打击古星的军统人员,还不是小菜一碟的事。

    “好。”李天明点了点头。

    既然军统的行动队,没办法制裁孟子超。自己亲自动手,绝对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他马上回复重庆,先是说明了电台的事情。作为岳阳谍报组的组长,有个备用电台,是能说得过去的。他只要借用一定的配件,用普通收音机,就能自己组装电台。

    随后,李天明又向重庆发报,制裁孟子超机不可失,迟不再来。既然其他单位,没办法干掉孟子超,那就由自己动手。哪怕自己的谍报组,现在只有一个人,也一定要把孟子超这个前谍报组长制裁掉。

    这次行动,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能用自己的死,向党国表明忠心,那自己的死,也值了。

    这份电报,文字激昂,将李天明的“赤胆忠心”,表露无遗。重庆的人,又不是神仙,他们只能从电文中,判断古星的事情。从邓湘涛和李天明的电文,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邓湘涛行事畏畏缩缩,没有为党国尽忠的决心。

    而李天明不一样,他有舍生成仁的决心。就算孟子超是诱饵,只要把诱饵吃掉,自己死不死,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畏缩不前,一个热血沸腾,重庆自然不会选择那个畏缩不前的。

    天亮前,李天明终于等到了重庆的回复:“准。”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