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交锋-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人都不动,突击检查,谁要是敢乱动,以抗日分子论处。”今天是吴国盛带队,他站到最前面,手里举着枪,对着下面骚乱的人群大声说。

    “你赶紧走。”张百朋一看到来的是行动队的人,马上低声说。他是二处的处长,自然不用担心安全。但冯梓缘可是在政保局挂了号的“逃犯”,一旦他落到行动队手中,那就是乌龙事件了。

    冯梓缘连忙把那份扫荡计划,塞进袜子里,趁着混乱,准备闯出去。但是,所有从座位上站起来的人,都被特务用枪指着,只能乖乖的坐回原处。冯梓缘也不例外,被枪逼着回到了原来的位子。

    “你先走。”冯梓缘低头轻声说,他有假证件,只要不碰到熟人,未必能认出来。

    但吴国盛是认识冯梓缘的,当初抓冯梓缘,就是吴国盛行动的。但电影院有几百人,吴国盛未必能认得出来。

    张百朋与冯梓缘只是前后排,他也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必须与冯梓缘分开,才能更好的保护他。张百朋站起来后,马上就有两把枪指了过来,但张百朋拿出政保局的证件,对方的枪,马上就收了回去。

    “张处长,你怎么有闲情逸致来看电影?”吴国盛走了过来,他当然是认得张百朋的。

    “怎么,我不能看电影?”张百朋冷冷的说。

    “张处长要看电影,当然可以。”吴国盛笑吟吟的说,但他的目光,却朝着张百朋的座位扫去。吴国盛在行动队,别的没练出来,但这双眼睛却很毒。他几乎一眼,就发现了低着头的冯梓缘。

    别的人,见到吴国盛走过来,都会敬畏的望着他。等吴国盛的目光扫过去,又纷纷回避。而冯梓缘一直低头,反而显得醒目。

    “你们今天是抓什么人?”张百朋问。

    “有人举报,这里有抗日分子。张处长,今天晚上的电影,你是看来不成了。这里所有人,都必须检查。”吴国盛收回目光,不动声色的说。

    “好吧。”张百朋无奈的说,他心里暗想,哪个混蛋,竟然在今天晚上举报。

    张百朋一走,吴国盛走到了冯梓缘面前,他把枪的保险打开,厉声说:“朋友,双手不要动,把头慢慢抬起来。”

    张百朋才走出电影院没多远,发现行动队押着一人走了出来,借着街口的路灯一看,竟然是冯梓缘。他这一惊非同小可,冯梓缘可是二处好不容易打入军统的卧底,怎么能被行动队抓走呢?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人员安排() 
朱慕云得到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张百朋带着冯梓缘,回到了二处。当朱慕云看到他们一起走进检查场时,惊讶得得像头顶炸了个响雷。他站在那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昨天晚上,张百朋去联系了冯梓缘,而且还会给冯梓缘带去一份日军扫荡计划。计划有没有送出?冯梓缘回来,是真的暴露,还是邓湘涛早就设计好的?带着满腹狐疑,朱慕云还是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

    “我给你介绍一下,二处一科科长冯梓缘。”张百朋说,冯梓缘回来,他还是很失落的。

    冯梓缘昨天晚上,被行动队带回政保局后,张百朋和李邦藩,已经在等着。虽然冯梓缘都没有被审讯,但是,他和冯梓缘一致认为,冯梓缘已经不再适合再留在军统。

    “冯科长好。”朱慕云忙不迭的说,他知道,昨天晚上肯定是出了变故。只不过,他住在检查场,与外界几乎没有联系,并不知道昨天晚上发生的事。

    “朱科长好。”冯梓缘再次见到朱慕云,心情复杂、感慨万端。如果不是朱慕云去了趟六水洲,自己也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朱君,请给冯科长准备间办公室。”张百朋说,朱慕云虽然没有正式调入二处,但实际上,已经在做着总务的事情。而且,这个总务,还是自掏腰包,义务帮助。

    “没问题。”朱慕云马上安排人去准备,二处的办公地点,就在一科后面的一栋两层楼房。这也是朱慕云,特意腾出来的。那里原来是给警卫队准备的,现在一科与警卫队,在同一栋楼内办公。

    “朱科长,辛苦了。”冯梓缘见朱慕云为自己的办公室忙碌,很是不好意思的说。

    冯梓缘是一名老资格特工,他的金组,潜伏在古星,在与日寇的斗争中,成绩卓著,牺牲也很大。如果是在军统,他的资格要比朱慕云老得多。但在政保局,朱慕云却是他的“前辈”。政保局一成立,朱慕云就进来了,况且,他又是从军统过来的,就更加没有可比性了。

    “能为冯科长效劳,是我的荣幸。”朱慕云微笑着说。昨天晚上的事情,他虽然很好奇,但一句话都不会问。

    “千万别这么说,前段时间多谢你的照顾,还没谢谢你。有时间,一起吃个饭。”冯梓缘说,不管他现在是什么身份,对朱慕云,确实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谢。要不是朱慕云,恐怕他现在还在六水洲上挨饿,现在只能在古江里,抓鱼吃呢。

    “有机会的。”朱慕云笑了笑。

    冯梓缘随后向张百朋报到,他现在也是个光杆司令。二处的级别与一处、情报处、行动队是一样的。可二处的人员,实在少得可怜。除了张百朋外,就只有冯梓缘,朱慕云勉强只能算半个二处的人。

    “办公室准备好了?”张百朋关心的问,他对冯梓缘有愧疚感。

    “朱慕云亲自给我准备的。”冯梓缘说。

    “他没问什么吧?”张百朋问。

    “没有。”冯梓缘这才注意到,朱慕云竟然能忍得住。换成别人,早就问起原委。

    “朱慕云还是很识大体的。”张百朋说,自从被姜天明跟踪后,朱慕云一直吃住都在这里。二处的人事,没有完全定下来,朱慕云是不会离开的。

    “处座,昨天晚上的事,查出来没有?”冯梓缘问,昨天晚上电影院的事,到现在他还摸不着头脑。行动队的答复,是接到举报,但最后,查来查去,只到了他这么一个抗日分子。

    “还没有,可能真是误会吧。”张百朋说。昨天晚上之前,冯梓缘确实是一名抗日分子,有人举报,说明古星人民,还是支持皇军统治的。

    “恐怕没那么简单。”冯梓缘摇了摇头。

    重新打入政保局,邓湘涛已经跟他打过招呼。但是,计划还没有启动。难道说,昨天晚上,是邓湘涛临时改变计划?要真是这样的话,也太可惜了。那份扫荡作战计划,他还没有传回去呢。而且,他看了一下时间,今天上午,扫荡就开始了。

    “有的事情,确实很简单,但如果想得太复杂,反而会让自己心乱。”张百朋说。这件事,他还会从军统内部调查,如果军统那边,也没有结果的话,就只能是巧合了。

    “或许吧。”冯梓缘点了点头,既然张百朋已经有了结论,自己再提出疑惑,就是不识趣了。

    这件事,冯梓缘也只有与邓湘涛接上头后,才能确定。如果真是邓湘涛的计划,那就认定是“误会”。否则的话,就得提高警觉才行。

    “一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对付军统。以后,与宋鹏的联络,就由你负责。”张百朋说。

    “宋鹏是我们的人?”冯梓缘惊讶的说,李邦藩在六水洲上,与他谈话时,可以言之凿凿的说,宋鹏是假投靠真军统。

    “其实,你和宋鹏,都是二处的人。你是天字一号,他是地字一号。”张百朋微笑着说。

    “好。”冯梓缘说,他在想,宋鹏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真正回归了军统呢?这件事,同样也只有与邓湘涛联系上后,才能知道。

    “另外,给你一处准备了几个人,你得抓紧时间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张百朋说,朱慕云的名单,李邦藩与他商量过。

    对名单上的人员,只采用了一部分。而且,他们也从其他部门,调了一些人员。朱慕云推荐的人,以前都不是特务,必须要经过培训。

    “没问题。”冯梓缘也为此事着急呢,身为科长,手下却没有人,实在很尴尬。

    朱慕云推荐的人当中,最终二处只选用了两人:诸峰和罗双燕。左泽路、顾德铭,以及其他人员,并没有入李邦藩的法眼。

    二处的人员定下来后,朱慕云也无需再住在货物检查场了。朱慕云离开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向李邦藩当面汇报工作。虽然朱慕云每天都在电话里,向李邦藩汇报过,可电话汇报,总不如当面汇报有诚意。

第二百一十八章 很保险() 
朱慕云向李邦藩汇报工作,只涉及一科。至于二处的事情,他绝口不提。虽然他为二处做了不少事,可这些事情,李邦藩都是很清楚的。如果说出来,反而显得露骨。

    “二处一科的人,基本上确定下来了。你推荐的人,经过研究,只使用了两位:诸峰和罗双燕。”李邦藩说。

    “能留用两位,我已经觉得很有成就感了。”朱慕云微笑着说。

    “你推荐顾德铭,我们研究之后认为,他并不适合来二处工作。而且,他本人也非常反感来政保局。”李邦藩说。

    “我推荐的人,只是看他们的表面档案,能否留用,当然得处座最后拍板。”朱慕云点了点头。

    他推荐诸峰,其实也是冒了风险的。但他只负责推荐,最后拍板的,还是李邦藩。以后就算出了事,自己的责任也不大,最多也就是失察。

    “关于你的职务,我与姜天明商量过,他并不赞同你在二处兼职。他对二处的工作,非常不支持。二处的设备和经费,一直卡在他手里。但是,我依然希望,你能负责二处的总务。”李邦藩缓缓的说,这极力争取,但姜天明态度坚决,说政保局没有这样的先例,不能在二处开这样的先河。

    “一切听处座的安排。”朱慕云说。

    “我知道你给二处垫了不少钱,再让你当总务,恐怕还得继续垫。但这只是暂时的,二处的资金,总会批下来的。”李邦藩安慰着说。

    让朱慕云给二处当总务,不但没有薪水,还得让朱慕云垫钱。这也就是朱慕云,换成别人,肯定是不愿意干的。

    “我的一切,都是处座给的。哪怕就是倾家荡产,只要二处的工作能搞起来,就值得了。”朱慕云坚定的说。

    如果邓湘涛此时听到朱慕云的话,肯定会气得翻白眼。朱慕云在他面前,从来都是一副守财奴的模样,什么时候这么大义凛然过?

    “二处的后勤工作,你要负起责来。一科的事情,也不能耽误。”李邦藩说,其实,他倒想让朱慕云去二处。但二处现在初建,他也没有合适的人,接替朱慕云的位置。

    “请处座放心,一科的工作,绝对不会拖后腿。”朱慕云坚定的说。

    自从不久前,市政府颁行古星市内现有米粮办法,实行粮食统制之后,一科的任务就开始重要起来。除了检查货物,还要打击黑市,防止地下粮食交易。

    随后,朱慕云去了趟法租界。张百朋要求一个保险箱,他得先去看看,能不能掌握点线索。可以想像,以后二处的重要资料,都会保存在那里。

    而且,借着去法租界的机会,他也能与邓湘涛见一面。克勒满沙街164号,被人监视,163号,朱慕云自然也是不会去的。与原来一样,朱慕云先在铁路饭店开了间房,去洋行看了保险箱后,才回饭店与邓湘涛见面。

    “这是冯梓缘的联络方式,你想办法给他。”邓湘涛见到朱慕云后,拿出一张纸条。

    “这可不行。”朱慕云摇了摇头,卧底可不能发生横向联系,否则的话,他与冯梓缘都很危险。他连纸条都没碰,直接就拒绝了。

    “看来你成熟了。”邓湘涛微笑着说,他当着朱慕云的面,摊开纸条,是空白的。随后,他划出一根火柴,将纸条烧了。

    “冯梓缘回二处,不是你事先安排的?”朱慕云诧异的问。

    “当然不是。”邓湘涛说,他还想向朱慕云证实呢。

    “冯梓缘在电影院暴露,是因为有人举报。我还以为是你呢?”朱慕云说。

    “这件事我会去查。”邓湘涛说。

    “冯梓缘现在是二处一科的科长,我给李邦藩推荐的人,他只用了两个。以后,与宋鹏的联系,由一科负责。”朱慕云说。

    “那倒好办了。”邓湘涛笑着说,古星站的宋鹏,是政保局的人。而政保局的冯梓缘,却是军统的人。他现在掌控局面,与政保局的交锋中,占了先机。

    “这次来法租界,是想订一台保险箱,给二处的。”朱慕云意味深长的说。

    “保险箱?怎么,你想打保险箱的主意?”邓湘涛闻弦音而知雅意。

    “保险箱好开么?”朱慕云问。

    “如果好开的话,就不叫保险箱了。二处要采购的,肯定是市面最新款的保险箱。无论是美国产的,还是法国产,或者是瑞士产的,就算是我,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打开。”邓湘涛摇了摇头。

    而且,邓湘涛也反对朱慕云去冒险。发展朱慕云进军统,并非要让他用这种方式窃取情报,朱慕云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我不是白买了么?”朱慕云沮丧的说。

    “怎么是白买呢?能让你采购保险箱,说明李邦藩对你非常信任。我们也能知道二处的保险箱型号,到时候站里也买一台,每天研究,总会找到办法的。”邓湘涛安慰着说。

    其实朱慕云去洋行,了解了最新款的保险箱后,他才知道,保险箱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特别是现在这种轮盘式密码锁出现后,保险箱进入了无钥匙时代。而且,现在的保险箱,不但防盗,而且还能防火、防爆,又动辄上百公斤,甚至数百公斤,里面存放东西,确实很保险。

    朱慕云最终订购了一款最新款的美国产保险箱,就算他付了订金,也得一个月以后,才有现货。

    朱慕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家了。晚上,到家后,他下到地下室,很快发现,自己的地下室,已经完工。朱慕云、三公子以及华生,都有一个单独的地下室。而他们之间,也是有密道相连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