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魏-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转手抛,就把曹冲原地提了起来。

    升空的曹冲脑中一片空白,下意识就像袋鼠一样环抱住周莹,这下子更尴尬了,曹冲几乎是紧紧抱着周莹,而且周莹身高比之曹冲要高上不少,曹冲的头刚好淹没在两座山峰之中。

    罪过,罪过

    曹冲很明显的看到周莹的身体一颤,显然也是很有感觉。

    “还不分手?”周莹声音冷淡,终究还是下不去狠手。

    曹冲可不是那些泼皮无赖,肉贱不值钱,他是司空之子,娇贵不得了。

    万一伤了他,自己倒是无所谓,那大头的前途不也就毁了?

    “不放!”曹冲趁机在周莹雄伟处用头蹭了两下。

    子曰:食色性也!

    既然软香在怀,就不可不享受一下,何况周莹的资本比起冬儿,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登徒子

    周莹满脑黑线,但却是不敢轻举妄动,要是像前几天一样被他碰到某些部位,那才是羞死人。

    “你再不放我就要喊人了!”

    曹冲心想:你喊吧,喊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

    不过曹冲也知道自己不能做的太过火,如果得罪狠了周莹,那周独夫就不好搞了。

    “疯女人,我下去之后,不许动手!”

    虽然曹冲以前在警校毕业,学过一记擒拿手,但现在这个瘦弱的身板的确打不过有着充分防狼经验的周莹。

    周莹恨的牙痒痒,却不得不点头答应。

    从周莹的身上下来,曹冲果断退后几步,和周莹拉出一段安全距离。

    “登徒子,我要走了!”

    周莹第一次在男人面前感到憋屈,以曹冲这个小身板,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赢,关键是他还及其无耻。

    “走?不许!”笑话,吾之大将还在里面,你走了他不也一起走了!

    “我要走是我的事,与你无关!”周莹气结,表示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之前是如此,但你在我阿母叔伯面前说了那样的话,你走我岂不是名声有毁?”

    “我和你本来就没有任何关系,还请公子放了小女子一马!”

    放你一马可以,但周独夫可不能走。

    “我放你一马,谁放我一马,望周姑娘谅解!”

    “你”周莹气得要再去踢上一脚,奈何曹冲早就几步退后了。

    “莫非你还能一辈子把我关在这里不成?”

    曹冲点点头,意思是完全可以。

    周莹:“”

    此时,早朝已起。

    汉代的早朝要求大臣天蒙蒙亮就在殿门口集合,但曹操何许人也,自然是最后一个出场的。

    文臣们都戴进贤冠,武将则是武弁大冠,挤在一处,倒是人头涌动。

    “拜见司空!”

    “拜见司空!”

    曹操的到来就如同一锅热油溅了一碗水进去,一时间,人头涌现曹操身边,周围人全是献媚之容。

    “诸位,我等还是快快入朝吧!”

    就在此时,小黄门刺耳的声音传来。

    “入朝觐见!”

    呜~

    器乐齐鸣,钟鼓不断,武官在左,文官在右,一群身穿绛纱袍的官员进入大殿。

    文官武将手中都有一个玉牌,长长的玉牌叫“笏”(hu),也称作笏板、手板、玉板或者朝板。

    古时候文武大臣上朝见君王的时候,就要双手执笏,主要用来记录君王的命令或旨意,有朝奏的时候,也可以把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笔记本。

    笏板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挡住自己的脸,以彰显龙威。古时候大臣见皇上是不能直视皇上的脸的,如果直视皇帝算大不敬,会直接被砍头的。这样大臣上朝的时候,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对君王的尊敬。

    当然,曹操是持剑直步走上了堂上,巨大的大殿中,有三个阶梯,曹操在第一个阶梯处有一把形似太师椅的座位。

    “上朝~”

    门口的小黄门一声大吼,汉献帝在一群太监的服侍下,缓缓走上大位。

    他面色英俊,算是为数不多的美男子,但眉头无时无刻都紧皱着,仿佛有数不尽的忧郁。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排官员持笏板跪拜有三,才缓缓起身。

    至于曹操,坐在位置上坦然自若,仿佛下座官吏不是给汉献帝行礼,而是在向他行礼。

    “众卿家,可有要事禀告?”说着打了一个哈欠。

    早朝不是每天都要上的,尤其汉献帝成为傀儡皇帝之后。

    “陛下,臣有事要奏!”

    汉献帝斜眼盯了曹操一眼,发现他面不改色,才回神在那个官吏上面。

    “荀令君有何事上奏?”

    殿下这位头生白发的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彧,号有王佐之才。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臣奏孔融有谋逆之罪,张泉有弑君之罪!”

    吱~

    汉献帝紧紧捏住龙形扶手,心里却是恼怒到了极点。

    孔融是自己的坐师,他所要实行的计划,他汉献帝又岂能不知道。

    谋逆呵呵,是除害失败吧!

    “陛下?”曹操转身看了汉献帝一眼,那摄人心魄的眼神一瞬间便让刘协忘了所有愤怒。

    转而为之的,是恐惧。

    “可可有证据?”刘协虽然是对着荀彧说话,但眼睛却盯着曹操。

    “诸位将士皆可为证!”荀彧眉头一皱,隔着笏板的缝隙,他自然看到了曹操回身的一幕。

    孟德,汝现在可为汉室之臣否?

    “司空以为如何处置孔大夫?”刘协僵硬着脸问道。

    “荀令君以为如何处置?”曹操看向了荀彧,眼中满是笑容。

    “臣以为太中大夫,当斩!”

    “当斩?可会刑重了?”汉献帝希冀的望向荀彧。

    “这个,陛下”荀彧心中也是发苦,但他维系汉室与曹操两边的关系,早就是举步维艰了。

    如今孔融谋害曹操,不仅触动了曹操的底线,同时也触怒了他的底线。

    这些忠心汉室的大臣们为什么不能和我一般想,以为死了曹孟德就可以天下太平了?

    汝等难道不记得董卓死后的长安之乱吗?

    实际上曹操对待汉献帝是不错的,起码汉献帝是老死的,而不是被杀死,这在后世新旧交替朝代中是难以想象的。

    “臣亦觉得太中大夫罪当斩首!”一个年过古稀的老者向右迈出一步。

    他眼中有着快意,孔融,你到底还是死在我前面了。

    郗虑,现为御史大夫,孔融是他的死对头,现在孔融死了,他自然开怀大笑。

    “臣等附议!”

    一时间满座大臣皆跪了下去。

    “你们”刘协突然有些心累,这四百年的大汉,真的是要在我手上终结了!

第39章 废三公,立丞相!(1/2)() 
“那便随了诸卿意罢!”

    汉献帝躺在龙椅上,头上冠冕十二旒玉珠也在其眼前摇摆不定,群臣看不真切刘协的表情,但大概可以猜到他的失意。

    但董卓至今,已经有太多人因他而死了,董承,董贵妃,王服

    这些人死了无数,血流的太多了,且都是被夷三族,曹操早已经把汉臣的硬骨头杀完了,剩下的,也就是类似于杨彪这类的人。

    关键是在董承等人暴露时,汉献帝居然不作为,相反把自己置身事外,这在当时对他来说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对汉臣们来说,却是伤透了心。

    在看到了汉献帝的懦弱后,他们几乎也息了除曹的想法,当然,孔融除外,但孔融求的,不是复汉,他求的,只不过是名声罢了!

    “陛下圣明!”

    群臣参拜,笏板向右微曲,跪拜了下去。

    “平身吧!”汉献帝似无力般招手,鸟儿都渴望自由,汉献帝同样如此。

    但看着群臣的样子,加之曹操威势日盛,如果此番南进真的成功,那便是天下一统!

    天下一统后,刘协也差不多可以看到自己的结局了。

    退位让贤?或是直接赐死?

    “司空可还满意?”刘协语气已经有些怪责了!

    “为汉室记,乃臣之职责!”曹操表情谦卑,拱手礼仪做的一丝不苟。

    刘协自然不能发威,虽然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但那也要是实权皇帝,他不过一傀儡耳!

    “无事便退朝吧!朕乏了!”刘协挥手,就要离开龙座。

    “陛下且慢,臣有本上奏!”

    杨修哪能让汉献帝走脱,连忙一阵小跑出来。

    “卿是何人?”汉献帝并不认识他殿下的年轻人,实际上,除了朝中老臣外,汉献帝大多人都不认识。

    “臣是太尉之子,主簿杨修!”

    “杨修?”刘协算是想起了杨修的名字,当然是才名。

    “卿有何奏?”

    杨修跪地,向地连叩三次,才抬头说道:“司空功德无量,平袁绍,征乌恒,复汉室,此功该赏!”

    该赏?

    汉献帝心里冷笑,你要我如何赏赐?

    杨修其实不想做这个出头鸟的,但他父亲杨彪所做之事,早已被曹操所厌,太尉之位被夺,是迟早的事情。

    关键是主动或是被动。

    主动和被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结果却是截然不同。

    主动的去职,只是落得个赋闲的下场,说不定还有退休金,被动夺官,最后夺的,可能不仅仅是官,还有可能是你的命!

    以他主簿之位,一般是没有机会参加早朝的,但他既然出现了,那便自然是曹操的意思。

    将自己请到朝堂之上,那目的呼之欲出。

    那便是曹操嫌自己的官小了!

    司空司空,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以司空之职,管朝堂事务,总会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南征也不好准备。

    既然是官小了,那便大一些吧,三公之上,就只有皇帝,这当然不行。

    但杨修敏锐的观察到,三公之上,其实还有一个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那便是丞相!

    东汉早期,因丞相权势太大,汉光武帝刘秀便废了丞相,分设三公。

    既然曹操要官大,那便非丞相位莫属,刚好丞相职位和现在曹操管的事相当,杨修善解人意,自然明白曹操心中的弯弯绕绕。

    “请陛下复丞相,废三公!”笏板高挂头顶,杨修几乎是用全力喊出这一句话。

    复丞相,废三公?

    汉献帝的眼睛越发阴冷,今日是丞相,明日怕是连我这个皇帝都拿去当了吧?

    而杨修一句话刚落,朝堂化作菜市场,汉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了一大堆话,无非是祖宗之法不可改一类的话。

    “臣有话说!”

    杨彪拿着笏板跪在地上,他回视看了杨修一眼,平复忐忑的心情,说道:“陛下,臣老朽不堪,恐难当太尉职,望回乡苟延残喘,请陛下准许!”

    乞骸骨?

    一帮汉臣古怪的看着杨彪,在此刻乞骸骨,岂不是要顺杨修之意,这父子俩,倒是打了一手好牌。

    “太尉你”还没等汉献帝缓过气,郗虑也上前一步。

    “禀陛下,臣亦已垂垂老矣,御史大夫之职,怕是不能胜任!”

    到这个时候,汉献帝哪里还不知道这就是曹操导的一手大剧。

    杨修父子出马,是因为将功补过,而郗虑之所以也乞骸骨辞职,自然也是看清了风向。

    杨修杨彪都是人精,哪会做无用之功。

    这两人上前后,殿中吵闹声渐渐熄灭,只剩刘协孤零零的看着杨彪郗虑。

    真是孤家寡人啊!

    “荀令君以为如何?”汉献帝把这个问题抛给荀彧。

    荀彧抬头,一会儿看曹操,一会儿看汉献帝,许久,他也上前一步。

    “臣附议!”说出这句话时,荀彧是闭着眼睛的,一边是汉主,一边是明公,要他如何抉择?

    曹操奇怪的看了一眼荀彧,在他想来,荀彧出言该阻止才对,但此刻居然没有!

    附议?

    汉献帝突然退后两步,几乎快要站不住了。

    “那便,随卿家意罢!”汉献帝心如死灰,在这一刻他算是真正绝望了。

    “陛下,臣乃汉臣,可不能破祖宗法,陛下万万不能答应大臣们啊!”

    呵呵不答应?

    刘协哪里不清楚曹操玩的花招,他不过是歉让一些,让自己的吃相好看些罢了。

    “司空万万不可,请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啊!”

    杨修几乎是声嘶力竭,声音充炽整个大殿。

    “不可啊!司空为丞相,乃万民之福啊!!”

    “是啊司空,万不可如此啊!”

    鼻涕泪水,在朝堂上四溅,在场除了荀彧一人还挺立站立外,其他人都加入了这场闹剧。

    为民?为社稷?

    这曹操,明明是为汉贼,尔等怎能不知?

    “不可,司空为丞相,乃上天安排!”

    在曹操的眼神提醒下,刘协知道自己该怎样做。

    既然朝臣们都已经抛弃朕了,那这江山还有什么盼头?

    “即是天意,那臣确实不能不从。”曹操似乎很纠结,看那样子仿佛是汉献帝逼着曹操当丞相一般。

    “恭喜陛下,恭喜丞相,为天下黎民贺!”

    不一会儿,一到明黄圣旨便递了过来。

    “皇帝诏:夫曹操,有仁德,一心为汉,鞠躬尽瘁,先迎朕于洛阳,后为汉平袁绍,杀乌恒收复天下,晋位丞相,钦此!”

    “臣,曹操,谢过陛下!”曹操一甩身后红袍,半跪在汉献帝面前,拿起了那道圣旨。

    曹操把圣旨举过头顶,君臣皆拜。

    “拜见丞相!”

    望着这道明黄圣旨,曹操知道,这决定天下局势的战争,是时候该开始了!

第40章 流血许都!(2/2)() 
朝会退,百官恭迎皇帝回宫,待汉献帝走后,曹操拍拍屁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