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首辅-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慎此刻所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煎饼上,一刻也不敢分神。心中默念了几十秒,他便用木铲子小心的把煎饼翻了一面。

    呼!

    谢慎长出一口气,冲小萝莉得意的笑了笑。

    虽然穿越到了大明朝,可他的手艺还在,并没有落下。

    又过了几十秒,谢慎取了一个生鸡蛋打碎,将鸡蛋连蛋清带蛋液打到煎饼之上。

    由于没有专业的工具,谢慎只得勉为其难的继续用木铲子把蛋液摊开。

    小萝莉这下可是看傻了眼。

    公子之前把面糊倒入锅中摊制,倒不算什么。可这将鸡蛋倒入其中,算是哪门子做法?

    人家都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难不成公子是在睡梦中学会的做菜?

    煎饼的做法并不复杂,但这个创意可不是谁都能想到的。

    也不怪小萝莉惊讶,换位思考,若是谢慎是二丫,也定然会感到惊讶的。

    看一个厨子做菜的水平,不是看他山珍海味做的如何,而是看他能否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的美味来。

    就好比一份再普通不过的蛋炒饭,不同的人来做就会做出不同的风格来。

    煎饼果子自然也是这样。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摊出来的煎饼没有油条搭配啊。。。。。。

    谢慎有些无奈的将煎饼摆盘,苦笑道;“这煎饼还不算最后完成,不过你可以先尝一尝味道。”

    谢慎不确定大明朝此时出没出现油条,可以闲来打听打听。炸油条工序倒是很简单,就是有些累,大不了就自家雇些人做嘛。

    小萝莉接过盘子,小心翼翼的用筷子夹了一块煎饼,送入口中缓缓咀嚼。

    谢慎看到她吃煎饼的样子,险些笑出了声。

    看来他若是真的要经营煎饼,首先需要的是普及吃法啊。

    不然若都是像小萝莉这样矜持的吃着煎饼,那种入口醇香的饱腹感可就无从体会了。

    “公子,这饼子,这饼子的味道好。。。。。香!”

    小萝莉难得的娇羞了起来,倒是让谢慎为之一愣。

    看来谢慎关于大明百姓口味的担忧是多余的,煎饼确实可以在江南推广开来。

    。。。。。。

    。。。。。。

第一百零八章 最强诗会阵容()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千岁九王爷的打赏!)

    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煎饼的制作成本极低,也不会出现大量积压的情况,很适合谢家这样的初步创业者。

    谢家现在经营书坊,茶铺,再要拿出一大笔钱开酒楼是很不现实的,煎饼自然是个不错的入行选择。

    打入一个行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创新,一种是模仿。

    前者行之有效,后者则有很大的风险。

    谢慎现在可是手中握着煎饼的独家制作秘方,似乎确是大有可为。

    “唔,公子,这饼子的味道确实不错,等大嫂和水芸姐姐回来,你可一定要教给她们啊。”

    小萝莉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吃完了整张煎饼,擦了擦嘴角的油渍,笑声道。

    谢慎无奈的摊开双手道:“你不是叫我教你的吗,怎么现在又要让水芸来学?”

    水芸和大嫂谢方氏在帮着打理茶铺的生意,难道要其中一人回来专门负责此事?若是真的决定推广煎饼,谢慎肯定是要雇佣人手的,只是必须有一个人在旁边盯着。若是小萝莉不愿意扮演这个角色,就必须让水芸或者大嫂来负责了。

    “罢了,便叫大嫂跟你一起学吧。”

    思忖了片刻,谢慎还是决定叫大嫂一起来帮忙。小萝莉的年纪毕竟尚小,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这件事情至关重要,有大嫂在旁边指点帮衬,肯定要好过小萝莉自己盯着。

    制作煎饼的方法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配料的秘方,这个秘方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谢家人手中,绝不能被雇佣来的帮工轻易学了去。

    当然,谢慎也知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所谓的菜品秘方迟早有一天会公之于众。但在这之前,他要靠煎饼赚取到足够的银钱,奠定谢家在余姚,乃至整个绍兴府饮食界的地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江湖地位还是十分重要的,该争的时候绝不能手软。

    思定之后,谢慎便叫小萝莉舀了一瓢水洗净了手。

    二人前后出了东厨,正自往书房走,王章便和王守文急匆匆的踏步走来。

    “慎贤弟,事情我已经与父亲大人说过了,这一次我们上塘王氏一定要和他烛湖孙氏斗到底!”

    王章脸色稍稍好了一些,但声音仍然带着怒火,若不是顾忌小萝莉在谢慎身旁,王章还不一定说出什么话来呢。

    “这便好,既然如此,章兄不妨先去揽月阁稳住他们。只要银子到位了,什么都好说。”

    虽然这件事对于孙、王两家来说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但揽月阁的**可不会这么看。一个并不算绝顶红的歌妓能卖出一千两绝对是溢价了。若是王章不能第一时间匹配孙传给青楼的报价,那**很可能直接应了下来。

    真叫孙传给歌妓红拂赎了身,那一切可就来不及了。

    “慎贤弟大可放心,我来你这里之前已经去了一趟揽月阁。那**与我一个族兄还有些交情,她答应我只要我给出孙传一样的价格,便让红拂跟我走!”

    王章紧紧攥着拳头,掷地有声的说道。

    看的出来,这个王章是个情种。

    谢慎心中苦笑一声,继续说道:“接下来,章兄要做的便是彻底在诗会上将这个王章比下去。”

    文人相轻,何况是孙、王两大世家的公子。

    如今王章和孙传都盯着廪膳生员的名额,可名额只有这么一个,最终必定会有一方落败。

    孙传是想为红拂赎身,以此激怒王章,进而搞臭王章的名声。可现在王章听了谢慎的分析,只要以不变应万变即可。有了整个家族的支持,王章只需要匹配孙传的价格就可做到立于不败之地。

    有的时候,后出手反而是一种优势。

    当然,这件事情必须有个了断,在谢慎看来,要想让这个孙传输的心服口服,必须在诗会上彻底击垮他。

    “这不难,我们这诗会和别处形式不太一样,是以诗社整体比试的。”

    王章十分得意的说道:“有慎贤弟你在,我们海棠诗社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谢慎恍然大悟!

    原来这次的诗会不是个人赛,而是团体赛。

    他起初还以为王章邀请他加入海棠诗社只是为了博得一个名声,现在看来原来王章早就将一切都考虑好了。

    只不过因为红拂的事情,王章稍稍乱了心神。

    现在一切稳定下来后,王章却是可以凝神静气,周详计划接下来的诗会。

    “那还请章兄将诗会的具体形式给某说上一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团体赛比个人赛难就难在战术的选择上。也许对方论个人实力不如海棠诗社,但是若是战术选择得当,未必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以谢慎的诗才,自然可以笑傲群雄。可万一对方搞一个田忌赛马的计策,结果还真不好说。

    谢慎既然决定帮助王章击败孙传,自然要将各种可能都考虑进去,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其实也不像慎贤弟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慎贤弟你快到醉春楼,我们几个好生计划一番。”

    “是啊,慎贤弟,丕贤弟和韩公子已经在醉春楼等着了。”

    王守文也在一旁解释道。

    王章拉着谢慎就要往外走,谢慎苦笑一声道:“章兄且容某给家中人嘱咐一句。”

    说完谢慎便转身道:“等嫂嫂回来,你便说我去和几位县学好友小聚,入夜前一定回来。”

    小萝莉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别看她跟谢慎独处时有些傲娇,但在人前她还是很给少年面子的。

    谢慎苦笑一声道:“这次某可是舍命陪君子了。”

    。。。。。。

    。。。。。。

    三人乘坐马车来到醉月楼,谢慎当先跳将下来,王章、王守文则是紧随其后。

    三人依次上了二楼,寻到雅间与席内的谢丕、韩晅打了招呼。

    坐定之后,谢慎特意拉上了纱帘,沉声道:“韩兄也要加入海棠诗社吗?”

    韩晅朝王守文望了一眼,淡淡道:“是守文兄找到的韩某,这件事既然慎兄要管,韩某自然义不容辞。”

    。。。。。。

    。。。。。。

第一百零九章 姚江诗会(一)() 
(求收藏,求推荐票!)

    韩晅的话让谢慎很感动。

    与王守文、谢丕相比,韩晅的身份明显与谢慎更接近。虽然也不能称其为寒门子弟,但他总归不是什么世家豪族之后。

    韩晅的才学在余姚这一批学子中绝对算的上是翘楚,有他助阵,海棠诗社绝对是如虎添翼。

    “既然大家都到齐了,就请社长章兄给大家讲讲这次诗会的形式。”

    谢慎环视了一周,淡淡说道。

    王章点了点头,沉声道:“其实这诗会创办之初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但慢慢的,许多人发现借助诗会可以扬名,便开始暗中斗狠,甚至有买诗卖诗的情况出现,这才由甄可望大人出面定下一个规制,众生员必须按照这个规制赛诗。”

    稍顿了顿,王章继续道:“甄可望甄老大人诸位想必都知道,他是咱们余姚的文坛泰斗,诸生也都服他,故而这个规制就延续了下来。”

    “姚江诗会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诗社名义参加,个人并不相争。”

    王守文见王章说的差不多了,便补充道:“所以我们要想取胜,靠个人实力是不行的,一定要精诚合作。”

    谢慎有些好奇的问道:“你说说,这诗会上该如何合作?”

    王守文狡黠一笑道:“慎贤弟,这你便不知道了吧?其实能够出的题目大类无外乎那么几个,什么怀古,什么咏春,什么闺怨。。。。。。所以我们之前能够猜题,若是能够多准备几首,万一压中了就占了大便宜了。”

    听到这里,王章摇了摇头道:“这可不行。甄可望老大人虽说不会限定死题目,但今年的形式据说有一些变化,诗社的成员将会轮番上阵,输的人就自动下去,再由诗社另一人顶替。”

    谢慎心中一沉,这诗会比赛的形式在大明朝倒是有些新意。不过这种形式他前世见得多了,考验的是排兵布阵。比如一个人擅长闺怨诗,那么出到闺怨诗题目的时候便应该由其顶上。而如果出到边塞诗,闺怨诗的能手就显然不占优势了。

    当然,像谢慎这样的全能型人才,若是准备充分,在诗会中以一当十,一穿到底还是有可能的。

    “诸位且听韩某一言。”一直沉默的韩晅终于发声,几人纷纷转过头来。

    “既然参加诗会的都是县学生员,想必诗文的水准都不差。我们要想稳操胜券便需要在细节上打磨。不如诸位便把自己擅长的诗词类别说出来,我们也好先坐安排。”

    这种诗文的比拼,排兵布阵是很有讲究的,谁来打头阵,谁来压轴关系到最后的胜负。以甄可望老大人的资历,自然是公正决断,在一轮对决中双方都有机会,但也只是一首诗的机会。若是一轮对决中有人被甄可望老大人裁定落败,那么他即便剩下的诗词品类极为擅长也不能再上场。

    沉默了片刻,众人纷纷将自己所擅长的诗词品类说了出来,自然又是一番热闹的讨论。

    多年以后,一些士子读到《明史·谢慎传》关于姚江诗会的这段记载时,纷纷惊呼谢阁老才学无双。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

    。。。。。。

    几日转瞬即至,终于到了姚江诗会的日子。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这句话形容六月的姚江是再合适不过了。

    姚江诗会,顾名思义,诗会的举办地就在姚江岸边了。

    姚江从余姚城外蜿蜒流过,比起钱塘江,姚江显得十分清秀,自是别有一番韵味。

    谢慎与海棠诗社一众友人来到诗会地点时,不由得感慨了一番。

    都说读书人会享受,如今看来确实不假。这些县学的生员已经将诗会变成了野宴,若不是德高望重的甄可望老大人会作为评判者出席诗会,还不知道他们会把姚江诗会准备成什么豪奢样子呢。

    甄可望老大人曾经官拜吏部侍郎,都御使等显赫要职,如今告老还乡在余姚颐养天年,仍忘不了兴学教,对后辈学子是很照拂的。

    谢慎和海棠诗社诸生已经就各人擅长的诗词品类进行了梳理,并拟出了一个条目。

    因为谢慎在众人中所擅长的诗词品类最多,被一致推举为最后出场的人。

    就是说,不管甄可望老大人出的诗词题目是什么,谢慎都会最后一个出场,这是提前就排定好的。至于其他人的出场顺序,则是临场随机决定。

    这样排兵布阵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最擅长诗词的谢慎一直不出来,让对手摸不清海棠诗社的底。毕竟谢慎的名声在外,这么大的名气的对手一直不出来,他们肯定心有忌惮。

    换言之,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战。

    当然,这样布局需要最后一个出场的人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然若是诗社的社友都败下阵来,其心理崩溃,那就是有再好的才学也发挥不出来了。

    谢慎偏偏心理素质极佳,由他做最后出场的人,绝对不会出差池。

    虽然诸生分为三个诗社的社员,但都是县学生员,见了面面上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谢慎和海棠诗社的诸生一道与孙传的醉翁诗社,卢霖的岳麓诗社社员打过招呼,便各自回到诗社划分的区域。

    姚江诗会遵的是古礼,故而并不设桌椅,只有铺在草地上的席子,和乌木凭几供诸生倚靠。

    当然,各人面前都摆着一方矮几食案,上面放了一些瓜果点心,因为诗会要进行整整一天,必要的吃食还是要有的。

    不然要是有生员在诗会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